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寓言小故事:朝三暮四

字號:

這篇《古代寓言小故事:朝三暮四》是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以下信息僅供參考?。?!
    朝三暮四的故事
     從前,宋國有個老頭兒,很喜歡猴子,他家里養(yǎng)了一大群。時間長了,他能了解猴子的脾氣秉性,猴子也能聽懂他說的話。老頭兒愈發(fā)喜歡了,寧愿減少全家的口糧,也要讓猴子吃飽。
     由于猴子的食量太大,老頭兒家里的存糧一天比一天少了。他想限定一下猴子吃食的數(shù)量。就向猴子宣布:“從今天早飯起,你們吃的橡實要定量,早上三個,晚上四個,怎么樣,夠了吧?”猴子聽了一個個都呲牙咧嘴,亂蹦亂跳,顯出很不滿意的神色。老頭兒見猴子嫌少,就重新宣布:“既然你們嫌少,那就早上四個,晚上三個,這樣總夠了吧?”猴子聽說早上從三個變?yōu)樗膫€,都以為是增加了橡實的數(shù)量,一個個搖頭擺尾,伏在地上,咧著大嘴直樂。
     朝三暮四的寓意
     早上三個、晚上四個變?yōu)樵缟纤膫€、晚上三個,總數(shù)還是七個,猴子卻高興得眉開眼笑,以為吃的東西增多了。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看事情要看整體,要看本質(zhì),不要被不同的形式迷惑。
     “朝三暮四”這個成語,現(xiàn)在常用來批評反復(fù)無常的行為。
     朝三暮四文言文
     宋有狙公者①,愛狙,養(yǎng)之成群,能解狙之意②,狙亦得公之心。損其家口③,充狙之欲④。
     俄而匱焉⑤,將限其食,恐眾狙之不馴于己也,先誑之曰⑥:“與若芧⑦,朝三而暮四,足乎?”眾狙皆起而怒。俄而曰:“與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眾狙皆伏而喜。
     ——《列子》
     朝三暮四的意思
     ①狙公——養(yǎng)猴子的人。狙(jū),猴子。
     ②解——理解,懂得。
     ③損——減少。家口——家中人口。這里指家中人口的食糧。
     ④充——滿足。
     ⑤俄而——不久。匱(kuì)——貧乏。
     ⑥誑(kuáng)——欺騙。
     ⑦若——你,你們。芧(xù)——橡樹的果實。
     朝三暮四打一生肖
     其實看了原文,大家應(yīng)該也知道謎底了把,答案就是"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