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南昌大學附中高考政治模擬試題

字號:


    江西南昌大學附中2016屆高三11月月考政治試題
    一、單選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政府保就業(yè)的政策措施,必然會給社會經濟發(fā)展帶來重大的影響。你認為這些政策措施影響社會經濟的邏輯順序是
    ①增加居民收入 ②刺激居民消費
    ③擴大生產規(guī)模 ④增加就業(yè)崗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①-②-③ D.④-③-①-②
    2.在我國基本型乘用車(轎車)市場上,不但汽車降價可以起到促銷作用,減少稅費、油價下降也對拉動銷量有明顯影響。下圖假設D和D1中有一條是汽車需求曲線,另一條是某生活必需品需求曲線,在價格及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D是汽車需求曲線,受汽車購置稅減半政策影響,D可能向右平移
    B.D是汽車需求曲線,受汽車購置稅減半政策影響,D可能向左平移
    C.D1是汽車需求曲線,受汽車購置稅減半政策影響,D1可能向右平移
    D.D1是汽車需求曲線,受汽車購置稅減半政策影響,D1可能向左平移
    3.黃金具有商品和金融資產兩種屬性,其價格是在多種因素綜合影響、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各種力量相互影響、相互作用,通過影響供求關系而形成黃金價格的波動和變化。下列關于影響國際黃金價格變動分析合理的是
    ①歐美主要國家的通脹率上升——紙幣的購買力削弱——黃金的吸引力上升
    ②美元在外匯市場上走勢強勁——投資美元升值機會增大——黃金的吸引力上升
    ③現代高新技術產業(yè)對黃金的需求增加——黃金的開采成本下降——黃金價格下跌
    ④全球股市劇烈震蕩——避險情緒升溫——黃金的投資價值上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稅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而結構性減稅將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下列結構性減稅對經濟影響的傳導中,正確的是
    ①推進資源稅改革——提高資源開采和使用成本——促進資源節(jié)約和環(huán)境保護
    ②降低企業(yè)所得稅起征點——企業(yè)稅負降低——生產擴大
    ③健全和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調節(jié)收入分配——擴大居民消費需求
    ④營業(yè)稅改增值稅——國家財政收入增加——經濟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5.M企業(yè)去年生產某商品100萬件,創(chuàng)造的價值總量和價格總額均為6000萬元。如果今年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50%,貨幣貶值20%,M企業(yè)創(chuàng)造的價格總額不變,其他條件不變,則今年M企業(yè)的勞動生產率
    A.提高了20% B.提高了50% C.下降了20% D.沒有變化
    6.下表對我國實現收入公平的啟示是
    世界主要國家基尼系數
    

  稅前 稅后   稅前 稅后
美國 0.494 0.395 德國 0.451 0.299
英國 0.479 0.343 法國 0.491 0.340
發(fā)達國家平均 0.468 0.318 中國 0.511 0.469

