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考社會研究方法真題

字號: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全國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考社會研究方法真題的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
    全國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社會研究方法試題
    課程代碼:03350
    請考生按規(guī)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涂、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guī)定的位置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或未涂均無分。
    1.社會調查研究活動是通過了解社會生活中的具體事實而獲得對社會的認識。這說明社會研究具有
    A.目的性
    B.經(jīng)驗性
    C.理論性
    D.社會性
    2.對同一時期、同一類型的研究對象隨時間推移而發(fā)生的變化的研究是
    A.同組研究
    B.同期群研究
    C.橫向研究
    D.同時研究
    3.關于抽樣調查的特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調查資料的標準化程度低
    B.調查內容難以進行深入的統(tǒng)計分析和概括
    C.抽樣調查的結果具有客觀性和普遍性
    D.抽樣調查比普查需要更多時間、人力和經(jīng)費
    4.探索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A.對社會現(xiàn)象的狀況、過程和特征進行客觀準確、深入細致的描述
    B.解釋社會現(xiàn)象的原因和說明社會現(xiàn)象之間的關系
    C.獲得對所研究問題及調查對象的初步印象和感性認識
    D.檢驗已有的理論和提供新的理論解釋
    5.可以較好地符合上級部門的意圖,選題過程比較簡單,較適合于一些實效性較強的研究項目的選題方式是
    A.上級定題
    B.學術界選題
    C.申報研究課題
    D.純自主選題
    6.判斷一項社會研究是否具有理論意義,主要看
    A.理論形態(tài)是否完整
    B.是否有理論創(chuàng)新
    C.能否幫助人們解決社會實踐中的根本問題
    D.理論成果是否來自于當前的社會實踐
    7.研究者控制環(huán)境因素,通過觀察被研究因素的變化情況來確定變量之間因果關系的研究方式是
    A.調查研究
    B.文獻研究
    C.實地研究
    D.實驗研究
    8.關于社會理論在社會研究中的意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社會理論為社會研究提供指導
    B.社會理論可以為分析資料提供解釋
    C.社會理論是社會研究課題的來源
    D.社會理論是社會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
    9.變量之間的正相關是指
    A.兩個變量之間的變化朝著相同的方向
    B.兩個變量之間的變化方向相反
    C.一個變量的測量值減少,另一個變量的測量值增加
    D.兩個變量的變化沒有明顯的方向
    10.按照對概念進行操作性定義的方式,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可以直接進行經(jīng)驗測量的變量,這項工作被稱為
    A.命題的邏輯推演
    B.命題的理論建構
    C.命題的操作化推演
    D.命題的經(jīng)驗化推演
    11.除非針對特別大規(guī)模的總體或者有某些特殊的要求,對于一般性的社會調查,樣本規(guī)模一般不要超過
    A.50人
    B.500人
    C.2500人
    D.100000人
    12.研究者在實際抽樣(特別是概率抽樣)時,經(jīng)常是先找到一份近似涵蓋所有總體元素的名單,然后抽取部分元素,這份名單被稱為
    A.抽樣框
    B.抽樣單元
    C.研究總體
    D.次級總體
    13.攝氏溫度的測量、標準化智力測量的測量層次是
    A.定比測量
    B.定距測量
    C.定序測量
    D.定類測量
    14.用個人對自己能力的主觀評價來測量“自尊心”這個概念,這種測量方法具有
    A.內容效度
    B.效標效度
