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三年級說課設計——《偉大的友誼》說課設計

字號:

一、“球體旋轉(zhuǎn)型”閱讀教學
    關于課題的解說:所謂“球體旋轉(zhuǎn)型”閱讀教學,是研究教材、教法和學生各自特點及其相互關系的一種教學。
    該課題研究以辯證唯物主義為指導思想,以教育心理學、哲學、美學、現(xiàn)代“三論”、全息理論等為研究基礎,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課堂教學效率為研究目標。具體操作為:
    尋找支點 旋轉(zhuǎn)球體 產(chǎn)生向心 突現(xiàn)心軸 把握總旨。
    教師組織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找準這個球體的支點,然后在教法和學法的共同推動下,使文章這個球體旋轉(zhuǎn)起來,球體的定位旋轉(zhuǎn)過程也就是教和學的具體過程,由于球體的各個部分都向心軸環(huán)拱著,因此球體的定位旋轉(zhuǎn)所產(chǎn)生的向心力也就必然朝著一個方向而向心,研究球體旋轉(zhuǎn)型閱讀教學就是研究球體與心軸之間的關系問題。
    二、理論依據(jù)
    從控制論角度講,教師和學生要將教材——文章,這個球體旋轉(zhuǎn)運作起來,就須有一個支點;沒有這個支點,球體就不能定位旋轉(zhuǎn)。因此找準這個支點,就可以完成師生對整個文章——“球體”的控制,文章這個球體在師生的作用下一旦旋轉(zhuǎn)起來就會產(chǎn)生一種向心力,虛眼望去即可透過球體發(fā)現(xiàn)心軸,由心軸把握作者所要表達的總旨。
    追根朔源:往遠處推——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劉勰在他的《文心雕龍》中就寫道“圓者規(guī)體,其勢也自轉(zhuǎn);方者矩形,其勢也自安?!?BR>    [《文心雕龍》第三十篇《定勢》]從近處看——《葉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305—306頁中寫道“我們可以設一個譬如,要把材料組成一個圓球,才算到了完成的地步。圓球這東西是美滿,渾凝調(diào)合,周遍一致,恰是一篇獨立的、有生命力的文字的象征。圓球有一個中心,各部分都向中心環(huán)拱著,而各部分又必容合無間,不容更動,方得成為圓球。一篇文字的各部分也應環(huán)拱于中心(這是指所要寫出的總旨,如對于一件事情的論斷,蘊蓄于中而非吐不可的情感之類),為著中心而存在。而且各部分應有適當?shù)亩ㄎ涣写危云诔蔀橐黄獔A滿的文字”。
    三、教材分析
    《偉大的友誼》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人教版第十一冊第六組教材的第二篇講讀課文,第一篇是講讀課文《長征》第三篇是閱讀課文《金色的魚鉤》。這三篇課文都表現(xiàn)了革命者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總的教學要求是有感情地讀懂課文,要求閱讀時,要把心放到課文中去,不僅做到理解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而且能夠入情入境被課文中表達的情感所打動。
    《偉大的友誼》這篇課文記敘了革命導師馬克思、恩格斯在進行革命活動的艱苦日子里,相互關心,親密合作的動人事跡,贊揚了他們?yōu)榱斯餐母锩繕?,在長期的共同奮斗中建立的偉大的友誼。根據(jù)單元訓練重點,我們來分析本課的教材特點,不難看出,文中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生活上的相互關心和事業(yè)上親密合作兩部分應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我們可以抓住第四自然段——承上啟下過渡段來品文悟“道”,概括全文。可以說引導學生在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偉大”一詞的含義,體會作品飽含的思想感情是本課教學的難點所在。
    四、教學目標及教學設想
    (一)教學目標
    在了解本課教材在單元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把準本課教材的特點、重點、難點之后,可以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把握課文結(jié)構,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會用“寧愿”、“各抒已見”造句;
    3、完成課后“練筆”作業(yè)。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 教學設想
    為落實以上教學目標,較好地解決課文的重點和難點,根據(jù)小學語文“球體旋轉(zhuǎn)型”閱讀教學原理,提出以下教學設想:
    1.釋題意,定支點,設疑激情。
    文章題目是“偉大的友誼”,教師可以從釋題入手,直截了當?shù)貙ふ抑У街c——“偉大的”
    教學時可以這樣設計:
    ①看到課題你知道了什么?(友誼,朋友間的情誼,這里講的友誼是偉大的。)
    ②看到課題你還想知道什么?(①誰和誰之間的友誼?②通過什么事情他們之間建立了友誼?③為什么稱這種友誼是“偉大的”?)
