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云南省特崗教師招聘考試小學信息技術真題(部分試題及答案)
四、簡答或計算(本大題共4小題,共25分)
1.進制轉換:請將二進制數(shù)10101111分別轉換為十進制、八進制數(shù)。要求寫出轉換過程。(8分)
2.小王用Word 2000輸入了下面的一段文字?,F(xiàn)在請你幫他完成排版:設置“行距”為固定值,“設置值”為20磅。請寫出操作步驟。(5分)
閱讀,可以領略和感受語言文字的獨特魅力和韻味,能夠汲取古今中外人類文明的精華和豐富的養(yǎng)分,在感受與汲取中使道德情操得以提高,使多方面素質得以培養(yǎng)。
3.國慶節(jié)快到了,小李的單位請他制作一個宣傳單位成就展的演示文稿。領導審核時要求他:(1)將第15張幻燈片與第16張幻燈片的次序調換。(2)將第18張幻燈片刪除。請你寫出操作過程。(5分)
4.請根據(jù)下列程序,畫出相應的流程圖。(7分)
Dim sglNum As Single
sglNum=Val(Trim(Textl.Text))
If(sglNum Mod 400=0)or(sglNum mod 4=0 and sglNum mod 100<>0)Then
Label1.Caption="閏年"
Else
Label1.Caption="平年"
End If
試題由中人教育提供,任何網(wǎng)站如需轉載,均需得到中國教育在線教師招聘頻道和中人教育雙方的 書面許可,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五、論述題(本題15分)
以小學信息技術《計算器、日期及時間》為題進行教學設計。
要求:包含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這幾個環(huán)節(jié)。
提示:假設這節(jié)課的教學對象是小學四年級學生。他們剛開始學習信息技術不久,之前已在數(shù)學課中學過“計算器”和“年、月、日”的知識。
教育學、教育心理學部分
六、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5分,共10分)
1.試述小學班主任在工作中所扮演的幾個主要角色。
2.簡述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態(tài)度的主要方法。
七、論述題(本大題共10分)
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對應答案:
四、簡答或計算
1.【答案要點】二進制轉十進制
10101111=1×20+1×21+1×22+1×23+0×24+1×25+0×26+1×27
=1+2+4+8+0+32+0+128=175
二進制轉八進制
將10101111 從低位開始每三位一組,不足三位補0,即 010 101 111
則010 =0×20+1×21+0×23=2
101=1×20+0×21+1×22=5
111=1×20+1×21+1×22=7
轉變?yōu)榘诉M制后為257
2.【答案要點】按 Ctrl+A 選中全文,將光標移至選中區(qū)域,單擊鼠標右鍵 ,選擇“段落”,在彈出的窗口中選擇行距為“固定值”;然后在“設置值”里填寫20磅。點擊“確定”,設置完成。
3.【答案要點】切換至“普通視圖”狀態(tài),選中第16張幻燈片,然后按住鼠標不放,將第16張幻燈片拖到第15張幻燈片上,松開鼠標,即完成互換。選中第18張幻燈片,單擊Delete鍵,即可刪除。
4.【答案要點】
五、論述題
【答案要點】略。
教育學、教育心理學部分
六、簡答題
1.【答案要點】(1)班主任的“教育者角色”。
教育者的角色,是班主任所表現(xiàn)出來的首要的、突出的角色。班主任要有培養(yǎng)良好班風的技巧,會努力營造一個充滿活力、奮發(fā)向上的班集體。
(2)班主任的“角色”。
班主任的領導是一種獨特的活動模式,他面對的是教育的任務和目標,班主任行為產(chǎn)生的一系列有關領導作用,旨在指導、幫助學生成長、完成學習任務和督促學生學習,并利用班集體本身的內部力量去發(fā)展一種合作關系,使班集體不斷進步。
(3)班主任的“心理醫(yī)生角色”。
作為班主任,必須懂得學生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考慮到他們生理、心理的巨大變化,采取恰當?shù)?、順乎這些變化的對策。在學校生活中,讓學生不僅把班主任當做老師,更把班主任當做朋友、心理醫(yī)生。
(4)班主任的“教學能手角色”。
一個優(yōu)秀的班主任,首先在教學上必須過硬,這樣學生才會佩服你。老師不僅要有獨特的教學風格,還應擅長創(chuàng)造活躍的課堂氣氛,并把自己對業(yè)務的鉆研能力當做教學和指導學生學習的強大能量來源。
(5)班主任的“人類靈魂工程師角色”。
班主任要履行“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角色,除了給予學生知識和訓練技能、發(fā)展智力之外,還要幫助學生解決人生方向的問題。班主任應當是一面旗幟、一盞航燈,引導全體學生健康成長。
(6)班主任的“朋友角色”。
在教育學生時,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恰似朋友推心置腹的交流,學生才會把班主任的批評看做是對自己朋友似的愛護,把班主任的表揚看做是對自己朋友似的鼓勵,從而引起情感的共鳴。
2.【答案要點】(1)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學習態(tài)度直接的制約因素,學習動機的發(fā)展會引起學習態(tài)度的改變,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動機一樣,對學習效果產(chǎn)生著重要影響。學生如果有了積極的學習動機,就會引發(fā)強烈的求知欲望,并會持之以恒,堅持不懈,進而產(chǎn)生強勁的內動力。
(2)激發(fā)學生高昂的學習興趣。
興趣往往是學習的先導,有興趣就會入迷,學習就會有成效。因此,教師一定要培養(yǎng)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多接觸新鮮事物,誘發(fā)他們的求知的欲望,使“為什么”成為學生探究知識、刻苦學習的不竭動力。
(3)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學習意志。
意志是自覺地確定目的,根據(jù)目的支配、調節(jié)行動,從而實現(xiàn)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挫折和困難。如果沒有良好的意志、品質就會士氣消沉,甚至產(chǎn)生厭倦情緒。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意志品質。
