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往往停留在感性認識上,只能見到或接觸到事物的某些表面或局部。要全面地、深刻地認識事物,只有在感性認識基礎上,提升到理性認識的高度才有可能。
一個人的行為如果不能隨著情況的變化而變化,制勝的方法就可能成為失敗的原因。
人們往往停留在感性認識上,只能見到或接觸到事物的某些表面或局部。要全面地、深刻地認識事物,只有在感性認識基礎上,提升到理性認識的高度才有可能。
明智的在用人路線上,應該任人唯賢,而不是搞任人唯親。
~~~~~~~~~~~~~~~~~~~~~~
鸛鳥移巢
子游做武城縣官的時候,城門旁邊小土堆上的鸛鳥,忽然把它的巢遷移到墓地的石碑上去??词啬箞@的老漢把這一情況報告給子游,說:“鸛鳥是能夠預先知道天將下雨的鳥,它突然將巢遷移到高處,說不定武城要遭大水呢!”
子游說:“對?!绷⒓醋屓堑木用穸紲蕚浜么灰苑廊f一。
過了幾天,大水果然來了。城門旁邊的小土堆被淹沒了,大雨仍然下個不停,眼看大水就要淹到墓園的石碑了,鸛鳥的巢搖搖晃晃,岌岌可危,鸛鳥飛來飛去哀鳴著,卻不知道該把它的巢再遷移到什么地方去。
子游感嘆地說:“真可憐啊!這些鸛鳥能預知水災的到來,可惜它考慮得不夠長遠啊!”
————————————
大智慧
人們在處理問題的時候,不能只顧眼前,而應該放眼長遠。
~~~~~~~~~~~~~~~~~~~~~~~~
東食西宿
戰(zhàn)國時,齊國有個姑娘到了該出嫁的年齡,有兩家人同時送來聘禮給這姑娘家,向她父母求婚。
東面人家的兒子長得又矮又丑,可是家中富有錢財;西面人家的兒子呢?倒是一表人才,只是家境貧苦。姑娘家的父母左右盤算,還是決定不下來,便把女兒喚到堂上,叫她自己拿定主意。
父親見女兒低頭紅臉,一副羞羞答答的樣子,便說:“你要是不好意思說出口,就袒露手臂表示一下吧,喜歡東家兒子,就袒露右邊;愛上西家兒子,就袒露左邊?!?BR> 姑娘怔了半天,著起衣袖,把兩邊的手臂都袒露出來。
“這是什么意思?”父母驚詫地問。
“我……”姑娘忸忸怩怩地說,“我想在東家吃飯,在西家住宿?!?BR> ————————————
大智慧
知足者常樂,有些貪得無厭的人什么好處都想得到的。
~~~~~~~~~~~~~~~~~~~~~~~~
父子性剛
父子倆,性格剛烈,不肯讓人。
一天,父親留客人飲酒,派兒子入城買肉。兒子提著肉回家,將要出城門,正巧一個人迎面走來,兩人不肯相讓,橫眉豎眼,挺著身子面對面地站在那里,僵持了很久。
父親見兒子這么長時間也沒有回來,就去尋找,看到這種情景,就對兒子說:“你暫且?guī)е饣厝ヅ憧腿孙嬀?,由我跟他對站著,看誰站得過誰!”
————————————
大智慧
人與人交往,磕磕碰碰總是難免的。相互諒解,退后一步天地寬;倘若使氣斗狠,對誰也沒有好處。
~~~~~~~~~~~~~~~~~~~~~~~~
三人同臥
有三個人擠在一張炕上睡覺。
一個人在睡夢中恍惚覺得腿上奇癢難忍,便用手去狠命地抓,誰知抓在第二個人的腿上,因此怎么抓也不止癢,倒把第二人的大腿抓得血水淋漓。
第二個人在朦朧中摸到腿上的濕處,以為是第三人尿在炕上,急忙催他起來解手。
第三人便披起衣服站在門外解手,隔壁正好是一家酒店,榨酒聲滴瀝滴瀝地響個不停,他以為是自己還在解手,竟一直站到天亮。
————————————
大智慧
這種懵懵懂懂、麻木不仁的精神狀態(tài)是很可笑的。在實際生活中,確實有這樣的人,他們情況不明,對于自己所要解決的問題不能對癥下藥,這也必然會出現(xiàn)這種可笑的結(jié)果。
~~~~~~~~~~~~~~~~~~~~~~~~
千萬買鄰
季雅被罷免南康郡守的官職以后,在僧珍住宅的旁邊買了一處宅院。
僧珍詢問宅院的價格。季雅回答說:“一千一百萬。”
僧珍驚訝地說:“這么貴呀!”
季雅說:“我用一百萬買房屋,而用一千萬買鄰居?。 ?BR> ————————————
大智慧
好的環(huán)境遠比物質(zhì)更重要。生活如此,工作也如此。
~~~~~~~~~~~~~~~~~~~~~~~~
破罐不顧
東漢末年,有一個叫孟敏的人,一天他到市上買了一只煮飯用的陶罐,在路上一不小心,罐子跌得粉碎。孟敏連看也不看一眼,徑自去了。
路人見了覺得奇怪,走過去問他:“你的罐子打破了,怎么連看也不看一下呢?”
孟敏回答說:“罐子已經(jīng)破了,看它又有什么用呢?”
————————————
大智慧
人不能總是糾纏在已發(fā)生的錯誤上,發(fā)現(xiàn)自己錯了,應該馬上改正并仍然保持昂首前進。
~~~~~~~~~~~~~~~~~~~~~~~~
鑿壁移痛
有一個生腳瘡的人,流血流膿,痛不可忍。等了一會兒,他實在忍不住了,便呻吟著對家里人說:“快,你們快把墻壁給我鑿個洞。”
家人問他鑿洞干什么,他不耐煩地說:“你們不用管了,只管鑿就是啦??禳c!”
不一會兒,洞鑿成了,他忙把那只痛腳伸進鄰居家里,足足有一尺多長。
家人問他:“這是什么意思?”
他回答:“讓它痛到鄰家去吧,這回跟我沒啥相干!”
————————————
大智慧
發(fā)生了問題,不去尋找和解決內(nèi)在的根本原因,不承認自身的缺點和錯誤,而一味推卸責任,把矛盾上交或轉(zhuǎn)嫁他人,終究于事無補。
~~~~~~~~~~~~~~~~~~~~~~~~
盜牛者說
衙役押解著一個偷牛的犯人經(jīng)過大街,行人都圍上來觀看。
有個熟人見了犯人很驚訝,問道:“兄弟,你犯了什么罪啦?前幾天你不是還好好的嗎?怎么幾天不見,你就成這樣了?”
“真倒霉!”犯人愁眉苦臉地說,“上次我在街上閑逛,看見地上丟著一截爛草繩,以為沒人要了,就順手拾了起來?!?BR> “有這種事?”熟人不解地問,“拾根草繩也犯法?”
“唉,說不清楚,”犯人回答,“我哪里會想到草繩那頭還拴著一頭小牛呢?”
————————————
大智慧
有些不肯認錯的人,在事實面前不是推諉,就是否認動機,慣于用詭辯來為自己的罪責開脫。
~~~~~~~~~~~~~~~~~~~~~~~~
疑人偷斧
有個樵夫丟了一把斧頭。他疑心是鄰家的兒子偷的,就很注意那個兒子,總覺得他走路的姿勢、面部的表情、說話的聲音,每一句話,所有的動作態(tài)度,無處不像是偷他斧頭的人。
不久,樵夫把斧頭找到了,原來是他自己上山砍柴時丟在山谷里忘記帶回來。
第二天,樵夫又碰到了鄰家的兒子,再留心那兒子的動作態(tài)度,竟沒有一處像是偷斧頭的人了。
————————————
大智慧
判斷一件事情,不能毫無事實根據(jù)地瞎猜。但有些人往往容易在主觀上擬造一個想象,戴著有色眼鏡看人,這樣不可能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
~~~~~~~~~~~~~~~~~~~~~~~~
全是急性子
從前,有一個性急的漢子上街,前腳剛跨進店門,后腳還沒進來,就大聲嚷嚷著:“怎么這么老半天了,面條還沒好?快點給我拿面條上來!”*剛坐上板凳,店家就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面條出來,走到漢子面前把整碗面條往桌子上一扣,說:“你快吃吧,碗我要拿去洗啦!”
這個漢子窩了一肚皮火氣,回到家里告訴妻子,說:“真把我氣死了?!痹捯暨€沒有落地,他還沒說為什么生氣,沒想到妻子已經(jīng)打起了包袱,對他說:“你死了,我得去改嫁啦?!?BR> 于是,妻子說嫁就嫁,當天就改了嫁,妻子改嫁以后剛過了一夜,第二天后夫就鬧著要同她離婚。
妻子奇怪地問他是什么緣故,后夫怒氣沖沖地說:“怪你還不養(yǎng)出個兒子來?!?BR> ————————————
大智慧
任何事情的發(fā)展都有一定的過程,我們應該按照事物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促成事物的轉(zhuǎn)化,而不應該急躁冒進,企望一步登天。
~~~~~~~~~~~~~~~~~~~~~~~~
道學先生
宋代時期,道學成了一種時髦,很多人都爭著模仿道學家的風度。
有一位道學先生到城里去,在大路上恭恭敬敬地弓著腰,背著手,專心致志地踱著四方步,每一小步都不超過規(guī)定的角度和距離。走著走著,便覺得腰酸背痛,疲憊不堪。
他左右張望一番,又回頭小聲問仆人:“看看后頭有沒有人?”
仆人說:“沒有?!?BR> 這個道學先生這才直起腰桿,長吁一口氣,撩開大步,放肆地走起來。
還有一位道學先生正在路上張拱緩步,忽然烏云翻滾,下起傾盆大雨,這位先生慌忙奔跑。
跑出一里多路,忽然他哎呀一聲,痛悔地說:“不好,我失足了,君子知過便改,為時不晚。”
于是,他冒雨回到剛才起跑的地方,又開始一步一步地緩緩踱起來。
————————————
大智慧
道學即理學,理學的思想觀點如何姑且不論,但執(zhí)著于它的某種形式委實迂腐。如此具理學之表者,也未必得理學之實。
~~~~~~~~~~~~~~~~~~~~~~~~
幼女配老翁
艾子有個老朋友名叫虞任,生下個女兒剛滿兩周歲,長得玲瓏可愛。艾子見了十分喜歡,便對虞任說道:“你女兒這么惹人喜歡,我想為我的兒子跟你提親,先給他們把事定下,然后等他們長大后再結(jié)婚,你認為怎么樣?”
虞任也挺高興,問:“你的愛子幾歲啦?”
“4歲。”艾子回答。
“什么!”虞任沉下臉來,“你想要我的小女兒嫁給一個老頭子嗎?”
艾子聽完虞任的話后,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道他說的是什么意思,于是就問他:“你這話是什么意思,我怎么聽不明白,我兒子怎么會是一個老頭子呢?”
虞任恨恨地說:“你還裝糊涂。你兒子4歲,我女兒2歲,你兒子足足要比我女兒大一倍年紀。倘若我女兒20歲出嫁,你兒子就已經(jīng)40歲了,要是不幸再耽擱到25歲出嫁,你兒子就已50歲啦,你不是想叫我家小女去配一個老頭子嗎?”
艾子聽完虞任的解釋后,真是哭笑不得。
————————————
大智慧
在錯誤的前提上,只能推出錯誤的結(jié)論。把暫時的、偶然的現(xiàn)象認做必然的、永久的規(guī)律,也一定會犯類似的錯誤。
~~~~~~~~~~~~~~~~~~~~~~~~
駝鹿落網(wǎng)
在山林草原的野獸中,最狡猾的要數(shù)駝鹿了。
它知道獵人張開網(wǎng),是要把它往網(wǎng)里面驅(qū)趕。所以,就掉轉(zhuǎn)身子,直往獵人撞去。這樣,它一次又一次地逃脫了獵人的追捕。
獵人知道了它的狡詐,就舉著網(wǎng)假裝前來驅(qū)趕它,而在身后張開捕捉它的網(wǎng),駝鹿仍舊照老樣子向獵人沖過來。這樣,它被獵人捉住了。
————————————
大智慧
一個人的行為如果不能隨著情況的變化而變化,制勝的方法就可能成為失敗的原因。
~~~~~~~~~~~~~~~~~~~~~~~~
渾沌開竅
南海之帝名叫“僚”,北海之帝名叫“忽”,中央之帝名叫“渾沌”。僚與忽的關系很好,經(jīng)常來往。每次經(jīng)過渾沌的土地,渾沌總是熱情款待。
有一天,僚與忽在一塊兒閑聊,談起渾沌,兩個人都感激不盡,贊不絕口,準備好好地報答渾沌一番。僚說:“送最名貴的禮物,也不足以報答他的恩德??!”
“是呀?!焙鱿肓艘幌拢吲d地叫道,“有了!有了!你不見人人身上都有七竅嗎?這七竅是看戲聽唱吃飯睡覺少不了的,惟獨渾沌身上沒有七竅,他一定很不舒服,不如我們把他的七竅給鑿出來吧!”僚聽罷,也拍手叫好。
第二天,他們就帶著鐵錘、鋼鑿來到中央之地,見了渾沌先道謝一番,然后讓渾沌躺好,兩人就按著渾沌的頭開始認真地敲打起來。干得氣喘吁吁,汗流浹背,每天鑿出一個孔。
干了七天,總算完成了任務,誰知低頭一看,渾沌早就沒氣了。
————————————
大智慧
天道自然無為,把個人的主觀愿望強加于客觀事物是不正確的。
~~~~~~~~~~~~~~~~~~~~~~~~
道邊苦李
古時候有一位很有名的思想家,叫王戎。他在很小的時候就很聰明,很愛思考問題。
有一次,他和鄰居的一大群小孩跑到村外去玩。沿著大路走哇走哇,忽然看見路旁有一棵李子樹,沉甸甸的果實把樹枝都壓彎了,一顆顆李子晶瑩熟透,很是可愛。
小孩們一聲歡呼,爭先恐后地爬上樹,只有王戎一個人站在路邊不動。
小孩們招呼他說:“快來采嘛,可多啦!”
