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嚴三實調研報告兩篇

字號:

【一】
    在領導干部中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是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化延展,是營造良好政治生態(tài)的必要舉措。我局于xxx月份組成調研組深入各鄉(xiāng)鎮(zhèn)通過走訪座談、問卷調查等形式進行了走訪調研,形成專題報告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嚴以修身方面。主要表現在一是學習不夠積極主動自覺、不夠深入系統(tǒng)全面。存在以干代學的現象,學習的系統(tǒng)性不強,效果不佳。學習制度堅持的不好,缺乏持之以恒自覺學習理論的精神。二是理想信念有待進一步加強。對“四個全面”的戰(zhàn)略部署的實質理解不深刻,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還有待加強,對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認識不足;三是理論聯系實際做的不夠。對黨性修養(yǎng)和理論指導實踐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學用結合的關系沒有處理好,導致理論學習與實際工作脫節(jié)。
    (二)嚴以用權方面。地震部門作為社會公益性部門,服務的職能比較多,管理的職能相對較少。相對而言比較弱勢,但在實際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權為民所用的政治覺悟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在日常工作中,沒有嚴格的把“權力是人民群眾賦予的,要好好用好手中的權力,更好的為群眾服務”的觀念入腦入心。沒有較好的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對優(yōu)化政治生態(tài)的長期性、艱巨性認識不足。特別是推進依法治國,開展防震減災行政執(zhí)法方面,做得還很不夠,在全縣開展的防震減災行政執(zhí)法相關活動收效還不明顯,沒有充分發(fā)揮職能作用。二是把權力真正用在為民辦實事解難事上的力度不夠??偸潜в幸环N單位小、職能弱的心態(tài),具體工作中,受限于各種因素,沒有下大力氣解決群眾的難事。尤其是鄉(xiāng)鎮(zhèn)的防震減災工作基礎仍很薄弱。
    (三)嚴以律己方面。一是嚴格執(zhí)行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政紀律的自覺意識還需進一步加強。思想上存在“船到碼頭車到站”的思想,日常工作動力不足。疲于應付的多,創(chuàng)新性的工作少。二是艱苦樸素作風不夠,廉潔自律、過緊日子的意識不強,抵制不良風氣的意志不夠堅定。三是在執(zhí)行中央八項規(guī)定上還有不到位的地方。比如,舉辦的一些活動、會議只想把工作做好,對投入成本考慮不夠,存在一些公務接待精打細算不夠,有超標準接待現象,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保持的不夠好,在八項規(guī)定出臺前存在請吃和吃請現象。
     (四)謀事要實方面。一是對新形勢下地震工作的發(fā)展方向和發(fā)展重點認識不到位。黨的xx大報告提出要“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結合我縣實際,就是要認真抓好“十三五”時期防震減災工作任務的落實,建立健全與本縣地震災害預防相適應的群測群防、宣傳教育、應急管理和科學創(chuàng)新工作體系,加大社會資源整合和經費保障措施力度,大限度地減輕地震造成的損害。
    二是對政績觀的理解和把握存在偏差。認為地震部門小,職能弱,人員少,在全縣各項工作中,相對而言,地震工作是一個不容易出政績的工作,不起眼。沒有深刻認識到地震工作是一項公益性社會性工作。雖然不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然而社會效益不容忽視。
    (五)創(chuàng)業(yè)要實方面。一是調查研究不夠。調查研究不夠,往往導致主觀認識脫離客觀實際、領導意志脫離群眾愿望,從而造成決策失誤,使事業(yè)蒙受損失。二是及時解決基層工作困難做得不夠,面對困難有時強調客觀理由,主動服務基層的行動需要進一步加強。三是以文件貫徹文件、以會議落實會議精神的現象還一定程度的存在。四是敢為人先、干事創(chuàng)業(yè)、攻堅克難的銳氣不足,思想解放不夠。特別是對業(yè)務知識的學習還不夠,缺乏一種孜孜以求的精神。不注重業(yè)務知識的全面性,等到問題出現再想辦法解決。有時由于工作的重復性,圖省事,照搬照抄,沿用老方法解決問題;在工作中遇到繁瑣、復雜的事情,有逃避的傾向,缺乏一種刻苦鉆研的精神。
    (六)做人要實方面。個人能做到對黨忠誠,真誠待人,正派為人,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一是作風不扎實,責任擔當意識不濃。對基層防震減災工作的實際困難和反映的問題,被動解決問題較多、主動化解矛盾較少。二是公職不公心,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意識氛圍不足。在原則與感情發(fā)生沖突時,有時講人情、顧面子,不能旗幟鮮明地堅持原則、摒棄私情,以特有的人格魅力樹立良好形象。
