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和小魚、老黃牛、燕子尾巴的用處。
教學重點:
l.認識生字和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小魚、老黃牛、燕子尾巴用處的詞、句,并了解它們尾巴的功能。
教學難點:
理解小壁虎尾巴的功能和可以再生的特點。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資源準備:
學生:動物尾巴的作用
教師:課件、貼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電腦出示壁虎圖,了解壁虎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看了課題,你們想知道什么?(學生質疑)
4、教師歸疑:(電腦出示)
(1)小壁虎為什么借尾巴?
(2)它都向誰借尾巴?怎么借的?
(3)借到了嗎?為什么?
5、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學習課文內容。
二、初步感受課文內容。
1、學生帶著這些問題自己借助拼音讀文,邊讀邊思考邊畫出生字和會認的字。
2、把畫出的生字自己多讀幾遍,讀后同桌小伙伴互相讀一讀。
3、電腦出示生字詞,請學生讀一讀。
難看姐姐撥水吃草伯伯空中方向難過
4、指名讀課文,聽聽他們的讀音是不是正確?
5、簡單說說每幅圖的意思,后連貫地說幾幅圖的圖意。
6、看圖用“先……然后……后……”的句式說說小壁虎借尾巴的經過。
第二課時
一、揭示課題
1.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7課《小壁虎借尾巴》。請同學們伸出小手和老師板書課題?!氨凇笔巧舷陆Y構的字。“虎”的偏旁是“虎字頭”。“借”是這課的生字,(出示生字)同學們仔細觀察“借”字,說說書寫時我們要注意什么。(大家觀察的真仔細)伸出小手,繼續(xù)書寫。借什么?(尾巴)大家輕輕地打開書的75頁,把“借”字描一個寫兩個。
2.誰來讀課題?誰再讀?大家齊讀課題。
二、學習1、2自然段
1.小壁虎都去向誰借尾巴了呢?請大家認真欣賞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
2.誰想告訴大家?(說的真好)誰再說說?(學生邊回答教師邊貼圖)(你們聽得真認真?。?BR> 3.小壁虎為什么要向他們借尾巴呢?(老師手指貼圖)請大家輕輕地打開書,自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誰來說?
4.(答對):你真會讀書!誰來讀這句話?
(答錯):小壁虎的尾巴是讓蛇咬掉的嗎?快讀一讀這句話!這回誰知道了?
“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誰想和老師演示“掙”這個動作?(指名)現在你就是小壁虎,蛇咬到小壁虎尾巴啦!小壁虎該怎么辦???快用力啊!蛇快要把你吃掉了!(問學生)你要掙斷尾巴容易嗎?老師看出來了,你用了這么大的力氣才把尾巴掙斷,所以“用力擺脫”就是“掙”的意思。
誰再來讀讀這句話?把紅色的詞語讀得用力些。
5.小壁虎失去尾巴后的心情怎樣?(難過、傷心)你能帶著這種心情讀一讀這句話嗎?(出示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話)老師聽出來你把這幾個字重讀了,誰能學著他的樣子再讀一讀。是?。∵@多難看??!這時,聰明的小壁虎想出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借尾巴。(出示第二句)誰來讀好這個問句?誰比他讀得還好?大家齊讀。
三、學習3~5自然段
1.是??!小壁虎向誰去借尾巴啦?(課件出示圖片)(小魚)誰來讀讀這兩句話?(一名學生讀)
注意小壁虎剛剛失去了尾巴,爬得很慢,所以“爬呀爬”要讀的慢些,誰再來讀一讀?