王戎說:“我不吃,這棵樹長在大路旁,熟透了還有那么多果子,一定是苦的?!?BR> 那群小孩都不相信,于是都從口袋中拿出剛從樹上摘到的李子嘗了幾口,連忙呸呸地吐了出來,果然又酸又苦。
————————————
大智慧
要使自己思考問題時少犯錯誤,就必須遵循客觀規(guī)律。
~~~~~~~~~~~~~~~~~~~~~~~~
螳臂擋車
春秋時期,齊國國君齊莊公有一次乘馬車進山打獵,車輪正在滾滾前進時,莊公突然看見車道當中立著一只綠色的小昆蟲,正怒氣沖沖地舉起兩只前足,朝著巨大的車輪撲來,擺出準備同車輪搏斗的架勢。
齊莊公十分好奇地問車夫:“這是什么蟲子?”
車夫瞥了一眼回答:“這就是螳螂。這種小蟲只知進,不知退,它不知道自己的力量,卻敢輕視它的敵人?!?BR> 莊公長嘆道:“這種昆蟲要是人的話,一定會成為天下無敵的勇士?。 比缓笏钴嚪虻罐D(zhuǎn)過來,繞道行馳,不要碾傷螳螂。
齊國的勇士們聽說了這件事情,知道齊莊公崇尚勇敢精神,更加懂得自己應該怎樣為國家出力。他們個個效仿螳螂,在和敵人對戰(zhàn)時,只進不退,因此打了幾場大勝仗。
————————————
大智慧
由小喻大,見微知著。不畏強暴和不怕死的勇敢精神是非常可貴的。但若不自量力,硬要用雞蛋去撞石頭,也只能自取滅亡。
~~~~~~~~~~~~~~~~~~~~~~~~
翠鳥移巢
翠鳥做窩的時候,最初把它做在很高的地方,為的是躲避災禍。
后來小鳥孵出來了,翠鳥非常疼愛自己的小寶貝,生怕它從窩里摔下來,就把窩移到低一些的地方。后來,小鳥長出毛來了,毛絨絨的,十分可愛。
翠鳥更加喜歡自己的孩子了,又把窩移得更低一些。然而,災難也因此發(fā)生了:人們把它們都捉走了。
————————————
大智慧
事情往往有利有弊,我們要準備做某事的時候,不能光看事情會給你帶來什么利益,而且還應該注意到有什么害處。
~~~~~~~~~~~~~~~~~~~~~~~~
姜從樹生
楚國有個人一輩子沒見過生姜。
有一次上街看見有人在賣姜,感到很新奇,便托著下巴在一旁端詳了好半天,然后對別人說:“這東西一定是在樹上結(jié)出來的?!?BR> 別人告訴他:“錯啦,生姜是從土里生成的?!?BR> “不可能!”這個人堅決地搖搖頭,“你瞧這東西的模樣,非樹上不能結(jié)成?!?BR> 結(jié)果兩人爭論起來?!昂冒桑 边@個人氣呼呼地說,“我們打個賭,找十個人來問,拿乘坐的毛驢做賭注?!?BR> 這個楚國人說:“好,打就打,就按照你的方法?!?BR> 最后他們問了十個人,個個都說生姜是從土里生成的。這個人啞口無言,愣了半天,對別人說:“毛驢讓你牽走,可生姜還是從樹上生出來的!”
————————————
大智慧
在事實和真相面前,仍然固執(zhí)地堅持不正確的觀點,只能貽笑大方。
~~~~~~~~~~~~~~~~~~~~~~~~
如此朋友
西郭子僑和公孫詭隨、涉虛三人一起改變裝束,鬼鬼祟祟地出門去,經(jīng)常在夜里翻越鄰居的墻壁。這位鄰居非常憎厭他們,就在他們來回的路上挖上一個坑,在坑里放入糞便。
一天晚上,他們又要出門去。西郭子僑在*的時候首先落入糞坑,但他卻不吭聲,反而招呼公孫詭隨快翻。公孫詭隨跟著也落入糞坑,正想呼叫,西郭子僑掩住他的嘴巴低聲說:“不要出聲?!币粫荷嫣撘瞾砹?,同樣也落入了糞坑。
西郭子僑于是說道:“大家都一樣,我想也就沒有什么可以互相譏笑的了?!?BR> ————————————
大智慧
自己受了挫折,不把教訓告訴大家,反而引誘別人犯同樣的錯誤,以求得心理平衡,這樣的朋友絕對不是真正的朋友。
~~~~~~~~~~~~~~~~~~~~~~~~
黃公嫁女
從前,齊國有一位姓黃的老相公,很講究為人謙讓自卑,也喜歡大家稱道他謙卑的美名。
黃公有兩個妙齡女兒,養(yǎng)在深閨,雙雙長得容貌艷麗,體態(tài)嫻雅,堪稱天姿國色。
有人聽說了,就向黃公拱手道喜說:“相公好福氣,養(yǎng)的女兒才貌超群?!?BR> “哪里,哪里!”黃公總是連連搖頭,“小女質(zhì)陋貌丑,粗俗蠢笨,不足掛齒,不足掛齒!”
長此以往,眾人都信以為真。于是,黃公二女的丑惡名聲便遠播鄉(xiāng)里,早就過了婚嫁年齡,卻沒有一個人來上門求聘。
衛(wèi)國有個無賴漢子,早死了老婆,一直無錢再娶,便跑到黃公門上求婚。等婚禮完畢,揭開頭巾一看,竟是一個絕代佳人,無賴漢像拾到金元寶一樣高興。
消息很快傳開了,人們都知道原來是黃公過于謙虛,存心把自己女兒說丑的。于是,許多名門望族都競相爭聘他的第二個女兒,一時間,黃公家門庭若市。
————————————
大智慧
謙虛本來是一種美德,但過分謙虛也會變成虛偽。要正確地認識客觀事物,就一定要實事求是。
~~~~~~~~~~~~~~~~~~~~~~~~
楊布打狗
戰(zhàn)國時,有個人叫楊布,在他們州里也算是小有名氣。
有一天早晨,楊布穿著一件白布褂子上街買東西。天忽然下起陣雨,楊布就脫下外衣,穿著里面的黑布衣回來了。
走到家門口,他養(yǎng)的一只大狗仿佛看見陌生人似的,對他呲牙咧嘴,汪汪狂吠。楊布見了無名火起,拾起一根燒柴的棍子,追上去要揍它。
他的哥哥楊朱從里屋跑出來一看,說道:“不要打它,你怎么能怪狗呢?如果讓你的狗出去時一身白毛,回來時變成了一身黑毛,你能不奇怪嗎?”
————————————
大智慧
如果被假象迷惑,就會做出錯誤的判斷。人們要學會識別假象,不要上當受騙。
~~~~~~~~~~~~~~~~~~~~~~~~
牛缺遇盜
從前有個讀書人名叫牛缺。
有一天,他趕著馬車經(jīng)過深山野林,突然聽見一聲呼哨,路旁閃出一群強盜,個個舉著明晃晃的尖刀,把他的車馬、銀錢統(tǒng)統(tǒng)搶走,連衣服也剝得干干凈凈。
有一個強盜走出幾步回頭看看牛缺,只見他端坐路邊,臉上非但毫無憂懼之色,反而顯出一副輕松得意的樣子。
強盜們覺得很奇怪,問他:“喂,老子搶走你的錢財,刀子也擱在你面前,你好像一點也不害怕,這是什么道理?”
牛缺斯斯文文地回答:“車馬不過是給人坐的,衣服不過是遮蔽身體的,你們拿去與我何妨?圣人是不會用這些身外之物來損害自己身心道德的?!?BR> 強盜們你看我,我看你,然后一齊哈哈大笑說:“咱們雖然不曾念書,也聽說過這種不講財利的人乃是世上圣人。像你這般圣人見了官府,定要告發(fā)咱們這等不圣之人,不如先把你宰了吧!”
說完強盜們舉起刀,一刀砍去,牛缺連哼一聲也來不及就喪命了。
————————————
大智慧
在兇惡的敵人面前,既不敢于斗爭,也不善于斗爭,卻高談仁義,以清高自詡的人,實在愚蠢可笑。
~~~~~~~~~~~~~~~~~~~~~~~~
親眼所見
春秋戰(zhàn)國時期,齊國有個豪富人家,家中積累的財富有上千金。
這家主人有兩個兒子,由于家中有萬貫家財,兩個兒子從小就嬌生慣養(yǎng),從來不勞動,不生產(chǎn),也不管理事物。他們只知道整天吃喝玩樂,游手好閑,逐漸變得愚昧起來。他們的父親對此聽之任之,不加管教,所以兒子愚昧的程度越來越厲害。
有一天,艾子看到這種情況,提醒他們的父親說:“你的兩個兒子雖然長得很漂亮,但是不通達事理,將來他們怎么能繼承祖業(yè),管理家務呢?”
老父親聽了非常生氣地說:“你這個人怎么這么不會說話?你自負才高,自以為了不起,什么都知道,就說我的兒子什么都不懂。我的兒子,難道真的像你說的那樣嗎?”
艾子笑了笑說:“你老別生氣,如果你不信,咱們姑且不拿太難的事情考驗他們,只問一問你的兒子們,每天吃的糧食是怎么得來的?如果他們知道,答對了,我甘愿承擔胡說八道的罪名。你看這樣可以嗎?”
父親同意了,于是聽從艾子的方法,把他的兩個兒子叫來問道:“你們每天吃的糧食是怎么得來的呀?”
兩個兒子認為此問題實在是太簡單了,簡直不值得一提,便嬉笑著說:“這點小事還用問嗎?不是從米袋里取出來的嗎?那天廚子做飯的時候我們親眼看見的?!?BR> 老父親聽了立刻沉下臉,凄愴地說:“你們倆竟愚昧到如此地步,太讓我吃驚了。要不是艾子提醒,險些誤了你們一生的大事。咱們家的糧食怎么會是從米袋里取出來的呢?明明就是從田里拉回來的,這也是我親眼看見的?!?BR> 就這樣,兒子說是從米袋里取出來的,父親說是從田里拉回來的,各持己見,爭論不休??勺詈笳l也沒說出來糧食是經(jīng)過春種、夏鋤、秋收這樣艱苦勞動得來的。
艾子聽了以后,感嘆道:“唉!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父親,才生出了這樣的兒子來呀!”
————————————
大智慧
認識源于實踐,離開了實踐,就會愚昧無知。
~~~~~~~~~~~~~~~~~~~~~~~~
詩禮發(fā)冢
古時候,有兩個儒士專干掘墓盜財?shù)臓I生,并且力求盜墓時的每一個動作都合乎詩書里的繩墨。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里,兩個人在荒郊野墳又忙了個通宵,他們二人各有分工。
大儒在墓頂上望風,他四面張望一下,然后字正腔圓地念道:“東方太陽出來了,墓掘得怎樣啦?”
小儒鉆在墓穴中,一邊剝死人衣服,一邊從從容容地答道:“裙襦還未解開,發(fā)現(xiàn)口中有珠?!?BR> “哦,取出來!古詩早有記載,”大儒唱道,“‘青青之麥,生于陵陂,活著你不肯做好事,死后為啥含寶珠?’你還愣著干嘛?趕緊把它取出來??!”
“嘴閉甚緊,如何取法?”
“撮著他的頭發(fā),揪著他的胡須,用鐵鉤慢慢撬開嘴,用刀子輕輕剖開頰。切記,千萬不要碰壞口中珠?!?BR> ————————————
大智慧
有些人常常做了壞事還振振有詞,引經(jīng)據(jù)典,真是可笑之極。
~~~~~~~~~~~~~~~~~~~~~~~~
彭幾剃眉
彭幾是一個喜歡崇拜名人的讀書人。
有一次,他初次看見宋朝大文學家范仲淹的畫像,連連拱手說:“敬佩,敬佩,新昌布衣彭幾拜謁!”
然后,他把畫像仔仔細細端詳一番,深有感觸地說:“一點不錯,有奇德的人,相貌也一定是特殊的?!?BR> 接著,他取出鏡子對著面孔左照右照,又捋捋自己的胡須得意地說:“大體上是同范公相像的,只是我的耳朵里少了幾根毫毛。不過這不要緊,再添幾歲年齡,自然會長出來的?!?BR> 后來,他到廬山游玩,在太平觀里看見唐朝名臣狄仁杰的畫像,連忙敬禮說:“宋朝進士彭幾拜謁?!卑萘T,他又對著畫像仔細研究起來。他發(fā)覺狄仁杰的眉毛與凡人不同,分枝的眉梢直插到鬢邊,他牢記在心,回到家里就用剃刀修理眉毛,把眉毛做成了像狄仁杰畫像中的一樣。家人看見了,又是驚訝又是好笑。彭幾道:“笑什么?我上次見范公,只恨少了耳毫?,F(xiàn)在見到狄公,能不剃眉毛嗎?有什么好笑的!”
