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整理的《兒童宋詞精選:醉落魄 范成大》,希望大家喜歡!
【作者】范成大
棲烏飛絕。絳河綠霧星明滅。燒香曳簟眠清樾?;ň糜按刁?滿地淡黃月。
好風(fēng)碎竹聲如雪。昭華三弄臨風(fēng)咽。鬢絲撩亂綸巾折。涼滿北窗,休共軟紅說。
qīwūfēijué。jiànɡhélǜwùxīnɡm(xù)ínɡm(xù)iè。
棲烏飛 絕 。絳 河綠霧星 明 滅 。
shāoxiānɡyèdiànmiánqīnɡyuè。
燒 香 曳簟 眠 清 樾 。
huājiǔyǐnɡchuīshēnɡ,mǎndìdànhuánɡyuè。
花 久 影 吹 笙 ,滿 地淡 黃 月 。
hǎofēnɡsuìzhúshēnɡrúxuě。
好 風(fēng) 碎 竹 聲 如雪 。
zhāohuásānnònɡlínfēnɡyè。
昭 華 三 弄 臨 風(fēng) 咽 。
bìnsīliáoluànɡuānjīnzhé。
鬢 絲撩 亂 綸 巾 折 。
liánɡm(xù)ǎnběichuānɡ,xiūɡònɡruǎnhónɡyuè。
涼 滿 北 窗 ,休 共 軟 紅 說 。
《醉落魄》,詞調(diào)名,始見于張先詞。
細(xì)玩詞意,本篇大約是范成大隱居石湖時(shí)所寫。詞中描繪了夏夜寂靜幽美的景色,以及作者在樹底乘涼、月下吹笙的閑雅的生活情趣,意境清艷,表現(xiàn)了作者孤芳自賞的幽獨(dú)心情?!盎ㄓ按刁希瑵M地淡黃月”句,可
原詞
同陳與義《臨江仙》:“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句比美。
棲鳥飛絕,絳河綠霧星明滅。燒香曳簟眠清樾?;ㄓ按刁?,滿地淡黃月。
好風(fēng)碎竹聲如雪,昭華三弄臨風(fēng)咽。鬢絲撩亂綸巾折。涼滿北窗,休共軟紅說。
【注釋】
1、絳河:天河,見柳永《戚氏》注。
2、簟:竹席。樾,交相蔭蔽的樹木。
3、好風(fēng)二句:宋翔鳳《樂府余論》:“‘好風(fēng)碎竹聲如雪'寫笙聲也。‘昭華三弄臨風(fēng)咽',吹已止也。”竹,指笙管。照華,古樂器名?!稌x書·律歷志》:“舜時(shí)西王母獻(xiàn)照華之管,以玉為之?!迸底?。
4、綸巾:見蘇軾《念奴嬌》注。
5、北窗:隱潛《與子儼等疏》:“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fēng)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指閑適的隱士生活。袁去華《六州歌頭·淵明祠》:“北窗下,羲皇上,古人期?!贝颂幇涤锰諠摼淇偂?BR> 6、軟紅:即紅塵,塵土,指那些熱衷于塵世功名利祿的人。
“醉落魄”,《宋史•樂志》名“一斛夜明珠”,即“一斛珠”,晏幾道詞作“醉落魄”。又名“怨春風(fēng)”,“醉落拓”。
此詞寫退隱生活中一個(gè)吹笙自?shī)实那逡埂?BR> 【賞析】
烏鴉已歸林棲息,不再飛翔。天河籠罩著淡綠色的霧靄,透過它,可以看見時(shí)隱時(shí)顯,若有若無的星光。絳河,即天河。古人觀星象以北極星為標(biāo)準(zhǔn),天河在南, 南之代表色為丹、為絳,所以天河又叫絳河(見明王逵《蠡海集•天文類》)。此時(shí),正好點(diǎn)燃香爐,展開竹席,臥于清蔭之下。簟(diàn),竹席。樾 (yuè),成蔭的樹木?!盎ㄓ按刁稀?,是在花影下吹笙的省文?!靶踊ㄊ栌袄?,吹笛到天明”(陳與義《臨江仙》)音樂與淡黃月色,扶疏花影互相映襯,越顯 得空靈剔透。
近代詞評(píng)家俞陛云激賞此句并以近人鷗堂詞“月要被它,愁著酒般黃”比較,認(rèn)為沒有“花影”兩句融渾(《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下片即接寫笙聲,如好風(fēng)碎竹,雪清玉脆。昭華,古樂器名,即玉管。傳說秦咸陽(yáng)宮有玉管,長(zhǎng)二尺三寸,二十六孔,上面刻有“昭華之琯”,此指笙?!芭?, 有兩層意思,一指奏樂,又指一曲為一弄。咽,謂簫聲幽咽,如泣如訴。“涼滿北窗”呼應(yīng)“臨風(fēng)”,故鬢絲撩亂,綸巾吹折。軟紅,即紅塵,如此良夜,如此風(fēng) 情,那些碌碌奔走于紅塵之人,是不能夠理解、不會(huì)欣賞的。
清代詞評(píng)家宋翔鳳認(rèn)為“此詞正詠吹笙也。上解(片)從夜中情景點(diǎn)出吹笙。下解‘好風(fēng) 碎竹聲如雪',寫笙聲也。‘昭華三弄臨風(fēng)咽',吹已止也?!W絲撩亂',言執(zhí)笙而吹者,其竹參差,時(shí)時(shí)侵鬢也。如吹時(shí)風(fēng)來則‘綸巾折',知‘涼滿北窗' 也。”(《樂府余論》)正所謂“草灰蛇線”,脈絡(luò)分明。(《宋詞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出版)。