    二、產生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政治學習不夠,理論功底淺薄。對理論學習認識不夠深刻,存在重業(yè)務學習、輕理論學習的問題。有時候整天忙于事務性工作,常常以事務多、工作忙為自己開脫,不善于擠時間學習,理論水平提高不明顯,運用理論來解決實際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的本領不強。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不硬。平時只滿足于讀書、看報,研究專業(yè)少,聯系實際不夠,使自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實際脫節(jié),沒有發(fā)揮理論的指導作用,沒有做到真正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觀察事物,研究新情況、處理新問題。思想和工作存在主觀性、局限性和片面性,站的不高,想的不遠。
    (二)工作開拓、創(chuàng)新意識不夠。習慣于遵循過去的方式方法開展工作,沒有過深地研究和探索,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自己的思想,影響了工作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對本科室的同志們交任務多,指導的不夠。主要表現在工作上有觀望思想,攻堅破難的精神不夠,開拓進取的意識不強。在主動地創(chuàng)造性開展工作上,有瞻前顧后的思想。對一些新事物認識不足,影響了自己的正確判斷,在一段時間里思想上有一些消極的認識,這些都是思想解放不夠所致,往往給自己的工作帶來了負面影響。在工作中按步就班、墨守陳規(guī)、不敢去打破老框框,也敢去探索新路子,缺乏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這些都是自身思想解放不夠,觀念認識不新而產生的痼疾。
    (三)勤政為民服務的水平不高。適應防震減災工作新形勢,面對新任務意識滯后,出現的新問題方法不多、不靈活,片面地結合上級部署要求,抓好工作落實、缺乏創(chuàng)新,對隊伍中存在的深層次問題還把握不準、了解不透。具體表現在一是日常工作與群眾聯系不緊密。二是深入基層不夠,基層群眾對防震減災科普知識了解不多。
    (四)黨的意識不強,黨性修養(yǎng)有所放松。由于長期忙于具體的事務性工作多了,對思想的提升少了。理想信念不夠堅定,宗旨意識淡化,政治敏銳性不強,批評與自我批評不夠,艱苦奮斗的作風不能始終如一的落實到具體行為中,在黨風廉政建設方面的要求有所放松等具體表現,都需要從加強黨性修養(yǎng)做起。
    (五)工作方法簡單,只安于表面,認為把自己份內的事做好就可以了,處理事情方法比較簡單,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工作作風還不夠扎實,對問題深層次的分析、思考不夠,有時把工作當成一種負擔。主要表現為辦事*多,工作主動性不強,想到的事情不一定辦到了。常以工作事務繁多為理由,下農戶、搞調研的時間少了。對形成一些具體問題的原因缺乏深入的了解和分析,致使工作有時被動。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措施
    1、加強理論學習,明確前進方向。只有理論上清醒和堅定,才能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學習不只是一般知識的積累,而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改造的大問題,理論水平提高了,看問題的能力也會提高,工作能力也同樣會提高。只有刻苦學習政治理論,才能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學習促觀念轉變,堅決摒棄舊的不相適應的有礙發(fā)展的“條條框框”,克服陳規(guī)陋習,拋棄“各人打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箱”的潔身自好的中庸思想,要走出去,大興調查研究之風,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了解新形勢,掌握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決不坐井觀天,一葉障目,作繭自縛。
    2.強化實干精神,增強工作后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干興邦,空談誤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靠的是實干,科技工作更需要實干精神。作為一名基層干部,更要充分發(fā)揚我黨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作風,踏實苦干,自強不息,真正在一線出成績,見實效,對自己負責的工作要親手操作,親力親為,每項工作的落實都要做到抓鐵有痕,擲地有聲。同時加強內部管理,推動工作落實。