————————————
大智慧
我們在學習別人長處的時候,首先應該注意事物的內(nèi)容,而不要只注意形式而忽視內(nèi)容。
~~~~~~~~~~~~~~~~~~~~~~~~
斥鸚笑鵬
相傳遠古時候有一種大鳥,名叫鵬。這種鳥外形其大無比,它的脊背好似巍峨的泰山,它展開雙翅,宛如遮天的烏云。平時它收起翅膀,棲息在北山之上,須待到六月間羊角旋風刮來,鵬便借著風勢,舒展雙翼,乘風直上九萬里。然后背負青天,翅絕云天,直飛向南,最后在南海上降落。
有一只小鸚雀在刺棵草叢里蹦蹦跳跳,抬頭看見鵬掠天而來,便嘰嘰喳喳笑著對同伴說:“瞧這個笨重的家伙,沒有大風就飛不起來,多么可笑!我雖然跳不到一尺,飛不過數(shù)丈,可是愛跳就跳,愛飛就飛,在麻蓬荊棘之處鉆進鉆出,多么自在!可它呢,哈哈,看它飛到哪里去!”
它的同伴非常嚴肅地說:“盡管你飛行不需要借助大風,但是你永遠也達不到鵬那樣的高度。”
————————————
大智慧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用你認為所謂“對”的目標去衡量別人是錯誤的。
~~~~~~~~~~~~~~~~~~~~~~~~
庸醫(yī)斷箭
從前有一個醫(yī)生,自稱擅長外科。
有一次,一個軍營里有位副將在戰(zhàn)場上中了流箭,箭頭深深扎進筋膜內(nèi),痛苦不堪,他立即派人請那位外科醫(yī)生來施行手術。
醫(yī)生走到床邊,稍一察看,便掏出一把大剪刀,咔嚓一聲剪去露在外面的半截箭桿,然后就要辭去。
副將拉住他說:“箭頭還扎在肉里面,怎么不取出來?”
醫(yī)生回答:“這是內(nèi)科的事情,與外科概無關系?!?BR> ————————————
大智慧
看不到事物局部和整體、現(xiàn)象和本質(zhì)之間的聯(lián)系,就不能獲得真知。
~~~~~~~~~~~~~~~~~~~~~~~~
癡人說夢
從前,一個姓戚的大戶人家有一個少爺,這個戚家公子一直都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雖然從小喜愛讀書,但生性癡笨。
一天早上,他從床上爬起來,懵懵懂懂,到處張望,忽然一把拖住進來收拾房間的婢女,問道:“昨天夜里你夢見我沒有?”
婢女莫名其妙,回答:“沒有?!?BR> “什么?”公子氣得破口大罵,“我明明在夢中看見你,你為何要當面耍賴?”頓時在房間里鬧得一塌糊涂。
老夫人趕來問究竟,公子扯著她的衣襟大喊大叫說:“這個癡婢真該打,我明明夢見她,她卻說沒夢見我,存心欺主,這還得了!”
————————————
大智慧
把虛幻的東西當作真實,還要把這種虛幻的主觀感覺強加給別人,實在是違反常識的愚蠢之舉。
~~~~~~~~~~~~~~~~~~~~~~~~
專修皇冠
有個小手藝人靠制作剪刀,敲敲鐵皮過日子。
有一天,他挑著貨擔串村莊,正巧碰上皇帝在郊外游玩,皇帝一個不留神,跌壞了皇冠。太監(jiān)便拉住小手藝人,請他修補。補好后,皇帝很滿意,賞給他一大筆銀子。
回家途中,他經(jīng)過山林,看見有一只老虎正滾在路旁痛苦地呻吟,見人來了,舉起一只血淋淋的腳掌,做出求救的樣子,原來虎掌上戳進一大根竹刺。
小手藝人便取出鐵鉗拔出竹刺。老虎立即銜來一條肥鹿作為報答。小手藝人高興極了,回到家里對妻子說:“好日子要來啦!我有兩樣技術,包管馬上發(fā)財?!钡诙?,他湊足一筆錢把門面裝修一新,并掛起一塊大招牌,上面寫道:“專門修補皇冠,兼拔虎掌竹刺。”
————————————
大智慧
偶然的現(xiàn)象是事物發(fā)展過程中由于外在的、非本質(zhì)的原因而產(chǎn)生的,如果把偶然的事情當成是必然的,那么肯定會失敗。
~~~~~~~~~~~~~~~~~~~~~~~~
白馬非馬
公孫龍是戰(zhàn)國時名家的代表人物,他最有名的名辯命題是“白馬非馬”論。
他說:“馬是指馬的形狀,白是指馬的顏色,顏色既然不等于形狀,所以白馬也就不等于馬?!?BR> 他怕別人還不明白,又舉例說:“買馬,當然買什么馬都可以,黃馬、黑馬、棗紅馬都不拘泥于顏色,只要好看就行了。但是買白馬那就不同了,非買白馬不可,可見白馬非馬。”
————————————
大智慧
過分夸大這兩個概念的差異,看不到“一般”和“個別”的辯證關系,會導致違反客觀事實的錯誤結(jié)論。
~~~~~~~~~~~~~~~~~~~~~~~~
烏龜訓子
在一個貧瘠而偏僻的山溝里,住著一群小烏龜。
這群小烏龜不安分守己,非常淘氣,總想爬到山溝外邊,尋找肥沃的池沼去游玩尋食。老烏龜常常警告它們說:“小心,不要到那兒去!池沼旁邊有獵人等候著,一旦捉到你們,就會用刀把你們砍成五瓣。”
但是有小烏龜們卻把媽媽的話當作耳邊風。
有一天,它們相約著偷偷爬出山溝,來到明亮而肥美的池沼旁邊,高高興興地玩耍起來。
獵人早就埋伏在樹叢里,用繩鉤一只一只地把烏龜套住了。只有幾只小烏龜藏在石塊后邊,僥幸逃了回來。
老烏龜一見只剩下幾只小龜?shù)琅赖鼗貋恚煮@又急地問:“你們上池沼去了嗎?是不是碰見獵人啦?”
“獵人倒沒有碰見,”小烏龜喘著氣回答,“只看見一根根的長繩子追在我們*后面?!?BR> “小傻瓜!”老烏龜氣惱地說,“就是這根長繩子,早先你們的公公爺爺也是因為有它才丟掉性命的!”
————————————
大智慧
有些人就是這樣,看不見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孤立地看問題,往往犯了錯誤還不自覺。
~~~~~~~~~~~~~~~~~~~~~~~~
揖讓救火
從前,趙國有個人叫成陽堪。有一次,他們家的房子著火了,因為房子很高,沒有梯子蹬不上去?;饎莘浅疵?,必須馬上蹬上房頂滅火。成陽堪就派他兒子到鄰居奔水氏的家里去借梯子。
成陽堪的兒子平日里飽讀詩書,對禮節(jié)之道爛熟于心。此時他穿上衣服,戴上帽子,打扮得整整齊齊,不慌不忙地走到奔水氏家里。主人迎了出來,他連作了三個揖,才緩步蹬上臺階,進到廳堂里,安靜地坐在西邊柱子下的客人席位上,絲毫不提一句有關救火的事情。
主人見到年輕的客人這樣從容不迫,彬彬有禮,落落大方,一種敬佩之心油然而生,便更加殷勤地招待客人。主人命令仆人擺上宴席,盛情款待這位客人。主人舉起酒杯,向客人敬酒。年輕的客人離開座位,站起來喝完了酒。為了表示感激之情,他也舉起酒杯,回敬主人。一切都進行得有條有絮,禮節(jié)周到完備。
喝到正高興的時候,這時候主人開口說話了。他問客人說:“先生大駕光臨,真令寒舍蓬篳生輝。有什么事需要我?guī)兔??如果有的話,請盡管吩咐,能做到的話,我一定不會推辭。”
聽到主人的問話,成陽堪的兒子這才說明了來意。他語氣不急不緩地說:“家門不幸,上天降禍到我家,房子著了火,肆虐的烈火燒得正旺。想要爬上高大的房屋去澆水滅火,肋下又沒長著翅膀,飛不到房上,只好望著失火的房子號哭。聽說你們家里有登高的梯子,可不可以借給我家用呢?如果可以的話,晚生將不勝感激。”
奔水氏聽了他的話,大吃一驚,這才知道他家著火了。俗話說水火不留情,怎能這樣不緊不慢呢?奔水氏急得直跺腳,說:“你怎么這么迂腐呢?假如正在山上野餐,老虎來了,一定趕緊吐出口中沒吃完的東西,奔跑逃命;假如正在溪水里洗腳,看見鱷魚奔來,一定顧不上穿鞋,就光著腳逃命。你家房子已經(jīng)著火了,這哪里是你作揖禮讓的時候???快,我們趕緊去救火吧!”
于是,奔水氏趕緊和仆人抬著梯子,讓成陽堪兒子領路,跟在他的后面,往他家跑去。
大路太繞遠,他們就抄小道跑,小道又崎嶇不平,他們深一腳淺一腳,跌倒了爬起來再跑。跑啊跑啊,他們終于跑到了成陽堪的家,抬頭一看,房子早已經(jīng)燒成灰了。
————————————
大智慧
辦事要分清輕重緩急,抓住主要矛盾盡快解決。拘泥于小節(jié)、不知抓住主要矛盾的書呆子只能把事情辦砸。
~~~~~~~~~~~~~~~~~~~~~~~~
黎丘老人
戰(zhàn)國時期,魏國北部有座山,名字叫黎丘山。山上有個奇怪的鬼,名字叫黎丘鬼。這個黎丘鬼的的特點是最喜歡裝作別人的兒子、侄子、兄弟或什么人的模樣去捉弄人。
城中有位老人叫黎丘老人。有一天,黎丘老人到市場上的酒店去喝酒,他看到了老朋友,分外高興,不知不覺間喝了很多,等他喝得酩酊大醉后才往家走。黎丘鬼看見之后,便搖身一變,裝成他兒子的模樣,前來攙扶他回家。
這個黎丘鬼十分頑皮,借攙扶老人之機,在道上百般地折磨他。黎丘鬼一會兒把老人推倒,一會兒在老人腳下使絆,一會兒捅老人的腰,一會兒抓老人的背。老人感到十分難受,但因喝醉了酒,渾身疲乏無力,也只好默默地忍受了。
這位老人終于回到了家里,迷迷糊糊地倒在了床上,酣睡了一夜。第二天早上酒醒之后,老人就責罵他的兒子說:“我作為你的父親,難道對你不夠慈愛嗎?有什么地方對不起你嗎?我昨天喝醉了酒,在回家的路上你那樣折磨我,究竟是為什么呀?”
兒子聽了一愣,自己并沒有這樣做啊,于是感到非常委屈,跪在地上一邊磕頭一邊哭著說:“這是從何說起呢?我真的沒有做過此事。昨天我到城東去要債了,怎么會在路上折磨您呢?如果你不相信,就問問家里人。再不相信,就去問問借債的人。”
家里人看見這種情況都紛紛作證,又把收來的債款給老人看,老人相信了。但是老人依然十分困惑,經(jīng)過仔細的思索,終于恍然大悟地說:“哦!我明白了,一定是黎丘山上的那個鬼在捉弄我。過去我常聽說有這樣的事。明天我特意到市上去喝酒,如果他再來,我一定殺了他?!钡诙欤先藴蕚浜昧艘话褎Ψ旁谘?,又到市上的酒館里去喝酒。當他喝得大醉往家走時,他的兒子因為前一天的遭遇,擔心父親再遇上黎丘鬼,受到捉弄,就急忙跑到半路上去迎接他。
老人看見兒子上來攙扶他,又以為是黎丘鬼前來搗亂,便趁其不備,拔出劍來,一劍將兒子刺死。這位自以為聰明的黎丘老人,因為被狡猾的黎丘鬼的假象所迷惑,結(jié)果誤殺了自己的親生兒子。
————————————
大智慧
對于表面很相似的事物,一定要詳察。如果粗心大意,就會鑄成無可挽回的大錯。
~~~~~~~~~~~~~~~~~~~~~~~~
一葉障目
楚國有個人家境破落,生活貧困。妻妾都勸他讀書考取功名,但是他嫌讀書太累,不想讀;妻妾又勸他去地里干活,秋后豐收也可以用來賺錢,可是他又害怕辛苦,不去好好勞動,整天就躺在床上想著能發(fā)一筆橫財。
有一天,他閑來無事,就拿起一本叫《淮南方》的書看。據(jù)說那是一本很神奇的書,它可以讓人成仙。他翻著翻著,就在書里翻到這樣一段話:螳螂捕蟬,全靠有樹葉給它遮身,人要是得到那片樹葉,就可以用來隱蔽身形,誰都看不見你。
這短短幾句話就很讓他心動,他心想:如果真的讓我找到這片樹葉的話,那我就可以去偷銀子,而且別人也發(fā)現(xiàn)不了我,到時候,我就能發(fā)大財了。
于是,他丟下書,跑到樹林里仰頭張望,想要找到一個螳螂隱身的樹葉。找了好半天,總算發(fā)現(xiàn)有一只大螳螂躲在一片樹葉背后,舉起雙臂朝蟬撲去。他急忙攀上樹岔,伸手去摘那片樹葉??墒怯捎谛幕?,樹葉落到地上。地上原來就鋪著厚厚一層落葉,他無法分辨,就干脆把地上的樹葉統(tǒng)統(tǒng)掃回家,竟裝了滿滿幾大斗。
他回到家以后一片一片地試驗。他舉起一片樹葉遮住自己的眼睛,問他的妻子說:“你看得見我嗎?”
妻子正忙著織布,回頭說:“看得見。你這是干嘛?”妻子被他這奇怪的舉動搞得莫名其妙。
“不要你多管?!彼麚Q了一片樹葉又問,“還看得見我嗎?”
