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議論文:當(dāng)心!你身邊的東西正在改變你!

字號:

有些人可能不知道,你身邊的人或事是會影響你的,往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的人是偉人。
    曾經(jīng)在《中考文言文大過關(guān)》上面,做到過一篇文章,名字叫《狂泉》,是說一個國家里,所有的人都喝了狂泉的水,都開始發(fā)瘋了,唯獨國王,沒有喝狂泉的水,舉國上下,所有的人都認為國王“發(fā)瘋”了,所有人,都讓國王喝狂泉里面的水。最后,國王被逼的不行了,就只好喝了一口,也開始“發(fā)瘋”了,全國人都很高興,都開始愛戴這個國王。
    這個故事說明了整體會影響個人,那個國王,一開始,是個偉人,因為他過于平凡了,最后喝了狂泉里面的水,雖說全國人都愛戴這個國王,但是這個愛戴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是無用的。無用中包含著罪惡和人們對于美好東西的誤解。
    再舉一個例子:有一群學(xué)生和老師,他們要做一個游戲,一個人說一個單詞,造一個故事。每一個人都隨便說一個,人人都這么隨便,導(dǎo)致了這個集體十分隨便,本來是準備好好學(xué)習(xí)的人,都被這個場景弄的是非不分,敷衍了事,到了沒法說了,只得說一個“period(句號)”,有些人,甚至故意“傳染”說隨便說一個,反正下一個不是你說。任何人對待事情,都不能隨隨便便,一個人的隨便,往往會導(dǎo)致一群人的隨便,導(dǎo)致了一個集體的腐敗,這就是那些“貪官”的來龍去脈,導(dǎo)致了他們走向了犯罪之路。
    交朋友要十分慎重,你的朋友會改變你。比如說,你交了一個類似于陶淵明的朋友,寄情于山水,在陶淵明的那個時代,是受到歡迎的,但是,在21世紀,是會被別人當(dāng)踏腳石踩在腳底下的。少了一個人,別人就會認為少了一個競爭對手,從而把你踩到腳底下。這就說明了,任何一個人,都要隨著環(huán)境而改變。我們應(yīng)該交那種豪爽的,義氣的朋友,因為那種人,心眼很好,不會壞到哪里去。交朋友大忌,就是交狐朋狗友,那種人,沒有任何意義,在你幸運的時候,他們尾隨你,稱呼你為“大哥”“大姐”什么的,但是,當(dāng)你沒有用了,他們會把你“踹開”。所以說,那種狐朋狗友,是絕對不能交的。
    還有,習(xí)慣往往也會決定一個人的命運的。這里講一個小故事:一群人,要去應(yīng)聘,考官給他們每人發(fā)一張考卷,總共135道題,讓他們在30秒內(nèi)做完,到了最后,只有一個人成功的進入了那個公司,那個人只是做了一道題其他人都落選了,這是為什么呢?原來,那張考卷最后,寫了一行兩手指間距的字:只需做一道題,方能交卷,只有那個人看到了那行字。為什么他能看到了呢?因為他考試時總喜歡先將試卷瀏覽一遍,發(fā)現(xiàn)了那句話。這就說明了,習(xí)慣是能夠改變一個人的,是能夠決定一個人的命運的。
    環(huán)境,往往也能改變你。想必大家都聽過“孟母三遷”的故事吧,從前孟子小的時候,父親早早地死去了,母親守節(jié)沒有改嫁。曾經(jīng)有一次,他們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xué)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里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旁邊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xué)起商人做生意的樣子。一會兒鞠躬歡迎客人、一會兒招待客人、一會兒和客人討價還價,表演得像極了!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于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xué)校附近。孟子開始變得守秩序、懂禮貌、喜歡讀書。這個時候,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yīng)該住的地方呀!”這就說明,環(huán)境是能改變一個人的,有時候我們認為自己的意志力很強,但是,往往這種自負,改變了你一生的命運。
    當(dāng)心!你身邊的東西正在改變你。
    上海市建平實驗中學(xué)初二:盧炯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