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高三優(yōu)秀日記:童年記事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又到一年“六一”時,人到中年的我,禁不住懷戀起了童年時光的點點滴滴。那些不管是愉快的還是不愉快的經(jīng)歷,隨著歲月的流逝,似乎皆成了美好。它們鮮活了我的記憶,豐盈了我的人生。
“三八線”的記憶
“三八線”,是位于朝鮮半島上北緯38度附近的一條軍事分界線。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末期,盟國協(xié)議以朝鮮半島上北緯38度線作為蘇、美兩國對日軍事行動和受降范圍的暫時分界線,北部為蘇軍受降區(qū),南部為美軍受降區(qū)。日本投降后,就成為大韓民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臨時分界線,通稱“三八線”。
奇怪的是,如此國際性的一個名詞,竟被幾十年前的中國農村孩子演繹了一出又一出鬧劇。
記得我上小學時,男女同學之間是不說話的,要是哪個男生和哪個女生說了話,馬上就有人起哄:某某喜歡某某了。老師們?yōu)榱吮3终n堂紀律,都讓男女學生同桌,上課時自然沒有什么學生說話了,可還是不斷有一些問題出現(xiàn)。男生們?yōu)榱吮砻髯约呵迩灏装祝瑳]有喜歡上哪個女生,更沒有喜歡那個“同桌的你”,便鄭重地用粉筆在課桌中間畫上一條線,名曰“三八線”。若是哪個女生上課時不小心胳膊超過了“三八線”,迎接她的便是一句嚴厲的警告。警告之后,女生若再次不小心出現(xiàn)越線情況,便會冷不丁遭遇拳頭的擊打。有稍許大膽一點的女生也不示弱,你一拳我一拳就打起來了。老師發(fā)現(xiàn),便會讓先動手的男生站在黑板旁罰站,那罰站的男生站在前面,或怒視著同桌,或揚起嘴角竊笑一番,以示自己的尊嚴。男生們見了,自然忍俊不禁。女生們則忿忿然:哼,還笑!若是女生的書本超過了“三八線”,男生會立即用力一推,“嘩啦”一聲,女同學只得彎腰拾起。那時,女同學吃盡了男生的苦頭。有些女生偷偷地將那可惡的“三八線”擦掉,男生們便馬上重畫一條,并用小刀刻出一條凹槽,其他男生見狀,紛紛效仿,于是,每張課桌中間都有了一條刀刻的“三八線”。這么多年過去,我也記不清自己是否挨過或者說挨過幾次拳頭,可那條“三八線”卻清晰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
所幸的是,到我的孩子上學時,男女同學之間早已經(jīng)是團結友愛、互幫互助了。不過,近年來倒是又聽說起“男孩危機”了,好像是說男生們的學業(yè)比起女生來有一些差距,這是其一。其二呢,是指不少男生陽剛不足,陰柔有余。我還真弄不明白這樣的變化是怎么形成的。
板凳打人事件
那是我讀小學四年級的時候,也是男女同學分界嚴重的時候。有一天課間休息時,坐在我后面的一位劉姓男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書本掉到了地上,他自然斷定是女生故意搗的鬼,狠狠地說要教訓教訓女同學。這時的女同學們都在教室外面興致勃勃地跳“房子”、踢毽子呢,全然不知不幸之事將要降臨?!岸b忊?、叮鈴鈴”,上課鈴響了,同學們紛紛跑進教室,正當女生一個個跨進教室的時候,“啪、啪”,她們個個挨了長凳板子重重的打擊,我站在后面,看著那個劉姓男生手持木凳板子朝女生的小腿部打去,每打一個人,教室里的男生就哄笑,而挨過打的女生們則個個低著頭沉默不語。我氣憤不已,心想:“憑什么你可以隨便打女同學???”我立即跑到班主任辦公室,向班主任報告了女生挨打的事。班主任走進教室,來到那名男生面前,狠狠地批評了他。我也用眼睛瞪著他,似乎警告他:看你以后還敢不敢欺負女同學?此后,男生們再也不敢隨意欺負女同學了,但我卻一直在想:“可憐的女同學啊,為什么你們這么甘心被男生欺負呢?”