(4)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學生學習活動中,學習氛圍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效果。教師要設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首先要建立良好的班風,使學生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感染。其次要注意用歷屆學生中的佼佼者去激勵學生。再次要形成使學習效率不斷提高的集體規(guī)范,制定有利于學習進步的各種常規(guī),防止和減少干擾因素的存在。后要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師生關系融洽,便于師生溝通,從而進一步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
七、論述題
【答案要點】所謂自主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明確學習任務的基礎上,自覺、自主地進行學習,并努力使自己完成學習任務的一種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當學生樂于學習,對學習建立自信心時,才會積極主動地去學,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
(1)培養(yǎng)興趣,自主學習。
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探究某種事物或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學生對知識信息的選擇,在極大程度上決定于學生自我需要、興趣和情感等因素,而不是信息的正確與否。教師要注意不斷改進課堂教學方法,使教學內容新穎有趣、教學方法生動活潑,符合學生認知的心理特點,讓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情緒中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使求知成為樂事,由此就會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進而形成學生學習的動機。
(2)轉變陳舊的教學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教師應轉變陳舊的教學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充分認識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能動作用。如從過去只重視分數(shù)的“應試教育”轉變到注重提高學習者能力的素質教育上來等。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應把以前設計“教師如何教”轉變?yōu)樵O計“學生如何學”。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在教師的指引下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和主體作用,把學習活動置于自己的監(jiān)控之下,從而調動認知、情感、意志等多方面的能力進行知識的主動建構和高效學習。
(3)激發(fā)學習內部動機,保持自主學習的持久動力。
動機是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的原動力,是學生學會學習的前提。教學中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yǎng)其求知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在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來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同時要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激勵,以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動機。
(4)發(fā)展元認知,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元認知就是對認知的認知,即個人對自己的認知過程和結果以及與之有關的事物的認識。學生學習的主陣地在課堂,因此,教師要把元認知的指導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使課堂教學過程成為既傳授知識又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掌握學習方法的過程。教師要收集有關資料,讓學生自己閱讀。在教學方法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協(xié)助學生制訂自主學習細則,提出具體的要求和方法,加強指導,使之掌握自主學習的一般方法。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要及時分析并尋找原因,采取適當?shù)姆绞綆椭鷮W生進行矯正。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困惑進行開導和釋疑,以提高學生的元認知能力。
(5)教師多進行思維方面的訓練,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著力訓練學生的思維,幫助、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善于思考。教師要通過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獨立探索營造良好的氛圍。有效地啟發(fā)、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從而激活其在自主學習中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以使學生既能更好地理解、掌握、應用知識,又能促進思維的發(fā)展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6)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鼓勵學生提出獨特的想法和解答,包容學生的問錯、疑錯,保護和調動學生的好奇心,著力發(fā)展其潛能。在討論中學生雖然唱主角,但教師應發(fā)揮主導作用,并及時進行歸納,對同一問題作多角度、全方位的總結。教師可運用各種手段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樂于學習。
