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引導孩子的錯誤行為

字號:

親子教育頻道為網友整理的《怎樣引導孩子的錯誤行為》,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孩子在一日生活中,難免會出現一些錯誤,當孩子出現錯誤時,老師和家長的教育直接會影響孩子,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和家長怎樣引導幼兒,對幼兒以后的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F在,孩子還小,很多時候,孩子是通過模仿成人,有時,批評多了孩子也會產生逆反心理,也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所以,我們現在開始就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孩子的表率。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是非常重要的。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會使孩子一生受益。
     最近,我們班里的永新小朋友出現了這樣一種情況,就是喜歡拿別人的東西,上個星期,沈君煜小朋友向我反映:“周老師,永新小朋友把我的奧特曼書拿回家了。”開始我還不相信在這是事實,一向都比較老實的小朋友怎么會做這種事情呢?詢問了情況后,才知道這事情是真的,當時,我對他進行了一番教育,他也答應我以后不在這樣做了,我沒有把事情的真相告訴他家長。事情過后,我也把這事情給忘記了。后來,同樣的事情又發(fā)生了,那天我們班里進行區(qū)角活動,其中一個教學活動的延伸部分,我們就放在科學區(qū)里開展了一個認識錢幣的內容,需要每個小朋友帶一只小錢包,供活動使用,于是家長們給孩子準備好了小錢包,而永新小朋友沒有帶小錢包,快要放學時,我們給小朋友整理好了衣服,并且讓小朋友把今天帶來的小錢包帶回家,正在這個這時,顧可凡小朋友站在抽屜那里一動也不動,眼淚快要流下來了,我馬上跑過去問他,:“你怎樣啦?”他低著頭跟我說:“我的小錢包不見了,我?guī)退伊艘粫矝]有,后來,請其他小朋友一起找,找遍了整個活動室還是沒有找到,當時,我發(fā)現永新小朋友坐的非常好,滿臉看上去很緊張的樣子,還把手放在口袋里不肯拿出來,這下我明白了,肯定又是他干的好事,我拿開了他的手,果真不出我所料。這時,我有點生氣了,就大聲說:“誰讓你拿的,剛才為什么不告訴老師,你怎么可以拿別人的東西?”他低著頭沒吭聲。事后我找了他家長了解一下事情的原因。把他媽媽請到了午睡室,然后這事情告訴了她。當時,家長非常生氣,恨不得馬上打孩子,經過我的再三勸說,家長的火氣才小下來,又和他家長一起找了找事情發(fā)生的原因,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事情?還向他家長了解孩子在家的一些情況,后來,我找永新談了談,讓他說說為什么要這樣做?他告訴我,他也很想要小錢包,別的小朋友都有,只有他沒有,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后,覺得自己剛才這樣做也不對,后來,主動向他道了歉。
    第二天,他把書拿來了,我讓他親自還給沈君煜,他還主動道歉、認錯了,孩子們一聽,都拍起手來,我借機教育了全班幼兒,讓他們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犯錯是時候,只要我們敢于承認自己的錯誤,并把他改正過來,還是一個好孩子。
    這雖是一件小事,但卻給老師和家長敲了警鐘:幼兒期是一個人道德品質形成的基礎階段。孩子開始拿別人的東西,可能是一時疏忽或欲望所致,但孩子辨別是非能力很低,他們很難自己意識到這種行為的錯誤所在,久而久之,將會形成難以糾正的不良品行,到那時就悔之晚矣!所以,對孩子的這類行為家長和來勢既不能不聞不問,抱無所謂的態(tài)度,更不能大驚小怪,責罵幼兒是小偷,甚至有些家長使用暴力來懲罰幼兒。打罵幼兒的作法往往不僅不能產生積極的加以效果,反而損傷幼兒的自尊心。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了解幼兒發(fā)生這種行為的具體原因,及時了解幼兒是心理需要,用適當的方式向幼兒講清楚行為的錯誤,以便提高孩子辨別是非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