    3、強化責任意識,做到率先垂范。增強工作的前瞻性。時刻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和警覺性,注意分析和研究形勢發(fā)展的動向、特征、規(guī)律,從中探索應對策略和方法。由此掌握工作主動權,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要經常不斷地進行自我回顧、自我反思、自我檢查、自我修正。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思想的解放,觀忥的創(chuàng)新,以適應新時期工作的需求,蹲下來和群眾對話,保持平和心態(tài),做到 “有耐心、有愛心,又細心”,不過于急燥,始終要保持平等、公正的態(tài)度。
    4、增強服務意識,提升服務質效。以服務為天職,增強公仆意識,以奉獻為準則,愛民為民,務求實效的良好作風。一是服從和服務于大局;二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三是注重落實,注重實效,不虛幻;四是講求效率,不拖拉散慢,貽誤工作。
    【二】
    根據縣委“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的總體部署,按照科技局黨總支的活動方案,我局扎實開展了專題調研。通過現場走訪、發(fā)放問卷、群眾座談等方式,廣泛聽取意見,形成調研報告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嚴以修身方面。主要表現在一是政治思想有偏差。對政治理論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理論武裝抓得不緊,對社會上存在的一些敏感問題如信仰缺失、精神懈怠等現象缺乏警惕性,對社會上存在的一些消極的思想言論和不滿的情緒,沒有去堅決地抵制、糾正與疏導。二是對政治理論學習存在片面性。有時候比較重視業(yè)務知識的學習,重視對法律法規(guī)的了解,但對政治理論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學習不夠耐心細致深入,掌握得也不夠全面,總認為開了會聽了報告看了新聞就基本知道了,有時拿到理論書也是翻一翻又放下,沒有耐心研讀,卻又自認為看了,擺樣子求形式。
    (二)嚴以用權方面。主要表現在一是制度落實不到位。制度文件較多,執(zhí)行督導不力,形式大于內容,沒有較好地維護制度的權威性。 二是權為民所用的政治覺悟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行政的自覺性還不夠強,對優(yōu)化政治生態(tài)的長期性、艱巨性認識不足,少數干部對規(guī)章制度缺少敬畏感。三是權力“家底”曬得不充分,接受群眾監(jiān)督的方法和措施還有待于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簡政放權的具體措施仍需進一步深入落實。四是把權力真正用在為民辦實事解難事上的力度不夠。
    (三)嚴以律己方面。主要表現在一是有安于現狀的想法。存在安于現狀思想,工作能夠順利完成即好,缺乏精益求精的闖勁??傉J為做好只要自己的本職工作,不出差錯就是很好,不必費力費神去想一想如何做得更好,工作效果更完美。二是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有時習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好能夠沒有事。做事多了招人說,做事多了也容易出現差錯,還不如少做些事不出差錯。三是有得過且過輕松自在的想法。對工作中的矛盾、前進中的困難甚至阻力,慢慢喪失了較真精神,能夠繞開的盡量繞開,能夠不管的盡量不管,想輕松工作和生活。
    (四)謀事要實方面。主要表現在一是脫離基層群眾,關心群眾疾苦不夠。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被動解決多、主動化解少,要求部門解決多、直面群眾解決少。二是真抓實干不夠。主要是求穩(wěn)怕亂、瞻前顧后、遇到困難繞道走。在處理歷史遺留問題、難度較大問題上,存在“推、拖、繞”的現象。實際工作中疏于精確細節(jié)。但由于地震局人少事多、事雜,分管業(yè)務、財務等工作具體繁瑣,省、市及縣直各部門需要大量的匯報、總結材料,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和很長的時間,因而難免產生疲勞感。對有的材料,感覺不重要或與以前的內容差不多,就生搬硬套,走走形式,應付了事。
     (五)創(chuàng)業(yè)要實方面。主要體現在一是服務意識還不強,服務方式還不太多,服務落實還不到位。雖然有了服務意識,但探索服務的方式方法不夠積極和主動,總感覺好等服務對象有需求時再服務,盡量少去打擾基層和企業(yè),主動問主動服務的意識缺乏,因而造成了服務落實不太到位。二是對分管的工作跟蹤督促不夠,主動性跟不上,后續(xù)結果過問少。對待分管工作基本是安排科室承擔,布置基本及時到位,對工作的開展過問少,工作效果也就放之任之。對基層情況的了解以聽匯報看材料的方式多,深入基層不夠。掌握第一手情況少,以至于對基層問題了解掌握得不全面、不準確、不夠深,也有工作時間長了依靠經驗判斷的做法,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決策,對待經驗和實際情況缺乏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六)做人要實方面。主要表現在一是責任擔當意識不濃。對群眾的實際困難和反映的問題,被動解決問題較多、主動化解矛盾較少,直面群眾去解決的較少,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還有欠缺。二是公職不公心,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意識氛圍不足。在原則與感情發(fā)生沖突時,要時講人情、顧面子,不能旗幟鮮明地堅持原則、摒棄私情,以特有的人格魅力樹立良好形象。三是有時片面地結合上級部署要求抓好工作落實,在一些重點工作推動上缺乏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
