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主管中藥師考試輔導(dǎo):炒黃法

字號:

1)定義:
    將凈制或切制后的藥物,置于預(yù)熱過的加熱容器中,用文火或中火加熱翻炒,至藥物表面呈黃色或較原色加深,或發(fā)泡鼓起,或種皮破裂,并透出藥物的固有氣味。
    某些藥物需炒至種皮爆裂開花,又稱為炒爆。如王不留行、水紅花子。
    2)適用藥物:
    ①種子類藥物,古有“逢子必炒”之說;
    ②一些果實類藥物;如山楂、梔子;
    ③一些含苷類藥物。用炒黃法可以破壞分解酶,保存苷類成分,利于這些藥物的貯存,如芥子、槐花、苦杏仁。
    3)注意事項:
    ①鍋預(yù)熱,便于藥物受熱均勻。
    ②投藥前大小分檔;
    ③注意調(diào)節(jié)火力,一般為文火,少數(shù)用中火。王不留行、水紅花子、山楂、蒼耳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