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優(yōu)秀作文:長城

字號:

長城  
    毛主席曾經(jīng)說過:“不到長城非好漢?!苯衲臧嗽挛迦?,我就去了一趟長城?! ?BR>    早晨七點,導(dǎo)游把我們帶到長城入口。她告訴我們,長城是世界上最長的城墻。它經(jīng)過三次修筑,橫貫九個省市。  
    開始登長城了,我手扶欄桿,一步步往上爬,不久就累得氣喘吁吁。我不禁想起了秦朝、明朝和清朝時修筑長城的人們那時候,沒有火車,也沒有汽車,只有洋車和馬車。這一塊塊石磚,是靠著無數(shù)肩膀和手或是用牲口來搬運(yùn)。要知道,每一塊石磚都有兩三千斤重!走了許久,我們才來到了“一號烽火臺”烽火臺有五米多高,分為兩層,上面一層用于點烽火傳遞信息,下層用于士兵休息。也是用磚一塊一塊砌成的,十分堅固。在古代,沒有起重機(jī),人們只能用手拿石磚,一步一步地沿著梯子往上爬。石磚這么重,一不小心還有摔下來的危險。那么,這些修筑長城的人們到底用了什么好辦法,把這成千上萬個烽火臺修好呢?古代的人們可真聰明,我真敬佩他們啊!我還發(fā)現(xiàn),長城的路一高一低的。我更敬佩古代的人們了。他們每天夜以繼日的搬運(yùn)石磚。要知道,石磚是從幾十里外的市區(qū)搬過來的。他們每天都要在這群山環(huán)抱的城墻上走上幾百里路。難怪人們說,長城的每里路下就埋有一萬人之骨。古代的人們可真是既勤奮又能干??!城墻的右邊有一排垛子,凹下去的部分是瞭望口,因為站得高,自然望得遠(yuǎn)。底下的小口是射口,把它建在底部可以不讓人發(fā)現(xiàn)。古代的人們真聰明啊!  
    啊!長城,你不愧是世界奇跡??!  
    上午九點半,我離開了長城,可我永遠(yuǎn)不會忘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