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語文專項強化練習(xí)題及答案(20)

字號:

專項強化練(二十一) 古詩歌語言題
    (時間:40分鐘 滿分:55分)
    題組一 對點練
    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5分)
    自常州還江陰①途中作
    [唐]李嘉
    處處空籬落,江村不忍看。
    無人花色慘,多雨鳥聲寒。
    黃霸②初臨郡,陶潛③未罷官。
    乘春務(wù)征伐,誰肯問凋殘。
    [注]?、俳帲禾瞥幙h,詩人時任江陰令。②黃霸:漢代大臣,為政外寬內(nèi)明,力勸耕桑,治為當(dāng)時第一。③陶潛:東晉詩人,為彭澤令時,“在縣公田悉令種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
    第二聯(lián)兩句中的“慘”和“寒”兩個字用得十分傳神,請簡要賞析。
    答:
    2.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回答問題。(6分)
    擬古(其三)
    陶淵明
    仲春遘①時雨,始雷發(fā)東隅。
    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
    翩翩新來燕,雙雙入我廬。
    先巢故尚在,相將還舊居。
    自從分別來,門庭日荒蕪。
    我心固匪②石,君情定何如。
    [注] ①(ɡòu):。:。
    簡要分析“草木縱橫舒”一句中“舒”的妙處。
    答:
    3.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6分)
    甬江夜泊
    [清]阮元[注]
    風(fēng)雨暮瀟瀟,荒江正起潮。
    遠帆連海氣,短燭接寒宵。
    人靜怯聞角,衣輕欲試貂。
    遙憐荷戈者,孤島夜蕭寥。
    [注] (1764—1849):簡要賞析頷聯(lián)中的“連”與“接”。
    答:
    4.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問題。(4分)
    清 平 樂
    [唐]韋 莊
    野花芳草,寂寞關(guān)山道。柳吐金絲鶯語早,惆悵香閨暗老。
    羅帶悔結(jié)同心,獨憑朱欄思深。夢覺半床斜月,小窗風(fēng)觸鳴琴。
    前人對“小窗風(fēng)觸鳴琴”一句備加贊賞,請賞析其妙處。
    答:
    5.閱讀下面這首明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梔子花詩
    [明]沈周[注]
    雪魄冰花涼氣清,曲欄深處艷精神。
    一鉤新月風(fēng)牽影,暗送嬌香入畫庭。
    [注] 詩的后兩句尤為奇妙,歷來頗得詩評家的青睞,請作簡要賞析。
    答:
    6.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回答問題。(6分)
    [雙調(diào)]大德歌·夏
    關(guān)漢卿
    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綠楊堪系馬!困坐南窗下,數(shù)對清風(fēng)想念他。蛾眉淡了教誰畫?瘦巖巖羞帶石榴花。
    簡析本曲的語言特色。
    答:
    題組二 綜合練
    7.閱讀下面這首元曲,然后回答問題。(11分)
    [雙調(diào)]折桂令·九日[注]
    張可久
    對青山強整烏紗,歸雁橫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風(fēng)白發(fā),蝶愁來明日黃花?;厥滋煅?,一抹斜陽,數(shù)點寒鴉。
    [注] (1)詩有“詩眼”,詞有“詞眼”,曲有“曲眼”。這首曲子的“曲眼”是什么?請結(jié)合全曲簡要分析。(5分)
    答:
    (2)本曲最后三句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情感?用了何種表現(xiàn)手法?(6分)
    答:
    8.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的題目。(11分)
    插 秧 歌
    [宋]楊萬里
    田夫拋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從頭上濕到胛。
    喚渠朝餐歇半霎,低頭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蒔[注]未匝,照管鵝兒與雛鴨。”
    [注] 。
    (1)此詩描繪了一幅農(nóng)忙時節(jié)的風(fēng)俗圖畫,其中第三句“笠是兜鍪蓑是甲”看似“游離詩外”,實則堪稱“神來之筆”,請作簡要賞析。(5分)
    答:
    (2)這首詩句句平易自然,卻又不乏新奇快語,請結(jié)合尾聯(lián)進行賞析。(6分)
    答:
    參考答案:
    1.“慘”,凄慘、慘淡,或者暗淡,表現(xiàn)出了詩人看到花后的一種心理感受;“寒”,寒冷,凄苦,表現(xiàn)出詩人聽到鳥叫聲后的一種心理感受。兩個字傳神地表現(xiàn)了當(dāng)?shù)氐幕臎鲆约皯?zhàn)亂給百姓生活造成的破壞。(解釋出兩個字的含義給2分,賞析3分,共5分)
    2.“舒”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傳神。(3分)形象地寫出春回大地,大自然一片勃勃生機的景象。(3分)
    3.“連”字豐富了想象,拓寬了背景,增添了寒氣;(2分)“接”字寫出寒宵之長,可看出詩人難以入眠。(2分)這兩個字突出了環(huán)境之冷和心緒之重。(2分)
    4.本句與“半床斜月”相互映襯,哀景中見哀情,情景交融。(1分)女子在獨守空床的“夢覺”之后已凄涼滿懷,此刻又有凄冷的夜風(fēng)透過小窗觸響琴弦的清曠之聲在空寂的室內(nèi)回蕩,在如此清婉哀絕之境中,(2分)她的深哀濃愁被表現(xiàn)得既深沉又空靈。(2分)(點出手法“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以景結(jié)情”“寓情于景”“寄情于景”“融情入景”均可給2分,答“以樂景襯哀情”“渲染”及其他手法均不給分;闡述妙處時能答出與“既深沉又空靈”近似之意的也可給1分)
    5.①運用擬人手法,形象地寫出了梔子花在夜風(fēng)中的風(fēng)情。(2分)②一“牽”一“送”,夏夜微風(fēng)的情態(tài)可掬;言“影”言“香”,梔子花的精魂大有飛動之感。(2分)③如鉤新月,暗香浮動,視覺與嗅覺相結(jié)合,營造出幽美恬靜的意境。(2分)
    6.本曲語言質(zhì)樸自然,通俗流暢,生活氣息濃厚,用詞精練妥帖。(3分)“俏冤家”“想念他”“瘦巖巖”等語通俗自然,較口語化?!捌薄靶摺钡茸志殏魃瘢芎玫乇憩F(xiàn)了主人公的心理和情感。(3分)
    7.(1)曲眼:“思”。(2分)一個“思”字貫串全曲,作者由眼前實景寫起,觸景生情,憶往昔歡樂事,更添今日思鄉(xiāng)之愁。最后,以景結(jié)情,回顧漫漫天涯路,抒遲暮思歸之情。(3分)
    (2)最后三句反映出作者漂泊無依的情懷,以及倦客之心、思鄉(xiāng)之情。(3分)采用了化用典故、寓情于景的表現(xiàn)手法。(3分)
    8.(1)此句在結(jié)構(gòu)上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內(nèi)容上用“兜鍪”和“甲”分別比喻“笠”和“蓑”,有一股火藥味兒,暗示搶插稻秧就像一場緊張的戰(zhàn)斗;也突出了農(nóng)忙搶種的題旨。(5分)
    (2)(示例)最妙的是尾聯(lián),表現(xiàn)了農(nóng)夫吃苦耐勞的品格,模擬農(nóng)夫的口吻說秧苗還沒有生牢,插秧尚未完成,讓妻子趕緊照看好那幫鴨鵝,以免它們到田里糟蹋莊稼。(3分)作者運用口語化的語言,隨意擷取農(nóng)夫的動作和語言,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