“看得見?!?BR> 從正午一直到日頭偏西,楚人不停地揀起樹葉問妻子。到最后,妻子實在厭倦不堪了,只好隨口回答:“看不見了。”
這一下,楚人信以為真,認為自己真的找到了螳螂隱身的那片樹葉,高興極了,連忙拿著這片樹葉,徑直朝市場跑去。市場上車水馬龍,十分熱鬧,各種各樣的貨物應有盡有。他一手舉著樹葉擋住自己的眼睛,一手在店鋪上挑好東西,伸手就抓。沒想到手還沒有來得及縮回來,別人就怒喊著朝他撲來,將他扭送到縣衙門去了。
————————————
大智慧
人的目光如果為眼前細小的事物所遮蔽,就會看不到全局或整體。
~~~~~~~~~~~~~~~~~~~~~~~~
鞭背敷屎
從前,鄉(xiāng)下有一個小財主,一輩子沒出過門,也從來沒見過外面的世界是怎么樣的,所以他總盼望著有一天能夠到外面的大郡里見識見識,可是這需要一筆不小的開支,雖然自己是一個財主,但是他也舍不得。
后來,他終于抵不住誘惑來到京城。這京城果然繁華,大街上人多得并肩接踵,賣什么的都有,一時間,看得他眼睛都花了。
他無意中看到了京城的衙門,看見有個在衙門里挨了鞭打的人,正在熬煮一鍋馬糞,往脊背上面敷。財主見了很奇怪,于是就上前問那個人:“喂,這位仁兄,你這是干什么?我在旁邊看了半天都不明白。我剛從鄉(xiāng)下來,第一次來京城,不明白,所以問問,希望你別見怪!”
那人回答他:“這你可就不懂了,這煮熟的馬糞可以使瘡傷早日痊愈,并且不留下任何傷痕?!?BR> 財主一聽,如獲至寶,急忙趕回家中,得意地對家人說:“此番我上京城,可得到了一大智慧。”
“什么智慧?”家人看他那個高興勁兒,都爭著問。
“急什么?待我當場試驗,也好讓你們開開眼界?!必斨饕贿呎f著,一邊脫下身上的長袍。
衣服脫下后,就吩咐家奴:“快取皮鞭來,重重打我二百鞭。”
家奴驚得瞠目結(jié)舌,又不敢違命,便將主人按倒在地。
打完后,財主已經(jīng)是痛得不知道東南西北了,家奴攙扶著他站了起來。
起來后,他又吩咐家奴取一些馬糞煮在鍋里,然后將其均勻地涂在背上。
這方法雖然很有效,但是他卻為試驗馬糞的功效挨了二百皮鞭。
————————————
大智慧
藥是用于療傷和減少痛苦的,為了證明藥的功效,先把自己弄傷受苦,不是本末倒置了嗎?
~~~~~~~~~~~~~~~~~~~~~~~~
馬與虎斗
從前,有個人養(yǎng)了一匹馬,這馬極其高大、雄壯而有力氣。它頭上長著長長的鬃毛,長得遮住了眼睛。
主人常常把它放到山中去吃草,因為馬強壯的外形,山中的野獸都不敢去和它較量。
有一天,它遇到山中的一只老虎,老虎虎視眈眈地奔向它,想吃掉它。它也不甘示弱,就撲向老虎,和老虎搏斗起來。整整搏斗一天未分勝負,馬只好退了下來回到家中。
看見馬和老虎搏斗的人,向馬的主人稱贊了馬的勇敢善斗。主人高興地說:“我的馬真是很雄壯?。〔贿^,我的馬之所以沒有戰(zhàn)勝老虎,是因為它頭上的鬃毛太長了,遮住了它的眼睛。如果把它頭上的鬃毛剪掉,讓它看得清楚些,它肯定會戰(zhàn)勝老虎的。”于是便二話不說,拿出剪刀剪掉了它頭上的鬃毛。
第二天,馬的主人跟在馬的后邊,到了山上,果然看見一只老虎,奔向他的馬。馬的主人本來想觀看一下自己的馬戰(zhàn)勝老虎的壯觀場面,沒料到,馬見了老虎之后,立刻驚慌失措,站不穩(wěn),還沒斗過三個回合,馬就被老虎吃掉了。
馬的主人非常失望而惋惜。他在回家的路上一邊走一邊想:“馬為什么昨天那樣勇敢善斗,而今天卻這樣怯懦無力?”
主人百思不得其解,便去詢問村里的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
老者聽了后說:“天下的事成功在于勇敢,失敗在于怯懦。馬第一天因為鬃毛遮住了它的眼睛,不知道自己的對手是老虎,所以膽大勇猛,不知道害怕;第二天,它的鬃毛被剪短了,它看清楚自己的對手是老虎了,所以精神上就膽怯、氣餒,就失敗了?!?BR> ————————————
大智慧
勇敢是獲勝的重要砝碼。
~~~~~~~~~~~~~~~~~~~~~~~~
一枕黃粱
從前,有個姓盧的青年,平時愛舞文弄墨,但卻屢試不中,人們都叫他盧生。盧生家境非常貧寒,但他卻總向往著榮華富貴。
有一次,他外出旅游經(jīng)過邯鄲,住在一家客店里。在客棧里住著一個姓呂的老人,盧生見老人生得慈眉善目,談吐不凡,于是便和他攀談起來。在談話之間,盧生連連嘆息自己窮困境遇,時時流露出不甘寂寞,向往榮華富貴的心情。
姓呂的老頭知道了盧生的心愿,便從口袋里取出一個裝飾著精致刺繡的漂亮枕頭說:“你枕著這個枕頭睡一覺,就可以得到你所向往的榮華富貴了?!?BR> 盧生聽了半信半疑,這時他看見店主人正在煮黃米飯,于是心想:“反正離吃飯時間還早,不妨就試試吧?!北R生躺下去,頭剛挨到枕頭,果然就立刻做起美夢來。
不一會兒,他夢見他娶了清河崔府的一位高貴美麗的小姐為妻,然后過著錦衣玉食的日子。崔府有錢有勢,借著崔府在城里的地位和名聲,他便開始發(fā)憤讀書,到了第二年考中了進士。
然后皇上召見他,并且還欽點了他。后來,他步步高升,青云直上,憑著他在朝中的關系和皇帝對他的信賴,他不僅做了“節(jié)度使”、“御史大夫”這樣的封疆大吏,還當了宰相,而且一干就是十年。后來,由于他的卓越成績和對國家的貢獻,被皇上封為“趙國公”。
他夢見自己有五個兒子,兒子個個都做了官,并且還都同名門望族結(jié)了親。他還夢見自己有十幾個孫子,孫子個個聰明過人。大小官員都和他來往,恭維他,稱贊他,他覺得自己神氣十足。他金銀成堆,財寶無數(shù),整天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他的年壽很高,一直活到八十多歲。
正當他沉浸在榮華富貴、紙醉金迷的生活之中,突然覺得枕頭被人撤走了,于是立即從夢中醒來,睜開眼睛一看,店主人煮的那鍋黃米飯還沒熟呢。他感到非常驚異,幾十年的富貴榮華,竟是短短的一枕黃粱。
姓呂的老頭看見盧生有些醒悟,一邊把枕頭裝在口袋里一邊笑著說:“年輕后生,請記住,人生的榮華富貴就是一場夢?!?BR> ————————————
大智慧
富貴榮華全是假,平平淡淡才是真。榮華富貴不過是一場夢,不值得羨慕。
~~~~~~~~~~~~~~~~~~~~~~~~
南柯一夢
從前,有個人叫淳于棼,他是個不注意小節(jié),愛喝酒、好使性子的俠客,一直都過著放蕩不羈的生活。也是因為他喝完酒愛使性子,經(jīng)常得罪上司,所以被罷職在家閑居,生活十分落魄。
他家門前有棵大槐樹,枝葉繁茂。有一天他過生日,就邀請來幾個好朋友一起到街上的酒樓里吃飯,一時豪情大發(fā),便喝得酩酊大醉。
他喝得太多了,連話也說不成,只聽到嘴里“啊、哦、哇”。兩個朋友把他扶回家,讓他躺在廊屋里,說:“你先休息,我們?nèi)ノ柜R、洗腳,等你好些我們再離去。”
淳子棼睡著之后,恍恍惚惚看見有兩個身穿紫衣的使臣前來,說是奉大槐安國國王之命,前來請他輔佐國王。
他一聽是國王召見,心里很是興奮,心想:終于有人要重用我了,沒想到我還能讓國王親自派人來請我。急忙下床整衣,跟兩位使者出來。
到了門外,看見有七八個隨從和四匹馬拉的青油小車在等他。隨從們把他扶上車子,前呼后擁地朝一棵大槐樹下駛?cè)ァ?BR> 大槐樹下有個洞口,車子進了洞口,只見晴天麗日,草木道路,山川原野,城郭村落,別是一番天地。他被拉進皇宮,拜見國王。
國王見到淳于棼之后非常高興,而且在跟他交談中,也覺得他不拘小節(jié)、懷有忠義之心也有大將風范,所以就立即下旨把金枝公主許配他為妻,他頓時成了大槐安國的駙馬。金枝公主美貌多情,行了交歡之禮后,兩個人情投意合,一天比一天親密。從此淳于棼便過起錦衣玉食的生活來。
國王十分器重他,不久就升他為南柯郡太守。他上書推薦自己的兩個朋友來做他的助手,國王也都一一答應。他上任之后,一切順利,政績突出,百姓擁戴,國王于是更加信任他。公主溫柔賢惠,為他生了五男二女。
正在官位顯赫、生活美滿得意之際,鄰國檀夢國突然舉兵入侵,而他們攻打的第一站就是南柯郡。大槐國王聽到這個消息之后,立即降旨給淳于棼,讓他統(tǒng)帥南柯軍民抵抗敵軍。
接到圣旨后,他就急忙帶兵出戰(zhàn),不料卻打了一場大敗仗。在戰(zhàn)役中,他的妻子金枝公主不幸去世,軍民死亡也很多,國王因此也就不再信任他,不僅免去了他的官職,而且還軟禁了他很長時間。
最后國王又下令送他回家,臨走時,沒有一個隨從送他,坐的是一輛破舊不堪的車子。淳于棼回到家中,心情十分不快,剛踏上臺階,被臺階絆了一下,突然醒悟,原來是一場夢。
醒來后,他把夢中的奇遇告訴了他的兩個朋友,朋友聽到他的話,便一同帶著仆人,拿著斧頭、鍬、鎬等來到大槐樹下,在夢中見到的地方開始挖,大概挖了兩米深的時候,看到原來是個大螞蟻洞,洞中的構(gòu)造和淳于棼夢中所見大槐安國王宮一模一樣。
————————————
大智慧
人活在世上,不能過分追求名利。
~~~~~~~~~~~~~~~~~~~~~~~~
東郭先生
春秋時期,有個東郭先生要到中山國去。
他早晨起來趕著瘸驢馱著圖書在路上走,突然有一只狼跑到他面前,伸長脖子可憐地望著東郭先生,哀求他說:“先生,現(xiàn)在趙簡子打獵正在追趕我,我眼看就沒命了。如果您肯把我藏到口袋里,救我一命,您的恩德就好像讓死者復生,使白骨生肉,我一定會報答您?!?BR> 東郭先生說:“啊呀!我私藏你這只狼,觸怒了趙簡子我可是要犯死罪的,他可是趙國的相國。到時候,我連我自己的命都保不住,哪里還能保得住你的性命呢?更不敢指望你報恩!不過,看你怪可憐的,即使有禍我也在所不辭?!?BR> 于是東郭先生就倒出袋子里的書,把狼小心翼翼往袋子里裝,前邊怕碰了狼的下巴,后邊怕窩了狼的尾巴,裝了三次才裝好。然后把口袋放到驢背上,牽著驢躲到路邊。
不一會兒,趙簡子帶著一群武士追來了,他看見狼突然失蹤就有些懷疑,憤怒地拔出劍來砍斷車轅一頭,對著東郭先生罵道:“誰隱瞞狼逃跑的方向,就讓他和這車轅一樣?!?BR> 東郭先生急忙跪在地上說:“我早晨起來迷了路,怎么會知道狼的蹤跡呢?您位高權重,我再愚蠢也不會隱瞞狼逃跑的方向。狼的本性貪婪狠毒,作惡多端,您除掉它是大快人心的事呀。再說大路岔道很多,誰知狼從哪條路逃走了?!?BR> 趙簡子聽了覺得東郭先生的話很有道理,便掉轉(zhuǎn)車頭走了。
過了一會兒,見趙簡子走遠了,東郭先生便把狼從口袋里放出來,讓它趕快逃命。
狼得救了,卻一點也沒有像它承諾的那樣報答救命恩人,反而咆哮著對東郭先生說:“現(xiàn)在我餓極了,如果吃不到東西餓死,那還不如死在獵人手里呢。既然你救了我,那就救到底,請把你的身軀獻給我填飽肚子吧!”狼說著便撲向東郭先生。
東郭先生和狼一邊搏斗一邊罵道:“你這個忘恩負義的狼,真是喪盡天良,我救了你一命,你不報答我就算了,竟然還恩將仇報!”眼看著東郭先生就快支撐不住了,滿頭大汗。狼很得意,因為它知道,東郭先生馬上就會成為它的口中餐。
這時有個砍柴的老人經(jīng)過,他看到這種情形,他立即勸住了狼,問狼:“你為什么要吃東郭先生。”狼狡辯說:“是他想把我裝到口袋里悶死?!?BR> 老人又問東郭先生:“你為什么要把狼裝進口袋里?這好像就是你的不是了?!睎|郭先生把剛才事情的經(jīng)過對老人講了一遍,老人這才明白了一切,對狼說:“我不信,這么小的口袋怎么會裝下你這么大的狼?”