四、簡答或計算(本大題共4小題,共25分)
1.進制轉換:請將二進制數(shù)10101111分別轉換為十進制、八進制數(shù)。要求寫出轉換過程。(8分)
2.小王用Word 2000輸入了下面的一段文字?,F(xiàn)在請你幫他完成排版:設置“行距”為固定值,“設置值”為20磅。請寫出操作步驟。(5分)
閱讀,可以領略和感受語言文字的獨特魅力和韻味,能夠汲取古今中外人類文明的精華和豐富的養(yǎng)分,在感受與汲取中使道德情操得以提高,使多方面素質得以培養(yǎng)。
3.國慶節(jié)快到了,小李的單位請他制作一個宣傳單位成就展的演示文稿。領導審核時要求他:(1)將第15張幻燈片與第16張幻燈片的次序調換。(2)將第18張幻燈片刪除。請你寫出操作過程。(5分)
4.請根據(jù)下列程序,畫出相應的流程圖。(7分)
Dim sglNum As Single
sglNum=Val(Trim(Textl.Text))
If(sglNum Mod 400=0)or(sglNum mod 4=0 and sglNum mod 100<>0)Then
Label1.Caption="閏年"
Else
Label1.Caption="平年"
End If
試題由中人教育提供,任何網(wǎng)站如需轉載,均需得到中國教育在線教師招聘頻道和中人教育雙方的 書面許可,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五、論述題(本題15分)
以小學信息技術《計算器、日期及時間》為題進行教學設計。
要求:包含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這幾個環(huán)節(jié)。
提示:假設這節(jié)課的教學對象是小學四年級學生。他們剛開始學習信息技術不久,之前已在數(shù)學課中學過“計算器”和“年、月、日”的知識。
教育學、教育心理學部分
六、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5分,共10分)
1.試述小學班主任在工作中所扮演的幾個主要角色。
2.簡述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態(tài)度的主要方法。
七、論述題(本大題共10分)
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對應答案:
四、簡答或計算
1.【答案要點】二進制轉十進制
10101111=1×20+1×21+1×22+1×23+0×24+1×25+0×26+1×27
=1+2+4+8+0+32+0+128=175
二進制轉八進制
將10101111 從低位開始每三位一組,不足三位補0,即 010 101 111
則010 =0×20+1×21+0×23=2
101=1×20+0×21+1×22=5
111=1×20+1×21+1×22=7
轉變?yōu)榘诉M制后為257
2.【答案要點】按 Ctrl+A 選中全文,將光標移至選中區(qū)域,單擊鼠標右鍵 ,選擇“段落”,在彈出的窗口中選擇行距為“固定值”;然后在“設置值”里填寫20磅。點擊“確定”,設置完成。
3.【答案要點】切換至“普通視圖”狀態(tài),選中第16張幻燈片,然后按住鼠標不放,將第16張幻燈片拖到第15張幻燈片上,松開鼠標,即完成互換。選中第18張幻燈片,單擊Delete鍵,即可刪除。
4.【答案要點】
五、論述題
【答案要點】略。
教育學、教育心理學部分
六、簡答題
1.【答案要點】(1)班主任的“教育者角色”。
教育者的角色,是班主任所表現(xiàn)出來的首要的、突出的角色。班主任要有培養(yǎng)良好班風的技巧,會努力營造一個充滿活力、奮發(fā)向上的班集體。
(2)班主任的“角色”。
班主任的領導是一種獨特的活動模式,他面對的是教育的任務和目標,班主任行為產(chǎn)生的一系列有關領導作用,旨在指導、幫助學生成長、完成學習任務和督促學生學習,并利用班集體本身的內部力量去發(fā)展一種合作關系,使班集體不斷進步。
(3)班主任的“心理醫(yī)生角色”。
作為班主任,必須懂得學生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考慮到他們生理、心理的巨大變化,采取恰當?shù)?、順乎這些變化的對策。在學校生活中,讓學生不僅把班主任當做老師,更把班主任當做朋友、心理醫(yī)生。
(4)班主任的“教學能手角色”。
一個優(yōu)秀的班主任,首先在教學上必須過硬,這樣學生才會佩服你。老師不僅要有獨特的教學風格,還應擅長創(chuàng)造活躍的課堂氣氛,并把自己對業(yè)務的鉆研能力當做教學和指導學生學習的強大能量來源。
(5)班主任的“人類靈魂工程師角色”。
班主任要履行“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角色,除了給予學生知識和訓練技能、發(fā)展智力之外,還要幫助學生解決人生方向的問題。班主任應當是一面旗幟、一盞航燈,引導全體學生健康成長。
(6)班主任的“朋友角色”。
在教育學生時,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恰似朋友推心置腹的交流,學生才會把班主任的批評看做是對自己朋友似的愛護,把班主任的表揚看做是對自己朋友似的鼓勵,從而引起情感的共鳴。
2.【答案要點】(1)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學習態(tài)度直接的制約因素,學習動機的發(fā)展會引起學習態(tài)度的改變,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動機一樣,對學習效果產(chǎn)生著重要影響。學生如果有了積極的學習動機,就會引發(fā)強烈的求知欲望,并會持之以恒,堅持不懈,進而產(chǎn)生強勁的內動力。
(2)激發(fā)學生高昂的學習興趣。
興趣往往是學習的先導,有興趣就會入迷,學習就會有成效。因此,教師一定要培養(yǎng)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多接觸新鮮事物,誘發(fā)他們的求知的欲望,使“為什么”成為學生探究知識、刻苦學習的不竭動力。
(3)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學習意志。
意志是自覺地確定目的,根據(jù)目的支配、調節(jié)行動,從而實現(xiàn)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挫折和困難。如果沒有良好的意志、品質就會士氣消沉,甚至產(chǎn)生厭倦情緒。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意志品質。
