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疾病救助倡議書實用

字號:

    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疾病救助倡議書篇一
    有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心態(tài)是我們的期盼,與家人團聚的幸福是我們的渴望,能在工作崗位上愉快地奉獻是我們共同的追求。
    然而,在我們這里卻有一個家庭在呼喚、在掙扎,一個年輕的生命正在忍受著病魔的殘酷折磨,而且這樣的折磨已經(jīng)持續(xù)了六年多。
    他,是都安縣下坳中學的數(shù)學教師石 培同志。
    石培同志出生在都安縣大興鄉(xiāng)太陽村下嶺屯一個貧困的農(nóng)村家庭,今年42歲,1986年元月參加工作。
    耕耘教壇已23個春秋,可謂桃李滿天下。
    然而,人有旦夕禍福,正值人生黃金時節(jié),厄運過早地降臨到他的頭上。
    20__年正月,年僅36歲的他經(jīng)醫(yī)院確診患了慢性腎功能不全,氮質(zhì)血癥期。
    這突如其來的噩耗給這個年輕的生命無疑是當頭一棒,給這個普通的家庭帶來的是巨大的痛苦和災難。
    自患病以來,堅強的他仍然堅持上班,在三尺講臺上繼續(xù)教書育人。
    直到今年2月,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才住進醫(yī)院,此時病情已轉(zhuǎn)變?yōu)槟蚨景Y。
    尿毒癥是最可怕的惡性疾病之一,隨時都有可能奪去病人的生命。
    經(jīng)權(quán)威醫(yī)院的醫(yī)生會診,要挽救這個年輕的生命,唯一的辦法是進行腎移植手術(shù)。
    盡管手術(shù)費用昂貴,但他和他的家人還是抱著求生的希望東挪西借籌集近20萬元,于8月13日在解放軍三0三醫(yī)院進行了腎移植手術(shù)。
    天有不測風云,雖然經(jīng)過醫(yī)生們的努力、家人的和病人的抗爭,但“移”進去的腎至今沒有發(fā)揮作用,經(jīng)腎穿活檢鑒定為手術(shù)失敗,醫(yī)生告知再等腎源進行第二次手術(shù)。
    天啊!六年多的保守治療,已經(jīng)傾其所有;第一次手術(shù),東挪西借,已經(jīng)債臺高筑,再次進行手術(shù),又要20多萬元,對于這個已經(jīng)負債近20萬元的普通家庭來說無疑是登天無路。
    在這六年里,石 培老師盡管得到了醫(yī)保部門和各級工會組織的關(guān)心,得到許多好心人的幫助,所在學校的師生們曾多次捐款,親戚、兄弟和朋友解囊相助,但面對如此昂貴的醫(yī)療費用還是杯水車薪。
    他們夫妻雙方家在山區(qū)農(nóng)村,親戚、兄弟大多生活拮據(jù),再無能力援助,父母年過七旬,沒有任何經(jīng)濟收入,年幼無知的小孩還在求學中,身為人民教師的夫妻雙方工資低微,面對如此昂貴的醫(yī)療費用,他們只有彷徨,只能等待,等待死神的一步步靠近。
    親愛的朋友,我們不忍心看著這個年輕的生命就這樣無聲無息地凋零,我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一個人類靈魂工程師的代表就這樣不聲不響地離我們而去,病魔無情人有情。
    為此,我們下坳中學學校工會向社會各界人士發(fā)出建議:
    發(fā)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tǒng)美德,伸出援助之手,奉獻一片愛心,拯救一個生命。
    病魔無情人有情,您的仁愛之心,您的點滴之恩,就有可能拯救一個年輕的生命、避免一個家庭破碎。
    誰說命運不公,您的無名關(guān)懷,你的善舉,就是他最大的幸運。
    也許您與他素不相識,但愛心與真誠沒有界限!
    讓我們共同伸出援助之手,送去一份關(guān)愛,幫助石 培老師戰(zhàn)勝病魔,度過難關(guān),讓生命之樹常青。
    在此,我們謹代表正與病魔抗爭的石 培老師及其家人謝謝您的關(guān)懷與幫助!
    愿健康之花長駐每一個人的生命!
    都安縣下坳中學工會
    20__年11月22日
    疾病救助倡議書篇二
    全體師生:
    他是同事,為桑柘教育奮斗近30年,曾經(jīng)體壯如牛;他是朋友,風雨中走來,心如明鏡,肝膽照人;他是老師,體育課上揮汗如雨,可親可敬。
    他是病人,也是戰(zhàn)士。
    在同癌細胞作殊死搏斗的這一年里,他堅持、頑強、不失斗志。
    他,就是曾經(jīng)和我們朝夕相處的郁__老師,一年前恐怖猙獰的癌癥偷襲了他的身體。
    就如晴天一霹靂,震碎了他寧靜的教學生活,從此踏上了漫漫的治療征途。
    現(xiàn)仍還在重慶大平醫(yī)院不斷地化療放療。
    生命于我只有一次,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然而,人間真情于我們卻當屬永恒。
    __老師是我們的同志、我們的摯友、我們的尊長,患病期間也曾多次回到學校探望、詢問,他熱愛著這個學校,牽掛著這里的人群。
    他對他的病情很樂觀,從沒有向大家伸出過一次求援之手,他總說他的病不能成為大家的麻煩。
    但是,我們誰都知道“癌癥”意味著什么,看著他這樣,我們于心何忍?都說人間自有真情在,就__老師現(xiàn)在的情況,我們的“同志之真”何在,“摯友之情”哪里,“師生之誼”又何處尋呢?我們不能呼風,我們不能喚雨,但我們不能棄之于不顧。
    我們完全可以啟動我們的良知,捧出我們的真心,盡一盡綿薄之力。
    生命的精彩在于“生”和“活”,世界的精彩在于美德流芳、傳統(tǒng)尚存。
    于此,桑柘鎮(zhèn)中心校工會建議全體師生為生病中的郁__老師進行一次募捐活動。
    我們使不出回天之力,但我們深信,集體的溫暖,師生的真情,將會是一劑最好的良藥,化為有效的鼓勵和無窮的動力,支撐著__老師勇敢前行。
    老師們,帶頭吧,我們不需要理由!
    同學們,行動吧,這是愛的召喚!
    風蕭蕭兮病室寒,情融融兮人心暖。
    讓咱們的愛心接力彈撥出動人的華彩!愿我們的__老師青春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