    二、存在問題的剖析
    (一)服務意識不強。對“服務是我們的天職”的思想體會的不深不透,還沒有自覺地把服務對象和群眾對我們的滿意程度作為檢驗工作成效的高標準,有些工作做的還不是那么令人滿意,小成即滿,今后還要繼續(xù)把工作做深做細,因為服務是永無止境的,群眾對我們的要求將會越來越高,不進一步提高服務意識就有可能損害群眾的根本利益。
    (二)精神狀態(tài)還不能適應形勢的要求。工作熱情有所降低,精神狀態(tài)不佳,安于現狀,工作不夠積極主動,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還需要進一步增強事業(yè)心和責任感。
    (三)工作作風還不扎實。貫徹落實“熱情服務、微笑服務、主動服務、耐心服務、文明服務”的要求還不夠自覺,個別時候還做不到“來有迎聲,問有答聲,走有送聲”;還做不到受理、咨詢一樣熱情,生人、熟人一樣和氣,干部、群眾一樣尊重,忙時、閑時一樣耐心。
    (四)堅持學習還不自覺。日常工作中總是有意無意地放松了自我學習,忽視了知識能力的培養(yǎng)再造,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不強,忙于事務應酬,不愿擠出時間學,即使有了時間也坐不下來、深不進去。在理論學習上還不夠用心,理論素養(yǎng)還比較淺薄,與本職業(yè)務有關的就學一點,與本職業(yè)務聯系不緊的就不去學或者很少涉獵,在學習上搞實用主義,知識結構單一,把握形勢、了解大局不深不透,還不善于研究思考問題,不善于理論聯系實際。
     (五)工作爭強當先的意識不強。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更新觀念,大膽工作的思想樹立得不牢固,工作中沒有新的亮點;還不善于創(chuàng)新,不能夠很好的靈活掌握方針政策,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爭強當先。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改進措施
     (一)要進一步加強理論學習,增強理論功底。
     政治上的堅定來自于理論上的清醒,只有勤奮學習,才能有堅定的政治信念和判別是非的具體標準。要做一個合格的黨員干部,把工作做好,就必須注重學習,尤其是面對知識經濟的時代,學習顯得更為重要和緊迫。因此,無論工作多忙多累,我都要切實地把理論學習作為自己的第一需要,把學習作為自己人生的組成部分,做到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自我加壓,認真學習,勤于思考。重點學習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基本理論的掌握、理解和運用上,做到深入而不膚淺;系統(tǒng)而不零碎;聯系實際而不空談表面。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工作中的原則性、系統(tǒng)性、預見性和創(chuàng)造性。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更新觀念,勇于創(chuàng)新。同時我還應根據工作需要和自己實際,堅持學習職業(yè)教育理論、管理理論知識,加強相關業(yè)務知識的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擴展知識面。
     (二)加強黨性修養(yǎng)
     黨性修養(yǎng)是每個黨員干部的必修課。黨性修養(yǎng)既是政治修養(yǎng),又是個人品行修養(yǎng)。一是要堅定理想和信念。要有事業(yè)心,不能把工作僅當成是謀生的飯碗,應該在工作中去尋找快樂,尋找樂趣,發(fā)現工作的意義和價值,從而實現自己的理想和幸福;二是要注重培養(yǎng)。自己的組織紀律觀念,工作中遇見人和事,困難和挫折,都要保持平常心,心胸要寬闊,對事對人要有肚量,做事要心胸坦蕩,光明磊落,不搞小動作;三是要努力培養(yǎng)自己謙虛、文明、慎獨的道德品質。
     (三)要增強宗旨意識,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
     應該把維護和實踐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要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樹立為黨為人民無私奉獻的精神,把個人的追求融入黨的事業(yè)之中,堅持黨的事業(yè)第一、人民的利益第一;要保持思想道德的純潔性,正確對待權力、金錢、名利,在生活上艱苦樸素,勤儉節(jié)約,不奢侈浪費,不追求享受;在工作作風上,要深入實際,聯系群眾,傾聽群眾意見,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忙群眾之所需,同群眾建立起水乳交融的關系;要努力做到善于克服消極思維、模糊認識所造成的各種束縛,破除急躁情緒,迎難而上,積極工作;善于從政治、全局的高度認識事物,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腳踏實地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