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語文一輪復習計劃(三篇)

字號:

    制定計劃前,要分析研究工作現(xiàn)狀,充分了解下一步工作是在什么基礎上進行的,是依據什么來制定這個計劃的。怎樣寫計劃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計劃應該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工作計劃書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一輪復習計劃篇一
    一輪復習的時間:9月——11月。
    9月份開學起,新授課已基本講完,其實一輪復習可以說從開學就開始了,剩下一些需要解決處理的選修科目,如果高考涉及到了就在考點中進行。一輪復習的總體思路是:面向全體學生,抓考點,低起點,重視知識點。建構一個復習體系,也是一個知識體系,也是一個考點體系,也是一個認知體系。完成一個過渡,從零打碎敲到知識體系,從感性認知到理性提升,從知識的接收者到知識的使用者。打造一個成功的備考考生的形象。盡量使學生能在一輪復習中得到全面具體的高考考點的訓練。
    二、對備考師生提出的要求
    在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基礎上,讓學生做到:堅持背誦默寫;掌握方式方法;強化知識點,不放過知識點的細枝末節(jié);堅持系統(tǒng)化復習;做好材料的積累。
    教師要講到位:講到學生的疑難點上,講到知識的關鍵點上,講到試卷的失分點上,講到考綱的賦分點上;要改到位:凡是學生練過的東西都要評改,不要留下知識漏洞;要落實到位:盯住學生,盯準學生,因材施教,梯度在練習中體現(xiàn);要抓好閱讀,開闊學生視野。
    三、具體的復習內容和思路
    高三語文一輪復習的內容按照高考考點主要有以下六個模塊:科技短文、文言文、古詩文鑒賞和名句的背誦默寫、現(xiàn)代文閱讀、語用題、作文。我們的一輪復習就以此為主要內容進行,體現(xiàn)復習的階段性和層次性,體現(xiàn)復習的可控性和針對性,體現(xiàn)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方式方法的靈活性。時間大約是從9月——11月,如有需要,可以再延后十天半個月。
    先說貫穿整個復習階段的背誦和基本的語用題(成語、病句、排序)這兩大塊的安排。高中部分的背誦在高二下學期已經陸續(xù)開始,至一輪復習時基本上第一遍已結束,一輪復習時可以開始第二遍,在第二遍背誦中重點強化考綱要求的初中50篇和高中14篇。安排固定的背誦時間——語文晨讀(一、三、五)20分鐘和課前5——10分鐘。定期小考和大考,小考各科老師自己考;大考年級組一起考,且默寫量較大。我們的目標是,其他題不行,默寫一定要爭取不丟分。語用題作為每天必做的功課來練習,一般成語、病句、排序必有,外加一道其他類型的語用題(仿寫或概括或虛詞填空或圖表等等)。分析答案時盡量讓學生自己分析解決,要讓學生知其所以,還要知其所以然。能力上我們差一些,但我們相信勤能補拙。
    語文一輪復習計劃篇二
    一、指導思想
    認真落實《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透徹把握《高考考試大綱》的精神,深入研究和領會新課程語文學科課程標準,做好與新課程的銜接,最后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確保高考有新的突破。
    二、教學措施及方法
    (1)強化積累,夯實基礎
    語文貴在積累。誦讀和練習是語文積累的不二法門。誦讀是積累語言材料、培養(yǎng)語感的基本方法,語文高考必須重視誦讀這個環(huán)節(jié)。各班除早自習外,每天宜再安排15分鐘誦讀時間,制訂好誦讀計劃。誦讀的內容,可參見下列這些。
    ①誦讀高中語文教材必修1——必修5的文言文。達到會背誦,會翻譯,會解詞。
    ②誦讀名句名篇。重點是《教學大綱》中規(guī)定的9篇古文和14詩詞曲。達到會背誦,會默寫,在此基礎上向教材其他背誦篇目和新課程標準推薦的篇目延伸。
    ③誦讀字、詞(包括熟語)。一是教材上容易讀錯的字、詞;二是教材中的幾個“附錄”的內容。
    ④時文美文。自選和由教師推薦一些報刊上的最新時文,通過誦讀,汲取思想精華,領悟寫作技巧,積累語言材料。
    ⑤近幾年的高考滿分作文。特別留意與自己喜歡的文體相同的文章,積累語言素材,掌握考場作文的一般寫作規(guī)律。
    練習一般安排兩個內容:一是練字,要力求把字寫規(guī)范,寫工整;二是練閱讀,包括一篇文言文閱讀和一篇現(xiàn)代文閱讀。選材宜以近幾年的高考題和各地的模擬題為宜。
    ⑵考點訓練,實現(xiàn)突破
    考點訓練是語文備考的核心,考點的訓練必須以“考試大綱”為依據,掌握方法,逐步推進,鞏固知識,擴大視野,提升能力。
    1、字音、字形——積累中強化辨析(辨音、辨形、辨義)。
    2、詞語(包括熟語)——突出實際運用能力。
