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經濟師《中級人力資源》復習指導:面試法

字號:

中級經濟師考試,面試是一種在特定的場景下,經過精心設計,采取通過主考官與應試者雙方面對面地觀察、交談等雙向溝通方式,了解應聘者的素質特征、能力狀況及求職動機等的人員挑選方法。面試是企業(yè)最常用的測試手段。
    一、面試的特點:
    (1)直觀性
    (2)全面性
    (3)目標性
    (4)主觀性(面試的缺陷)
    二、面試工作流程
    (1)面試前的準備
    (2)面試的初始階段(3~4分鐘):努力創(chuàng)造一種和諧的面談氣氛。
    (3)面試的深入階段:發(fā)問與聆聽是成功的關鍵。
    (4)結束面試
    三、面試的種類
    1.結構性的面試:
    是根據(jù)特定職位的素質要求,遵循固定的程序,采用專門的題庫、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通過考官小組與應聘者面對面的言語交流方式,對應聘者的勝任素質進行評價的過程與方法。
    優(yōu)點:可靠性和準確性比較高;主持人易于控制局面;面試通常從相同的問題開始。
    缺點:靈活性不夠。
    適用于應聘者較多且來自不同單位以及校園招聘中。有兩種比較有效的形式:
    (1)行為事件面談法:通過收集、評價候選人曾經做過的事情信息,從而預測其將來的行為。優(yōu)勢:客觀、針對、準確、真實。
    (2)情景面試。面試者圍繞實際工作中會出現(xiàn)的情景提出問題。情景面試的優(yōu)點是,是能創(chuàng)擬動態(tài)的和可相互比較的情景來揭示人的心理特征,使評價結果更趨于客觀、真實。
    2.半結構性面試。只對重要問題提前作出準備并記錄在標準化的表格中。
    3.非結構化的面試。漫談式的,面試者會提出探索性的無限制的問題,鼓勵求職者多談;面試沒有應遵循的特別形式,談話可向各方面展開;可以根據(jù)求職者的最后陳述進行追蹤提問。適用于招聘中高級管理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