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學(xué)期地理期末考試試卷

字號: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高三上學(xué)期地理期末考試試卷》,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有30小題,共60分。)
    “火星沖日”是難得一見的自然觀象:火星、地球、太陽成一條直線,火星與太陽形成“此升彼落”(相對于地球)奇觀。運用所學(xué)知識回答1~2題。
    1. 下列能反映“火星沖日”現(xiàn)象中火星、地球和太陽三者位置關(guān)系的是( )
    2.火星是人類探索地外生命的首選行星。據(jù)下表,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的條件有( )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日地距離(106千米) 57.9 108.2 149.6 227.9 778.0 1472.0
    地表溫度 -173~427 465~485 -80~60 -140~20 -150 -140
    自轉(zhuǎn)周期 58.6d 243d 23h56′ 24h37′ 9h50′ 10h14′
    ①火星和地球一樣被厚厚的大氣所包圍 ②火星和地球上都有四季變化
    ③火星、地球自轉(zhuǎn)周期比較適中 ④火星、地球與太陽的距離比較適中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流量是指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某一斷面的水量,常用單位為m3/s。流速是指河流中水質(zhì)點在單位時間內(nèi)移動的距離。流量和流速是影響河流侵蝕、搬運和沉積作用的重要因素。圖1為某河段示意圖,箭頭表示河流流向。讀圖回答3~5題。
    3.流水侵蝕作用最活躍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若①②連線處河流斷面的水流面積為50m2,流速為300m/s。則該處河流斷面的流量為( )
    A.300m3/s B.500m3/s
    C.1500m3/s D.15000m3/s
    5.符合①②連線處河流斷面的剖面是( )
    圖2表明河流流速不同搬運物質(zhì)顆粒大小不同。讀圖回答6~7題。
    6.據(jù)圖,河流能夠搬運鵝卵石的流速至少是( )
    A.100㎝/s B.200㎝/s
    C.300㎝/s D.400㎝/s
    7.當(dāng)流速低于某一物質(zhì)搬運速度時,該物質(zhì)會發(fā)
    生沉積,據(jù)圖可以推測在一般情況下,河流某一河
    段自上而下隨著流速逐漸降低先后沉積的是( )
    A.黏土、粗砂、礫石、石塊
    B.黏土、石塊、粗砂、礫石
    C.石塊、礫石、黏土、粗砂 D.石塊、礫石、粗砂、黏土
    讀世界某區(qū)域圖(圖3),回答8~9題。
    8.甲地區(qū)(虛線以西)多大霧天氣,主要是因為( )
    A.沿岸有寒流的冷卻作用
    B.位于赤道地區(qū),空氣對流強烈
    C.位于沙漠區(qū),空氣中塵粒多
    D.位于高山背風(fēng)處,下沉氣流強盛
    9.城市①②雖地處低緯度,但氣候四季如春。
    其共同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緯度位置 B.洋流 C.地形地勢 D.土壤
    圖4是烏魯木齊(43°47′N)、拉薩(29°40′N)、重慶(29°31′N)和海口(20°02′N)四城市的氣溫、日照年變化曲線圖。讀圖回答10~12題。
    10. 四城市中氣溫曲線與日照
    曲線組合正確的是( )
    A.Ⅰ-③
    B.Ⅱ-②
    C.Ⅲ-①
    D.Ⅳ-④ XK]11.④曲線對應(yīng)城市氣溫年變
    化較①曲線對就城市大,其主
    要影響因素是( )
    A.緯度位置、地形地勢 B.氣候、海陸位置
    C.緯度位置、海陸位置 D.氣候、地形地勢
    12. Ⅳ曲線對應(yīng)城市日照時數(shù)在7和8月達到值,主要是因為( )
    A.距海遙遠,降水稀少 B.處于雨季,空氣濕度大
    C.臺風(fēng)影響小,多晴天 D.受副高影響,晴天多
    圖5為我國某山地年降水量隨高度變化示意圖。讀圖回答13~15題。
    13.就相同海拔高度來說,該山地南北兩坡年降水量( )
    A.大體相等 B.北坡較多
    C.南坡較多 D.難以判斷
    14.該山地所屬山脈可能是( )
    A.南嶺 B.秦嶺
    C.陰山山脈 D.天山山脈
    15.該山地年降水量隨海拔高度升高而減少的高度出現(xiàn)在( )
    A.南坡3500米 B.南坡2000米 C.北坡3500米 D.北坡2000米
    武夷山為我國贛閩邊界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圖6中甲、乙兩圖為武夷山12月、6月不同坡面月均溫隨海拔變化曲線圖,其中曲線a、b對應(yīng)不同的坡面。讀圖完成16~17題。
    16.曲線a、b對應(yīng)的坡面分別位于武夷
    山山脊的( )
    A.西北面和東南面
    B.東南面和西北面
    C.東北面和西南面
    D.西南面和東北面
    17.甲圖中,在海拔1600米以下,a曲