(4)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學生學習活動中,學習氛圍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效果。教師要設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首先要建立良好的班風,使學生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感染。其次要注意用歷屆學生中的佼佼者去激勵學生。再次要形成使學習效率不斷提高的集體規(guī)范,制定有利于學習進步的各種常規(guī),防止和減少干擾因素的存在。后要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師生關系融洽,便于師生溝通,從而進一步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
七、論述題
【答案要點】所謂自主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明確學習任務的基礎上,自覺、自主地進行學習,并努力使自己完成學習任務的一種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當學生樂于學習,對學習建立自信心時,才會積極主動地去學,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
(1)培養(yǎng)興趣,自主學習。
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探究某種事物或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學生對知識信息的選擇,在極大程度上決定于學生自我需要、興趣和情感等因素,而不是信息的正確與否。教師要注意不斷改進課堂教學方法,使教學內容新穎有趣、教學方法生動活潑,符合學生認知的心理特點,讓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情緒中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使求知成為樂事,由此就會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進而形成學生學習的動機。
(2)轉變陳舊的教學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教師應轉變陳舊的教學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充分認識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能動作用。如從過去只重視分數(shù)的“應試教育”轉變到注重提高學習者能力的素質教育上來等。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應把以前設計“教師如何教”轉變?yōu)樵O計“學生如何學”。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在教師的指引下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和主體作用,把學習活動置于自己的監(jiān)控之下,從而調動認知、情感、意志等多方面的能力進行知識的主動建構和高效學習。
(3)激發(fā)學習內部動機,保持自主學習的持久動力。
動機是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的原動力,是學生學會學習的前提。教學中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yǎng)其求知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在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來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同時要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激勵,以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動機。
(4)發(fā)展元認知,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元認知就是對認知的認知,即個人對自己的認知過程和結果以及與之有關的事物的認識。學生學習的主陣地在課堂,因此,教師要把元認知的指導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使課堂教學過程成為既傳授知識又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掌握學習方法的過程。教師要收集有關資料,讓學生自己閱讀。在教學方法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協(xié)助學生制訂自主學習細則,提出具體的要求和方法,加強指導,使之掌握自主學習的一般方法。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要及時分析并尋找原因,采取適當?shù)姆绞綆椭鷮W生進行矯正。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困惑進行開導和釋疑,以提高學生的元認知能力。
(5)教師多進行思維方面的訓練,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著力訓練學生的思維,幫助、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善于思考。教師要通過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獨立探索營造良好的氛圍。有效地啟發(fā)、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從而激活其在自主學習中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以使學生既能更好地理解、掌握、應用知識,又能促進思維的發(fā)展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6)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鼓勵學生提出獨特的想法和解答,包容學生的問錯、疑錯,保護和調動學生的好奇心,著力發(fā)展其潛能。在討論中學生雖然唱主角,但教師應發(fā)揮主導作用,并及時進行歸納,對同一問題作多角度、全方位的總結。教師可運用各種手段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樂于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