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師教學反思簡短篇一
“對了,是我的紙不好!”
他把姐姐的紙拿來寫。他用姐姐的紙寫字,寫來寫去寫不好。
“對了,是我的筆不好!”
他把姐姐的筆拿來寫。他用姐姐的紙、姐姐的筆寫字,寫來寫去寫不好。
“對了,是我的位子不好!”
他坐到姐姐的位子上去寫字。他用姐姐的紙、姐姐的筆,坐在姐姐的位子上寫字,寫來寫去寫不好。
“我還有什么東西不好呢?”
姐姐拿起了丁一小丟掉的紙,拿起了丁一小丟掉的筆,坐在丁一小的位子上,身子一動不動,認認真真、一筆一筆地寫字。
瞧,她寫出來的字多好!
丁一小明白了:“不是我的紙不好,不是我的筆不好,不是我的位子不好,是我自己不好?!?BR> 他像姐姐一樣,身子一動不動,認認真真、一筆一筆地寫字。
瞧,他用自己的紙、自己的筆,坐在他自己的位子上,寫出來的字也好了!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師教學反思簡短篇二
第一冊課文《畫》的第一課時教學、我將本課教學目標定位在指導孩子看圖初步了解課文,重點指導學生利用前面學習過的識字方法識記生字、雖然,在課前我對于教材和教案都爛熟于胸,自認為胸有成竹,但是,在課堂上自身的教學,還是學生的課堂常規(guī)都出現(xiàn)了一些想不到的問題。
1、在前面的學習中,孩子們就已經對看圖理解課文不陌生了,但這節(jié)課上,我認為:學生看到圖就能想象的到遠遠看去山是有顏色的,而水是聽不見聲音的當我提出:“從高高的山上流下來的水有聲音嗎?”孩子們說:“有,有聲音、”而且也很肯定,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一時讓我措手不及。
2、對于課文中的生字的處理,我僅限于邊讀詩句邊讀生字,讓孩子在文中去識記生字,忽略了生字的應用,學生在識記了生字后,沒有及時地進行口頭組詞的訓練、課后,領導和老師們在評課時及時地給我提出來了、我認真地反思自己,是不是自己提出的問題學生不清楚,不明白、這讓我想起語文新課標中強調的:“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地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教學要為學生的學習服務、”我在自己的備課過程中,由于過于注重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而忽略了學生的學情。
講課過程中,看到孩子們在有老師聽課的情況下,還是有孩子在不斷的動,有的坐不住,有的不舉手就發(fā)言,我站在講臺上,還要隨時提醒他們,真是感覺有些力不從心,很是擔心亂了課堂紀律,完不成教學任務,但在擔心之余,我也在分析其原因。
1、課堂上對孩子的即時性評價,僅僅停留在口頭上的鼓勵和表揚,實效性不強、如果在課堂上對守紀律的孩子我及時給予一個實物蘋果圖片或一朵漂亮的花朵,對舉手發(fā)言的孩子給予“文明守紀標兵”的牌子,可以想象是怎樣的課堂情景、試想,沒有良好的課堂秩序作保障,怎樣來完成教學目標呢?
