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二年級奧數(shù)題及答案:猜猜湊湊

字號:


    小學(xué)二年級頻道為大家整理的小學(xué)二年級奧數(shù)題及答案:猜猜湊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 
    1.林林心里想到三個數(shù),它們的和是12,又知道第二個數(shù)比第一個大1,第三個又比第二個大1.請猜出林林心中想的這三個數(shù)各是幾?
    2.一群老頭去趕集,買了一堆大鴨梨,一人一梨多一梨,一人2梨少3梨,幾個老頭幾個梨?
    3.圖13-2中算式里的小動物各代表什么數(shù)?需要注意的是有規(guī)定:相同的動物代表相同的數(shù)字,不同的動物代表不同的數(shù)字.
    4.游泳池中男孩戴藍帽,女孩戴紅帽.一個男孩說:“我看見的藍帽與紅帽一樣多”;一個女孩說:“我看見的藍帽比紅帽多一倍.”你知道游泳池中有幾個男孩,有幾個女孩嗎?
     
    
    5.如果在一個小本子里每頁貼一片樹葉,就多出4片樹葉.如果在每頁貼2片樹葉就會空出6頁.問這個小本子共多少頁,樹葉有多少片?
    6.小虎是趣味數(shù)學(xué)小組的成員.有人問小虎今年幾歲,他編了一道有趣的數(shù)學(xué)題回答說:“爺爺、爸爸和我,三個人年齡的和是120歲,爺爺比爸爸大30歲,爺爺和爸爸的年齡之和剛好比我大100歲,你猜我今年幾歲?”請猜出小虎、爸爸和爺爺各是多少歲?
    7.圖13-4所示的方格中,已填好了數(shù)字5,請你把其余的空格填好.使每行每列的三個數(shù)之和都是7.(空格中只能填自然數(shù))
    8.有21個裝鉛筆的盒子,其中7盒是滿的,7盒是半滿的,7盒是空的.現(xiàn)在要把這些鉛筆連同盒子平均獎給三個學(xué)生,使每人分得的鉛筆和盒子數(shù)都一樣多,怎樣分?
    提示:①總數(shù)是21個盒,每人應(yīng)當(dāng)平分7個盒.
    ②7盒滿的等于14盒半滿的鉛筆,再加本來就是半滿的7盒,合計共有21個半滿盒鉛筆,平均分給三人,每人分得的鉛筆應(yīng)折合成7個半滿盒.
    解答
    1.解:因為三個4之和是12,可見這三個數(shù)應(yīng)該都與4相差不多.猜想,第一個是3,第二個數(shù)應(yīng)當(dāng)是4,第三個數(shù)應(yīng)當(dāng)是5.
    檢驗:3+4+5=12,對了!
    2.解:猜想是3個老頭4個梨.這樣,若每個人分2個梨時,就需要有2×3=6個梨,6-4=2,少2個梨,不對!若再湊一下數(shù),減去1個梨,即只有3個梨,不就是少三個梨了嗎!但是這樣又不符合一人一個多一個的條件了.
    那么再猜若是4個老頭5個梨,一人分2個,需要有2×4=8個梨,還少8-5=3個梨,對了! 
    
    3.解:先看第一式:因5=1+4=2+3,
    所以先猜公雞=1,鴨=4;
    再看第二式:因為鴨=4,只有母雞=4才能使第二式成立,但是這不符合題目規(guī)定的條件,說明猜錯了!
    再猜,公雞=2,鴨=3,那么母雞=5第二式也對了.
    再看第三式:這里母雞和公雞相加,即5+2=7,對了!
    4.解:先要仔細(xì)審題,搞清題意.這道題中有一個隱含的條件是:無論是那個男孩還是那個女孩,他們自己都看不見自己的帽子是什么顏色.明白了這點,就不難知道,當(dāng)男孩說:“我看見的藍帽與紅帽一樣多”時,實際上游泳池中的藍帽比紅帽多一個,也就是男孩比女孩多1人.由同樣的道理可知,當(dāng)女孩說:“我看見的藍帽比紅帽多一倍”時,實際上就是,假如女孩去掉1個人,男孩人數(shù)就是女孩的2倍.
    把題意搞清后,再用猜猜湊湊的方法,不難得到正確的答案:男孩4人,女孩3人.
    5.解:猜——如果小本子有10頁,那么由第一個條件,就應(yīng)該有10+4=14片樹葉.再看看能不能滿足第二個條件:若每頁貼2片樹葉,14片樹葉需要14÷2=7頁就夠了,還空10-7=3頁,不符合題目中空6頁的條件.
    再猜——如果小本子有12頁,樹葉12+4=16片,當(dāng)每頁貼2片樹葉時,只需要16÷2=8頁就夠了,還空12-8=4頁,也不對!
    再猜——如果小本子有14頁,則樹葉14+4=18片,當(dāng)每頁貼2片樹葉時,只需要18÷2=9頁就夠了,還空14-9=5頁,也不對!
    再猜——如果小本子有16頁,樹葉16+4=20片時,只需要20÷2=10頁就夠了,還空16-10=6頁,對了!
    所以本題答案是小本子16頁,樹葉20片.
    注意,在這道題的猜猜湊湊的過程中,得數(shù)越來越接近答案.
    6.解:猜,需要有一般的生活常識,猜的數(shù)要大致上符合人們的生活實際.
    先猜——爺爺80歲,爸爸30歲,小虎10歲,這樣三個人年齡之和就是120歲,這符合第一個條件,看能不能滿足第二個條件“爺爺比爸爸大80-30=50歲,不符合30的條件,不對!
    再猜——若是爺爺70歲,爸爸40歲呢?這樣三個人的和還是120歲,但是70-40=30歲符合剛才的第二條.
    再看能不能符合第三個條件呢?
    70+40-10=100歲
    對了!爺爺和爸爸的年齡之和比小虎的年齡剛好大100歲.
    所以最后答案是爺爺70歲,爸爸40歲,小虎10歲. 
    
    7.解:注意對這道題,猜要有個合理的順序.顯然第二列上,第一、二行的兩個空格都應(yīng)填1,同樣第三行上,第一、三列的兩個空格也都應(yīng)填1.為了使每行每列的三個數(shù)之和都是7,最簡單的填法是其余的4個空格都填3.這就是一種符合要求的填法.
    8.解:①經(jīng)仔細(xì)審題,按題意畫出下表:
    ②經(jīng)猜測、試填,同時聯(lián)系第7題,可填得出符合條件的分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