2.誰能從這兩句話中找出表示小魚動作的詞?(學生回答:搖、游來游去)
(板書:搖)你能學學小魚搖尾巴的動作嗎?大家齊讀第二句話,邊讀邊做做動作。(學生做動作)多活潑的小魚?。?BR> 【設計意圖】這是這節(jié)課的一個亮點,教師表面上是參與學生的表演,實際上是讓學生明白課文所說明的道理。
3.除了“游來游去”,你還知道“__來__去”的詞語嗎?(課件出示練習題)
4.小壁虎是怎么向小魚借尾巴的呢?請大家打開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第3自然段,然后用橫線畫出來。
小壁虎是怎么借尾巴的?(學生回答)(你找的真準)
大家把書輕輕的扣在桌子上,誰再來讀一讀這句話?從這句話中,你讀出小壁虎是一個怎樣的孩子?(有禮貌)你是從哪幾個詞看出來的?(學生找詞語:姐姐、您、好嗎)
誰能有禮貌地讀讀這句話?誰能比他再有禮貌些?小組讀。
5.李老師這里有支鉛筆,誰能學著小壁虎有禮貌的樣子向老師借借這支筆?
誰還能能學著小壁虎有禮貌的樣子向同桌借借東西?(學生練習說話)
6.小魚答應了嗎?誰來讀讀小魚的話?
從這句話中我們讀懂了小魚的尾巴是用來干什么的?(板書:撥水)
7.請小朋友們同桌之間分角色來讀小壁虎與小魚的對話。一組讀完提醒要是加上動作就好了,另一組再讀,全班讀。
8.你能用上“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小壁虎為什么沒有借到尾巴嗎?(學生說句子)(說的真好)
四、學習4、5自然段
1.小壁虎從小魚那借不到尾巴,他很傷心,他爬呀爬,(手指圖)向老牛和燕子借尾巴了。請同學們自讀4、5自然段,然后想想小壁虎向他們借到尾巴了嗎?為什么?
【設計意圖】:課文無非是個例子,三個自然段方式相似,教引導學生學習了第三自然段后,由扶到放,理解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
2.小壁虎想老牛借到尾巴了嗎?為什么?(學生回答)(板書:趕蠅子)
3.這蠅子不是我們平時常見的蒼蠅,而是牛蠅,老牛被牛蠅叮了會非常疼,所以他要不停的趕走它們。
4.老牛是怎么用尾巴趕蠅子的?課文是怎么說的?誰來讀一讀?(板書:甩)
5.大家齊讀這句話邊讀邊做做甩尾巴的動作。
6.小壁虎是怎么找老牛借的呢?兩同學讀。小壁虎要是再有禮貌些就更好了,誰愿意讀?兩小組讀。
7.誰知道小壁虎向燕子借到尾巴了嗎?為什么?(板書:掌握方向)
8.課文是用那個動詞表示燕子在飛翔時尾巴的動作的?(板書:擺)
指名分角色讀第五自然段。
9.現在男女生分角色讀一讀小壁虎和燕子阿姨的對話。
李老師看您們那么熱情,我也想加入,你們讀小壁虎的話,老師讀燕子的話,我們合作讀。
五、學習6、7自然段:
1.大家看,小魚、老牛、燕子的尾巴各有各的用處,所以小壁虎借不到尾巴,他心里很難過。只好家找媽媽。請大家打開書齊讀第7自然段,然后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小壁虎長出一條新尾巴心情怎樣?(高興)誰能高興地讀一讀?誰更高興些?大家齊讀。
3.從這你知道了小壁虎的尾巴還有什么特點?(板書:再生)
六、展示資料
1.小壁虎、小魚、老黃牛、燕子的尾巴各有各的用處。自然界中其它小動物的尾巴也都有自己的用處?誰來說說自己熟悉的動物的尾巴的作用?(學生說,教師補充)
2.了解了這么多小動物尾巴的作用后,李老師想請同學們都開動腦筋,展開想象的翅膀,仿照課文的樣子在編寫一段小壁虎找其他小動物借尾巴的情景。
想好的同學在小組里交流一下。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板書設計:
小魚搖撥水
小壁虎借尾巴老牛甩趕蠅子
再生燕子擺掌握方向
1.認識8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和小魚、老黃牛、燕子尾巴的用處。
教學重點:
l.認識生字和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小魚、老黃牛、燕子尾巴用處的詞、句,并了解它們尾巴的功能。
教學難點:
理解小壁虎尾巴的功能和可以再生的特點。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資源準備:
學生:動物尾巴的作用
教師:課件、貼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電腦出示壁虎圖,了解壁虎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看了課題,你們想知道什么?(學生質疑)
4、教師歸疑:(電腦出示)
(1)小壁虎為什么借尾巴?
