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版2013七年級數(shù)學下期末復習試題

字號:

這篇關于滬教版2013七年級數(shù)學下期末復習試題的文章,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填空題(本大題共有14題,每小題2分,滿分28分)
    1. 的平方根是____________.
    2. 寫出一個大于 且小于 的無理數(shù): .
    3. 計算: = .
    4. 計算: = .
    5. 上海市2010年秋季高考的總人數(shù)為 萬人,這里的 萬精確到 位.
    6. 經過點 且垂直于 軸的直線可以表示為 .
    7. 平行于 軸的直線上有兩點 、 ,則兩點 、 的距離為 .
    8. 與點 關于 軸對稱的點 的坐標是 .
    9. 點 繞著原點O逆時針旋轉 后得到的點Q的坐標是 .
    10.如圖,直線 與 相交于點 , ,直線 與 的夾角的度數(shù)是 度.
    11.如圖,在△ABC中,∠BAC=80°,∠C = 45°,AD是△ABC的角平分線,那么∠ADB=__________度.
    12.如圖, ∥ ,請寫出一對面積相等的三角形: .
    13.如圖,三角板 中, , , .三角板繞直角頂點 逆時針旋轉,當點 的對應點 落在 邊的起始位置上時即停止轉動,
    則 點轉過的路徑長為 (結果保留 ).
    14.等腰三角形一條腰上的中線把這個三角形的周長分成
     cm和 cm兩部分,則該等腰三角形的腰長為 cm.
    二、選擇題(本大題共有4個小題,每題3分,滿分12分)
    15.將點 沿著與 軸平行的方向向左平移 個單位,那么平移后所對應的點的坐標為( )
    (A) ; (B) ; (C) ; (D) .
    16.若點 在 軸上,則點 在第( )象限.
    (A)一; (B)二; (C)三; (D)四.
    17.已知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下列四個說法中正確的個數(shù)是( )
    (1)同位角的平分線互相平行; (2)內錯角的平分線互相平行;
    (3)同旁內角的平分線互相垂直; (4)鄰補角的平分線互相垂直.
    (A)4個; (B)3個; (C)2個; (D)1個.
    18.如圖,在△ABC中,已知點 、 分別在 、 上, 與
    相交于點 ,依據(jù)下列各個選項中所列舉的條件,不能說明 的是( )
    (A) , ;
    (B) , ;
    (C) , ;
    (D) , .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6個大題,每題6分,滿分36分)
    19.計算: . 20.利用冪的運算性質進行計算: .
    21.已知AB∥CD,CE平分∠ACD,交AB于點E, ,求 的度數(shù).
    22.已知△ABC中, , ,求 的度數(shù).
    23.如圖,在△ABC中,點 在 邊上, , .說明△ABD是等腰三角形的理由.
    下面七個語句是說明△ABD是等腰三角形的表述,但是次序亂了.請將這七個語句重新整理,說明△ABD是等腰三角形,并說出依據(jù).
    ①△ABD是等腰三角形;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整理如下:
    24. 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 的頂點坐標為 、 、 .
    (1)若將 向右平移3個單位長度,再向上平移1個單位長度,請畫出平移后的 ,寫出點 的坐標;
    (2)畫出 繞原點旋轉 后得到的 ;寫出點 的坐標;
    (3) 與 是中心對稱圖形,請寫出對稱中心的坐標:_______;
    (4)順次聯(lián)結 ,所得到的圖形有什么特點?試寫出你的發(fā)現(xiàn)(寫出其中的一個特點即可).
    四、解答題(本大題共有3題,每題8分,滿分24分)
    25.如圖,已知A、B是線段MN上的兩點(B在A的右側), , ,以A為中心順時針旋轉點M,以B為中心逆時針旋轉點N,使M、N兩點重合于一點C,構成 ,設 .求 的取值范圍.
    26. 如圖1,已知點 、 、 在一直線上,△ABC、△DCE都是等邊三角形,聯(lián)結AE、BD,交點為F.
     (1)試說明△ACE與△BCD全等的理由;
     (2)求 的度數(shù);
     (3)如圖2,如果△DCE固定不動,將△ABC繞著點O逆時針旋轉 ( ).第(2)小題中求出的 的度數(shù)的大小是否發(fā)生變化?簡述理由.
    27.在 中, ,點 在 邊上, (如圖1).
    (1)若 在 的 邊上,且 ,求 的度數(shù);
    (2)若 , 在 的 邊上,△ADE是等腰三角形,求 的度數(shù);(簡寫主要解答過程即可).
