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導游資格《基礎知識》地理要點復習

字號: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13年導游資格《基礎知識》地理要點復習》的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
    1、長江三峽概況;
    西起重慶市奉節(jié)白帝城,東止于湖北宜昌南津關,全長200余公里。
    分三段:
    瞿塘峽(長8公里,入口處兩岸地壁立如削,形成三峽的門戶——夔門,以雄偉著稱)
    巫峽(全長45公里。巫山十二峰沿江而立,以秀聞名);
    西陵峽(多礁石險灘,以險著稱)
    長江三峽景區(qū)歷史名勝古跡:白帝城、古棧道遺跡、巴人懸棺、豐都城、屈原故里、昭君故里、黃陵廟、三游洞以及其他楚漢文化、三國遺跡等。還有大寧河小三峽、神農(nóng)溪等支流景觀;
    2、湖泊按湖水所含鹽度分類
    A、淡水湖;
    B、咸水湖;(青海湖是我國的咸水湖)
    C、鹽湖(察爾汗干鹽湖,青藏公路一段即修在其上,形成的“萬丈鹽橋”景觀);
    3.湖泊按成因的分類;
    (1)構(gòu)造湖:
    A.成因:由地殼運動產(chǎn)生斷裂凹陷殂成;
    B.代表性湖泊:滇池.洱海;
    (2)火口湖:
    A.成因:是火山口或熔巖高噴口積水而成;
    B.代表性湖泊:長白山天池;
    (3)堰塞湖:
    A.成因:是熔巖流或泥石流等物質(zhì)阻塞河床使其成湖泊;
    B.代表性湖泊:五大連池.鏡泊湖;
    (4)河成湖:
    A.成因:由河流自行裁彎取直后分割而成;
    (5)海跡湖(潟湖):
    A.成因:淺水海灣被沙堤或沙嘴分開而形成;
    (6)風蝕湖:
    A.成因:風蝕作用形成;
    (7)溶蝕湖:
    A.成因:溶蝕作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