(2)它都向誰借尾巴?怎么借的?
(3)借到了嗎?為什么?
5、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學習課文內容。
二、初步感受課文內容。
1、學生帶著這些問題自己借助拼音讀文,邊讀邊思考邊畫出生字和會認的字。
2、把畫出的生字自己多讀幾遍,讀后同桌小伙伴互相讀一讀。
3、電腦出示生字詞,請學生讀一讀。
難看姐姐撥水吃草伯伯空中方向難過
4、指名讀課文,聽聽他們的讀音是不是正確?
5、簡單說說每幅圖的意思,后連貫地說幾幅圖的圖意。
6、看圖用“先……然后……后……”的句式說說小壁虎借尾巴的經過。
第二課時
一、揭示課題
1.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7課《小壁虎借尾巴》。請同學們伸出小手和老師板書課題?!氨凇笔巧舷陆Y構的字。“虎”的偏旁是“虎字頭”。“借”是這課的生字,(出示生字)同學們仔細觀察“借”字,說說書寫時我們要注意什么。(大家觀察的真仔細)伸出小手,繼續(xù)書寫。借什么?(尾巴)大家輕輕地打開書的75頁,把“借”字描一個寫兩個。
2.誰來讀課題?誰再讀?大家齊讀課題。
二、學習1、2自然段
1.小壁虎都去向誰借尾巴了呢?請大家認真欣賞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
2.誰想告訴大家?(說的真好)誰再說說?(學生邊回答教師邊貼圖)(你們聽得真認真?。?BR> 3.小壁虎為什么要向他們借尾巴呢?(老師手指貼圖)請大家輕輕地打開書,自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誰來說?
4.(答對):你真會讀書!誰來讀這句話?
(答錯):小壁虎的尾巴是讓蛇咬掉的嗎?快讀一讀這句話!這回誰知道了?
“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誰想和老師演示“掙”這個動作?(指名)現在你就是小壁虎,蛇咬到小壁虎尾巴啦!小壁虎該怎么辦???快用力啊!蛇快要把你吃掉了!(問學生)你要掙斷尾巴容易嗎?老師看出來了,你用了這么大的力氣才把尾巴掙斷,所以“用力擺脫”就是“掙”的意思。
誰再來讀讀這句話?把紅色的詞語讀得用力些。
5.小壁虎失去尾巴后的心情怎樣?(難過、傷心)你能帶著這種心情讀一讀這句話嗎?(出示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話)老師聽出來你把這幾個字重讀了,誰能學著他的樣子再讀一讀。是?。∵@多難看??!這時,聰明的小壁虎想出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借尾巴。(出示第二句)誰來讀好這個問句?誰比他讀得還好?大家齊讀。
三、學習3~5自然段
1.是??!小壁虎向誰去借尾巴啦?(課件出示圖片)(小魚)誰來讀讀這兩句話?(一名學生讀)
注意小壁虎剛剛失去了尾巴,爬得很慢,所以“爬呀爬”要讀的慢些,誰再來讀一讀?