火箭、飛機和烏龜?shù)墓适?BR> 念小學時,有些成績差的同學常常被留級,有的學生一個年級讀了兩三年也升不了級,只好輟學。那時,農村孩子輟學也是常見的事。特別是那些家境貧困而又成績較差的女同學,往往是讀不了幾年書就離?;丶伊恕W校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每次期中和期末考試后,便在學校大禮堂的學習園地欄目里設置一張大表格,上面將學習成績各分數(shù)段與火箭、飛機、火車、小汽車、馬車、烏龜?shù)葘饋恚?5分至100分對應的是騰空而起的火箭,90分至94分對應的是翱翔天空的飛機,80分至89分對應的是一列嗚嗚向前跑的火車,70分至79分對應的是一輛在道路上奔馳的小汽車,60分至69分對應的是一輛馬車,60分以下對應的是一只緩慢爬行的烏龜。上方寫著幾個漂亮的紅色大字:看誰跑得快。下方的格子里寫著成績特別優(yōu)秀的幾個學生的名字,每個名字后面寫上分數(shù),并畫著相對應的火箭或飛機。同學們都喜歡去看,邊看邊議論自己是什么,某某是什么。對于能成為火箭或飛機的同學,大家羨慕不已。當時我的成績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自然常常成為同學們羨慕的對象。班里那些調皮搗蛋的男“烏龜”們,雖說經(jīng)常欺負女同學,但對于我,有時還是“禮讓三分”的。我的妹妹與我是同一年入的學,年紀小我兩歲多,成績也比我差了一大截。每次學校張榜后,妹妹會驕傲地向父親介紹姐姐成了火箭或飛機了。有,父親笑著打趣她:“你是一只大烏龜吧。”妹妹立刻紅了臉。父親又說:“大烏龜快快爬,下次變成大火車?!泵妹糜珠_心了。
可惜,妹妹終究沒能變成大火車。我也一直弄不明白,盡管學校在激勵學生勤奮學習方面是動了不少腦筋的,但學生整體學習成績還是不理想。我小學畢業(yè)時,全班二十四個學生,只有包括我在內的三個同學考上中學。從1986年起,國家開始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大程度地保證了學生的入學率和升學率。學生學習成績好壞與否,并不影響升學就讀,也許,這也是學生的一件幸事吧。雖然,我的心里仍然存在一些疑問。
又到一年“六一”時,人到中年的我,禁不住懷戀起了童年時光的點點滴滴。那些不管是愉快的還是不愉快的經(jīng)歷,隨著歲月的流逝,似乎皆成了美好。它們鮮活了我的記憶,豐盈了我的人生。
“三八線”的記憶
“三八線”,是位于朝鮮半島上北緯38度附近的一條軍事分界線。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末期,盟國協(xié)議以朝鮮半島上北緯38度線作為蘇、美兩國對日軍事行動和受降范圍的暫時分界線,北部為蘇軍受降區(qū),南部為美軍受降區(qū)。日本投降后,就成為大韓民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臨時分界線,通稱“三八線”。
奇怪的是,如此國際性的一個名詞,竟被幾十年前的中國農村孩子演繹了一出又一出鬧劇。
記得我上小學時,男女同學之間是不說話的,要是哪個男生和哪個女生說了話,馬上就有人起哄:某某喜歡某某了。老師們?yōu)榱吮3终n堂紀律,都讓男女學生同桌,上課時自然沒有什么學生說話了,可還是不斷有一些問題出現(xiàn)。男生們?yōu)榱吮砻髯约呵迩灏装祝瑳]有喜歡上哪個女生,更沒有喜歡那個“同桌的你”,便鄭重地用粉筆在課桌中間畫上一條線,名曰“三八線”。若是哪個女生上課時不小心胳膊超過了“三八線”,迎接她的便是一句嚴厲的警告。警告之后,女生若再次不小心出現(xiàn)越線情況,便會冷不丁遭遇拳頭的擊打。有稍許大膽一點的女生也不示弱,你一拳我一拳就打起來了。老師發(fā)現(xiàn),便會讓先動手的男生站在黑板旁罰站,那罰站的男生站在前面,或怒視著同桌,或揚起嘴角竊笑一番,以示自己的尊嚴。男生們見了,自然忍俊不禁。女生們則忿忿然:哼,還笑!若是女生的書本超過了“三八線”,男生會立即用力一推,“嘩啦”一聲,女同學只得彎腰拾起。那時,女同學吃盡了男生的苦頭。有些女生偷偷地將那可惡的“三八線”擦掉,男生們便馬上重畫一條,并用小刀刻出一條凹槽,其他男生見狀,紛紛效仿,于是,每張課桌中間都有了一條刀刻的“三八線”。這么多年過去,我也記不清自己是否挨過或者說挨過幾次拳頭,可那條“三八線”卻清晰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