2、課堂常規(guī)體現(xiàn)在細微的地方、比如,拿書、拿筆、拿本子時,不應當有聲音;寫字時,課桌椅不出聲,這些都是教學過程中非常細微的問題、在課上,聽到孩子們放書噼里啪啦,課桌椅丁冬丁冬的聲音,我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在深入地反思后,我想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應該重視這些細節(jié)、不管你的課設計的再好,學生出現(xiàn)這樣的常規(guī)問題,導致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顯得特別浮躁,也會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總之,對于低年級的語文課堂教學,我還要多學習、多討論、多反思,虛心學習,在實踐中不斷錘煉、提高。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師教學反思簡短篇三
對剛剛升入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漢語拼音是他們的入門課,也是基礎課,所以必須讓學生開始就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要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特征、興趣愛好等情況著手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內學習。從坐直到站立,從寫字到讀書拿書,從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到愛惜學習用品,都需要老師不厭其煩地說,通過一學期來的培養(yǎng),我班學生基本都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教學方面,首先漢語拼音知識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在開學前一個半月教學拼音的時間里,我針對學生因材施教,并經常引導學生對已學拼音知識活學活用,通過學兒歌、“摘蘋果”游戲等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識字是閱讀和習作的基礎,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所以在教學中,我感受到“情境式”的教學模式不僅適用于拼音教學,在識字教學、閱讀教學中也能發(fā)揮很好的作用。在課堂上給學生在游戲中學習一年級學生的記憶特點是記得快、忘得快,根據(jù)學生年齡小,好動、愛表現(xiàn)、記憶力強的特點,我將枯燥無味的復習鞏固方法換成找朋友、開火車、比一比、猜一猜、變魔術比賽等游戲形式激起學生的興趣。通過趣味性強的游戲和活動,學生對字母的音、形掌握得更牢固,對拼音音節(jié)的拼讀積極性更高,學得輕松,學得扎實。這樣的話,課堂生動多了,有更多學生愿意展示自己。給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的互動情境、生活情境、故事情境、問題情境……學生就能在課堂上“學習著并快樂著”。
要在評價中促進學生的成長,因為“興趣是的老師”,只有學生想學愛學主動學了,那么,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性才能充分發(fā)揮出來。
1、課堂上給學生自主活動時間過多,有時候一節(jié)課的內容沒有完成。
2、對困難生的關注不夠,一小部分學生由于年齡上的差異,以及家庭教育的空缺,學習上就有點困難了,因而班級里就有了兩個極端的現(xiàn)象。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師教學反思簡短篇四
在孩子們的眼中,小動物是他們最親近的朋友。《比尾巴》一課用三問三答的形式,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課文那瑯瑯上口、簡明易懂、極富兒童情趣的語言,能激起學生朗讀的欲望,還能引起學生觀察其他動物尾巴特點的興趣。
我在教學《比尾巴》的第一課時,目標是在認讀生字的基礎上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理解其內容,引導學生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喜愛動物的情感。
年幼的孩子非常喜歡小動物,對于奇特的動物尾巴更是興趣盎然。在學前教育中大多數(shù)孩子們都接觸過有關動物尾巴的故事或兒歌,生活中也積累了一定的常識。這些有利因素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奠定了堅實的感情基礎。
低年級的每一課識字教學都是重點,所以生字的學習應該貫穿始終。我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起學生對學習本課生字的興趣,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展開教學,鼓勵學生自主識字,并利用集體的智慧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記憶生字。(如“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編一編”)從而使學生相互交流,暢所欲言。生字學習貫穿課堂始終,在大量復現(xiàn)、說話中落實會讀會認的生字學習目標。無論是識字、記字,還是課文學習大多是孩子用自己的方法得到的,或合作學習,或兩人討論,或獨立思考。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較好的鍛煉。整堂課我還加入寫字的環(huán)節(jié),學寫三個字,要求按照筆順規(guī)則寫,而不是把寫字放到另一課時去完成,這樣可以分散寫字的難度,每節(jié)課都動筆寫幾個字,孩子們能更加輕松地把字記牢、寫好。
課堂上學生的學習反饋也反應出了一些問題。其中,關于朗讀尤其促發(fā)我深思。怎樣才能讀得深入,怎樣才能對學生的朗讀進行有效的指導,使學生的朗讀水平一次比一次有所提高。對此我做了如下反思:在指導學生讀好一句話時,首先不要急于要求他們讀出感情。如指導“誰的尾巴好像一把傘?”在不加字、不漏字、不錯字的前提下,讓學生在自讀中體會句中的停頓之處,形成一定語感之后再試著讀出問的語氣。如部分學生仍沒有讀好,千萬不能著急,或是就此草草結束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而是應該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繼續(xù)進行耐心的指導,同時注意保護學生朗讀的積極性。這時仍可以引導學生回憶日常生活中問答對話的語氣等方式,通過范讀、賽讀等形式,反復練習把句子讀好。