    (3)若 將 分割成的兩個三角形中有一個是等腰三角形,求 的度數(shù).(簡寫主要解答過程即可).
    2011學年七年期第二學期期末模擬卷三
    班級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得分_________
    一、 選擇題(本大題共6題,每小題2分,滿分12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
    1. 下列語句中正確的是……………………………………………………………………(  )
    (A)互為相反數(shù)的兩個數(shù)的立方根也互為相反數(shù); (B)1的任何次方根都是1;
    (C)數(shù)軸上的每一個點都有一個有理數(shù)與它對應; (D)無理數(shù)都是帶根號的數(shù).
    2. 已知面積為12的正方形的邊長為x,那么x所在的范圍是…………………………(  )
    (A) ; (B) ; (C) ; (D) .
    3. 在三角形中,三條高位于三角形外的可能條數(shù)是……………………………………(   )
    (A)1; (B)2; (C)3; (D)無法確定.
    4. 設M表示直角三角形,N表示等腰三角形,P表示等邊三角形,Q表示等腰直角三角形.下列四個圖中,能正確表示他們之間關系的是…………………………………………(  )
    (A); (B); (C); (D).
    5. 在△ABC和△DEF中,已知AB=DE,∠A=∠D,當增加下列條件仍無法判定△ABC與△DEF全等的是…………………………(  )
     (A)AC=DF; (B)BC=EF; (C)∠B=∠E; (D)∠C=∠F.
    6. 如果點 到 軸的距離為2,那么………………………………………………(  )
    (A) ; (B) ; (C) ; (D) .
    二、 填空題(本大題共12題,每題3分,滿分36分)
    7. 6的平方根是 .
    8. 比較大?。?.(填“>”、“=”或“<”)
    9. 計算: = .
    10. 上海世博會6月5日的當日票檢入園人數(shù)為524900,如果將這個數(shù)字保留3個有效數(shù)字,那么可以表示為 .
    11. 如圖,已知直線AB、CD相交于點O,EF⊥AB于點O,且∠COE=50°,那么∠BOD=
     度.
    12. 如圖,已知直線 ,∠1=∠2=42°,那么∠3=___________度.
    13. 如圖,已知AD∥BC,AE⊥BC于E,AD=2,AE=3,那么 = .
    14. 已知△ABC的兩邊 , ,那么第三條邊 的長度的取值范圍是 .
    15.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將點A(-1,5)向下平移4個單位所對應的點的坐標是 .
    16.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已知點A(m,n)在第三象限,那么點B(-n,m)在第___象限.
    17. 如圖,長方形ABCD的兩條邊AB、BC的長分別為4、6,建立直角坐標系,使x軸與BC平行,正方向向右,且點B的坐標是(-2,-1),那么點D的坐標是 .
    18. 已知等腰三角形底邊為8,如果一腰上的中線把這個三角形分成兩部分,這兩部分的周長差為2,那么這個等腰三角形的腰長是 .
    三、 簡答題(本大題共4題,其中第19、20題,每題5分,第21、22題,每題6分,滿分22分)
    19.計算(寫出計算過程): 20.計算(寫出計算過程):
     .
    21.計算(寫出計算過程): 22.如圖,求∠1、∠2、∠3的度數(shù)
     .
    四。解答題(本大題共4題,其中第23、24題每題7分,第25、26題,每題8分,滿分30分)
    23. 已知點A (3,1) .點B與點A關于x軸對稱,點C與點A關于原點對稱.
    (1)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分別畫出點A、B、C;
    (2) 點B的坐標是 ;
     點C的坐標是 ;
    (3) 如果△ACD是以AC為腰的等腰三角形,寫出兩個能滿足以上條件的點D的坐標 .
    24. 如圖:△ABC中,AB=AC,D是BC邊上一點,點E在線段AD上,BE=CE.
    (1) 說明△ABE與△ACE全等的理由;
    (2) 說明AD⊥BC的理由.
    25. 如圖,已知點C是線段AB上一點,∠DCE=∠A=∠B,CD=CE.
    (1) 說明△ACD與△BCE全等的理由;
    (2) 判斷線段AB、AD、BE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并說明理由.
    26. 在△ABC中,AB=BC,將△ABC繞點A旋轉得△AB1C1,使點C1落在直線BC上(點C1與點C不重合).
    (1)如圖1,當∠B<60°時,寫出邊AB1與邊BC的位置關系;
    (2)當∠ABC>60°時,請你在圖2中畫出△AB1C1,再猜想你在(1)中得出的結論是否還成立?并說明理由.
