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師資格《幼兒教育學》模擬試題及答案(3)

字號:

2012年教師資格《幼兒教育學》模擬試題及答案(3)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l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__________已成為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導思想,給整個教育帶來了革命。()
    A.全民教育
    B.終身教育
    C.教育民主化
    D.教育現代化
    2.對生病兒童進行家訪是什么性質的家訪?()
    A.新生家訪
    B.情感性家訪
    C.定期家訪
    D.問題兒童重點家訪
    3.兒童先掌握的詞匯種類是()。
    A.形容詞
    B.連詞
    C.副詞
    D.名詞
    4.__________一般分為家庭教育時期與會堂教育時期。()
    A.古希伯來的幼兒教育
    B.古埃及的幼兒教育
    C.古代印度的幼兒教育
    D.古希臘的幼兒教育
    5.__________把幼兒教育看作是整個學制系統(tǒng)的初階段,認為兒童是國家的未來,提出“整個國家的基礎在于童年的正確教育”。()
    A.夸美紐斯
    B.盧梭
    C.裴斯泰洛齊
    D.福祿貝爾
    6.1907年,__________在羅馬貧民區(qū)創(chuàng)設“兒童之家”,招收3~6歲的幼兒。()
    A.杜威
    B.蒙臺梭利
    C.維果茨基
    D.皮亞杰
    7.從全球學前教育目標的發(fā)展趨勢來看,20世紀70年代強調()。
    A.兒童全面和諧發(fā)展
    B.兒童個性、情感和社會化發(fā)展
    C.智力開發(fā)
    D.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
    8.我國于__________年正式頒布《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
    A.1994
    B.1995
    C.1996
    D.1997
    9.在指導兒童結構游戲時,要求小班幼兒學會的結構知識是()。
    A.會識別高低、寬窄、厚薄
    B.會識別材料的形體、大小、顏色
    C.會識別左右
    D.會識別輕重、長短、前后
    10.以下幾種游戲中,__________屬于有規(guī)則的游戲。()
    A.角色游戲
    B.結構游戲
    C.體育游戲
    D.表演游戲
    11.__________原則源自于杜威的“做中學”。()
    A.獨立自主性
    B.啟蒙性
    C.綜合性
    D.活動性
    12.__________屬于獨立自主性教育中動作方面的基本內容。()
    A.學習“安靜”
    B.學習剪指甲
    C.學習穿衣服
    D.學習澆花
    13.在語言課上加上好聽的歌曲,在體育游戲中加上故事,在數學課上加上繪畫……,這體現了()。
    A.教育目的的綜合性
    B.教育內容的綜合性
    C.教育制度的綜合性
    D.教育手段的綜合性
    14.在幼兒園里,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基本條件是()。
    A.真誠,同理心,深切的了解
    B.真誠,接納與信任,同理心
    C.真誠,接納與信任,深切的了解
    D.同理心,接納與信任,深切的了解
    15.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向兒童出示事先準備好的各種樣品,如繪畫、紙工、泥工樣品等,供兒童觀察、模仿學習。該教師運用了()。
    A.觀察法
    B.范例法
    C.演示法
    D.示范法
    16.__________是為科學的育兒教育方法。()
    A.游戲化方法
    B.語言法
    C.環(huán)境體驗法
    D.移情法
    17.角色扮演法的三個階段中,__________是兒童社會性行為發(fā)展的高層次。()
    A.及時模仿
    B.認同
    C.簡單再現
    D.內化
    18.在游戲時,教師讓違反游戲規(guī)則的兒童停玩,屬于()。
    A.自然后果的懲罰
    B.剝奪性懲罰
    C.體罰
    D.生理性懲罰
    19.家長對于托兒所、幼兒園的心態(tài)可分為幾個階段,其中“家長與教師聯系的熱情逐漸減退”屬于()。
    A.希求期
    B.忽略期
    C.需求期
    D.淡漠期
    20.__________的主要宗旨在于向家長系統(tǒng)宣傳和指導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
    A.咨詢活動
    B.家長委員會
    C.家長學校
    D.電話聯系
    二、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1.兒童的發(fā)展
    2.啟蒙性原則
    3.行動操練法
    4.近期目標
    5.幼兒常規(guī)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
    1.簡述皮亞杰提出的兒童教育基本原則。
    2.幼兒在游戲中的學習具有哪些特點?