在孩子的眼中,小動物是他們最親近的朋友。本課采用三問三答的形式,介紹了六種動物的尾巴特點,而且配有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圖。課文語言簡明易懂,瑯瑯上口,極富兒童情趣,能引起學生學習、朗讀的欲望,還能引起學生觀察其它動物尾巴的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注意每個環(huán)節(jié)的銜接,并且用適當?shù)恼Z言把它們串起來,如,一開始,我采用激趣導入:“同學們,你們喜歡動物嗎?今天動物園里可熱鬧了!小動物們要開展一項比賽,邀請每個小朋友做裁判。究竟是一項什么比賽呢?”一下子把同學們的吸引力給集中了,同學們的眼睛“嗖”的一下全盯住老師,很想知道答案。在讀課文的時候,我先給學生一個問題:到底有哪些動物來“比尾巴”呢?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課文,讀了課文去解決問題。
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要指導學生讀好問句。在教學時,除了老師范讀、錄音范讀之外,我還根據(jù)問句的特點,指導學生把句子最后的一個字音揚上去,還用了一個往上的手勢給予提示,讓學生自己練習,同座位互相學習等辦法去解決難點。
新課標的要求是要學科綜合,教師在教學當中也注意和美術與音樂結合。在學習各種動物名稱時,我及時出現(xiàn)相應的動物圖案,讓學生字詞和動物樣子結合起來,整體認識。課件還配有歌曲,一邊看著漂亮的動畫一邊拍手唱歌,同學們的學習熱情更高漲了。
我們能夠以認真的態(tài)度去上好這節(jié)課,順利完成教學目標,體現(xiàn)和解決了重、難點,在學習生字這個環(huán)節(jié)上我們沒把握好,引導還不到位,學生在說出認識這個字后,我們應該立即追問從哪里學會的?怎么學會的?要注意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字。
拓展知識面,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兒童詩歌的句式往往可以舉一反三,遷移適用?!侗任舶汀芬徽n中句式“(誰)的尾巴(怎么樣)?”出現(xiàn)了六次,但課本中的知識畢竟有限,為了豐富課本知識,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在學完詩歌后我設計了拓展這一環(huán)節(jié),利用課件出示了另外的六個小動物的圖片(老虎、馬、燕子、金魚、老鼠、烏龜),生動活潑的畫面再次激發(fā)了學生的欲望,他們能夠抓住動物尾巴的特點,展開激烈的討論,之后,按照課文中詩歌的樣式編兒歌。例如,“誰的尾巴像剪刀?”“燕子的尾巴像剪刀?!薄罢l的尾巴細又長?”“老鼠的尾巴細又長?!?這種創(chuàng)編,是學生超越生活經驗的創(chuàng)造思維,是發(fā)自內心的自由抒發(fā),不僅培養(yǎng)了他們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同時在運用積累詞語和句子中感受到動物尾巴的可愛,從而對動物充滿喜愛之情。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币虼?,課堂上教師應努力為學生營運一個寬松、民主、探索合作的空間,以喚醒、激活他們。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師教學反思簡短篇一
“對了,是我的紙不好!”
他把姐姐的紙拿來寫。他用姐姐的紙寫字,寫來寫去寫不好。
“對了,是我的筆不好!”
他把姐姐的筆拿來寫。他用姐姐的紙、姐姐的筆寫字,寫來寫去寫不好。
“對了,是我的位子不好!”
他坐到姐姐的位子上去寫字。他用姐姐的紙、姐姐的筆,坐在姐姐的位子上寫字,寫來寫去寫不好。
“我還有什么東西不好呢?”
姐姐拿起了丁一小丟掉的紙,拿起了丁一小丟掉的筆,坐在丁一小的位子上,身子一動不動,認認真真、一筆一筆地寫字。
瞧,她寫出來的字多好!
丁一小明白了:“不是我的紙不好,不是我的筆不好,不是我的位子不好,是我自己不好?!?BR> 他像姐姐一樣,身子一動不動,認認真真、一筆一筆地寫字。
瞧,他用自己的紙、自己的筆,坐在他自己的位子上,寫出來的字也好了!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師教學反思簡短篇二
第一冊課文《畫》的第一課時教學、我將本課教學目標定位在指導孩子看圖初步了解課文,重點指導學生利用前面學習過的識字方法識記生字、雖然,在課前我對于教材和教案都爛熟于胸,自認為胸有成竹,但是,在課堂上自身的教學,還是學生的課堂常規(guī)都出現(xiàn)了一些想不到的問題。
1、在前面的學習中,孩子們就已經對看圖理解課文不陌生了,但這節(jié)課上,我認為:學生看到圖就能想象的到遠遠看去山是有顏色的,而水是聽不見聲音的當我提出:“從高高的山上流下來的水有聲音嗎?”孩子們說:“有,有聲音、”而且也很肯定,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一時讓我措手不及。
2、對于課文中的生字的處理,我僅限于邊讀詩句邊讀生字,讓孩子在文中去識記生字,忽略了生字的應用,學生在識記了生字后,沒有及時地進行口頭組詞的訓練、課后,領導和老師們在評課時及時地給我提出來了、我認真地反思自己,是不是自己提出的問題學生不清楚,不明白、這讓我想起語文新課標中強調的:“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地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教學要為學生的學習服務、”我在自己的備課過程中,由于過于注重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而忽略了學生的學情。
講課過程中,看到孩子們在有老師聽課的情況下,還是有孩子在不斷的動,有的坐不住,有的不舉手就發(fā)言,我站在講臺上,還要隨時提醒他們,真是感覺有些力不從心,很是擔心亂了課堂紀律,完不成教學任務,但在擔心之余,我也在分析其原因。
1、課堂上對孩子的即時性評價,僅僅停留在口頭上的鼓勵和表揚,實效性不強、如果在課堂上對守紀律的孩子我及時給予一個實物蘋果圖片或一朵漂亮的花朵,對舉手發(fā)言的孩子給予“文明守紀標兵”的牌子,可以想象是怎樣的課堂情景、試想,沒有良好的課堂秩序作保障,怎樣來完成教學目標呢?