狼為了證明自己有理,又鉆進口袋讓老人看。
老人連忙把口袋用繩系住,然后拿起手中砍柴的斧頭將狼砍死,并對東郭先生說:“對害人的禽獸決不能手軟。”
————————————
大智慧
絕不能憐惜像狼一樣的惡人,因為他們害人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
一個人的行為如果不能隨著情況的變化而變化,制勝的方法就可能成為失敗的原因。
人們往往停留在感性認識上,只能見到或接觸到事物的某些表面或局部。要全面地、深刻地認識事物,只有在感性認識基礎上,提升到理性認識的高度才有可能。
明智的在用人路線上,應該任人唯賢,而不是搞任人唯親。
~~~~~~~~~~~~~~~~~~~~~~
鸛鳥移巢
子游做武城縣官的時候,城門旁邊小土堆上的鸛鳥,忽然把它的巢遷移到墓地的石碑上去??词啬箞@的老漢把這一情況報告給子游,說:“鸛鳥是能夠預先知道天將下雨的鳥,它突然將巢遷移到高處,說不定武城要遭大水呢!”
子游說:“對?!绷⒓醋屓堑木用穸紲蕚浜么灰苑廊f一。
過了幾天,大水果然來了。城門旁邊的小土堆被淹沒了,大雨仍然下個不停,眼看大水就要淹到墓園的石碑了,鸛鳥的巢搖搖晃晃,岌岌可危,鸛鳥飛來飛去哀鳴著,卻不知道該把它的巢再遷移到什么地方去。
子游感嘆地說:“真可憐啊!這些鸛鳥能預知水災的到來,可惜它考慮得不夠長遠啊!”
————————————
大智慧
人們在處理問題的時候,不能只顧眼前,而應該放眼長遠。
~~~~~~~~~~~~~~~~~~~~~~~~
東食西宿
戰(zhàn)國時,齊國有個姑娘到了該出嫁的年齡,有兩家人同時送來聘禮給這姑娘家,向她父母求婚。
東面人家的兒子長得又矮又丑,可是家中富有錢財;西面人家的兒子呢?倒是一表人才,只是家境貧苦。姑娘家的父母左右盤算,還是決定不下來,便把女兒喚到堂上,叫她自己拿定主意。
父親見女兒低頭紅臉,一副羞羞答答的樣子,便說:“你要是不好意思說出口,就袒露手臂表示一下吧,喜歡東家兒子,就袒露右邊;愛上西家兒子,就袒露左邊?!?BR> 姑娘怔了半天,著起衣袖,把兩邊的手臂都袒露出來。
“這是什么意思?”父母驚詫地問。
“我……”姑娘忸忸怩怩地說,“我想在東家吃飯,在西家住宿?!?BR> ————————————
大智慧
知足者常樂,有些貪得無厭的人什么好處都想得到的。
~~~~~~~~~~~~~~~~~~~~~~~~
父子性剛
父子倆,性格剛烈,不肯讓人。
一天,父親留客人飲酒,派兒子入城買肉。兒子提著肉回家,將要出城門,正巧一個人迎面走來,兩人不肯相讓,橫眉豎眼,挺著身子面對面地站在那里,僵持了很久。
父親見兒子這么長時間也沒有回來,就去尋找,看到這種情景,就對兒子說:“你暫且?guī)е饣厝ヅ憧腿孙嬀?,由我跟他對站著,看誰站得過誰!”
————————————
大智慧
人與人交往,磕磕碰碰總是難免的。相互諒解,退后一步天地寬;倘若使氣斗狠,對誰也沒有好處。
~~~~~~~~~~~~~~~~~~~~~~~~
三人同臥
有三個人擠在一張炕上睡覺。
一個人在睡夢中恍惚覺得腿上奇癢難忍,便用手去狠命地抓,誰知抓在第二個人的腿上,因此怎么抓也不止癢,倒把第二人的大腿抓得血水淋漓。
第二個人在朦朧中摸到腿上的濕處,以為是第三人尿在炕上,急忙催他起來解手。
第三人便披起衣服站在門外解手,隔壁正好是一家酒店,榨酒聲滴瀝滴瀝地響個不停,他以為是自己還在解手,竟一直站到天亮。
————————————
大智慧
這種懵懵懂懂、麻木不仁的精神狀態(tài)是很可笑的。在實際生活中,確實有這樣的人,他們情況不明,對于自己所要解決的問題不能對癥下藥,這也必然會出現(xiàn)這種可笑的結(jié)果。
~~~~~~~~~~~~~~~~~~~~~~~~
千萬買鄰
季雅被罷免南康郡守的官職以后,在僧珍住宅的旁邊買了一處宅院。
僧珍詢問宅院的價格。季雅回答說:“一千一百萬。”
僧珍驚訝地說:“這么貴呀!”
季雅說:“我用一百萬買房屋,而用一千萬買鄰居?。 ?BR> ————————————
大智慧
好的環(huán)境遠比物質(zhì)更重要。生活如此,工作也如此。
~~~~~~~~~~~~~~~~~~~~~~~~
破罐不顧
東漢末年,有一個叫孟敏的人,一天他到市上買了一只煮飯用的陶罐,在路上一不小心,罐子跌得粉碎。孟敏連看也不看一眼,徑自去了。
路人見了覺得奇怪,走過去問他:“你的罐子打破了,怎么連看也不看一下呢?”
孟敏回答說:“罐子已經(jīng)破了,看它又有什么用呢?”
————————————
大智慧
人不能總是糾纏在已發(fā)生的錯誤上,發(fā)現(xiàn)自己錯了,應該馬上改正并仍然保持昂首前進。
~~~~~~~~~~~~~~~~~~~~~~~~
鑿壁移痛
有一個生腳瘡的人,流血流膿,痛不可忍。等了一會兒,他實在忍不住了,便呻吟著對家里人說:“快,你們快把墻壁給我鑿個洞。”
家人問他鑿洞干什么,他不耐煩地說:“你們不用管了,只管鑿就是啦??禳c!”
不一會兒,洞鑿成了,他忙把那只痛腳伸進鄰居家里,足足有一尺多長。
家人問他:“這是什么意思?”
他回答:“讓它痛到鄰家去吧,這回跟我沒啥相干!”
————————————
大智慧
發(fā)生了問題,不去尋找和解決內(nèi)在的根本原因,不承認自身的缺點和錯誤,而一味推卸責任,把矛盾上交或轉(zhuǎn)嫁他人,終究于事無補。
~~~~~~~~~~~~~~~~~~~~~~~~
盜牛者說
衙役押解著一個偷牛的犯人經(jīng)過大街,行人都圍上來觀看。
有個熟人見了犯人很驚訝,問道:“兄弟,你犯了什么罪啦?前幾天你不是還好好的嗎?怎么幾天不見,你就成這樣了?”
“真倒霉!”犯人愁眉苦臉地說,“上次我在街上閑逛,看見地上丟著一截爛草繩,以為沒人要了,就順手拾了起來?!?BR> “有這種事?”熟人不解地問,“拾根草繩也犯法?”
“唉,說不清楚,”犯人回答,“我哪里會想到草繩那頭還拴著一頭小牛呢?”
————————————
大智慧
有些不肯認錯的人,在事實面前不是推諉,就是否認動機,慣于用詭辯來為自己的罪責開脫。
~~~~~~~~~~~~~~~~~~~~~~~~
疑人偷斧
有個樵夫丟了一把斧頭。他疑心是鄰家的兒子偷的,就很注意那個兒子,總覺得他走路的姿勢、面部的表情、說話的聲音,每一句話,所有的動作態(tài)度,無處不像是偷他斧頭的人。
不久,樵夫把斧頭找到了,原來是他自己上山砍柴時丟在山谷里忘記帶回來。
第二天,樵夫又碰到了鄰家的兒子,再留心那兒子的動作態(tài)度,竟沒有一處像是偷斧頭的人了。
————————————
大智慧
判斷一件事情,不能毫無事實根據(jù)地瞎猜。但有些人往往容易在主觀上擬造一個想象,戴著有色眼鏡看人,這樣不可能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
~~~~~~~~~~~~~~~~~~~~~~~~
全是急性子
從前,有一個性急的漢子上街,前腳剛跨進店門,后腳還沒進來,就大聲嚷嚷著:“怎么這么老半天了,面條還沒好?快點給我拿面條上來!”*剛坐上板凳,店家就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面條出來,走到漢子面前把整碗面條往桌子上一扣,說:“你快吃吧,碗我要拿去洗啦!”
這個漢子窩了一肚皮火氣,回到家里告訴妻子,說:“真把我氣死了?!痹捯暨€沒有落地,他還沒說為什么生氣,沒想到妻子已經(jīng)打起了包袱,對他說:“你死了,我得去改嫁啦?!?BR> 于是,妻子說嫁就嫁,當天就改了嫁,妻子改嫁以后剛過了一夜,第二天后夫就鬧著要同她離婚。
妻子奇怪地問他是什么緣故,后夫怒氣沖沖地說:“怪你還不養(yǎng)出個兒子來?!?BR> ————————————
大智慧
任何事情的發(fā)展都有一定的過程,我們應該按照事物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促成事物的轉(zhuǎn)化,而不應該急躁冒進,企望一步登天。
~~~~~~~~~~~~~~~~~~~~~~~~
道學先生
宋代時期,道學成了一種時髦,很多人都爭著模仿道學家的風度。
有一位道學先生到城里去,在大路上恭恭敬敬地弓著腰,背著手,專心致志地踱著四方步,每一小步都不超過規(guī)定的角度和距離。走著走著,便覺得腰酸背痛,疲憊不堪。
他左右張望一番,又回頭小聲問仆人:“看看后頭有沒有人?”
仆人說:“沒有?!?BR> 這個道學先生這才直起腰桿,長吁一口氣,撩開大步,放肆地走起來。
還有一位道學先生正在路上張拱緩步,忽然烏云翻滾,下起傾盆大雨,這位先生慌忙奔跑。
跑出一里多路,忽然他哎呀一聲,痛悔地說:“不好,我失足了,君子知過便改,為時不晚。”
于是,他冒雨回到剛才起跑的地方,又開始一步一步地緩緩踱起來。
————————————
大智慧
道學即理學,理學的思想觀點如何姑且不論,但執(zhí)著于它的某種形式委實迂腐。如此具理學之表者,也未必得理學之實。
~~~~~~~~~~~~~~~~~~~~~~~~
幼女配老翁
艾子有個老朋友名叫虞任,生下個女兒剛滿兩周歲,長得玲瓏可愛。艾子見了十分喜歡,便對虞任說道:“你女兒這么惹人喜歡,我想為我的兒子跟你提親,先給他們把事定下,然后等他們長大后再結(jié)婚,你認為怎么樣?”
虞任也挺高興,問:“你的愛子幾歲啦?”
“4歲。”艾子回答。
“什么!”虞任沉下臉來,“你想要我的小女兒嫁給一個老頭子嗎?”
艾子聽完虞任的話后,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道他說的是什么意思,于是就問他:“你這話是什么意思,我怎么聽不明白,我兒子怎么會是一個老頭子呢?”
虞任恨恨地說:“你還裝糊涂。你兒子4歲,我女兒2歲,你兒子足足要比我女兒大一倍年紀。倘若我女兒20歲出嫁,你兒子就已經(jīng)40歲了,要是不幸再耽擱到25歲出嫁,你兒子就已50歲啦,你不是想叫我家小女去配一個老頭子嗎?”
艾子聽完虞任的解釋后,真是哭笑不得。
————————————
大智慧
在錯誤的前提上,只能推出錯誤的結(jié)論。把暫時的、偶然的現(xiàn)象認做必然的、永久的規(guī)律,也一定會犯類似的錯誤。
~~~~~~~~~~~~~~~~~~~~~~~~
駝鹿落網(wǎng)
在山林草原的野獸中,最狡猾的要數(shù)駝鹿了。
它知道獵人張開網(wǎng),是要把它往網(wǎng)里面驅(qū)趕。所以,就掉轉(zhuǎn)身子,直往獵人撞去。這樣,它一次又一次地逃脫了獵人的追捕。
獵人知道了它的狡詐,就舉著網(wǎng)假裝前來驅(qū)趕它,而在身后張開捕捉它的網(wǎng),駝鹿仍舊照老樣子向獵人沖過來。這樣,它被獵人捉住了。
————————————
大智慧
一個人的行為如果不能隨著情況的變化而變化,制勝的方法就可能成為失敗的原因。
~~~~~~~~~~~~~~~~~~~~~~~~
渾沌開竅
南海之帝名叫“僚”,北海之帝名叫“忽”,中央之帝名叫“渾沌”。僚與忽的關系很好,經(jīng)常來往。每次經(jīng)過渾沌的土地,渾沌總是熱情款待。
有一天,僚與忽在一塊兒閑聊,談起渾沌,兩個人都感激不盡,贊不絕口,準備好好地報答渾沌一番。僚說:“送最名貴的禮物,也不足以報答他的恩德??!”
“是呀?!焙鱿肓艘幌拢吲d地叫道,“有了!有了!你不見人人身上都有七竅嗎?這七竅是看戲聽唱吃飯睡覺少不了的,惟獨渾沌身上沒有七竅,他一定很不舒服,不如我們把他的七竅給鑿出來吧!”僚聽罷,也拍手叫好。
第二天,他們就帶著鐵錘、鋼鑿來到中央之地,見了渾沌先道謝一番,然后讓渾沌躺好,兩人就按著渾沌的頭開始認真地敲打起來。干得氣喘吁吁,汗流浹背,每天鑿出一個孔。
干了七天,總算完成了任務,誰知低頭一看,渾沌早就沒氣了。
————————————
大智慧
天道自然無為,把個人的主觀愿望強加于客觀事物是不正確的。
~~~~~~~~~~~~~~~~~~~~~~~~
道邊苦李
古時候有一位很有名的思想家,叫王戎。他在很小的時候就很聰明,很愛思考問題。
有一次,他和鄰居的一大群小孩跑到村外去玩。沿著大路走哇走哇,忽然看見路旁有一棵李子樹,沉甸甸的果實把樹枝都壓彎了,一顆顆李子晶瑩熟透,很是可愛。
小孩們一聲歡呼,爭先恐后地爬上樹,只有王戎一個人站在路邊不動。
小孩們招呼他說:“快來采嘛,可多啦!”
