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初級經(jīng)濟師考試經(jīng)濟基礎筆記:民法基礎

字號:

第三十一章民法基礎知識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試題分值:4-6分。
    一、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則
    (一)民法的概念和調(diào)整對象
    1.概念
    平等主體之間,財產(chǎn)關系和人身關系。
    (二)民法的基本原則
    5項
    (三)民事法律關系
    主體、內(nèi)容和客體三個要素構成。
    民事法律事實
    (1)事件
    (2)行為:合法行為、違法行為。
    二、民事主體
    1.民事行為能力
    (1)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2)限制民事行為能力
    (3)無民事行為能力
    2.宣告失蹤和宣告死亡
    (1)宣告失蹤
    (2)宣告死亡
    (二)法人
    自登記之日或成立之日起成為法人。
    三、民事法律行為
    民事法律行為的特征
    (三)無效民事行為:
    本質:違法性。
    無效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民事行為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的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四)可撤銷的民事行為
    行為人對行為內(nèi)容有重大誤解;顯失公平;以欺詐、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情況下所為的沒有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行為。
    被撤銷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無效。
    (五)效力待定的民事行為
    經(jīng)權利人承認后即發(fā)生法律效力,成為有效民事行為。
    四、代理
    (一)概念和法律特征
    1.產(chǎn)生的法律后果直接或間接歸屬于被代理人。
    2.代理的特征
    (二)代理的種類
    代理包括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
    (三)無權代理、
    濫用代理權:
    1. 自己代理
    2. 雙方代理
    3. 惡意串通:代理人和第三人負連帶責任。
    五、民事權利、民事義務和民事責任
    (一)民事權利
    1分類
    2幾種主要民事權利
    (1)物權
    物權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①所有權
    處分權是核心,是擁有所有權的根本標志。
    ②用益物權
    用益物權是指依法對他人所有物在合適的范圍內(nèi)以使用、收益為主要內(nèi)容的權利,包括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地役權、自然資源使用權。
    ③擔保物權
    (2)債權
    以債的發(fā)生原因可作如下分類:合同之債、侵權之債、不當?shù)美畟蜔o因管理之債。
    (3)人格權
    (4) 身份權
    (二)民事義務
    積極義務、消極義務。
    (三)民事責任
    1.主要是財產(chǎn)性責任
    2.分類:違約責任、侵權責任
    (1)違約責任:
    構成要件:
    ①違約行為:首要條件。
    ②主觀過錯
    ☆ 承擔違約責任的方式
    主要包括繼續(xù)履行、違約損害賠償、支付違約金。
    損失賠償額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獲得的利益。
    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
    ① 支付違約金:
    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免責事由
    (2)侵權責任
    補救性、制裁性雙重性質。
    分為一般侵權責任、特殊侵權責任。
    六、訴訟時效
    (一)訴訟時效的概念
    訴訟時效的種類:
    普通訴訟時效:二年
    特別訴訟時效:一年。適用情形:4種
    超過二十年
    (二)訴訟時效期間的中止和中斷
    1.中止
    (1)最后六個月內(nèi),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
    (2)訴訟時效期間繼續(xù)計算。
    2.中斷
    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