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代理人考試指導:關于保險經營案例分析題

字號:

保險代理人考試指導:關于保險經營案例分析題來源:考試大 2008年12月17日 【考試大——我選擇,我喜歡】 案例1:保險合同的索賠與理賠
     2001年7月4日,某科學研究院與某市保險公司簽訂企業(yè)財產保險合同,約定保險標的為坐落在某地的企業(yè)固定資產,保險金額按固定資產原值加成80%計算,為1463萬元,保險費3.052萬元。還特別約定:“按固定資產估價承保,不包括汽車、拖拉機運輸設備,機械設備存放露天處,不負賠償責任?!弊詣踊O備和機械設備附加盜竊險,保險金額為143萬元,保險費1430元。保險責任期限自2001年7月5日零時起至2002年7月4日24時止。此前,即2001年4月26日,該科學研究院向該市保險公司交納養(yǎng)魚和樹苗保險費各l萬元,但該科學研究院未填具投保單,雙方也未簽訂保險合同。2001年6月30日至7月12日,該地區(qū)降特大暴雨。7月5日,該科學研究院投保的魚池及部分地面附屬設施因內澇積水,魚池埂被水浸蝕和風浪淘刷受損。當日下午,該科學研究院打電話向保險公司報險。同年8月28日,科學研究院提交了《賠償申請書》、《投保財產損失清單》、《抗洪搶險費用清單》,要求按保險金額減估計殘值作為損失金額的估損方式計算。賠償其固定資產損失675.396萬元,魚苗、樹苗損失72萬元,施救費用43.308萬元。該保險公司接報后,從同年7月6日起多次派員查看現場,認為暴雨期間造成的保險財產損失屬其保險責任,并于同年9月21日預賠了10萬元。該保險公司在理賠中要求科學研究院提交受損財產帳冊、單據和施救費用的單據、憑證,以核實損失??茖W研究院認為合同約定是“估價承保”,無需提供上述證明資料,因此保險公司拒陪??茖W研究院于2001年12月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委托某省水利勘測設計院對科學研究院報損的魚池等固定資產的實際損失進行鑒定,簽定結果為:根據“水毀恢復工程量”,恢復工程所需資金為18.24萬元。
    另外,在法院審理期間,科學研究院以其投保的鋼結構孵化棚子2001年12月26日被風雪損壞為由,要求保險公司賠償8萬元。據某中心氣象臺出具的氣象資料證明,當晚風力3-4級,積雪深度4公分,達不到風雷災標準。
    法院認為,雙方簽訂的企業(yè)財產保險合同有效,保險公司對科學研究院因暴雨造成的保險財產損失,應當按保險合同約定及省水利勘測設計院的鑒定給予賠償。根據《××保險公司企業(yè)財產保險條款》關于估價承保應按實際損失賠償金額的規(guī)定,科學研究院提出“估價承?!睉浴肮纼r賠付”的主張與此規(guī)定相矛盾,不予支持;該院申請賠償施救費,因其未能提供必要的賬冊和有效的清單,也不予支持;科學研究院雖交納了養(yǎng)魚、樹苗保險費,但既未填具投保申,也未與保險公司簽訂保險合同,所以雙方之間養(yǎng)魚和樹苗保險合同不成立;鋼結構孵化棚的損壞,雖與風雪有關,但經中心氣象臺證明未達風雪災標準,保險公司不應負賠償責任。
    案例2:保險業(yè)不正當競爭行為
    1998年春節(jié)前夕,上海的有些街道上散發(fā)著一種介紹某保險公司“家家樂健康卡”的宣傳廣告,該宣傳廣告稱花699元購買家家樂健康金卡,便可以在發(fā)生意外傷害時獲得2萬元賠付,并可以報銷住院醫(yī)療費用1萬元;花399元購買家家樂健康銀卡,便可以在發(fā)生意外傷害時獲得6000元賠付,并可以報銷住院醫(yī)療費用4000元。除此之外,金卡和銀卡的持卡人還享有包括免費送藥上門、免費體檢、上門看病、陪診陪床、代掛門診及專家號、全年免費健康咨詢、就診接送等服務。買卡人無年齡限制,如果持卡人既買了卡又發(fā)展了下家,還能得到豐厚的回報。這份廣告所承諾的優(yōu)厚回報,一時間引起許多人的興趣。
    由于該保險公司聲稱與多家保險公司及醫(yī)院、藥店等300多家企事業(yè)單位具有合作關系,持卡人只要交納購卡費,就可以享受保險公司和多家醫(yī)療服務機構的醫(yī)療保險和醫(yī)療服務。于是,有人向幾家保險公司核實此事,幾家保險公司異口同聲地否認。當有關人員向保監(jiān)會核實家家樂健康卡是否經過審批時,保監(jiān)會有關部門答復對此事毫不知曉。1999年3月,該公司因超范圍經營并又有虛假廣告、欺騙消費者約行為被有關部門查處。
    法理研究:本案中某保險公司銷售的所謂健康卡,實際上是一種保險產品,其通過廣告形式,進行根本不可能兌現的承諾,以此招徠消費者,擾亂了保險市場的正常競爭秩序,干擾了其他保險公司的正常經營活動,若聽之任之,則保險業(yè)的公平競爭的法律環(huán)境無法建立。因此,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我國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對“虛假宣傳行為”的處罰決定,追究該保險公司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行政責任,給予其行政處罰。