2、課堂常規(guī)體現(xiàn)在細微的地方、比如,拿書、拿筆、拿本子時,不應當有聲音;寫字時,課桌椅不出聲,這些都是教學過程中非常細微的問題、在課上,聽到孩子們放書噼里啪啦,課桌椅丁冬丁冬的聲音,我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在深入地反思后,我想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應該重視這些細節(jié)、不管你的課設計的再好,學生出現(xiàn)這樣的常規(guī)問題,導致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顯得特別浮躁,也會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總之,對于低年級的語文課堂教學,我還要多學習、多討論、多反思,虛心學習,在實踐中不斷錘煉、提高。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師教學反思簡短篇三
對剛剛升入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漢語拼音是他們的入門課,也是基礎課,所以必須讓學生開始就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要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特征、興趣愛好等情況著手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內學習。從坐直到站立,從寫字到讀書拿書,從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到愛惜學習用品,都需要老師不厭其煩地說,通過一學期來的培養(yǎng),我班學生基本都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教學方面,首先漢語拼音知識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在開學前一個半月教學拼音的時間里,我針對學生因材施教,并經常引導學生對已學拼音知識活學活用,通過學兒歌、“摘蘋果”游戲等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識字是閱讀和習作的基礎,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所以在教學中,我感受到“情境式”的教學模式不僅適用于拼音教學,在識字教學、閱讀教學中也能發(fā)揮很好的作用。在課堂上給學生在游戲中學習一年級學生的記憶特點是記得快、忘得快,根據(jù)學生年齡小,好動、愛表現(xiàn)、記憶力強的特點,我將枯燥無味的復習鞏固方法換成找朋友、開火車、比一比、猜一猜、變魔術比賽等游戲形式激起學生的興趣。通過趣味性強的游戲和活動,學生對字母的音、形掌握得更牢固,對拼音音節(jié)的拼讀積極性更高,學得輕松,學得扎實。這樣的話,課堂生動多了,有更多學生愿意展示自己。給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的互動情境、生活情境、故事情境、問題情境……學生就能在課堂上“學習著并快樂著”。
要在評價中促進學生的成長,因為“興趣是的老師”,只有學生想學愛學主動學了,那么,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性才能充分發(fā)揮出來。
1、課堂上給學生自主活動時間過多,有時候一節(jié)課的內容沒有完成。
2、對困難生的關注不夠,一小部分學生由于年齡上的差異,以及家庭教育的空缺,學習上就有點困難了,因而班級里就有了兩個極端的現(xiàn)象。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師教學反思簡短篇四
在孩子們的眼中,小動物是他們最親近的朋友。《比尾巴》一課用三問三答的形式,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課文那瑯瑯上口、簡明易懂、極富兒童情趣的語言,能激起學生朗讀的欲望,還能引起學生觀察其他動物尾巴特點的興趣。
我在教學《比尾巴》的第一課時,目標是在認讀生字的基礎上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理解其內容,引導學生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喜愛動物的情感。
年幼的孩子非常喜歡小動物,對于奇特的動物尾巴更是興趣盎然。在學前教育中大多數(shù)孩子們都接觸過有關動物尾巴的故事或兒歌,生活中也積累了一定的常識。這些有利因素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奠定了堅實的感情基礎。
