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口腔助理醫(yī)師考試輔導之神經鞘瘤

字號:

2011年口腔助理醫(yī)師考試輔導之神經鞘瘤
    神經鞘瘤又稱雪旺氏瘤,來源于神經鞘,頭頸部神經鞘瘤主要發(fā)生于顱神經,如聽神經、面神經、舌下神經、迷走神經;其次可發(fā)生于頭面部、舌部的周圍神經,發(fā)生于交感神經的為少見。
    【臨床表現(xiàn)】
    1.生長緩慢的無痛性腫物。
    2.圓形或卵圓形,質地堅韌,如過大者由于瘤體內發(fā)生液化可呈囊性,也可穿刺抽出紅褐色液體。
    3.腫物能隨神經軸向兩則擺動而不能上下移動,源于感覺神經者可有壓痛和放射痛;源于面神經者會出現(xiàn)面肌抽搐;源于迷走神經者可有聲音嘶?。辉从诮桓猩窠浾呖沙霈F(xiàn)霍諾(Horner)綜合癥等。
    【診斷】
    1.生長緩慢的無痛性腫物。
    2.圓形或卵圓形,質地堅韌,與周圍組織無粘連,多數(shù)可活動,大者可呈囊性并可穿刺抽出紅褐色液體,但不凝固。
    3.腫物能隨神經軸向兩側擺動而不能上下移動,因發(fā)病神經部位不同而出現(xiàn)相應的神經受激惹癥狀及體征。
    4.病理組織學檢查確診。
    【治療措施】
    手術切除腫瘤,因其包膜完整,手術從包膜上剝離即可,不必切除鄰近的正常組織。
    一般性手術的預防性抗感染選用磺胺類藥(如復方新諾明)或主要作用于革蘭氏陽性菌的藥物(如紅酶素、青酶素等);手術范圍較大、腫瘤部位深在者則一般采用聯(lián)合用藥,較常用為:作用于革蘭氏陽性菌的藥物(如青酶素)+作用于革蘭氏陰性菌的藥物(如慶大酶素)+作用于厭氧菌的藥物(如滅滴靈);手術前后感染嚴重或術創(chuàng)大,修復方式復雜者可根據(jù)臨床和藥敏試驗選擇有效的抗生效。
    神經鞘瘤是一種良性腫瘤,非手術治療無效,其包膜完整,邊界清楚,手術治療效果佳,不宜采用其他治療手段。
    【治愈標準】
    1.治愈:治療后,原發(fā)瘤已徹底切除,創(chuàng)面已基本修復。
    2.好轉:巨大腫瘤手術治療大部切除,在深部(如顱底)尚有腫瘤殘留。
    3.未愈:未行手術治療,腫瘤無縮小,癥狀無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