    C.準則效度
    D.表面效度
    15.社會測量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
    A.概念化
    B.操作化
    C.定義化
    D.定量化
    16.問卷設計的首要原則是
    A.考慮被調查者原則
    B.與資料分析方法相結合原則
    C.考慮具體調查方式原則
    D.滿足研究需要原則
    17.適合了解帶有個人性和隱私性問題的訪談法是
    A.個別訪談法
    B.集體訪談法
    C.小組訪談法
    D.焦點訪談法
    18.直接訪談和間接訪談的區(qū)別是
    A.訪談內容的結構性程度不同
    B.訪談的交流方式不同
    C.訪談對象的特征不同
    D.訪談對象的數(shù)量不同
    19.研究者在進入訪談時的工作包括
    A.確定并了解訪談對象,了解訪談對象所在社區(qū)的特征
    B.準備工具
    C.取得地方機構或主管部門的支持與幫助
    D.熟悉調查內容
    20.英國社會學家C.A.摩瑟認為“可稱為科學研究的第一等方法”的是
    A.觀察法
    B.問卷調查法
    C.訪談法
    D.實驗法
    21.關于觀察法的優(yōu)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控制性強、信息量大,可以根據(jù)被調查者的具體情況決定觀察內容
    B.可以面向眾多的觀察對象收集信息,比問卷調查等節(jié)省資源
    C.通過一些特殊設備或特殊方式,觀察者可以在不干擾被觀察者的情況下獲取真實的資料
    D.利用觀察法,研究者很容易檢驗社會現(xiàn)象之間的因果關系
    22.社會心理學家班杜拉等人進行的有關模仿學習研究屬于
    A.實驗室觀察
    B.實地觀察
    C.參與觀察
    D.局內觀察
    23.下列屬于官方文獻的是
    A.個人的日記
    B.企業(yè)的財務記錄
    C.各種書籍
    D.電視臺播放的各類節(jié)目
    24.在我國,二手資料的主要來源是
    A.各種學術期刊上發(fā)表的實證研究報告
    B.調查研究機構所收集和保存的各類資料
    C.親自經(jīng)歷某一事件的人所寫的資料
    D.政府統(tǒng)計部門所收集和保存的原始資料
    25.現(xiàn)存統(tǒng)計資料分析和二手資料分析的相同點是
    A.所用資料都是原始資料
    B.所用資料都是經(jīng)過統(tǒng)計匯總的資料
    C.所用資料都是現(xiàn)成的
    D.所用資料都是官方的統(tǒng)計資料
    26.居民家庭按子女數(shù)分為無子女家庭、單子女家庭、雙子女家庭、多子女家庭,這里的分類屬于
    A.品質標志分類
    B.單值分類
    C.組距分類
    D.數(shù)量標志分類
    27.標準差與算術平均數(shù)的比值,指的是
    A.離散系數(shù)
    B.標準系數(shù)
    C.總體標準差
    D.四分位差
    28.放在研究報告的前面,以報告的內容為依據(jù),用來統(tǒng)領、揭示和評價報告內容的文字,指的是
    A.導言
    B.標題
    C.結尾
    D.文獻綜述
    29.根據(jù)作用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將研究報告劃分為
    A.普通研究報告和學術性研究報告
    B.描述性研究報告和解釋性研究報告
    C.定性研究報告和定量研究報告
    D.綜合性研究報告和專題性研究報告
    30.在撰寫研究報告時,研究者要介紹如何收集資料和分析處理資料的過程,這部分工作屬于
    A.介紹研究目標與假設
    B.介紹研究對象及其基本狀況
    C.說明研究工具
    D.介紹研究步驟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 “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無分。
    31.關于社會研究的意義,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社會研究的意義指研究活動或研究結果對研究主體所能產(chǎn)生的作用
    B.從實際上看,大部分社會研究都兼有理論性意義和應用性意義
    C.社會研究是否有理論意義主要看它是否推動社會創(chuàng)新
    D.社會研究的應用性意義在于它能夠直接指導社會實踐活動
    E.有些社會研究側重發(fā)展理論,有些社會研究側重幫助解決當前社會實踐中的具體問題
    32.定量研究方法的優(yōu)點有
    A.能夠快速地進行大規(guī)模的社會調查