    3、標點符號——關注常見錯誤。
    4、語言運用——依照規(guī)范操作。
    5、古文閱讀——突出四個重點:
    ①實詞——重視積累(重點是“大綱”上規(guī)定的120個實詞),巧妙推斷具體語境中的詞義。
    ②虛詞——突出重點(18個虛詞),辨明用法。
    ③句式翻譯——直譯為主,避開誤區(qū)。
    ④分析綜合——重視人、事、理。
    對文言句式的復習,要注意五個聯(lián)系:①把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與對詞類活用的分析聯(lián)系起來;②把對實詞意義的理解與辨析特殊句式聯(lián)系起來;③把理解文句與掌握詞類活用及特殊句式聯(lián)系起來;④把課外材料與課本聯(lián)系起來;⑤把文言中的辨詞析句與現(xiàn)代漢語最基本的句法分析聯(lián)系起來。
    6、古詩閱讀——形象、語言、表達技巧。
    7、現(xiàn)代文閱讀——審清要求,依文作答。
    8、作文——打造文體強勢,突出文章亮點。
    突出兩種文體(記敘文,議論文),強化三種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議論),在標題、開頭、段首、結尾等處畫龍點睛,設計亮點。
    ⑶自由閱讀,開闊視野
    繼續(xù)每周1——2節(jié)的自由閱讀課?!皠谟谧x書,逸于作文”。閱讀是解決“下鍋之米”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要利用好?!白杂砷喿x”不能搞“放羊式”,教師要加以指導,經常給學生推薦優(yōu)秀文章,對優(yōu)秀文章,可開展多種形式的指導,如討論,評議,寫讀書筆記等。
    (1)閱讀范圍:名著、時文、報紙、雜志、讀本等,各種題材均要涉及,拓寬知識面,增大知識容量。
    (2)閱讀方式:
    速讀,寫讀書筆記。速度要求是每分鐘不少于300字,可在課前15分鐘,統(tǒng)一印發(fā)資料,根據要求寫心得,當堂收回,當堂批改。
    瀏覽,捕捉有益信息。瀏覽是提取信息的有效手段,要求學生瀏覽時,一定要注意記筆記。
    精讀,研究布局章法。特別是對于典范文章,要從析立意入手,研究結構布局。
    ⑷常抓作文,注重系統(tǒng)
    要化極大的精力和時間,用心經營好“作文餐廳”。教學要突出落實各種基礎文體的要求和訓練,要將語言出彩貫串于平時教學,同時要做到
    (1)長與短結合(即整篇、分段與組句訓練相結合);
    (2)文與綱結合(成篇訓練與擬提綱相結合);
    (3)讀與寫結合(讀課文、讀時文、讀高考優(yōu)秀作文,促寫作);
    (4)練與評結合(練規(guī)范,練技巧。學生互評,教師點評)。
    具體做法:
    ①備好兩大“菜系”,突出特色品種。
    考慮到作文訓練的各個方面,尤其要備好兩大“菜系”——記敘文、議論文。在此基礎上,再備好自己的“特色菜”——自己所擅長的文體。平時訓練,突出這兩種文體,明確文體要求,盡量避免籠而統(tǒng)之地要學生寫“話題作文”。
    ②注意積累素材,豐富寫作倉庫。
    鑒于高考作文,“材料豐富”是一個重要的評分點,也是形成作文區(qū)分度的一個重要因素,平時要教育學生積累作文素材,豐富寫作積淀,為作文備好原材料。
    ③大、小作文結合,提高發(fā)展等級。
    除考試時的作文認真對待以外,教育學生堅持練筆,養(yǎng)成寫周記、日記的習慣。每周上交一次周記,供老師檢查,促自己寫作。
    注重寫作技巧,研究考綱對作文的要求,在發(fā)展等級上下夠工夫。
    初步擬定:1——8周安排記敘性文章的訓練。記敘文側重訓練記人、記事性,尤其是記事性的文章。9——18周安排議論文的訓練。19——25周安排材料作文、話題作文的訓練。26——28周安排審題、擬題、立意、選材、修改等的綜合訓練。29周——考前,安排擬寫提綱的訓練。當然,視情況,也可交叉進行。
    ⑸作業(yè)、考試,加強落實
    堅決貫徹學校和年級組對高三年級提出的作業(yè)練習的要求,通過練習加強落實,提高書面表達能力。對學生作業(yè)爭取做到精批細改,并盡可能地對生進行面批。做好考試的命題、審題、閱卷、分析講評、考后總結與思想疏導工作,力求讓學生“考一次,長一智”。
    三、高三年級語文第一輪教學進度計劃
    語文一輪復習計劃篇三
    一、總體設想
    復習指導思想:依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夯實基礎,開拓視野,總結方法,提升能力。 復習安排:第一輪(20xx年8月7號——20xx年4月10號)結合課本,夯實基礎;專題講練,逐項過關。
    二、考點分析
    1.語言知識
    (1)字音 《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課下注解、課后附錄。關注多音字、形聲字、統(tǒng)讀字、易混字的讀音。
    (2)字形 《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辨析音、形相近的字。