王戎說:“我不吃,這棵樹長在大路旁,熟透了還有那么多果子,一定是苦的?!?BR> 那群小孩都不相信,于是都從口袋中拿出剛從樹上摘到的李子嘗了幾口,連忙呸呸地吐了出來,果然又酸又苦。
————————————
大智慧
要使自己思考問題時少犯錯誤,就必須遵循客觀規(guī)律。
~~~~~~~~~~~~~~~~~~~~~~~~
螳臂擋車
春秋時期,齊國國君齊莊公有一次乘馬車進山打獵,車輪正在滾滾前進時,莊公突然看見車道當中立著一只綠色的小昆蟲,正怒氣沖沖地舉起兩只前足,朝著巨大的車輪撲來,擺出準備同車輪搏斗的架勢。
齊莊公十分好奇地問車夫:“這是什么蟲子?”
車夫瞥了一眼回答:“這就是螳螂。這種小蟲只知進,不知退,它不知道自己的力量,卻敢輕視它的敵人?!?BR> 莊公長嘆道:“這種昆蟲要是人的話,一定會成為天下無敵的勇士?。 比缓笏钴嚪虻罐D(zhuǎn)過來,繞道行馳,不要碾傷螳螂。
齊國的勇士們聽說了這件事情,知道齊莊公崇尚勇敢精神,更加懂得自己應該怎樣為國家出力。他們個個效仿螳螂,在和敵人對戰(zhàn)時,只進不退,因此打了幾場大勝仗。
————————————
大智慧
由小喻大,見微知著。不畏強暴和不怕死的勇敢精神是非常可貴的。但若不自量力,硬要用雞蛋去撞石頭,也只能自取滅亡。
~~~~~~~~~~~~~~~~~~~~~~~~
翠鳥移巢
翠鳥做窩的時候,最初把它做在很高的地方,為的是躲避災禍。
后來小鳥孵出來了,翠鳥非常疼愛自己的小寶貝,生怕它從窩里摔下來,就把窩移到低一些的地方。后來,小鳥長出毛來了,毛絨絨的,十分可愛。
翠鳥更加喜歡自己的孩子了,又把窩移得更低一些。然而,災難也因此發(fā)生了:人們把它們都捉走了。
————————————
大智慧
事情往往有利有弊,我們要準備做某事的時候,不能光看事情會給你帶來什么利益,而且還應該注意到有什么害處。
~~~~~~~~~~~~~~~~~~~~~~~~
姜從樹生
楚國有個人一輩子沒見過生姜。
有一次上街看見有人在賣姜,感到很新奇,便托著下巴在一旁端詳了好半天,然后對別人說:“這東西一定是在樹上結(jié)出來的?!?BR> 別人告訴他:“錯啦,生姜是從土里生成的?!?BR> “不可能!”這個人堅決地搖搖頭,“你瞧這東西的模樣,非樹上不能結(jié)成?!?BR> 結(jié)果兩人爭論起來?!昂冒桑 边@個人氣呼呼地說,“我們打個賭,找十個人來問,拿乘坐的毛驢做賭注?!?BR> 這個楚國人說:“好,打就打,就按照你的方法?!?BR> 最后他們問了十個人,個個都說生姜是從土里生成的。這個人啞口無言,愣了半天,對別人說:“毛驢讓你牽走,可生姜還是從樹上生出來的!”
————————————
大智慧
在事實和真相面前,仍然固執(zhí)地堅持不正確的觀點,只能貽笑大方。
~~~~~~~~~~~~~~~~~~~~~~~~
如此朋友
西郭子僑和公孫詭隨、涉虛三人一起改變裝束,鬼鬼祟祟地出門去,經(jīng)常在夜里翻越鄰居的墻壁。這位鄰居非常憎厭他們,就在他們來回的路上挖上一個坑,在坑里放入糞便。
一天晚上,他們又要出門去。西郭子僑在*的時候首先落入糞坑,但他卻不吭聲,反而招呼公孫詭隨快翻。公孫詭隨跟著也落入糞坑,正想呼叫,西郭子僑掩住他的嘴巴低聲說:“不要出聲?!币粫荷嫣撘瞾砹?,同樣也落入了糞坑。
西郭子僑于是說道:“大家都一樣,我想也就沒有什么可以互相譏笑的了?!?BR> ————————————
大智慧
自己受了挫折,不把教訓告訴大家,反而引誘別人犯同樣的錯誤,以求得心理平衡,這樣的朋友絕對不是真正的朋友。
~~~~~~~~~~~~~~~~~~~~~~~~
黃公嫁女
從前,齊國有一位姓黃的老相公,很講究為人謙讓自卑,也喜歡大家稱道他謙卑的美名。
黃公有兩個妙齡女兒,養(yǎng)在深閨,雙雙長得容貌艷麗,體態(tài)嫻雅,堪稱天姿國色。
有人聽說了,就向黃公拱手道喜說:“相公好福氣,養(yǎng)的女兒才貌超群?!?BR> “哪里,哪里!”黃公總是連連搖頭,“小女質(zhì)陋貌丑,粗俗蠢笨,不足掛齒,不足掛齒!”
長此以往,眾人都信以為真。于是,黃公二女的丑惡名聲便遠播鄉(xiāng)里,早就過了婚嫁年齡,卻沒有一個人來上門求聘。
衛(wèi)國有個無賴漢子,早死了老婆,一直無錢再娶,便跑到黃公門上求婚。等婚禮完畢,揭開頭巾一看,竟是一個絕代佳人,無賴漢像拾到金元寶一樣高興。
消息很快傳開了,人們都知道原來是黃公過于謙虛,存心把自己女兒說丑的。于是,許多名門望族都競相爭聘他的第二個女兒,一時間,黃公家門庭若市。
————————————
大智慧
謙虛本來是一種美德,但過分謙虛也會變成虛偽。要正確地認識客觀事物,就一定要實事求是。
~~~~~~~~~~~~~~~~~~~~~~~~
楊布打狗
戰(zhàn)國時,有個人叫楊布,在他們州里也算是小有名氣。
有一天早晨,楊布穿著一件白布褂子上街買東西。天忽然下起陣雨,楊布就脫下外衣,穿著里面的黑布衣回來了。
走到家門口,他養(yǎng)的一只大狗仿佛看見陌生人似的,對他呲牙咧嘴,汪汪狂吠。楊布見了無名火起,拾起一根燒柴的棍子,追上去要揍它。
他的哥哥楊朱從里屋跑出來一看,說道:“不要打它,你怎么能怪狗呢?如果讓你的狗出去時一身白毛,回來時變成了一身黑毛,你能不奇怪嗎?”
————————————
大智慧
如果被假象迷惑,就會做出錯誤的判斷。人們要學會識別假象,不要上當受騙。
~~~~~~~~~~~~~~~~~~~~~~~~
牛缺遇盜
從前有個讀書人名叫牛缺。
有一天,他趕著馬車經(jīng)過深山野林,突然聽見一聲呼哨,路旁閃出一群強盜,個個舉著明晃晃的尖刀,把他的車馬、銀錢統(tǒng)統(tǒng)搶走,連衣服也剝得干干凈凈。
有一個強盜走出幾步回頭看看牛缺,只見他端坐路邊,臉上非但毫無憂懼之色,反而顯出一副輕松得意的樣子。
強盜們覺得很奇怪,問他:“喂,老子搶走你的錢財,刀子也擱在你面前,你好像一點也不害怕,這是什么道理?”
牛缺斯斯文文地回答:“車馬不過是給人坐的,衣服不過是遮蔽身體的,你們拿去與我何妨?圣人是不會用這些身外之物來損害自己身心道德的?!?BR> 強盜們你看我,我看你,然后一齊哈哈大笑說:“咱們雖然不曾念書,也聽說過這種不講財利的人乃是世上圣人。像你這般圣人見了官府,定要告發(fā)咱們這等不圣之人,不如先把你宰了吧!”
說完強盜們舉起刀,一刀砍去,牛缺連哼一聲也來不及就喪命了。
————————————
大智慧
在兇惡的敵人面前,既不敢于斗爭,也不善于斗爭,卻高談仁義,以清高自詡的人,實在愚蠢可笑。
~~~~~~~~~~~~~~~~~~~~~~~~
親眼所見
春秋戰(zhàn)國時期,齊國有個豪富人家,家中積累的財富有上千金。
這家主人有兩個兒子,由于家中有萬貫家財,兩個兒子從小就嬌生慣養(yǎng),從來不勞動,不生產(chǎn),也不管理事物。他們只知道整天吃喝玩樂,游手好閑,逐漸變得愚昧起來。他們的父親對此聽之任之,不加管教,所以兒子愚昧的程度越來越厲害。
有一天,艾子看到這種情況,提醒他們的父親說:“你的兩個兒子雖然長得很漂亮,但是不通達事理,將來他們怎么能繼承祖業(yè),管理家務呢?”
老父親聽了非常生氣地說:“你這個人怎么這么不會說話?你自負才高,自以為了不起,什么都知道,就說我的兒子什么都不懂。我的兒子,難道真的像你說的那樣嗎?”
艾子笑了笑說:“你老別生氣,如果你不信,咱們姑且不拿太難的事情考驗他們,只問一問你的兒子們,每天吃的糧食是怎么得來的?如果他們知道,答對了,我甘愿承擔胡說八道的罪名。你看這樣可以嗎?”
父親同意了,于是聽從艾子的方法,把他的兩個兒子叫來問道:“你們每天吃的糧食是怎么得來的呀?”
兩個兒子認為此問題實在是太簡單了,簡直不值得一提,便嬉笑著說:“這點小事還用問嗎?不是從米袋里取出來的嗎?那天廚子做飯的時候我們親眼看見的?!?BR> 老父親聽了立刻沉下臉,凄愴地說:“你們倆竟愚昧到如此地步,太讓我吃驚了。要不是艾子提醒,險些誤了你們一生的大事。咱們家的糧食怎么會是從米袋里取出來的呢?明明就是從田里拉回來的,這也是我親眼看見的?!?BR> 就這樣,兒子說是從米袋里取出來的,父親說是從田里拉回來的,各持己見,爭論不休??勺詈笳l也沒說出來糧食是經(jīng)過春種、夏鋤、秋收這樣艱苦勞動得來的。
艾子聽了以后,感嘆道:“唉!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父親,才生出了這樣的兒子來呀!”
————————————
大智慧
認識源于實踐,離開了實踐,就會愚昧無知。
~~~~~~~~~~~~~~~~~~~~~~~~
詩禮發(fā)冢
古時候,有兩個儒士專干掘墓盜財?shù)臓I生,并且力求盜墓時的每一個動作都合乎詩書里的繩墨。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里,兩個人在荒郊野墳又忙了個通宵,他們二人各有分工。
大儒在墓頂上望風,他四面張望一下,然后字正腔圓地念道:“東方太陽出來了,墓掘得怎樣啦?”
小儒鉆在墓穴中,一邊剝死人衣服,一邊從從容容地答道:“裙襦還未解開,發(fā)現(xiàn)口中有珠?!?BR> “哦,取出來!古詩早有記載,”大儒唱道,“‘青青之麥,生于陵陂,活著你不肯做好事,死后為啥含寶珠?’你還愣著干嘛?趕緊把它取出來??!”
“嘴閉甚緊,如何取法?”
“撮著他的頭發(fā),揪著他的胡須,用鐵鉤慢慢撬開嘴,用刀子輕輕剖開頰。切記,千萬不要碰壞口中珠?!?BR> ————————————
大智慧
有些人常常做了壞事還振振有詞,引經(jīng)據(jù)典,真是可笑之極。
~~~~~~~~~~~~~~~~~~~~~~~~
彭幾剃眉
彭幾是一個喜歡崇拜名人的讀書人。
有一次,他初次看見宋朝大文學家范仲淹的畫像,連連拱手說:“敬佩,敬佩,新昌布衣彭幾拜謁!”
然后,他把畫像仔仔細細端詳一番,深有感觸地說:“一點不錯,有奇德的人,相貌也一定是特殊的?!?BR> 接著,他取出鏡子對著面孔左照右照,又捋捋自己的胡須得意地說:“大體上是同范公相像的,只是我的耳朵里少了幾根毫毛。不過這不要緊,再添幾歲年齡,自然會長出來的?!?BR> 后來,他到廬山游玩,在太平觀里看見唐朝名臣狄仁杰的畫像,連忙敬禮說:“宋朝進士彭幾拜謁?!卑萘T,他又對著畫像仔細研究起來。他發(fā)覺狄仁杰的眉毛與凡人不同,分枝的眉梢直插到鬢邊,他牢記在心,回到家里就用剃刀修理眉毛,把眉毛做成了像狄仁杰畫像中的一樣。家人看見了,又是驚訝又是好笑。彭幾道:“笑什么?我上次見范公,只恨少了耳毫?,F(xiàn)在見到狄公,能不剃眉毛嗎?有什么好笑的!”