    2011學年七年期第二學期期末模擬卷四
    班級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得分_________
    一、填空題(本大題共有14題,每題2分,滿分28分)
    1. 的立方根等于 .
    2.求值: = .
    3. 的整數(shù)部分是 .
    4.截至今年3月31日,上海市共有5117000多戶居民符合“世博大禮包” 的發(fā)放要求,5117000可用科學記數(shù)法表示為 (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5.如果已知數(shù)軸上的兩點 、 所對應的數(shù)分別是 、 ,那么 與 兩點之間的距離是 .
    6.在△ABC中,如果 , ,那么按角分類,△ABC 是_________三角形.
    7.點 在第 象限.
    8.經過點 且垂直于 軸的直線可以表示為直線 .
    9.如圖1,將一直角三角板與兩邊平行的紙條如圖所示放置,請任意選擇兩角寫出一個有關的正確的結論: .
    10.如圖2,兩條直線 、 相交于點 , 平分 ,如果
     ,那么 = 度.
    11.將一副三角板如圖3所示放置(其中含 角的三角板的一條較短直角邊與另一塊三角板的斜邊放置在一直線上),那么圖中 = 度.
    圖1 圖2 圖3 圖4
    12.如圖4,已知△ , 的平分線 交 于點 , ,且DE=5cm,如果點 是邊 的中點,那么 的長為 cm.
    13.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邊長為 cm,另一邊長為 cm,
    那么這個三角形的周長為 cm.
    14.如圖5,在△ 中,高 與高 相
    交于點 ,且 = ,那么 = 度.
    二、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有4題,每題3分,滿分12分)
    15.下列說法中錯誤的個數(shù)有……………………………………………………( )
    (1) 用冪的形式表示的結果是 ;
    (2) 是無理數(shù);
    (3)實數(shù)與數(shù)軸上的點一一對應;
    (4)兩個無理數(shù)的和、差、積、商一定是無理數(shù);
    (A)1個; (B) 2個; (C) 3個; (D)4個.
    16. 如果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為4厘米、6厘米,那么第三邊的長不可能是( )
    (A)2厘米; (B) 3厘米; (C)4厘米; (D)9厘米.
    17.下列語句中正確的是……………………………………………………………( )
    (A)面積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B)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一邊上中線所在的直線是它的對稱軸;
    (C)所有三角形的外角和都是 ;
    (D)含 角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
    18. 直角坐標平面內,有標記為甲、乙、丙、丁的四個三角形,如圖6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丙和乙關于原點對稱;
    (B) 甲通過翻折可以與丙重合;
    (C) 乙向下平移7個單位可以與丁重合;
    (D)丁和丙關于 軸對稱.
    三、(本大題共有3題,每小題6分,滿分18分)
    19.計算: . 20.計算:
    21.畫圖(不要求寫畫法,但要寫出結論).
    (1)畫△ ,使 cm, , ;
    (2)畫出(1)中△ 邊 上的高 ;
    (3)根據(jù)所畫圖形填空:線段 的長度表示點 到直線 的距離.
    解:
    四、(本大題共有4題,第22、23題各6分,第24題8分,第25題10分,
    滿分30分)
    22.如圖8,已知AB∥CD, ,
    (1)那么 與 平行嗎?為什么?
    (2)分別聯(lián)結 、 相交于點 ,在四邊形 中,
    共有多少對面積相等的三角形?請分別寫出.(不需說明理由)
    解:(1)因為 (已知),
    所以 ( ).
    因為AB∥CD(已知),
    所以CD∥EF( ).
    (2)
    22.如圖7,已知 , , 試說明 ∥ 的理由.
    24.如圖9,已知在△ABC中,AB=AC,點D、E在邊BC上,且AD=AE.
     試說明BD=CE的理由.
    解:
    25.如圖10,等邊△ 中,點 在邊 上,CE∥AB,
    且CE=AD,
    (1)△ 是什么特殊三角形,請說明理由.
    (2)如果點 在邊 的中點處,那么線段
    與 有怎樣的位置關系,請說明理由.
    26.如圖11,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A的坐標為(2a,-a) (本大題滿分12分)
    (1) 先畫出點 關于 軸的對稱的點 ,再寫出點B的坐標(用字母a表示);
    (2) 將點A向左平移 個單位到達點C的位置,寫出點C的坐標(用字母a表示);
    (3) 軸上有一點D,且 ,求出點D的坐標(用字母a表示);
    (4) 如果 軸上有一點D,且 ,且四邊形ABCD的面積為10,求 的值并寫出這個四邊形的頂點D的坐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