    3.簡述幼兒園內部物質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與管理的基本要求。
    4.簡述幼兒園教師的主要職責。
    四、論述題
    什么是結構游戲?教師在指導兒童結構游戲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一、單項選擇題
    1.B【解析】終身教育思想已成為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導思想。
    2.B【解析】略。
    3.D【解析】兒童掌握詞匯種類的順序是:名詞、動詞、形容詞。
    4.A【解析】古希伯來的幼兒教育分為家庭教育時期與會堂教育時期。
    5.A【解析】夸美紐斯提出了“整個國家的基礎在于童年的正確教育。”
    6.B【解析】蒙臺梭利創(chuàng)設了“兒童之家”。
    7.D【解析】20世紀70年代幼兒教育強調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
    8.C【解析】我國《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在1996年正式頒布,其中明確提出幼兒全面發(fā)展教育的含義。
    9.B【解析】依據小班兒童身心發(fā)展特點,小班幼兒應掌握的結構知識是會識別材料的形體、大小、顏色。
    10.C【解析】我國一般把游戲分為創(chuàng)造性的游戲和有規(guī)則的游戲,有規(guī)則的游戲包括智力游戲、體育游戲和音樂游戲等。
    11.D【解析】活動性原則源自杜威的“做中學”。實際來自于蘇聯心理學家的“活動主導論”和皮亞杰的兒童認知發(fā)展理論。
    12.C【解析】學習穿衣服屬于獨立自主性教育中動作方面的基本內容。
    13.B【解析】題中所述現象屬于教育內容的綜合性。
    14.C【解析】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基本條件有三個:一是真誠,二是接納與信任,三是深切的了解。
    15.D【解析】在題中所述案例中,教師運用了示范法。
    16.A【解析】游戲化方法是符合幼兒特點的、為科學的育兒方法。
    17.D【解析】內化是角色扮演法中兒童社會性行為發(fā)展的高層次。
    18.B【解析】教師讓違反游戲規(guī)則的兒童停玩,屬于剝奪性懲罰。
    19.B【解析】忽略期家長與教師聯系的熱情逐漸減退。
    20.C【解析】家長學校旨在向家長系統(tǒng)宣傳和指導教育孩子方法。
    二、名詞解釋
    1.兒童的發(fā)展:兒童的發(fā)展是指兒童在身心兩方面有規(guī)律地進行量變和質變的過程。生理發(fā)展與心理發(fā)展是密不可分的,也是相互作用的。
    2.啟蒙性原則:啟蒙性原則是指幼兒教育要對兒童進行基本的、入門式的教育,為其以后的學習和發(fā)展打下初步的基礎。幼兒教育的實質是啟蒙教育。
    3.行動操練法:行動操練法即組織兒童反復練習一定的動作或活動方式,從而鞏固其知識經驗,形成簡單技能和行為習慣。
    4.近期目標:近期目標是指幼兒教育近期內的教學內容、教學要求、主要教育活動與幼兒發(fā)展的預期目的等。它一般是教師在日常生活的教育活動中制訂的。
    5.幼兒常規(guī):幼兒常規(guī)是指幼兒在幼兒園日常生活中所要遵守的行為規(guī)則,它是幼兒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
    三、簡答題
    1.【答案要點】皮亞杰提出的兒童教育基本原則包括:
    (1)活動性原則。皮亞杰將“活動教學法”視為兒童教育的重要的原則,強調只有兒童自己具體參與各種活動,才能獲得真正的知識,才能形成自己的假設并予以證實與否定。
    (2)集體中教育的原則。皮亞杰突出教育中的個體活動,并不意味著要把學生導向無政府狀態(tài)的個人主義,而是要把個人的活動與集體的活動結合起來,使自己自動服從紀律并自愿努力學習。