————————————
大智慧
我們在學習別人長處的時候,首先應該注意事物的內(nèi)容,而不要只注意形式而忽視內(nèi)容。
~~~~~~~~~~~~~~~~~~~~~~~~
斥鸚笑鵬
相傳遠古時候有一種大鳥,名叫鵬。這種鳥外形其大無比,它的脊背好似巍峨的泰山,它展開雙翅,宛如遮天的烏云。平時它收起翅膀,棲息在北山之上,須待到六月間羊角旋風刮來,鵬便借著風勢,舒展雙翼,乘風直上九萬里。然后背負青天,翅絕云天,直飛向南,最后在南海上降落。
有一只小鸚雀在刺棵草叢里蹦蹦跳跳,抬頭看見鵬掠天而來,便嘰嘰喳喳笑著對同伴說:“瞧這個笨重的家伙,沒有大風就飛不起來,多么可笑!我雖然跳不到一尺,飛不過數(shù)丈,可是愛跳就跳,愛飛就飛,在麻蓬荊棘之處鉆進鉆出,多么自在!可它呢,哈哈,看它飛到哪里去!”
它的同伴非常嚴肅地說:“盡管你飛行不需要借助大風,但是你永遠也達不到鵬那樣的高度。”
————————————
大智慧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用你認為所謂“對”的目標去衡量別人是錯誤的。
~~~~~~~~~~~~~~~~~~~~~~~~
庸醫(yī)斷箭
從前有一個醫(yī)生,自稱擅長外科。
有一次,一個軍營里有位副將在戰(zhàn)場上中了流箭,箭頭深深扎進筋膜內(nèi),痛苦不堪,他立即派人請那位外科醫(yī)生來施行手術。
醫(yī)生走到床邊,稍一察看,便掏出一把大剪刀,咔嚓一聲剪去露在外面的半截箭桿,然后就要辭去。
副將拉住他說:“箭頭還扎在肉里面,怎么不取出來?”
醫(yī)生回答:“這是內(nèi)科的事情,與外科概無關系?!?BR> ————————————
大智慧
看不到事物局部和整體、現(xiàn)象和本質(zhì)之間的聯(lián)系,就不能獲得真知。
~~~~~~~~~~~~~~~~~~~~~~~~
癡人說夢
從前,一個姓戚的大戶人家有一個少爺,這個戚家公子一直都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雖然從小喜愛讀書,但生性癡笨。
一天早上,他從床上爬起來,懵懵懂懂,到處張望,忽然一把拖住進來收拾房間的婢女,問道:“昨天夜里你夢見我沒有?”
婢女莫名其妙,回答:“沒有?!?BR> “什么?”公子氣得破口大罵,“我明明在夢中看見你,你為何要當面耍賴?”頓時在房間里鬧得一塌糊涂。
老夫人趕來問究竟,公子扯著她的衣襟大喊大叫說:“這個癡婢真該打,我明明夢見她,她卻說沒夢見我,存心欺主,這還得了!”
————————————
大智慧
把虛幻的東西當作真實,還要把這種虛幻的主觀感覺強加給別人,實在是違反常識的愚蠢之舉。
~~~~~~~~~~~~~~~~~~~~~~~~
專修皇冠
有個小手藝人靠制作剪刀,敲敲鐵皮過日子。
有一天,他挑著貨擔串村莊,正巧碰上皇帝在郊外游玩,皇帝一個不留神,跌壞了皇冠。太監(jiān)便拉住小手藝人,請他修補。補好后,皇帝很滿意,賞給他一大筆銀子。
回家途中,他經(jīng)過山林,看見有一只老虎正滾在路旁痛苦地呻吟,見人來了,舉起一只血淋淋的腳掌,做出求救的樣子,原來虎掌上戳進一大根竹刺。
小手藝人便取出鐵鉗拔出竹刺。老虎立即銜來一條肥鹿作為報答。小手藝人高興極了,回到家里對妻子說:“好日子要來啦!我有兩樣技術,包管馬上發(fā)財?!钡诙?,他湊足一筆錢把門面裝修一新,并掛起一塊大招牌,上面寫道:“專門修補皇冠,兼拔虎掌竹刺。”
————————————
大智慧
偶然的現(xiàn)象是事物發(fā)展過程中由于外在的、非本質(zhì)的原因而產(chǎn)生的,如果把偶然的事情當成是必然的,那么肯定會失敗。
~~~~~~~~~~~~~~~~~~~~~~~~
白馬非馬
公孫龍是戰(zhàn)國時名家的代表人物,他最有名的名辯命題是“白馬非馬”論。
他說:“馬是指馬的形狀,白是指馬的顏色,顏色既然不等于形狀,所以白馬也就不等于馬?!?BR> 他怕別人還不明白,又舉例說:“買馬,當然買什么馬都可以,黃馬、黑馬、棗紅馬都不拘泥于顏色,只要好看就行了。但是買白馬那就不同了,非買白馬不可,可見白馬非馬。”
————————————
大智慧
過分夸大這兩個概念的差異,看不到“一般”和“個別”的辯證關系,會導致違反客觀事實的錯誤結(jié)論。
~~~~~~~~~~~~~~~~~~~~~~~~
烏龜訓子
在一個貧瘠而偏僻的山溝里,住著一群小烏龜。
這群小烏龜不安分守己,非常淘氣,總想爬到山溝外邊,尋找肥沃的池沼去游玩尋食。老烏龜常常警告它們說:“小心,不要到那兒去!池沼旁邊有獵人等候著,一旦捉到你們,就會用刀把你們砍成五瓣。”
但是有小烏龜們卻把媽媽的話當作耳邊風。
有一天,它們相約著偷偷爬出山溝,來到明亮而肥美的池沼旁邊,高高興興地玩耍起來。
獵人早就埋伏在樹叢里,用繩鉤一只一只地把烏龜套住了。只有幾只小烏龜藏在石塊后邊,僥幸逃了回來。
老烏龜一見只剩下幾只小龜?shù)琅赖鼗貋恚煮@又急地問:“你們上池沼去了嗎?是不是碰見獵人啦?”
“獵人倒沒有碰見,”小烏龜喘著氣回答,“只看見一根根的長繩子追在我們*后面?!?BR> “小傻瓜!”老烏龜氣惱地說,“就是這根長繩子,早先你們的公公爺爺也是因為有它才丟掉性命的!”
————————————
大智慧
有些人就是這樣,看不見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孤立地看問題,往往犯了錯誤還不自覺。
~~~~~~~~~~~~~~~~~~~~~~~~
揖讓救火
從前,趙國有個人叫成陽堪。有一次,他們家的房子著火了,因為房子很高,沒有梯子蹬不上去?;饎莘浅疵?,必須馬上蹬上房頂滅火。成陽堪就派他兒子到鄰居奔水氏的家里去借梯子。
成陽堪的兒子平日里飽讀詩書,對禮節(jié)之道爛熟于心。此時他穿上衣服,戴上帽子,打扮得整整齊齊,不慌不忙地走到奔水氏家里。主人迎了出來,他連作了三個揖,才緩步蹬上臺階,進到廳堂里,安靜地坐在西邊柱子下的客人席位上,絲毫不提一句有關救火的事情。
主人見到年輕的客人這樣從容不迫,彬彬有禮,落落大方,一種敬佩之心油然而生,便更加殷勤地招待客人。主人命令仆人擺上宴席,盛情款待這位客人。主人舉起酒杯,向客人敬酒。年輕的客人離開座位,站起來喝完了酒。為了表示感激之情,他也舉起酒杯,回敬主人。一切都進行得有條有絮,禮節(jié)周到完備。
喝到正高興的時候,這時候主人開口說話了。他問客人說:“先生大駕光臨,真令寒舍蓬篳生輝。有什么事需要我?guī)兔??如果有的話,請盡管吩咐,能做到的話,我一定不會推辭。”
聽到主人的問話,成陽堪的兒子這才說明了來意。他語氣不急不緩地說:“家門不幸,上天降禍到我家,房子著了火,肆虐的烈火燒得正旺。想要爬上高大的房屋去澆水滅火,肋下又沒長著翅膀,飛不到房上,只好望著失火的房子號哭。聽說你們家里有登高的梯子,可不可以借給我家用呢?如果可以的話,晚生將不勝感激。”
奔水氏聽了他的話,大吃一驚,這才知道他家著火了。俗話說水火不留情,怎能這樣不緊不慢呢?奔水氏急得直跺腳,說:“你怎么這么迂腐呢?假如正在山上野餐,老虎來了,一定趕緊吐出口中沒吃完的東西,奔跑逃命;假如正在溪水里洗腳,看見鱷魚奔來,一定顧不上穿鞋,就光著腳逃命。你家房子已經(jīng)著火了,這哪里是你作揖禮讓的時候???快,我們趕緊去救火吧!”
于是,奔水氏趕緊和仆人抬著梯子,讓成陽堪兒子領路,跟在他的后面,往他家跑去。
大路太繞遠,他們就抄小道跑,小道又崎嶇不平,他們深一腳淺一腳,跌倒了爬起來再跑。跑啊跑啊,他們終于跑到了成陽堪的家,抬頭一看,房子早已經(jīng)燒成灰了。
————————————
大智慧
辦事要分清輕重緩急,抓住主要矛盾盡快解決。拘泥于小節(jié)、不知抓住主要矛盾的書呆子只能把事情辦砸。
~~~~~~~~~~~~~~~~~~~~~~~~
黎丘老人
戰(zhàn)國時期,魏國北部有座山,名字叫黎丘山。山上有個奇怪的鬼,名字叫黎丘鬼。這個黎丘鬼的的特點是最喜歡裝作別人的兒子、侄子、兄弟或什么人的模樣去捉弄人。
城中有位老人叫黎丘老人。有一天,黎丘老人到市場上的酒店去喝酒,他看到了老朋友,分外高興,不知不覺間喝了很多,等他喝得酩酊大醉后才往家走。黎丘鬼看見之后,便搖身一變,裝成他兒子的模樣,前來攙扶他回家。
這個黎丘鬼十分頑皮,借攙扶老人之機,在道上百般地折磨他。黎丘鬼一會兒把老人推倒,一會兒在老人腳下使絆,一會兒捅老人的腰,一會兒抓老人的背。老人感到十分難受,但因喝醉了酒,渾身疲乏無力,也只好默默地忍受了。
這位老人終于回到了家里,迷迷糊糊地倒在了床上,酣睡了一夜。第二天早上酒醒之后,老人就責罵他的兒子說:“我作為你的父親,難道對你不夠慈愛嗎?有什么地方對不起你嗎?我昨天喝醉了酒,在回家的路上你那樣折磨我,究竟是為什么呀?”
兒子聽了一愣,自己并沒有這樣做啊,于是感到非常委屈,跪在地上一邊磕頭一邊哭著說:“這是從何說起呢?我真的沒有做過此事。昨天我到城東去要債了,怎么會在路上折磨您呢?如果你不相信,就問問家里人。再不相信,就去問問借債的人。”
家里人看見這種情況都紛紛作證,又把收來的債款給老人看,老人相信了。但是老人依然十分困惑,經(jīng)過仔細的思索,終于恍然大悟地說:“哦!我明白了,一定是黎丘山上的那個鬼在捉弄我。過去我常聽說有這樣的事。明天我特意到市上去喝酒,如果他再來,我一定殺了他?!钡诙欤先藴蕚浜昧艘话褎Ψ旁谘?,又到市上的酒館里去喝酒。當他喝得大醉往家走時,他的兒子因為前一天的遭遇,擔心父親再遇上黎丘鬼,受到捉弄,就急忙跑到半路上去迎接他。
老人看見兒子上來攙扶他,又以為是黎丘鬼前來搗亂,便趁其不備,拔出劍來,一劍將兒子刺死。這位自以為聰明的黎丘老人,因為被狡猾的黎丘鬼的假象所迷惑,結(jié)果誤殺了自己的親生兒子。
————————————
大智慧
對于表面很相似的事物,一定要詳察。如果粗心大意,就會鑄成無可挽回的大錯。
~~~~~~~~~~~~~~~~~~~~~~~~
一葉障目
楚國有個人家境破落,生活貧困。妻妾都勸他讀書考取功名,但是他嫌讀書太累,不想讀;妻妾又勸他去地里干活,秋后豐收也可以用來賺錢,可是他又害怕辛苦,不去好好勞動,整天就躺在床上想著能發(fā)一筆橫財。
有一天,他閑來無事,就拿起一本叫《淮南方》的書看。據(jù)說那是一本很神奇的書,它可以讓人成仙。他翻著翻著,就在書里翻到這樣一段話:螳螂捕蟬,全靠有樹葉給它遮身,人要是得到那片樹葉,就可以用來隱蔽身形,誰都看不見你。
這短短幾句話就很讓他心動,他心想:如果真的讓我找到這片樹葉的話,那我就可以去偷銀子,而且別人也發(fā)現(xiàn)不了我,到時候,我就能發(fā)大財了。
于是,他丟下書,跑到樹林里仰頭張望,想要找到一個螳螂隱身的樹葉。找了好半天,總算發(fā)現(xiàn)有一只大螳螂躲在一片樹葉背后,舉起雙臂朝蟬撲去。他急忙攀上樹岔,伸手去摘那片樹葉??墒怯捎谛幕?,樹葉落到地上。地上原來就鋪著厚厚一層落葉,他無法分辨,就干脆把地上的樹葉統(tǒng)統(tǒng)掃回家,竟裝了滿滿幾大斗。
他回到家以后一片一片地試驗。他舉起一片樹葉遮住自己的眼睛,問他的妻子說:“你看得見我嗎?”
妻子正忙著織布,回頭說:“看得見。你這是干嘛?”妻子被他這奇怪的舉動搞得莫名其妙。
“不要你多管?!彼麚Q了一片樹葉又問,“還看得見我嗎?”