    (3)詞語 掌握辨析近義詞的方法,了解常用虛詞及復句的相關知識,注重熟語的積累及正確使用,重點掌握常見錯誤類型。
    (4)病句 熟練掌握《考試說明》中的六種類型,培養(yǎng)分析能力,總結辨析方法。
    (5)標點 無需面面俱到,重點弄清幾種常見易錯標點符號用法(引號、冒號、分號、問號、頓號等)
    2.語言運用 復習常見類型,關注新題型,多做創(chuàng)新題;貼近生活,注重實用。
    3.名句名篇 名句名篇重點在課內,暫以《語文教學大綱》要求背誦的40篇古詩文為準,課外適當擴展,讀、背、默不間斷。
    4.現(xiàn)代文閱讀 準確理解文章內容,把握觀點主旨是關鍵,培養(yǎng)閱讀興趣,總結不同類型文章的閱讀方法和規(guī)律,點撥答題技巧。
    5.古詩鑒賞 廣泛閱讀,加強積累,進行鑒賞技巧的總結分析和點撥,授之以漁,以不變應萬變。
    6.文言文閱讀 注重基礎知識的落實,注重翻譯訓練,強化語境意識,能分析概括文中觀點、態(tài)度、領悟人物形象,體會表達技巧及語言特色。
    7.寫作訓練 第一學期按文體分別訓練規(guī)范文,指導學生掌握寫作的基本規(guī)律及寫作技巧,并訓練書寫能力,每兩周一次大作文訓練,注重指導與評講;第二學期與考試結合,按題型訓練速度,精講精練,注重積累時事焦點方面素材。
    三、備考措施
    1.強化合作意識。做到精誠團結,資源共享。要做到 “六個統(tǒng)一”:統(tǒng)一資料;統(tǒng)一教學安排;統(tǒng)一教學內容;統(tǒng)一教學方法;統(tǒng)一教學時間;統(tǒng)一教學檢測。教師分工負責相關專題,全體老師集體討論,然后整理成為導學案,力爭為學生提供最新的學習素材;研究復習備考中發(fā)現(xiàn)的新問題,交流復習備考經驗。
    2.注重備考研究。要研究《考試說明》中所列的考項,要明確目標,逐項對照,務求落實;對《考試說明》中新修訂的內容,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從而明確復習目標,調整總復習的訓練思路。要研究學生學習規(guī)律、心理、知識結構,研究教法學法。把準考點,理清知識點,找準教與考、教與學的結合點。同時充分發(fā)揮互聯(lián)網的作用,搜索各種高考網絡信息;積極參加省市縣各項教研活動和校際交往,最大限度的獲取有用信息,指導備考工作。
    3.講究復習方法。教師要經常歸納各個知識點的命題規(guī)律和各種題型的做題方法,力求教學能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尤其是主觀題的訓練,不能只停留在教師宣布“參考答案”上,要讓學生自己練,自己講答題的思路,并互相評價答題的優(yōu)劣,不僅“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掌握答題的規(guī)律,以不變應萬變。
    4.培養(yǎng)良好習慣
    ①培養(yǎng)學生制定計劃的習慣。教會學生自己制定語文學習的計劃,科學安排復習內容,務必保證每天均有一定量的復習時間。
    ②培養(yǎng)學生使用工具書的習慣。要求學生使用工具書來準確掌握字音、辨析字形、理解詞意、領會用法,為寫作提供原始材料。
    ③培養(yǎng)書寫工整規(guī)范的習慣。要求學生在考試答題時力求字體工整,筆畫清晰,力爭讓每個學生不因書寫問題而失分。
    ④培養(yǎng)讀書看報的習慣。引導學生通過讀書看報來開拓視野、了解時代信息、把握時代脈搏,學習別人的語言風格、章法技巧,為寫作積累素材,補充新鮮血液。
    ⑤培養(yǎng)勤于練筆的習慣。引導學生及時把高三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所悟不拘形式地寫下來,這既可舒緩壓力,又可積累寫作素材,達到練筆的目的。
    5.重視培優(yōu)補差。
    ①教師要對每一位跟蹤的學生“立體”的了解,注意點面的結合,讓差生有進步,讓優(yōu)生有突破,因勢利導,因材施教。我們學校的學生,優(yōu)秀的畢竟較少,提高總體成績還要花大功夫。雖然很難將學生的語文能力提高到一個比較高的層次,但可以減少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影響,變可得分為必得分。比如,作文方面,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我們堅決杜絕“未完篇”,盡量少些錯別字,注重訓練書寫工整等等。
    ②課堂上,對優(yōu)等生,多提一些有針對性、啟發(fā)性的問題;對后進生多提一些基礎知識的問題,促使他們不斷進步。當后進生作業(yè)出現(xiàn)較多錯誤時,教師要當面批改,指出錯誤,耐心指導。對差生,采取系統(tǒng)輔導的方法,以新帶舊,以舊促新,發(fā)現(xiàn)他們的優(yōu)點和成績就及時表揚,幫助后進生彌補知識上的缺陷,增強學好語文的信心,提高學習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