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的育兒日記:寶寶成長,順其自然

字號: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優(yōu)秀的育兒日記:寶寶成長,順其自然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寶寶的自然天性,需要加倍的呵護。聰明媽媽,用科學智慧的方式,依從寶寶天性,促進寶寶心理、生理的健康發(fā)展。
    寶寶的心理、生理的健康需要科學方法。歐洲所推崇的培養(yǎng)理念,能夠讓寶寶更自然、更愉悅的成長。聰明媽媽用科學智慧的方式,順應寶寶的自然天性,促進寶寶心理、生理的健康發(fā)展。
    很多朋友都問我,外國人到底是怎么教孩子的?為什么同年齡的外國孩子和中國孩子,總是外國孩子顯得更爽朗、大方,更懂得表達自己,與他人快樂地相處?
    我并不是育兒專家,但就我在丹麥留學的所見所聞,我想,這大概和外國媽媽把育兒當一門學問來做,是脫不了干系的。
    養(yǎng)育孩子也要科學系統(tǒng),不要一味溺愛(影響孩子的獨立性),也不可過于嚴格(束縛孩子,沒有創(chuàng)造力,不懂快樂),用更成熟理性高效率的方式,促進孩子成長,呵護孩子的每一天,能夠讓養(yǎng)育更輕松,和孩子的關系更融洽,讓孩子的未來更美好。
    歐洲人非常重視嬰幼兒的養(yǎng)育。在比利時,嬰兒一出生,從醫(yī)院回家后,福利機構的哺乳護士就會上門服務,指導新手媽媽喂奶、給嬰兒洗澡、洗鼻子等。新手媽媽遇到困難,她們隨叫隨到,一般當天都會上門服務。
    他們享受慢生活、慢培養(yǎng),不急于求成。他們更愿意享受和寶寶在一起的時光,更愿意享受生活。
    另外,也是許多國內(nèi)的朋友相當關心的:孩子的教養(yǎng)問題。他們問:外國父母從來不管孩子,為什么外國孩子仍然那么有禮貌有規(guī)矩?其實這里面有一個很嚴重的誤區(qū):其實外國的父母并不是“從來不管孩子”,他們也管,只是,他們管教的方式,是在一些規(guī)則和條件下,給予孩子程度的自由。例如,在公共場所一定不可以大吵大叫,不可以影響到其他人,其他的,你隨意,我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