    案例3:理賠不及時的代價
    2002年4月24日,某公司車庫失火,兩輛投保汽車受損。其中一輛損壞嚴重,某保險公司按全損賠付。另一輛北京8座面包車部分受損。經查勘雙方于4月29日達成協議:確認本車電器設備、方向盤、車頭、內裝飾和兩排座待等合計損失10萬元(該車投保的金額是25萬元)、理賠中保險公司按常規(guī)做法操作,即部分損失的車輛要送到指定的修理廠大修。本車在修理中需換一電器配件,價格2萬元。由于該車型屬淘汰產品,經多方努力均未找到所需配件,致使修理工作停滯一月余。
    2003年6月,某公司提山:本車原按整車投保,現因缺配件,拖延至今不能恢復原狀,故要求某保險公司按全損賠償25萬元。某保險公司則堅持按部分損失賠償10萬元。雙方協商不成,某公司于2003年8月向法院起訴,要求法院判令某保險公司按車輛全損賠償25萬元,并賠償相應的滯納金,承擔訴訟費。
    法院受理此案進行了調解,雙方終于達成履行部分損失賠償的協議,法院以《民事調解書》結案:調解內容如下:
    (1)某保險公司一次性賠償某公司車輛修理費用16.5萬元;
    (2)訴訟費由某公司負擔。
    對本案的分析:
    某保險公司賠款高出其2002年4月與某公司達成的協議金額10萬元,其教訓值得總結?!侗kU法》規(guī)定:“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后,應當及時作出核定;對屬于保險責任的,在與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達成有關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額的協議后十日內,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義務。保險合同對保險金額及賠償或者給付期限有約定的,保險人應當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義務?!薄氨kU人未及時履行前款規(guī)定義務的,除支付保險金外,應當賠償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北kU事故發(fā)生后,保險公司不僅要賠得準確,還要賠得及時。這是衡量保險公司服務水平的重要標準。保險賠償或給付,在性質上屬于合同義務,若保險人在法定期限或者約定期限內,不向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賠償或給付保險金,則構成了不能按時履行合同的違約行為。
    本案事故發(fā)生后,保險公司及時作出了核定,同年4月29日,雙方就面包車損失10萬元達成了協議。若在達成協議后的10天內,保險公司將賠款支付給被保險人,將順利結案。但理賠人員局限于《機動車輛保險條款》第11條之規(guī)定:“保險車輛因保險事故受損或致使第三者財產損壞,應當盡量修復。”和所附的解釋條款:“如修復費用估計不會達到或接近整車的實際價值,即應當予以修復”,據此對受損車采用修復方式處理。但因估計不足,一個價值僅2萬元的零件,競使得保險公司無法按時履約。
    保險公司對出險車輛選擇修復方式,出發(fā)點是用好保險基金,提高經濟效益。而一旦該方式運用不當,使被保險人蒙受損失,勢必也要加大保險公司的責任。因此,業(yè)務人員在承保時,對那些淘汰車型要慎重承保;對承保車輛零件的市場供應情況,要做到心中有數。這樣,一旦發(fā)生賠案,對零配件齊全的采用修復方式;對零配件供應無把握的,則果斷采用一次性賠償的方式,這樣才能真正提高保險公司的服務水平。
    案例4:超過理賠時限的后果
    2002年1月1日零時,某市一家電器倉庫失火,損失慘重,于是向保險公司索賠。保險理賠人員在查勘中發(fā)現此倉庫曾存放過大量汽油。消防部門也認為這場火災的發(fā)生不排除有縱火的可能性。于是保險公司便向當地公安機關申請立案。2002年2月1日,公安機關通知保險公司,這次火災的縱火證據不足,不予立案。保險公司接到通知后經過反復研究,于2002年5月11日與被保險人就火災的損失簽訂了一份協議,確定了這次火災所造成的損失為100萬元。但保險公司提出不能全額賠償,原因是被保險人在電器倉庫中存放了汽油。雖然不能肯定汽油是起火的原因,但在這次火災中至少起到了助燃的作用,更加嚴重的是投保人未將此情況及時通知保險公司,按照《保險法》規(guī)定:“在合同有效期內,保險標的的危險程度增加的,被保險人按照合同約定應當及時通知保險人,保險人有權要求增加保險費或者解除合同?!痹诖税钢校kU公司未要求解除合同,但要求免賠60%。被保險人同意了這個保險金給付方案,隨后簽字蓋章領取了40萬元的賠款。但是被保險人拿到賠款的第二天,便向法院提起訴訟,認為60%的免賠率不是其真實意思表示,要求保險公司將另外的60%賠款也如數支付,理由就是保險公司是火災事故發(fā)生后100多天才支付賠款的,超過了法律規(guī)定的時限,實際上是采用拖延時間的方式,迫使原告接受這不公平的協議。法院經過審理,判決保險公司敗訴,要求保險公司按照原告的實際損失進行賠付,即賠償100萬元。