“看得見?!?BR> 從正午一直到日頭偏西,楚人不停地揀起樹葉問妻子。到最后,妻子實在厭倦不堪了,只好隨口回答:“看不見了。”
這一下,楚人信以為真,認為自己真的找到了螳螂隱身的那片樹葉,高興極了,連忙拿著這片樹葉,徑直朝市場跑去。市場上車水馬龍,十分熱鬧,各種各樣的貨物應有盡有。他一手舉著樹葉擋住自己的眼睛,一手在店鋪上挑好東西,伸手就抓。沒想到手還沒有來得及縮回來,別人就怒喊著朝他撲來,將他扭送到縣衙門去了。
————————————
大智慧
人的目光如果為眼前細小的事物所遮蔽,就會看不到全局或整體。
~~~~~~~~~~~~~~~~~~~~~~~~
鞭背敷屎
從前,鄉(xiāng)下有一個小財主,一輩子沒出過門,也從來沒見過外面的世界是怎么樣的,所以他總盼望著有一天能夠到外面的大郡里見識見識,可是這需要一筆不小的開支,雖然自己是一個財主,但是他也舍不得。
后來,他終于抵不住誘惑來到京城。這京城果然繁華,大街上人多得并肩接踵,賣什么的都有,一時間,看得他眼睛都花了。
他無意中看到了京城的衙門,看見有個在衙門里挨了鞭打的人,正在熬煮一鍋馬糞,往脊背上面敷。財主見了很奇怪,于是就上前問那個人:“喂,這位仁兄,你這是干什么?我在旁邊看了半天都不明白。我剛從鄉(xiāng)下來,第一次來京城,不明白,所以問問,希望你別見怪!”
那人回答他:“這你可就不懂了,這煮熟的馬糞可以使瘡傷早日痊愈,并且不留下任何傷痕?!?BR> 財主一聽,如獲至寶,急忙趕回家中,得意地對家人說:“此番我上京城,可得到了一大智慧。”
“什么智慧?”家人看他那個高興勁兒,都爭著問。
“急什么?待我當場試驗,也好讓你們開開眼界?!必斨饕贿呎f著,一邊脫下身上的長袍。
衣服脫下后,就吩咐家奴:“快取皮鞭來,重重打我二百鞭。”
家奴驚得瞠目結(jié)舌,又不敢違命,便將主人按倒在地。
打完后,財主已經(jīng)是痛得不知道東南西北了,家奴攙扶著他站了起來。
起來后,他又吩咐家奴取一些馬糞煮在鍋里,然后將其均勻地涂在背上。
這方法雖然很有效,但是他卻為試驗馬糞的功效挨了二百皮鞭。
————————————
大智慧
藥是用于療傷和減少痛苦的,為了證明藥的功效,先把自己弄傷受苦,不是本末倒置了嗎?
~~~~~~~~~~~~~~~~~~~~~~~~
馬與虎斗
從前,有個人養(yǎng)了一匹馬,這馬極其高大、雄壯而有力氣。它頭上長著長長的鬃毛,長得遮住了眼睛。
主人常常把它放到山中去吃草,因為馬強壯的外形,山中的野獸都不敢去和它較量。
有一天,它遇到山中的一只老虎,老虎虎視眈眈地奔向它,想吃掉它。它也不甘示弱,就撲向老虎,和老虎搏斗起來。整整搏斗一天未分勝負,馬只好退了下來回到家中。
看見馬和老虎搏斗的人,向馬的主人稱贊了馬的勇敢善斗。主人高興地說:“我的馬真是很雄壯?。〔贿^,我的馬之所以沒有戰(zhàn)勝老虎,是因為它頭上的鬃毛太長了,遮住了它的眼睛。如果把它頭上的鬃毛剪掉,讓它看得清楚些,它肯定會戰(zhàn)勝老虎的。”于是便二話不說,拿出剪刀剪掉了它頭上的鬃毛。
第二天,馬的主人跟在馬的后邊,到了山上,果然看見一只老虎,奔向他的馬。馬的主人本來想觀看一下自己的馬戰(zhàn)勝老虎的壯觀場面,沒料到,馬見了老虎之后,立刻驚慌失措,站不穩(wěn),還沒斗過三個回合,馬就被老虎吃掉了。
馬的主人非常失望而惋惜。他在回家的路上一邊走一邊想:“馬為什么昨天那樣勇敢善斗,而今天卻這樣怯懦無力?”
主人百思不得其解,便去詢問村里的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
老者聽了后說:“天下的事成功在于勇敢,失敗在于怯懦。馬第一天因為鬃毛遮住了它的眼睛,不知道自己的對手是老虎,所以膽大勇猛,不知道害怕;第二天,它的鬃毛被剪短了,它看清楚自己的對手是老虎了,所以精神上就膽怯、氣餒,就失敗了?!?BR> ————————————
大智慧
勇敢是獲勝的重要砝碼。
~~~~~~~~~~~~~~~~~~~~~~~~
一枕黃粱
從前,有個姓盧的青年,平時愛舞文弄墨,但卻屢試不中,人們都叫他盧生。盧生家境非常貧寒,但他卻總向往著榮華富貴。
有一次,他外出旅游經(jīng)過邯鄲,住在一家客店里。在客棧里住著一個姓呂的老人,盧生見老人生得慈眉善目,談吐不凡,于是便和他攀談起來。在談話之間,盧生連連嘆息自己窮困境遇,時時流露出不甘寂寞,向往榮華富貴的心情。
姓呂的老頭知道了盧生的心愿,便從口袋里取出一個裝飾著精致刺繡的漂亮枕頭說:“你枕著這個枕頭睡一覺,就可以得到你所向往的榮華富貴了?!?BR> 盧生聽了半信半疑,這時他看見店主人正在煮黃米飯,于是心想:“反正離吃飯時間還早,不妨就試試吧?!北R生躺下去,頭剛挨到枕頭,果然就立刻做起美夢來。
不一會兒,他夢見他娶了清河崔府的一位高貴美麗的小姐為妻,然后過著錦衣玉食的日子。崔府有錢有勢,借著崔府在城里的地位和名聲,他便開始發(fā)憤讀書,到了第二年考中了進士。
然后皇上召見他,并且還欽點了他。后來,他步步高升,青云直上,憑著他在朝中的關系和皇帝對他的信賴,他不僅做了“節(jié)度使”、“御史大夫”這樣的封疆大吏,還當了宰相,而且一干就是十年。后來,由于他的卓越成績和對國家的貢獻,被皇上封為“趙國公”。
他夢見自己有五個兒子,兒子個個都做了官,并且還都同名門望族結(jié)了親。他還夢見自己有十幾個孫子,孫子個個聰明過人。大小官員都和他來往,恭維他,稱贊他,他覺得自己神氣十足。他金銀成堆,財寶無數(shù),整天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他的年壽很高,一直活到八十多歲。
正當他沉浸在榮華富貴、紙醉金迷的生活之中,突然覺得枕頭被人撤走了,于是立即從夢中醒來,睜開眼睛一看,店主人煮的那鍋黃米飯還沒熟呢。他感到非常驚異,幾十年的富貴榮華,竟是短短的一枕黃粱。
姓呂的老頭看見盧生有些醒悟,一邊把枕頭裝在口袋里一邊笑著說:“年輕后生,請記住,人生的榮華富貴就是一場夢?!?BR> ————————————
大智慧
富貴榮華全是假,平平淡淡才是真。榮華富貴不過是一場夢,不值得羨慕。
~~~~~~~~~~~~~~~~~~~~~~~~
南柯一夢
從前,有個人叫淳于棼,他是個不注意小節(jié),愛喝酒、好使性子的俠客,一直都過著放蕩不羈的生活。也是因為他喝完酒愛使性子,經(jīng)常得罪上司,所以被罷職在家閑居,生活十分落魄。
他家門前有棵大槐樹,枝葉繁茂。有一天他過生日,就邀請來幾個好朋友一起到街上的酒樓里吃飯,一時豪情大發(fā),便喝得酩酊大醉。
他喝得太多了,連話也說不成,只聽到嘴里“啊、哦、哇”。兩個朋友把他扶回家,讓他躺在廊屋里,說:“你先休息,我們?nèi)ノ柜R、洗腳,等你好些我們再離去。”
淳子棼睡著之后,恍恍惚惚看見有兩個身穿紫衣的使臣前來,說是奉大槐安國國王之命,前來請他輔佐國王。
他一聽是國王召見,心里很是興奮,心想:終于有人要重用我了,沒想到我還能讓國王親自派人來請我。急忙下床整衣,跟兩位使者出來。
到了門外,看見有七八個隨從和四匹馬拉的青油小車在等他。隨從們把他扶上車子,前呼后擁地朝一棵大槐樹下駛?cè)ァ?BR> 大槐樹下有個洞口,車子進了洞口,只見晴天麗日,草木道路,山川原野,城郭村落,別是一番天地。他被拉進皇宮,拜見國王。
國王見到淳于棼之后非常高興,而且在跟他交談中,也覺得他不拘小節(jié)、懷有忠義之心也有大將風范,所以就立即下旨把金枝公主許配他為妻,他頓時成了大槐安國的駙馬。金枝公主美貌多情,行了交歡之禮后,兩個人情投意合,一天比一天親密。從此淳于棼便過起錦衣玉食的生活來。
國王十分器重他,不久就升他為南柯郡太守。他上書推薦自己的兩個朋友來做他的助手,國王也都一一答應。他上任之后,一切順利,政績突出,百姓擁戴,國王于是更加信任他。公主溫柔賢惠,為他生了五男二女。
正在官位顯赫、生活美滿得意之際,鄰國檀夢國突然舉兵入侵,而他們攻打的第一站就是南柯郡。大槐國王聽到這個消息之后,立即降旨給淳于棼,讓他統(tǒng)帥南柯軍民抵抗敵軍。
接到圣旨后,他就急忙帶兵出戰(zhàn),不料卻打了一場大敗仗。在戰(zhàn)役中,他的妻子金枝公主不幸去世,軍民死亡也很多,國王因此也就不再信任他,不僅免去了他的官職,而且還軟禁了他很長時間。
最后國王又下令送他回家,臨走時,沒有一個隨從送他,坐的是一輛破舊不堪的車子。淳于棼回到家中,心情十分不快,剛踏上臺階,被臺階絆了一下,突然醒悟,原來是一場夢。
醒來后,他把夢中的奇遇告訴了他的兩個朋友,朋友聽到他的話,便一同帶著仆人,拿著斧頭、鍬、鎬等來到大槐樹下,在夢中見到的地方開始挖,大概挖了兩米深的時候,看到原來是個大螞蟻洞,洞中的構(gòu)造和淳于棼夢中所見大槐安國王宮一模一樣。
————————————
大智慧
人活在世上,不能過分追求名利。
~~~~~~~~~~~~~~~~~~~~~~~~
東郭先生
春秋時期,有個東郭先生要到中山國去。
他早晨起來趕著瘸驢馱著圖書在路上走,突然有一只狼跑到他面前,伸長脖子可憐地望著東郭先生,哀求他說:“先生,現(xiàn)在趙簡子打獵正在追趕我,我眼看就沒命了。如果您肯把我藏到口袋里,救我一命,您的恩德就好像讓死者復生,使白骨生肉,我一定會報答您?!?BR> 東郭先生說:“啊呀!我私藏你這只狼,觸怒了趙簡子我可是要犯死罪的,他可是趙國的相國。到時候,我連我自己的命都保不住,哪里還能保得住你的性命呢?更不敢指望你報恩!不過,看你怪可憐的,即使有禍我也在所不辭?!?BR> 于是東郭先生就倒出袋子里的書,把狼小心翼翼往袋子里裝,前邊怕碰了狼的下巴,后邊怕窩了狼的尾巴,裝了三次才裝好。然后把口袋放到驢背上,牽著驢躲到路邊。
不一會兒,趙簡子帶著一群武士追來了,他看見狼突然失蹤就有些懷疑,憤怒地拔出劍來砍斷車轅一頭,對著東郭先生罵道:“誰隱瞞狼逃跑的方向,就讓他和這車轅一樣?!?BR> 東郭先生急忙跪在地上說:“我早晨起來迷了路,怎么會知道狼的蹤跡呢?您位高權重,我再愚蠢也不會隱瞞狼逃跑的方向。狼的本性貪婪狠毒,作惡多端,您除掉它是大快人心的事呀。再說大路岔道很多,誰知狼從哪條路逃走了?!?BR> 趙簡子聽了覺得東郭先生的話很有道理,便掉轉(zhuǎn)車頭走了。
過了一會兒,見趙簡子走遠了,東郭先生便把狼從口袋里放出來,讓它趕快逃命。
狼得救了,卻一點也沒有像它承諾的那樣報答救命恩人,反而咆哮著對東郭先生說:“現(xiàn)在我餓極了,如果吃不到東西餓死,那還不如死在獵人手里呢。既然你救了我,那就救到底,請把你的身軀獻給我填飽肚子吧!”狼說著便撲向東郭先生。
東郭先生和狼一邊搏斗一邊罵道:“你這個忘恩負義的狼,真是喪盡天良,我救了你一命,你不報答我就算了,竟然還恩將仇報!”眼看著東郭先生就快支撐不住了,滿頭大汗。狼很得意,因為它知道,東郭先生馬上就會成為它的口中餐。
這時有個砍柴的老人經(jīng)過,他看到這種情形,他立即勸住了狼,問狼:“你為什么要吃東郭先生。”狼狡辯說:“是他想把我裝到口袋里悶死?!?BR> 老人又問東郭先生:“你為什么要把狼裝進口袋里?這好像就是你的不是了?!睎|郭先生把剛才事情的經(jīng)過對老人講了一遍,老人這才明白了一切,對狼說:“我不信,這么小的口袋怎么會裝下你這么大的狼?”
狼為了證明自己有理,又鉆進口袋讓老人看。
老人連忙把口袋用繩系住,然后拿起手中砍柴的斧頭將狼砍死,并對東郭先生說:“對害人的禽獸決不能手軟。”
————————————
大智慧
絕不能憐惜像狼一樣的惡人,因為他們害人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