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家整理的《中國民間故事:毓璜頂?shù)墓适隆?,供大家參考?BR> 故事① “毓璜頂”的由來
毓璜頂,其實原來叫玉皇頂。據(jù)傳,自從宋朝徽宗皇帝封光焰妙樂國國王凈德的兒子為昊天金闋玉皇大帝,并下詔書天下各地建廟塑像供奉。此后,全國不少高山峰巔都建有玉皇廟,或稱玉皇頂。
現(xiàn)在的毓璜頂之名更于清光緒十九(公元一八九三)年。當時在煙臺奇山所,有一位雅士,名叫劉次垣,他經(jīng)常游逛毓璜頂,每次都被這里的美景所陶醉,但又總覺得“玉皇”的名字不雅。一日,劉次垣對同游者說:“異哉,玉皇頂之命名也,其毋乃褻尊嚴乎?況此山脈南出塔頂,其勢蜿蜒,氣若爭赴,遙而望之,如渴驥之奔泉,至此而一束。而其東,則群峰嵯峨,綿亙?nèi)謇?。其 西,則林巒層疊,崢嶸而突兀,左環(huán)右抱,犁然在目,獨西山之郁然中處,直超塵而絕俗。此固我村之巨鎮(zhèn),實為菁花之氣所鐘毓。以毓璜而更之何如?”同人一齊贊同。于是,“玉皇”便改成“毓璜”,他又寫下了“毓秀鐘靈地不愛寶,璜琮璞玉山自生輝”的楹聯(lián)。意思是說,大自然不吝惜它的寶藏,將天然秀氣,一切美溢皆凝結于此,可稱得上是世外光華。這里既概括又具體解釋了“毓璜”的含義:“毓”是生育、養(yǎng)育的意思;“璜”是一種精美的玉器,同時點明此處山崗優(yōu)美絢麗的特點。
故事② 門神的來歷
玉皇廟是毓璜頂公園的三大景點之一,步入玉皇廟山門,內(nèi)有左右兩個把門將軍,關于這兩個把門將軍的來歷還有一個歷史傳說。這兩個將軍,一個叫尉遲敬德,一個是秦瓊,都是唐太宗李世民時的名將,非常受李世民寵愛。傳說,唐太宗得到天下,坐上皇帝寶座最初,常常因開國時殺人無數(shù)而心生恐懼,夜晚睡覺惡夢連連,被鬼怪鬧得不得安寧。后來上朝時李世民便訴苦于眾大臣。秦瓊與尉遲敬德便自告奮勇為他把門驅(qū)邪。果然,當天夜里,唐太宗睡得很甜。此后,兩人便天天為他把門。時日不久,唐太宗非常疼惜二人,不忍心他們白天帶兵打仗,晚上還要為自己站崗守門,于是他想到一個辦法,找人把秦瓊和尉遲敬德的像畫了下來,貼在左右兩個大門上。傳至后來,秦瓊、尉遲敬德就成了驅(qū)邪鎮(zhèn)妖的門神了,也成為流傳最廣、影響的兩個門神。
故事③ 石榴樹的傳說
玉皇廟歷史悠久,古樹很多,其中有200年以上的黃楊和冬青,后院那棵600歲的老石榴樹,更引人注目。
俗話說夏日石榴紅似火,而這棵老石榴樹開的卻是白花,結的也是白色果實。與這老石榴樹相對的是一棵茁壯的小石榴樹,它開的是紅花,結的是紅果紅籽。它們一老一少,成為玉皇廟內(nèi)的一景,被人稱為“童叟奇觀”。每年六、七月份,石榴花開,紅白相間,分外妖嬈美麗。到了石榴果實累累掛滿枝頭時,笑迎著游客,別有一番景色。
說起這棵蒼老虬曲600歲的老石榴樹,還有一段動人的故事:革命老前輩,不僅關心祖國人民的安危,也關心大自然草木的生存。1964年,有人想把這棵老石榴樹砍掉。此時恰逢董必武副主席在煙臺,得知有人要砍掉這棵歷史久遠的老樹后,他感慨地說:“這歷經(jīng)滄桑的老石榴樹不能殺,留著讓人們看看它是怎樣一代接著一代活下來的,作為歷史的見證?!本瓦@樣,董必武的一句話,600年的老石榴樹得而復生。想必樹木也有情,老石榴樹為報答董必武的救命之恩,從此為迎接國內(nèi)外的賓客而開花結果。所以今天我們還能再次欣賞到這“童叟奇觀”的景致實屬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