2.誰能從這兩句話中找出表示小魚動作的詞?(學生回答:搖、游來游去)
(板書:搖)你能學學小魚搖尾巴的動作嗎?大家齊讀第二句話,邊讀邊做做動作。(學生做動作)多活潑的小魚?。?BR> 【設計意圖】這是這節(jié)課的一個亮點,教師表面上是參與學生的表演,實際上是讓學生明白課文所說明的道理。
3.除了“游來游去”,你還知道“__來__去”的詞語嗎?(課件出示練習題)
4.小壁虎是怎么向小魚借尾巴的呢?請大家打開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第3自然段,然后用橫線畫出來。
小壁虎是怎么借尾巴的?(學生回答)(你找的真準)
大家把書輕輕的扣在桌子上,誰再來讀一讀這句話?從這句話中,你讀出小壁虎是一個怎樣的孩子?(有禮貌)你是從哪幾個詞看出來的?(學生找詞語:姐姐、您、好嗎)
誰能有禮貌地讀讀這句話?誰能比他再有禮貌些?小組讀。
5.李老師這里有支鉛筆,誰能學著小壁虎有禮貌的樣子向老師借借這支筆?
誰還能能學著小壁虎有禮貌的樣子向同桌借借東西?(學生練習說話)
6.小魚答應了嗎?誰來讀讀小魚的話?
從這句話中我們讀懂了小魚的尾巴是用來干什么的?(板書:撥水)
7.請小朋友們同桌之間分角色來讀小壁虎與小魚的對話。一組讀完提醒要是加上動作就好了,另一組再讀,全班讀。
8.你能用上“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小壁虎為什么沒有借到尾巴嗎?(學生說句子)(說的真好)
四、學習4、5自然段
1.小壁虎從小魚那借不到尾巴,他很傷心,他爬呀爬,(手指圖)向老牛和燕子借尾巴了。請同學們自讀4、5自然段,然后想想小壁虎向他們借到尾巴了嗎?為什么?
【設計意圖】:課文無非是個例子,三個自然段方式相似,教引導學生學習了第三自然段后,由扶到放,理解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
2.小壁虎想老牛借到尾巴了嗎?為什么?(學生回答)(板書:趕蠅子)
3.這蠅子不是我們平時常見的蒼蠅,而是牛蠅,老牛被牛蠅叮了會非常疼,所以他要不停的趕走它們。
4.老牛是怎么用尾巴趕蠅子的?課文是怎么說的?誰來讀一讀?(板書:甩)
5.大家齊讀這句話邊讀邊做做甩尾巴的動作。
6.小壁虎是怎么找老牛借的呢?兩同學讀。小壁虎要是再有禮貌些就更好了,誰愿意讀?兩小組讀。
7.誰知道小壁虎向燕子借到尾巴了嗎?為什么?(板書:掌握方向)
8.課文是用那個動詞表示燕子在飛翔時尾巴的動作的?(板書:擺)
指名分角色讀第五自然段。
9.現在男女生分角色讀一讀小壁虎和燕子阿姨的對話。
李老師看您們那么熱情,我也想加入,你們讀小壁虎的話,老師讀燕子的話,我們合作讀。
五、學習6、7自然段:
1.大家看,小魚、老牛、燕子的尾巴各有各的用處,所以小壁虎借不到尾巴,他心里很難過。只好家找媽媽。請大家打開書齊讀第7自然段,然后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小壁虎長出一條新尾巴心情怎樣?(高興)誰能高興地讀一讀?誰更高興些?大家齊讀。
3.從這你知道了小壁虎的尾巴還有什么特點?(板書:再生)
六、展示資料
1.小壁虎、小魚、老黃牛、燕子的尾巴各有各的用處。自然界中其它小動物的尾巴也都有自己的用處?誰來說說自己熟悉的動物的尾巴的作用?(學生說,教師補充)
2.了解了這么多小動物尾巴的作用后,李老師想請同學們都開動腦筋,展開想象的翅膀,仿照課文的樣子在編寫一段小壁虎找其他小動物借尾巴的情景。
想好的同學在小組里交流一下。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板書設計:
小魚搖撥水
小壁虎借尾巴老牛甩趕蠅子
再生燕子擺掌握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