低年級的每一課識字教學都是重點,所以生字的學習應該貫穿始終。我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起學生對學習本課生字的興趣,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展開教學,鼓勵學生自主識字,并利用集體的智慧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記憶生字。(如“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編一編”)從而使學生相互交流,暢所欲言。生字學習貫穿課堂始終,在大量復現(xiàn)、說話中落實會讀會認的生字學習目標。無論是識字、記字,還是課文學習大多是孩子用自己的方法得到的,或合作學習,或兩人討論,或獨立思考。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較好的鍛煉。整堂課我還加入寫字的環(huán)節(jié),學寫三個字,要求按照筆順規(guī)則寫,而不是把寫字放到另一課時去完成,這樣可以分散寫字的難度,每節(jié)課都動筆寫幾個字,孩子們能更加輕松地把字記牢、寫好。
課堂上學生的學習反饋也反應出了一些問題。其中,關于朗讀尤其促發(fā)我深思。怎樣才能讀得深入,怎樣才能對學生的朗讀進行有效的指導,使學生的朗讀水平一次比一次有所提高。對此我做了如下反思:在指導學生讀好一句話時,首先不要急于要求他們讀出感情。如指導“誰的尾巴好像一把傘?”在不加字、不漏字、不錯字的前提下,讓學生在自讀中體會句中的停頓之處,形成一定語感之后再試著讀出問的語氣。如部分學生仍沒有讀好,千萬不能著急,或是就此草草結束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而是應該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繼續(xù)進行耐心的指導,同時注意保護學生朗讀的積極性。這時仍可以引導學生回憶日常生活中問答對話的語氣等方式,通過范讀、賽讀等形式,反復練習把句子讀好。
在孩子的眼中,小動物是他們最親近的朋友。本課采用三問三答的形式,介紹了六種動物的尾巴特點,而且配有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圖。課文語言簡明易懂,瑯瑯上口,極富兒童情趣,能引起學生學習、朗讀的欲望,還能引起學生觀察其它動物尾巴的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注意每個環(huán)節(jié)的銜接,并且用適當?shù)恼Z言把它們串起來,如,一開始,我采用激趣導入:“同學們,你們喜歡動物嗎?今天動物園里可熱鬧了!小動物們要開展一項比賽,邀請每個小朋友做裁判。究竟是一項什么比賽呢?”一下子把同學們的吸引力給集中了,同學們的眼睛“嗖”的一下全盯住老師,很想知道答案。在讀課文的時候,我先給學生一個問題:到底有哪些動物來“比尾巴”呢?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課文,讀了課文去解決問題。
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要指導學生讀好問句。在教學時,除了老師范讀、錄音范讀之外,我還根據(jù)問句的特點,指導學生把句子最后的一個字音揚上去,還用了一個往上的手勢給予提示,讓學生自己練習,同座位互相學習等辦法去解決難點。
新課標的要求是要學科綜合,教師在教學當中也注意和美術與音樂結合。在學習各種動物名稱時,我及時出現(xiàn)相應的動物圖案,讓學生字詞和動物樣子結合起來,整體認識。課件還配有歌曲,一邊看著漂亮的動畫一邊拍手唱歌,同學們的學習熱情更高漲了。
我們能夠以認真的態(tài)度去上好這節(jié)課,順利完成教學目標,體現(xiàn)和解決了重、難點,在學習生字這個環(huán)節(jié)上我們沒把握好,引導還不到位,學生在說出認識這個字后,我們應該立即追問從哪里學會的?怎么學會的?要注意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字。
拓展知識面,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兒童詩歌的句式往往可以舉一反三,遷移適用?!侗任舶汀芬徽n中句式“(誰)的尾巴(怎么樣)?”出現(xiàn)了六次,但課本中的知識畢竟有限,為了豐富課本知識,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在學完詩歌后我設計了拓展這一環(huán)節(jié),利用課件出示了另外的六個小動物的圖片(老虎、馬、燕子、金魚、老鼠、烏龜),生動活潑的畫面再次激發(fā)了學生的欲望,他們能夠抓住動物尾巴的特點,展開激烈的討論,之后,按照課文中詩歌的樣式編兒歌。例如,“誰的尾巴像剪刀?”“燕子的尾巴像剪刀?!薄罢l的尾巴細又長?”“老鼠的尾巴細又長?!?這種創(chuàng)編,是學生超越生活經驗的創(chuàng)造思維,是發(fā)自內心的自由抒發(fā),不僅培養(yǎng)了他們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同時在運用積累詞語和句子中感受到動物尾巴的可愛,從而對動物充滿喜愛之情。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币虼?,課堂上教師應努力為學生營運一個寬松、民主、探索合作的空間,以喚醒、激活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