所幸的是,到我的孩子上學時,男女同學之間早已經(jīng)是團結友愛、互幫互助了。不過,近年來倒是又聽說起“男孩危機”了,好像是說男生們的學業(yè)比起女生來有一些差距,這是其一。其二呢,是指不少男生陽剛不足,陰柔有余。我還真弄不明白這樣的變化是怎么形成的。
板凳打人事件
那是我讀小學四年級的時候,也是男女同學分界嚴重的時候。有一天課間休息時,坐在我后面的一位劉姓男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書本掉到了地上,他自然斷定是女生故意搗的鬼,狠狠地說要教訓教訓女同學。這時的女同學們都在教室外面興致勃勃地跳“房子”、踢毽子呢,全然不知不幸之事將要降臨?!岸b忊?、叮鈴鈴”,上課鈴響了,同學們紛紛跑進教室,正當女生一個個跨進教室的時候,“啪、啪”,她們個個挨了長凳板子重重的打擊,我站在后面,看著那個劉姓男生手持木凳板子朝女生的小腿部打去,每打一個人,教室里的男生就哄笑,而挨過打的女生們則個個低著頭沉默不語。我氣憤不已,心想:“憑什么你可以隨便打女同學???”我立即跑到班主任辦公室,向班主任報告了女生挨打的事。班主任走進教室,來到那名男生面前,狠狠地批評了他。我也用眼睛瞪著他,似乎警告他:看你以后還敢不敢欺負女同學?此后,男生們再也不敢隨意欺負女同學了,但我卻一直在想:“可憐的女同學啊,為什么你們這么甘心被男生欺負呢?”
火箭、飛機和烏龜?shù)墓适?BR> 念小學時,有些成績差的同學常常被留級,有的學生一個年級讀了兩三年也升不了級,只好輟學。那時,農村孩子輟學也是常見的事。特別是那些家境貧困而又成績較差的女同學,往往是讀不了幾年書就離?;丶伊恕W校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每次期中和期末考試后,便在學校大禮堂的學習園地欄目里設置一張大表格,上面將學習成績各分數(shù)段與火箭、飛機、火車、小汽車、馬車、烏龜?shù)葘饋恚?5分至100分對應的是騰空而起的火箭,90分至94分對應的是翱翔天空的飛機,80分至89分對應的是一列嗚嗚向前跑的火車,70分至79分對應的是一輛在道路上奔馳的小汽車,60分至69分對應的是一輛馬車,60分以下對應的是一只緩慢爬行的烏龜。上方寫著幾個漂亮的紅色大字:看誰跑得快。下方的格子里寫著成績特別優(yōu)秀的幾個學生的名字,每個名字后面寫上分數(shù),并畫著相對應的火箭或飛機。同學們都喜歡去看,邊看邊議論自己是什么,某某是什么。對于能成為火箭或飛機的同學,大家羨慕不已。當時我的成績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自然常常成為同學們羨慕的對象。班里那些調皮搗蛋的男“烏龜”們,雖說經(jīng)常欺負女同學,但對于我,有時還是“禮讓三分”的。我的妹妹與我是同一年入的學,年紀小我兩歲多,成績也比我差了一大截。每次學校張榜后,妹妹會驕傲地向父親介紹姐姐成了火箭或飛機了。有,父親笑著打趣她:“你是一只大烏龜吧。”妹妹立刻紅了臉。父親又說:“大烏龜快快爬,下次變成大火車?!泵妹糜珠_心了。
可惜,妹妹終究沒能變成大火車。我也一直弄不明白,盡管學校在激勵學生勤奮學習方面是動了不少腦筋的,但學生整體學習成績還是不理想。我小學畢業(yè)時,全班二十四個學生,只有包括我在內的三個同學考上中學。從1986年起,國家開始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大程度地保證了學生的入學率和升學率。學生學習成績好壞與否,并不影響升學就讀,也許,這也是學生的一件幸事吧。雖然,我的心里仍然存在一些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