    B.通過運用統(tǒng)計和數(shù)學分析大大提高社會研究的標準化和精確程度
    C.講求嚴密的邏輯推理,結論更準確、更科學
    D.大大提高理論的抽象化和概括性程度,并能對社會現(xiàn)象之間的因果關系進行精確的分析
    E.能夠獲得深入、廣泛的信息,包括被調查者深層的動機
    33.下列分析單位中,屬于集合概念的有
    A.老人群體
    B.家庭
    C.非正式群體
    D.社區(qū)
    E.組織
    34.定性研究的特點有
    A.定性研究采取“假設—檢驗”的研究邏輯
    B.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采取同樣的邏輯過程
    C.定性研究采取社會科學中的“理解方法”
    D.定性研究需要在正式收集資料前嚴格設計一個假設性的理論模型
    E.定性研究是由研究者直接進入研究場所,與被研究者進行長期的深度接觸,并通過深入訪談和觀察等方法獲得有關資料
    35.關于概率抽樣與非概率抽樣的區(qū)別,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在概率抽樣中研究者能夠比較精確地估算出抽樣誤差,而在非概率抽樣中研究者無法估算抽樣誤差
    B.非概率抽樣采取隨機形式抽取樣本,概率抽樣采取隨便方式抽取樣本
    C.在概率抽樣中研究者可以對總體情況進行推論,在非概率抽樣中研究者無法對總體情況進行推論
    D.在概率抽樣中根據(jù)抽樣結果來推斷總體情況,出錯的幾率比使用非概率抽樣更高
    E.概率抽樣帶有研究者的主觀因素,而非概率抽樣盡可能排除了研究者的主觀因素
    36.判斷問卷質量的一般標準有
    A.問卷具有較高的信度
    B.問卷適合研究的目的和內容
    C.問卷適合于研究對象
    D.問卷中的問題少而精
    E.問卷具有較高的效度
    37.關于設計問卷初稿時所采取的卡片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卡片法遵循演繹法則
    B.卡片法采取歸納邏輯
    C.卡片法從問卷整體開始,然后到部分,后到個別問題
    D.卡片法由個別問題開始,然后到部分,后到整體
    E.隨著計算機應用的普及,卡片法可以直接在計算機上操作
    38.在訪談過程中,訪談員采取的中立追問方式有
    A.表示理解和關心
    B.直接指出受訪者前后矛盾的陳述,促使受訪者前后一致地回答問題
    C.復述回答,讓受訪者確認調查者是否正確理解了他的問題
    D.若認為回答不完全,訪談員可以停頓不語,表示等待受訪者繼續(xù)談完
    E.直接指出受訪者未能講清楚的問題,促使受訪者澄清問題
    39.關于歷史文獻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歷史文獻只有在歷史學研究中才被采用,社會研究中基本不用歷史文獻
    B.社會研究注重通過歷史文獻去發(fā)現(xiàn)某些歷史事實
    C.歷史學研究注重通過歷史文獻去發(fā)現(xiàn)社會運行和發(fā)展的某些規(guī)律
    D.社會研究者在對當代的某些事件進行研究時,有時需要向過去追溯事件發(fā)生的源頭或在過去一段時間里的發(fā)展變化狀況,這時就需要運用歷史文獻分析
    E.社會研究者在對某些社會規(guī)律的研究中,需要從歷史文獻中發(fā)掘有用的資料,以發(fā)現(xiàn)或證明不同的時間里都存在一些社會規(guī)律
    40.下列屬于結論展示式的標題有
    A.《當前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意向的調查報告》
    B.《保健品遭遇信任危機》
    C.《電腦進家大勢所趨》
    D.《2003年濟南市民生活滿意度調查報告》
    E.《誰是當代大學生心目中的偶像?》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41.簡述社會研究的社會性特征。
    42.簡述描述性研究和解釋性研究的差別。
    43.簡述進行語義差異測量的步驟。
    44.簡述實驗室觀察的優(yōu)點。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1分,共22分)
    45.試述實驗室實驗和現(xiàn)場實驗的區(qū)別。
    46.結合實際,論述統(tǒng)計分析在社會研究中的作用。
    五、應用題(本題8分)
    47.某工廠有車間工人300名,各類管理人員25人,辦公室文員5人。研究者試圖分析該企業(yè)員工的薪酬狀況,并使用簡單隨機抽樣方法抽取一定的員工作為樣本。請你結合該企業(yè)狀況,設計一個抽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