【作者】范成大
棲烏飛絕。絳河綠霧星明滅。燒香曳簟眠清樾?;ň糜按刁?滿地淡黃月。
好風(fēng)碎竹聲如雪。昭華三弄臨風(fēng)咽。鬢絲撩亂綸巾折。涼滿北窗,休共軟紅說。
qīwūfēijué。jiànɡhélǜwùxīnɡm(xù)ínɡm(xù)iè。
棲烏飛 絕 。絳 河綠霧星 明 滅 。
shāoxiānɡyèdiànmiánqīnɡyuè。
燒 香 曳簟 眠 清 樾 。
huājiǔyǐnɡchuīshēnɡ,mǎndìdànhuánɡyuè。
花 久 影 吹 笙 ,滿 地淡 黃 月 。
hǎofēnɡsuìzhúshēnɡrúxuě。
好 風(fēng) 碎 竹 聲 如雪 。
zhāohuásānnònɡlínfēnɡyè。
昭 華 三 弄 臨 風(fēng) 咽 。
bìnsīliáoluànɡuānjīnzhé。
鬢 絲撩 亂 綸 巾 折 。
liánɡm(xù)ǎnběichuānɡ,xiūɡònɡruǎnhónɡyuè。
涼 滿 北 窗 ,休 共 軟 紅 說 。
《醉落魄》,詞調(diào)名,始見于張先詞。
細(xì)玩詞意,本篇大約是范成大隱居石湖時(shí)所寫。詞中描繪了夏夜寂靜幽美的景色,以及作者在樹底乘涼、月下吹笙的閑雅的生活情趣,意境清艷,表現(xiàn)了作者孤芳自賞的幽獨(dú)心情?!盎ㄓ按刁希瑵M地淡黃月”句,可
原詞
同陳與義《臨江仙》:“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句比美。
棲鳥飛絕,絳河綠霧星明滅。燒香曳簟眠清樾?;ㄓ按刁?,滿地淡黃月。
好風(fēng)碎竹聲如雪,昭華三弄臨風(fēng)咽。鬢絲撩亂綸巾折。涼滿北窗,休共軟紅說。
【注釋】
1、絳河:天河,見柳永《戚氏》注。
2、簟:竹席。樾,交相蔭蔽的樹木。
3、好風(fēng)二句:宋翔鳳《樂府余論》:“‘好風(fēng)碎竹聲如雪'寫笙聲也。‘昭華三弄臨風(fēng)咽',吹已止也。”竹,指笙管。照華,古樂器名?!稌x書·律歷志》:“舜時(shí)西王母獻(xiàn)照華之管,以玉為之?!迸底?。
4、綸巾:見蘇軾《念奴嬌》注。
5、北窗:隱潛《與子儼等疏》:“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fēng)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指閑適的隱士生活。袁去華《六州歌頭·淵明祠》:“北窗下,羲皇上,古人期?!贝颂幇涤锰諠摼淇偂?BR> 6、軟紅:即紅塵,塵土,指那些熱衷于塵世功名利祿的人。
“醉落魄”,《宋史•樂志》名“一斛夜明珠”,即“一斛珠”,晏幾道詞作“醉落魄”。又名“怨春風(fēng)”,“醉落拓”。
此詞寫退隱生活中一個(gè)吹笙自?shī)实那逡埂?BR> 【賞析】
烏鴉已歸林棲息,不再飛翔。天河籠罩著淡綠色的霧靄,透過它,可以看見時(shí)隱時(shí)顯,若有若無的星光。絳河,即天河。古人觀星象以北極星為標(biāo)準(zhǔn),天河在南, 南之代表色為丹、為絳,所以天河又叫絳河(見明王逵《蠡海集•天文類》)。此時(shí),正好點(diǎn)燃香爐,展開竹席,臥于清蔭之下。簟(diàn),竹席。樾 (yuè),成蔭的樹木?!盎ㄓ按刁稀?,是在花影下吹笙的省文?!靶踊ㄊ栌袄?,吹笛到天明”(陳與義《臨江仙》)音樂與淡黃月色,扶疏花影互相映襯,越顯 得空靈剔透。
近代詞評(píng)家俞陛云激賞此句并以近人鷗堂詞“月要被它,愁著酒般黃”比較,認(rèn)為沒有“花影”兩句融渾(《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下片即接寫笙聲,如好風(fēng)碎竹,雪清玉脆。昭華,古樂器名,即玉管。傳說秦咸陽(yáng)宮有玉管,長(zhǎng)二尺三寸,二十六孔,上面刻有“昭華之琯”,此指笙?!芭?, 有兩層意思,一指奏樂,又指一曲為一弄。咽,謂簫聲幽咽,如泣如訴。“涼滿北窗”呼應(yīng)“臨風(fēng)”,故鬢絲撩亂,綸巾吹折。軟紅,即紅塵,如此良夜,如此風(fēng) 情,那些碌碌奔走于紅塵之人,是不能夠理解、不會(huì)欣賞的。
清代詞評(píng)家宋翔鳳認(rèn)為“此詞正詠吹笙也。上解(片)從夜中情景點(diǎn)出吹笙。下解‘好風(fēng) 碎竹聲如雪',寫笙聲也。‘昭華三弄臨風(fēng)咽',吹已止也?!W絲撩亂',言執(zhí)笙而吹者,其竹參差,時(shí)時(shí)侵鬢也。如吹時(shí)風(fēng)來則‘綸巾折',知‘涼滿北窗' 也。”(《樂府余論》)正所謂“草灰蛇線”,脈絡(luò)分明。(《宋詞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