    以上教學環(huán)節(jié),運用發(fā)現(xiàn)法,從教學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開始,就向“心軸”接近,點燃思維的第一束火花。學生一般地都可以意識到“偉大的”這一關鍵問題。“支點”得到確定。
    2.理層次,把重點,會意悟情。
    通過初讀課文,解決幾個簡單的問題,搭起全文教學的基本框架,開始由“心軸”輻射全文。
    學生自讀全文后初步解決以下兩個問題:①課文寫的是馬克思和恩格斯之間的友誼;②課文主要是從生活和事業(yè)兩個方面寫馬克思和恩格斯之間的友誼的。
    板書:
    生活
    馬克思  友誼  恩格斯
    事業(yè)
    根據(jù)課文結(jié)構上的特點,引導學生徑奔重點段第四自然段——承上啟下過渡段,進一步敲定“偉大的”問題關鍵,也便于展開對全文的學習,可這樣設計:
    (1) 再自由讀課文,看文章中哪一個段落能夠既點明這種友誼的內(nèi)容,又說明友誼的偉大。
    (2) 投影出示過渡段練習題:
    “在生活上,恩格思熱忱地幫助馬克思,更重要的是在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上,他們互相關懷,互相幫助,親密地合作。”
    ①從內(nèi)容上講,這一段既寫了(),也寫了(),既寫了恩格思對馬克思的(),也寫了倆人之間的()。
    ②這一段與前后段聯(lián)系緊密,有()的作用,所以我們把它稱作()段,依據(jù)這一段,我們可以把全文分成前后()部分。
    以上設計將語言文字訓練與抓關鍵問題結(jié)合起來,了解文章的層次結(jié)構,可以看到文章有分有總,有承上有啟下,可寫的都是一個主題——朋友間的友誼。
    3.品詞句,重訓練,入境動情。
    ⑴為了幫助學生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達到入境入情的目的,采用抓住“支點”——偉大的,有步驟地向全文輻射,使文章這個球體旋轉(zhuǎn)運作起來,先易后難,由簡單到復雜。(即對球體實現(xiàn)定位旋轉(zhuǎn)之始是由慢到快,師生的共同作用,使球體逐漸產(chǎn)生向心力)。
    可這樣設計:
    ①默讀,找一找,看課文哪一部分直接,具體地寫出了兩人之間的友誼是“偉大的”,學生一般地都可找到事業(yè)這部分。
    ②自由讀(5—7)小節(jié),看這幾節(jié)文字分別寫出了哪些內(nèi)容,并且說出哪一節(jié)文字能反映出兩人友誼的偉大。學生一般地都會找到第7節(jié)“無微不致”節(jié)。
    ③學習“無微不至”節(jié),邊讀邊劃,看文中哪些詞句寫出了“偉大的”。
    學法指導:運用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體會“無微不至”“竭盡全力”在文中的作用;運用刪詞法比較兩句子[a. 他們時時刻刻設法給對方以幫助。b. 他們設法給對方以幫助。(語言訓練始終為理解內(nèi)容服務。) ];運用聯(lián)系生活實際法,深刻體會“他們……都為對方在事業(yè)上的成就感到驕傲”句子的含義。
    ④總結(jié)本自然段學習內(nèi)容,說說從哪兒看出友誼是“偉大”的。進一步突現(xiàn)“心軸”。
    ⑤歸納學法,遷移到“爭論”節(jié)和“通信”節(jié)中去。
    運用“找、讀、劃、議”的學習方法,看文中哪些詞句反映了兩人的友誼,并說說這友誼為什么是偉大的。
    以上設計體現(xiàn)了“心軸”向“球體”的輻射和“球體”向球心軸的環(huán)拱,采用的辦法是“明搭”——明顯的搭橋的辦法,緊緊扣住“偉大的”。
    完成下列板書:
    馬克思——→ 偉大的友誼 ←—— 恩格斯
    ↑
    事業(yè)
    ⑵第二部分寫了馬克思、恩格斯兩人在事業(yè)上的互相幫助,直接反映了“偉大的”,一切非常清楚、明白;第一部分寫的是生活,寫恩格斯如何在生活上幫助馬克思??蛇@樣設計教學:同學們你或者是你的家人、朋友在生活上幫助過別人嗎?如果幫助過,它能稱得上“偉大的”嗎?如果不能,為什么文中的恩格斯對馬克思的幫助卻可以稱作“偉大的”?難道僅僅是因為他們是偉人嗎?請大家仍用“找、讀、劃、議”的辦法自學課文,找出答案。
    解決以下要點:
    ①恩格斯為什么要“竭盡全力”在生活上幫助馬克思?(窮苦)
    ②課文是怎樣寫馬克思生活窮苦的?(當衣服買面包,賒購貨物,借錢買郵票)
    ③用上“不但……而且……甚至……”把反映馬克思生活窮苦的散亂的句子,變成內(nèi)容聯(lián)系緊密的一段話。(語言訓練、思維訓練與“球體旋轉(zhuǎn)型”閱讀訓練有機地融為一體。)
    ④了解馬克思生活窮苦的原因。
    (板書:奠基人受迫害長期流亡)。
    ⑤用“因為……所以……”和“所以……因為……”句式,說清楚馬克思生活窮苦的原因。
    ⑥說說為什么對馬克思生活上的幫助可以稱得上是“偉大的”。
    以上教學設計,將原本看似與“偉大”主題無關的內(nèi)容并入“軌道”,使全文的每個部分都向“心軸”保持向心力。使整個球體在師生作用下定位旋轉(zhuǎn)起來。
    4.攬全局,扣首尾,升華中心。
    教學設計:分別指名讀開頭一節(jié)和后一節(jié),這兩節(jié)各主要講了什么。(開頭:講馬恩是好朋友;結(jié)尾講在共同的奮斗中兩人建立了偉大的友誼。)
    投影六個“共同”:共同研究 共同領共 同辦報、編雜志 共同起草 共同創(chuàng)造 共同目標。
    總結(jié)全文:這篇課文就是通過六個“共同”,通過生活上事業(yè)上兩人的互相幫助,向人們揭示了什么叫——偉大的友誼!
    仍是“偉大的”,但此時支點已與心軸連成一線,已升華為文章的中心。
    課后小練習,收集馬、恩兩位導師的事跡和小故事,準備在班隊活動課上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