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課上家長該怎么做

字號:

親子教育頻道為網(wǎng)友整理的《親子課上家長該怎么做》,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親子課上家長們應該做什么,應該怎樣做,這是我非常想和家長交流的一個話題。親子課是否能夠達到效果,與父母的配合是分不開的,然而很少能有機會和大家一起探討這個話題。在這里談談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夠與大家討論。
    首先,親子課是給孩子上的,也是給家長上的。孩子在上課的短短的時間內(nèi)通過游戲的方式,接受到語言、音樂、精細動作、大動作、社交等各方面的鍛煉,對孩子是非常有好處的。但是所有的鍛煉不應該僅僅限于上課的30分鐘,親子課的效果如何更大程度的取決于下課后課上所學的東西在家庭中的延續(xù)。同樣的課程,會有完全不同的效果。孩子不會因為一節(jié)課的練習就真正達到某種能力,孩子的能力提高是在無數(shù)次的親自體驗中得到的。所以,在課上所作的游戲和鍛煉,要在平時帶孩子的過程中有重復和體現(xiàn)。學習該如何和有目的的與孩子玩游戲是家長帶孩子上親子課的重要目的之一。家長在親子課上首先要做的一點就是:努力記住老師課堂上的游戲和目的,認真學習老師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
    其次,寶寶在上親子課的過程中,常見的一個問題就是四處游走,不聽/不看/不配合老師。這種現(xiàn)象常出現(xiàn)在初幾次上親子課或者不經(jīng)常上親子課的寶寶身上。既然這是常見的問題,說明這是一個普遍的問題,既然是普遍的問題,也就說明這是正常的,請父母不要認為是孩子的毛病,因為這個問題不好意思,更不要總是試圖去控制孩子。孩子在剛接觸親子課的時候,并不知道在這樣一個小集體中需要遵守哪些規(guī)則,平時都是在家里比較自由,讓孩子明白在集體中需要遵守一些規(guī)則是寶寶社交方面很重要的進步。小寶寶的學習更多的是模仿和自我體驗,不是通過語言教育來學習的。所以在這種時候,家長要做的是配合老師的要求與大家一起做,在適當?shù)臅r候鼓勵寶寶,不要總想著要控制寶寶。寶寶看到所有人都是這樣做的,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會明白這是一個規(guī)則,也會自愿的遵守的。另外雖然老生常談還是要說明的是,寶寶不會因為四處游走而學不到東西的,小寶寶都是吸收性心智,無意識的吸收到很多,這也是許多媽媽感慨的“不知什么時候?qū)W的,沒有刻意的學,卻吸收了。我見過有些媽媽對于寶寶上課的亂跑的狀態(tài)感到很不好意思,下課后話都不多說將還在興頭上的寶寶拉回家,當時我很想和這位媽媽交流一下,可是她沒有給我這個機會。在整個課上,媽媽都在對寶寶說,“快去……快看……快做……,而自己在旁邊也沒有加入我們??墒菋寢尩男袨槭菍殞毢玫陌駱影?。媽媽的陪伴會讓寶寶感到是在做一樣有意義的事,因為媽媽都那么專心的在做。與寶寶一起做,而不是把寶寶放在對立面上來控制寶寶。
    再次,小寶寶所學習到的東西不會馬上的表現(xiàn)出來,0到3歲基本都是積累的過程,積累到一定程度,會表現(xiàn)出來,給父母很多驚喜。這也是親子班與幼兒園的大不同,不是說今天學到什么了回家就會做什么,就像說話一樣,寶寶聽到了,但是不會說,等到生理發(fā)育到足夠成熟,再加上平時所聽的語言積累,會在1歲半到2歲之間學會用語言表達。如果在寶寶會說話之前我們沒有給他任何的語言積累,那么到該說話的年齡他也不會說的。所以,家長帶寶寶上親子班的時候,請一定放下“寶寶沒有學到了什么的想法,不要強求寶寶有所表現(xiàn)。說這些不是站在親子園的角度上,而是因為家長的這種急迫的心情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寶寶,而失去學習或者游戲的興趣。興趣,是我們在寶寶小的時候就要好好保護的東西,想想看成人的我們,還有多少興趣呢?有興趣就有學習的動力,并且會有更多快樂的事情來做。
    后,是說一些請媽媽們注意的事情。陪寶寶上親子課的人可能是父母,老人或者是阿姨,無論是誰,陪寶寶上課的時候都要投入。一起與寶寶進步是一件愉快并且極有意義事情,所以盡量不要在課堂上聊天或者隨意走動。這對寶寶都有影響,也是對寶寶的反面教材。一般媽媽比較注意寶寶的成長,所以媽媽的態(tài)度很重要,會直接影響到寶寶的其他看護人。平時關(guān)于上親子班的事情好能與家人多多交流。鼓勵爸爸能夠一起參加親子活動,平時上班接觸較少,親子課堂是促進親子關(guān)系的很好的機會。說到這兒又回到第一點了,親子課是給孩子上的,也是給家長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