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上冊必修一知識點整理

字號:

奮斗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努力。那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學習中也是需要的。看到了一道有意思的題,就不惜一切代價攻克它。為了學習,廢寢忘食一點也不是難事,只要你做到了有興趣。高三頻道給大家整理的《高三物理上冊必修一知識點整理》供大家參考,歡迎閱讀!
    1.高三物理上冊必修一知識點整理
    速度變化的快慢加速度
    1.物體的加速度等于物體速度變化(vt—v0)與完成這一變化所用時間的比值
    a=(vt—v0)/t
    2.a不由△v、t決定,而是由F、m決定。
    3.變化量=末態(tài)量值—初態(tài)量值……表示變化的大小或多少
    4.變化率=變化量/時間……表示變化快慢
    5.如果物體沿直線運動且其速度均勻變化,該物體的運動就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不隨時間改變)。
    6.速度是狀態(tài)量,加速度是性質量,速度改變量(速度改變大小程度)是過程量。
    2.高三物理上冊必修一知識點整理
    追及和相遇問題
    1.追及、相遇的特征:
    追及的主要條件是:
    兩個物體在追趕過程中處在同一位置。兩物體恰能相遇的臨界條件是兩物體處在同一位置時,兩物體的速度恰好相同。
    2.解追及、相遇問題的思路:
    (1)根據(jù)對兩物體的運動過程分析,畫出物體運動示意圖。
    (2)根據(jù)兩物體的運動性質,分別列出兩個物體的位移方程,注意要將兩物體的運動時間的關系反映在方程中。
    (3)由運動示意圖找出兩物體位移間的關聯(lián)方程。
    (4)聯(lián)立方程求解。
    3.分析追及、相遇問題時應注意的問題:
    (1)抓住一個條件:是兩物體的速度滿足的臨界條件。如兩物體距離、最小,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等;兩個關系:是時間關系和位移關系。
    (2)若被追趕的物體做勻減速運動,注意在追上前,該物體是否已經(jīng)停止運動。
    4.解決追及、相遇問題的方法:
    (1)數(shù)學方法:列出方程,利用二次函數(shù)求極值的方法求解。
    (2)物理方法:即通過對物理情景和物理過程的分析,找到臨界狀態(tài)和臨界條件,然后列出方程求解。
    紙帶問題
    1.判斷物體的運動性質:
    (1)根據(jù)勻速直線運動特點x=vt,若紙帶上各相鄰的點的間隔相等,則可判斷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
    (2)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x=aT?,若所打的紙帶上在任意兩個相鄰且相等的時間內(nèi)物體的位移之差相等,則說明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2.加速度
    (1)逐差法:a=[(x6+x5+x4)-(x3+x2+x1)]/9T?
    (2)v—t圖象法: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一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的推論,求出各點的瞬時速度,建立直角坐標系(v—t圖象),然后進行描點連線,求出圖線的斜率k=a。
    3.高三物理上冊必修一知識點整理
    運動的描述質點、參考系和坐標系質點定義:有質量而不計形狀和大小的物質。
    參考系定義:用來作參考的物體。
    坐標系定義:在某一問題中確定坐標的方法,就是該問題所用的坐標系。時間和位移時刻和時間間隔在表示時間的數(shù)軸上,時刻用點表示,時間間隔用線段表示。路程和位移路程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位移表示物體(質點)的位置變化。從初位置到末位置作一條有向線段表示位移。矢量和標量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直線運動的位置和位移公式:x=x1—x2運動快慢的描述速度坐標與坐標的變化量公式:t=t2—t1
    速度定義:用位移與發(fā)生這個位移所用時間的比值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公式:v=x/t單位:米每秒(m/s)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速度的大小在數(shù)值上等于單位時間內(nèi)物體位移的大小,速度的方向也就是物體運動的方向。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平均速度物體在時間間隔內(nèi)的平均快慢程度。瞬時速度時間間隔非常非常小,在這個時間間隔內(nèi)的`平均速度。速率瞬時速度的大小。
    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電磁打點計時器電火花計時器練習使用打點計時器用打點計時器測量瞬時速度用圖象表示速度速度時間圖像(v—t圖象):描述速度v與時間t關系的圖象。
    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加速度定義:速度的變化量與發(fā)生這一變化所用時間的比值。
    公式:a=v/t單位:米每二次方秒(m/s2)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的關系在直線運動中,如果速度增加,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的方向相同;如果速度減小,加速度的大方向與速度的方向相反。從v—t圖象看加速度從曲線的傾斜程度就餓能判斷加速度的大小。
    4.高三物理上冊必修一知識點整理
    1.線速度的大小等于弧長除以時間:v=s/t,線速度方向就是該點的切線方向;
    2.角速度的大小等于質點轉過的角度除以所用時間:ω=Φ/t
    3.角速度、線速度、周期、頻率間的關系:
    (1)v=2πr/T;
    (2)ω=2π/T;
    (3)V=ωr;
    (4)f=1/T;
    4.向心力:
    (1)定義: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受到的沿半徑指向圓心的力,這個力叫向心力。
    (2)方向:總是指向圓心,與速度方向垂直。
    (3)特點:
    ①只改變速度方向,不改變速度大小
    ②是根據(jù)作用效果命名的。
    (4)計算公式:F向=mv2/r=mω2r
    5.向心加速度:a向=v2/r=ω2r
    5.高三物理上冊必修一知識點整理
    線速度V=s/t=2πR/T2.角速度ω=Φ/t=2π/T=2πf
    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向心力F心=Mv^2/R=mω^2_=m(2π/T)^2_
    周期與頻率T=1/f6.角速度與線速度的關系V=ωR
    角速度與轉速的關系ω=2πn(此處頻率與轉速意義相同)
    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弧長(S):米(m)角度(Φ):弧度(rad)頻率(f):赫(Hz)
    周期(T):秒(s)轉速(n):r/s半徑(R):米(m)線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
    (1)向心力可以由具體某個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還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終與速度方向垂直。
    (2)做勻速度圓周運動的物體,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變速度的方向,不改變速度的大小,因此物體的動能保持不變,但動量不斷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