免疫檢驗考試輔導:血清學試驗的特點

字號:

(一)特異性和交叉性
    抗原抗體的特異性結合是指抗原分子上的抗原決定簇和抗體分子可變區(qū)結合的特異性,是由兩者之間空間結構互補決定的??乖c相應抗體的結合具有高度的特異性,主要依靠抗原分子上的抗原決定簇和抗體末端可變區(qū)的氨基酸排列和立體構型,只有抗原決定簇的立體構型和抗體分子的立體構型完全吻合,才能發(fā)生反應。如抗新城疫病毒的抗體只能與新城疫病毒結合,而不能與其他病毒結合。但較大分子的蛋白質常含有多種抗原決定簇,如果兩種不同的抗原之間含有部分共同的抗原決定簇,則發(fā)生交叉反應。如腸炎沙門氏菌的抗血清能凝集鼠傷寒沙門氏菌。一般來說親緣關系越近,交叉反應的程度越高。根據(jù)抗原抗體反應高度特異性的特點,在疾病診斷中可用抗原、抗體任何一方作為已知條件來檢測另一未知方。
    (二)敏感性
    抗原抗體的結合還具有高度敏感性的特點,不僅可檢測定性,還可以定量檢測微量、極微量的抗原或抗體,其敏感度大大超過當前所應用的化學分析方法。血清學試驗的敏感性視其種類而異(表11-1)。
    表11-1 血清學試驗敏感性比較
    測定方法 敏感性(每升)
    雙向免疫擴散試驗 <1mg
    火箭電泳 <0.5mg
    對流電泳 <0.1mg
    免疫電泳 <5~10mg
    凝集試驗 1μg
    血凝抑制試驗 0.1μg
    補體結合試驗 0.1μg
    放射免疫分析法 <1pg
    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 <1ng
    定量免疫熒光分析 <1pg
    (三)可逆性
    抗原與抗體的結合是分子表面的結合,這種結合是可逆的,結合條件為0℃~40℃、pH4~9.如溫度超過60℃或pH降到3以下,或加入解離劑(如硫氰化鉀、尿素等)時,則抗原抗體復合物又可重新解離,并且分離后抗原或抗體的性質仍不改變。
    免疫技術中的親合層析法,常用改變pH和離子強度促使抗原抗體復合物解離,從而純化抗原或抗體。
    (四)反應的二階段性
    第一階段為抗原與抗體的特異性結合階段,此階段反應快、僅數(shù)秒至數(shù)分鐘,但不出現(xiàn)可見反應。第二階段為可見階段,這一階段抗原抗體復合物在環(huán)境因素(如電解質、pH、溫度、補體)的影響下出現(xiàn)各種可見反應,如表現(xiàn)為凝集、沉淀、補體結合等。此階段反應慢、需數(shù)分鐘、數(shù)十分鐘或更久。第二階段受電解質、pH、溫度等因素的影響。
    (五)最適比例與帶現(xiàn)象
    大多數(shù)抗體為二價,抗原為多價,因此只有兩者比例合適時,才能形成彼此連接的大復合物,血清學反應才出現(xiàn)凝集、沉淀等可見的反應現(xiàn)象(圖11-1)。如果抗原過多或抗體過多,則抗原與抗體的結合不能形成大復合物,抑制可見反應的出現(xiàn),稱為帶現(xiàn)象。當抗體過量時,稱為前帶;抗原過多時,稱為后帶。為克服帶現(xiàn)象,在進行血清學反應時,需將抗原或抗體作適當稀釋,通常是固定一種成分,稀釋另一種成分。
    (六)用已知測未知
    所有的血清學試驗都是用已知抗原測定未知抗體,或用已知抗體測定未知抗原。在反應中只能有一種材料是未知的,但可以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已知材料檢測一種未知抗原或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