    分析:
    保險事故發(fā)生以后,保險公司就要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及時準確地履行賠償或給付保險金的義務。這段給討保險金額的期限應該是多長時間呢?這往往也成為保險當事人爭議的一個焦點。
    我國《保險法》規(guī)定:保險人與被保險人或受益人在達成賠償或給付保險金協議的情況下,應在達成協議后10日內履行賠償或給付義務。如果保險人在收到被保險人、受益人的索賠請求和證明資料60日內,對賠償或給付數額仍不能確定的,應當根據已有的證明和資料可以確定的最低數額先予以支付;保險人最終確定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后,支付相應的差額。這實際上是對保險賠款支付的時限做了明確的法律規(guī)定,即達成協議后10日內予以支付。
    就本案而言,法院判決保險公司敗訴的法律依據是:保險公司在理賠時超出了法定時限,即收到賠償保險金的請求和有關證明、資料之日起60日內,應該支付最低數額的可確定賠款。法院認為保險公司不能及時履行賠償的義務,拖延了100多天才履行賠償義務,給原告的利益造成了損害,為了盡快恢復生產和生活,原告迫不得已接受了這一不公平的協議,保險公司的行為有乘人之危之嫌。所以,簽訂的賠償協議予以撤銷,保險公司要如數賠償原告的實際損失。
    本案另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理賠的時間是以案件發(fā)生的2002年1月1日算起,還是以公安機關結束偵查的2002年2月1日為起始點?公安機關立案的時間是否要扣除?這是一個在業(yè)務實踐中應予以規(guī)范的問題。
    案例5:一次保險人與分保接受人成功合作的案例
    某年1月29日,A遠洋公司所屬“B”輪在福建馬尾港發(fā)生火災,船舶及設備損毀嚴重。省聯合調查組經詳盡調查后確認:船長臥室天花板照明線路老化是火災起火原因。受損標的有駕駛臺、通訊設備、導航設備、第三層與第四層船員生活區(qū)和第二層走廊等。直接經濟損失約135萬元人民幣。受A遠洋公司之托,某省海事工程咨詢檢驗公司對“B”輪的修理費進行了估價,共計660萬元人民幣。
    “B”輪由C保險公司承保,保險金額150萬美元.保險期限一年。C保險公司承保該輪后,與D保險公司(以下簡稱分保接受人)簽訂分保協議,將“B”輪75%損失賠償責任分給D保險公司,C自留25%。
    雙方共同理賠情況如下: 該年6月12日,船東向保險人提出按推定全損賠付150萬美元并將該輪殘骸委付給保險人的要求。其理由是:修理費用660萬元,加上隱蔽修理費25%計165萬元,總共825萬元,折合158.65萬美元,已超過保險金額,故推定全損。保險人和分保接受人對被保險人的索賠要求進行了認真的研究,認為該輪雖修理費用高,然末超過該輪的保額,故不同意按推定全損賠付,并就該海事工程咨詢檢驗公司對該輪的修理費用估價過高提出疑義,要求提供詳細的修理費用清單。分保接受人也就該輪殘骸委付問題提比了意見,認為按國際慣例,保險人一般不輕易接受委付,因接受委付后,將承擔油污損害賠償、救助報酬、沉船打撈、廢船拖帶和停泊等諸多法律賠償責任。其費用將超過船舶殘值。但“B”輪僅船舷上層建筑燒毀,船殼完好,且不存在上述法律賠償責任,若按廢鋼鐵出售,“B”輪仍可賣幾十萬美元。故若按推定全損賠付,保險人可接受委付,收回殘值??荚嚧缶庉嬚?BR>    為了盡快解決此案,7月23日,被保險人、原保公司與再保公司代表共同檢驗“B”輪受損情況。經實地勘察,認為“B”輪確實老化,損失慘重,難以修復。直保和再保代表聯合現場辦公,針對“9”輪修理費與被保險人具體商洽,最終達成以下共識:該輪以協議全損結案;保險人賠付被保險人修理費用102萬美元;根據國內兩家拆船廠的報價單,該輪殘值折價48萬美元,由被保險人自行處理。
    其后保險人與分保接受人之間按分保協議的規(guī)定,C保險公司作為保險人賠付25.5萬美元,D保險公司作為分保接受人賠付76.5萬美元。
    啟示:
    第一,為更好體現保險組織經濟補償功能,為客戶提供優(yōu)質服務,對重大保險賠案,再保險合同雙方共同直接參與理賠,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社會效益。
    第二,分保接受人直接參加原保險合同的理賠,使分保接受人提前介入再保險合同義務的履行工作,有助于再保險合同雙方的相互理解、支持與合作,對完善保險市場的機制和功能,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