    線對應(yīng)坡面的月均溫度遠低于同海拔的b曲線對應(yīng)坡面的月均溫。其主要原因是( )
    A.處于夏季風(fēng)背風(fēng)處,降水少 B.處于夏季風(fēng)迎風(fēng)處,降水多
    C.處于冬季風(fēng)迎風(fēng)處,氣溫低 D.處于冬季風(fēng)背風(fēng)處,氣溫低
    圖7為某地理要素隨緯度變化曲線。讀圖回答18~19題。
    18.該地理要素最有可能是( )
    A.全年太陽輻射 B.氣溫年較差
    C.全球大洋平均鹽度 D.年平均氣溫
    19.甲、乙兩處數(shù)值有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
    A.徑流注入量不同 B.太陽高度不同
    C.海陸面積不同 D.降雨量不同
    圖8為太陽系(局部)示意圖,圖中①②③為距離太陽最近的大天體,橢圓為天體的運行軌道。讀圖回答20~22題。
    20.屬于衛(wèi)星的天體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1.設(shè)天體①的公轉(zhuǎn)周期為T,自轉(zhuǎn)周期為t;天體①
    一晝夜為D,一年為Y。若2T=3t,則( )
    A.3D=2Y B.2D=3Y
    C.D=2Y D.2D=Y
    22.天體②的地表溫度遠高于地球,其主要影響因素可能有( )
    ①天體的公轉(zhuǎn)周期長 ②天體的自轉(zhuǎn)周期長 ③與太陽的距離較近 ④天體外圍的大氣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圖9為某時刻的晝長等值線圖,經(jīng)線OA、OB為日期分界線,P點的緯度為70°。讀圖完成23~25題。
    23.圖示時刻,北京時間為( )
    A. 5時 B. 8時 C. 12時 D. 18時24.圖示時刻,P地影子朝( )
    A.正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正南方向 D.東南方向
    25.圖示時期,下列現(xiàn)象可信的是( )
    A.千煙洲橘子紅了 B.南極科考活動活躍
    C.開普墩炎熱少雨 D.北歐馴鹿成群北遷
    圖10是北半球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陽高度日變化圖。讀圖回答26~27題。
    26.該地的經(jīng)度是( )
    A.0° B.30°E
    C.60°E D.30°W
    27.某日該地日出時北京時間為11:00,
    則該日該地日落時北京時間為( )
    A.01:00 B.03:00
    C.21:00 D.23:00
    圖11中①②③④四條曲線反映的是為日某時刻四條緯線上的太陽高度變化情況。讀圖回答28~30題。
    28.圖示時刻北京時間是( )
    A.5:00 B.7:00 C.14:00 D.19:00
    29.該日①曲線對應(yīng)緯線的晝弧與夜弧弧
    長之比為( )
    A .7:5 B.5:7
    C.2:1 D.1:2
    30.若①曲線對應(yīng)緯線位于北半球。則①
    ②③④對應(yīng)緯線分別為( )
    A .40°N,60°N,70°N ,80°N
    B.40°N,60°N,70°N ,40°S
    C.40°N,60°N,70°N ,80°S
    D.40°N,60°N,70°N ,30°N
    二、綜合題
    32. 圖12、圖13分別是我國華北某地地形圖和氣溫降水圖,讀圖完成下列要求。(20分)
    (1)P地的氣候類型為 ,氣候特征為 。(6分)
    (2)P地某日的降水類型可能為(4分)(單選題)
    A.對流雨+臺風(fēng)雨 B.鋒面雨+地形雨 C.對流雨+鋒面雨 D.地形雨+對流雨
    (3)若此次降水為上述類型,請敘述其成因。(6分)
    (4)此次降水對P地的外力作用主要表現(xiàn)為(單選題)(4分)
    A.侵蝕、堆積作用 B.風(fēng)化作用 C.堆積作用 D.侵蝕、搬運作用
    32.讀地層剖面示意圖(圖14),回答問題。(20分)
    材料一:沉積地層剖面以及其中的斷層、褶皺
    等各種地質(zhì)現(xiàn)象,就像一本地質(zhì)歷史教科書,記錄
    了地殼發(fā)展、演化過程中發(fā)生的一系列事件,是我
    們了解地殼發(fā)展演化的窗口。
    材料二:已知石灰?guī)r、頁巖、砂巖分別是深海、
    淺海、河湖沉積的產(chǎn)物。
    (1)根據(jù)該地層剖面巖層順序,分析判斷:
    ①C層所處的海陸環(huán)境為 (填陸地或海洋)。(2分)
    ②從E層到G層海平面升降的變化過程為 。(2分)
    (2)剖面圖顯示,該地區(qū)地層曾經(jīng)發(fā)生過褶皺。據(jù)圖分析判斷該區(qū)褶皺發(fā)生在 地層形成以后, 地層形成之前。(以字母指代地層)(4分)
    (3)比較斷層M的左右兩側(cè)地層,寫出左側(cè)缺失的地層 (寫出字母)。(4分)
    (4)根圖判斷斷層M與地層O形成的先后關(guān)系。 。(4分)
    (5)根據(jù)該地層剖面,歸納該地區(qū)地殼演化過程中內(nèi)外力地質(zhì)作用的各種表現(xiàn)。
    ①內(nèi)力作用表現(xiàn):________________(2分)。②外力作用表現(xiàn):_____________。(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