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guān)小年的詩句

字號:

《離夕有贈》
    年代:明 作者: 張含
    南浦盈盈淚,東風(fēng)小小年。
    回鐙窈窕夜,分鏡泬寥天。
    銷骨驚花箭,離腸泥酒船。
    可憐明月子,依舊影娟娟。
    《題戎馬出獵圖》
    年代:明 作者: 程敏政
    黑山之北青海頭,草木搖落風(fēng)颼颼。
    平原一望渺無際,獵騎四踏黃云秋。
    戎王小年面如玉,仿佛當(dāng)時李存勖。
    錦袍白馬彎雕弧,一箭直應(yīng)倒蒼鹿。
    蒼鹿卻走青羊奔,沙磧霜中余血痕。
    相隨兩兩奉驅(qū)策,氈裘辮發(fā)皆羌渾。
    一犬騰身逐驚兔,后騎鞲鷹笑相顧。
    大家賈勇各忘疲,倒載爭多不知莫。
    健兒獨往先著鞭,自期百發(fā)無虛弦。
    何物霜蹄忽星迸,脫手落地仍欣然。
    幾輛氈車駐山口,應(yīng)待歸來勸胡酒。
    共愬熊掌炙駝峰,《敕勒歌》長出林藪。
    歌長晝短樂未央,皂旗閃爍天蒼涼。
    明朝移帳定何所,擇地還開新獵場。
    方今圣人居大寶,烽燧無煙罷天討。
    胡雛長作畫中看,莫近飛狐塞垣道。
    《侄阿鐘覓字與詩》
    年代:宋 作者: 姚勉
    阿鐘五歲已大奇,從我覓字與覓詩。
    栗梨不愛愛紙筆,此意豈是尋常兒。
    吟詩寫字非難事,字畫是心詩是志。
    器量充周志氣宏,勁筆雄辭皆極致。
    吾家鼻祖豐城公,庭叱百萬無虓雄。
    子孫世襲節(jié)義風(fēng),流傳直至江西翁。
    江西夫子今希有,四經(jīng)七舉為龍首。
    不作孫弘曲學(xué)儒,文章只是宗元佑。
    祖宗積善源深長,爭奇競秀生諸郎。
    諸郎更有如鐘者,引領(lǐng)丹山群鳳凰。
    曉窗讀書肯至午,夜燈瑯瑯明月廡。
    只今小年已勤苦,從此讀書到十五。
    貫經(jīng)窗史包今古,雪坡癡叔未足多,
    十駑驥子一躍過。河南晁氏曾有樣,
    二十子弟俱高科。汝今群從多兄弟,
    勛業(yè)相期各如意。家塾相師學(xué)圣賢,
    廟堂再拜傳忠義。羲獻(xiàn)帖,李杜詩,
    遺蹤雖在不必追。
    請賡慶歷徂徠頌,更立中興浯水碑。
    《大孤山》
    年代:宋 作者: 楊萬里
    小姑小年嫁彭郎,大姑不嫁空自孀。
    小姑有夫似織女,大姑無夫如阿姮。
    盧茲也曾作媒妁,執(zhí)柯教與五老約。
    東方一老差妙齡,匹似彭郎卻老成。
    大姑背面啼更道,豈有老人會年少。
    大姑年來年去今亦老。
    《次德先韻》
    年代:宋 作者: 魏了翁
    二氣同一根,本體浩兮淵。
    可見川上逝,未發(fā)心下泉。
    真機亡停息,果剝根長鮮。
    定理亡將迎,塵境地自偏。
    形神既外發(fā),何者操其權(quán)。
    蕓蕓萬感通,存處元寂然。
    一物一太極,不間大小年。
    隨處無虧缺,井居而用遷。
    至人配天德,知周物之先。
    學(xué)者事何事,省察於眇綿。
    《五老峰》
    年代:宋 作者: 王洋
    小年那得此風(fēng)流,老子登臨興未休。
    恨石尚分三敵國,仙翁合列五諸侯。
    《拜年人》
    年代:宋 作者: 蘇泂
    小年躑躅隨群隊,長大悲傷怕物華。
    爇罷天香天影室,不行人事便歸家。
    《春晚園中作》
    年代:宋 作者: 陸游
    杏子青青梅子酸,山園轉(zhuǎn)眼又春殘。
    老懷豈復(fù)小年樂,病骨不禁清曉寒。
    學(xué)術(shù)背時甘義墮,功名無路久心闌。
    蠶收麥?zhǔn)煳岷魏?,但遣銀杯似海寬。
    《竹溪以余得第七孫惠詩次韻一首》
    年代:宋 作者: 劉克莊
    衡門忽有滿堂賓,皆詫瞿聃抱送麟。
    懶作柳邊退朝客,寧為花下弄孫人。
    小年置膝尤鐘愛,晚歲含飴當(dāng)食珍。
    吾萬卷書將付汝,勝如制誥水銀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