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關于《少兒繪畫色彩--花瓶和水果》,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課題:花瓶和水果
【教學目的】
1.觀察和感受靜物的色彩美,培養(yǎng)表現色彩感受的能力。
2.造型目的:色彩明度對比、冷暖對比。
【教學過程及方法】
1.觀察。說說桌子上的靜物哪些色彩好看?再說說這些東西哪些顏色深,哪些顏色淺7把它們按順序排列出來。后還要說說哪些屬于冷色,哪些屬于暖色。
2.構圖。怎樣把靜物安排在畫面里呢?把一組靜物中主要的物體放在畫面的中心部位,如花瓶和盤子里的水果,稱為主體物。根據主體物再安排背景和其他水果。
3.用色線勾畫輪廓。然后從主體物開始填色,也可以從背景入手畫。調色時少加水,不要老涮筆,后再加重色。
【教學要點】
本課重點是讓兒童表現色彩感受,不要求如實表現物體固有色,要允許兒童自由變色。
【作業(yè)評點】
幼兒寫生構圖和用色方面有很大隨意性,也較大膽生動,如圖852、圖853。兒童用平涂法寫生多具有裝飾性,如圖854、圖855。這四幅作業(yè)都較好地表現了色彩的對比關系。
【相關課題:籃筐和蔬菜】
圖856至圖858這些幼兒寫生畫,畫面空間表現有較大差別,圖856、圖857兩幅采用俯視的平面化空間表現,構圖具有裝飾十生。圖858畫出了菜筐的透視變化,比較寫實。他們在色彩表現方面主觀因素較多,色彩鮮明強烈。
圖859至圖861三幅作業(yè)構圖飽滿,色彩明度和冷暖對比運用較好,具有明顯的平面裝飾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