    (3)教師指導的原則。皮亞杰在強調學校教育中“同伴影響”作用的同時,并不忽視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地位。
    2.【答案要點】(1)學習的目標是隱含的。
    (2)學習方式是潛移默化的。
    (3)學習的動力來自幼兒內部。
    3.【答案要點】幼兒園內部的物質環(huán)境指幼兒園內部的各種物質的設備條件,即幼兒園的“硬件”建設,幼兒園內部物質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與管理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健康性;
    (2)教育性;
    (3)活動性;
    (4)豐富有序性;
    (5)經濟性。
    4.【答案要點】幼兒教師是幼兒園中全面負責幼兒生活與教育的人員,是教師這個群體當中十分特殊的一分子,《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中明確規(guī)定其主要職責為:
    (1)觀察了解幼兒,依據國家規(guī)定的幼兒園課程標準,結合本班幼兒的具體情況,制訂和執(zhí)行教育計劃,完成教育任務。
    (2)觀察分析并記錄幼兒發(fā)展情況。幼兒教師在帶領幼兒時,需要將幼兒的成長都詳細地記錄下來,在發(fā)展的時間段中注明任務和實現情況,對幼兒的身心成長進行嚴密的監(jiān)控。這樣,可以及早發(fā)現問題和矛盾,集中精力和時間來解決這些存在的問題,推動幼兒的發(fā)展。
    (3)嚴格執(zhí)行幼兒園安全、衛(wèi)生保健制度,指導并配合保育員管理本班幼兒生活和做好衛(wèi)生保健工作。
    (4)與家長保持經常聯系,了解幼兒家庭的教育環(huán)境,商討符合幼兒特點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務。
    (5)參加業(yè)務學習和幼兒教育研究活動。幼兒老師還需要通過業(yè)余的學習和培訓,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強實踐能力。
    (6)定期向園長匯報,接受其檢查和指導。
    四、論述題
    【答案要點】結構游戲是兒童利用各種不同的結構材料,經過手的創(chuàng)造來反映周圍現實生活的游戲。它能夠發(fā)展兒童的目測力、操作能力及創(chuàng)造力,磨煉幼兒的意志,培養(yǎng)做事認真、克服困難、堅持到底、團結協作的品質等。結構游戲的指導中教師應注意:
    (1)逐步投入多樣化的、可塑性強的結構游戲材料,包括一些廢舊材料的應用,營造富有吸引力的游戲氛圍。在對材料的選用上,不是選擇所有的材料,而是應該進行一定的取舍和篩選,盡量選用對幼兒發(fā)展有利的材料和道具。
    (2)引導兒童逐步掌握結構游戲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兒童只有掌握一定的建造知識和技能,才能獨立地進行結構游戲,幼兒園各年齡班應學會對應的結構知識和技能。
    (3)處理好主導和主體的關系。教師在結構游戲中起到導航的作用,教師要學會觀察、誘導、鼓勵、評議、示范等指導策略。教師也要尊重兒童的主體地位,做到不強迫,讓幼兒有真正的自主選擇權;鼓勵兒童進行嘗試,激勵兒童不怕失敗。
    (4)重視結構游戲的過程,而不僅僅是游戲的成品或結果。教師要充分創(chuàng)造條件,尊重幼兒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來建構、探索,允許幼兒出錯,給予幼兒充分發(fā)展的機會。
    (5)培養(yǎng)兒童正確對待游戲材料,教給兒童收放材料的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整理習慣。在兒童進行結構游戲的過程中,教師應允許孩子把東西弄亂,但是要教育兒童愛惜玩具材料以及他人建造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