    注:基尼系數是國際上用來綜合考察居民收入分配差異狀況的一個重要分析指標。其值在0和1之間,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趨向公平,越接近1就表明收入差距過大,收入分配趨向不公平。
    ①要堅持按勞分配的基本原則
    ②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
    ③要重視用稅收調節(jié)收入差距
    ④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14 年12月3日,美國地方法院大陪審團裁定,對在紐約涉嫌扼殺黑人男子的白人警察免予起訴。原本弗格森案引發(fā)的種族歧視*浪潮尚未平息,美國各地又掀起新 一輪警民對立,多地民眾涌向街頭舉行*活動。7日加利福尼亞州的*演變成暴力事件,*者掠奪商店并向警察投擲磚塊、鐵條、煙霧彈等,多輛平民和警方用車被肆意破壞,多處街道被迫封鎖。這對我國在處理民族關系問題上的啟示是
    ①堅持各民族平等、團結、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
    ②應不斷擴大民族自治地區(qū)的自治權
    ③應切實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和維護少數民族人民的民主權利
    ④應不斷鞏固我國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某市是全國優(yōu)質茶產地,為保證本地生產的茶葉品質,該市制定和實施了“優(yōu)質茶”工程。以下選項,按照決策制定執(zhí)行的先后順序排列,合理的是
    ①市政府發(fā)布《茶葉作坊整治提升工作方案》,各部門聯動監(jiān)管
    ②市商務局開展調研,形成《農村茶葉作坊整治提升工作方案》
    ③市政協(xié)委員提交《關于加快推進茶葉規(guī)?;瘶藴驶a的建議》
    ④市政協(xié)把《關于加快推進茶葉規(guī)模化標準化生產的建議》經市政府移交行政主管部門辦理
    A.③一④一②一① B.③一②一④一① C.②一③一④一① D.④一③一②一①
    9.2014 年10月13日,北京發(fā)改委公布了《公共交通價格調整聽證方案》,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聽證會于10月28日下午舉行,10名消費者代表參與聽證。新方案 終定為“地鐵起步3元坐6公里;公交起步2元坐10公里”于12月28日實施。這意味著,北京地鐵告別了“2元時代”。這一過程說明公民
    ①通過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參與民主決策
    ②通過監(jiān)督聽證會制度參與民主決策
    ③通過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參與民主決策
    ④通過社會聽證制度參與民主決策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10.10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草案)》首次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會議審議。中國人大網已在網站上公布草案及說明并向社會征集意見,此次征集意見的時間從11月4日到12月3日。這表明
    A.我國堅持立法平等
    B.行政機關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
    C.社會主義民主具有廣泛性
    D.社會主義民主具有真實性
    11.選舉民主與協(xié)商民主,兩種民主形式緊密和有機的結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特點。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這一協(xié)商民主形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①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是一黨領導多黨合作的親密友黨關系
    ②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是領導與被領導、監(jiān)督與被監(jiān)督的關系
    ③各民主黨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必須接受中共的領導
    ④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有著共同的利益和合作的政治基礎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從成立至今,恢復并建立了各級愛國宗教團體,我國政府每年投入大量資金保護宗教遺址,還積極支持、幫助宗教愛國人士出國訪問,開展國際友好交流活動,這說明在我國
    ①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貫徹
    ②國家保護一切宗教活動
    ③宗教能夠與社會主義相適應
    ④宗教文化得到了國家的尊重和保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根據路遙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前不久在各大衛(wèi)視臺播出,電視劇記錄了中國農村1975年前后那段貧窮而飽含理想的時光,以及幾對青春男女質樸坎坷的情路歷程。由于劇情貼近時代,讓人身臨其境,無數觀眾感動得潸然淚下。上述事實說明
    A.注入時尚元素的文化作品更具有生命力
    B.大眾傳媒為人們享用文化提供了必要條件
    C.立足于社會實踐,才能創(chuàng)造出有價值的文化作品
    D.文化市場的發(fā)展?jié)M足了人們日趨多樣化的文化需求
    14.岳麓書院是我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歷的高等學府及學術文化中心,創(chuàng)立于北宋開寶九年(976年),歷時千年,弦歌不絕,故世稱“千年學府”。岳麓書院的學術與教育,對湖湘文化傳統(tǒng)的形成和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說明
    ①教育是人類特有的傳承文化的能動性活動
    ②傳統(tǒng)文化對社會的發(fā)展和我們的生活產生了持久的影響
    ③思想運動催生著社會變革,也促進了文化的發(fā)展
    ④科技的進步,促進了經濟的發(fā)展,也推動了文化的發(fā)展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5.《三字經》里說 “昔孟母,擇鄰處?!毕铝姓f法蘊含的文化生活道理與之一致的是
    ①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②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③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6.2014年11月以來,國家典籍博物館陸續(xù)推出面向中小學生的雕版印刷、古籍裝訂、剪紙等互動體驗公益課程,讓青少年近距離接觸和感受中華典籍穿越歷史的恒久魅力。舉辦這一活動能
    ①發(fā)揮文化對經濟的促進作用
    ②增強人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③讓學生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增強青少年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7.2014年3月.共青團中央發(fā)出通知,要求在廣大青少年中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和實踐活動,通過宣傳教育、示范引領、實踐養(yǎng)成相統(tǒng)一,努力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廣大青少年中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廣大青少年要真正能夠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就必須
    ①深刻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本質內涵
    ②在學習生活中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③創(chuàng)造性地改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
    ④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文化創(chuàng)新的精神根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下列表述,圍繞哲學基本問題中的第一方面展開的是
    ①陰陽二氣充滿太虛,此外更無他物
    ②沒有不可認識,只有尚未認識的事物
    ③未有此氣,亦有此理,理生萬物
    ④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學者特里·伊格爾頓在其新著《馬克思為什么是對的》一書中列舉了當前西方社會10個典型的歪曲馬克思主義的 觀點。其中一種觀點認為:馬克思主義將世間萬物都歸結于經濟因素,藝術、宗教、政治、法律、道德等都被簡單地視為經濟的反映,對人類歷史錯綜復雜的本質視 而不見,而試圖建立一種非黑即白的單一歷史觀。上述觀點是對馬克思主義關于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辯證關系思想的嚴重歪曲,其表現為
    ①把經濟作為社會的“基礎”所具有的歸根到底的決定作用歪曲為決定作用
    ②把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的相互作用歪曲為機械的單向作用
    ③把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動力由經濟因素決定歪曲為多重因素的綜合作用
    ④把社會意識對社會歷史始終具有的積極能動作用歪曲為消極被動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在物理研究中,只要物體的形狀和大小對所研究問題的影響很小,各種物體就能被看作只有質量而無體積和形狀的質點。質點忽略了復雜且次要或無關的因素,注重研究運動和受力時物體對系統(tǒng)的影響。這體現的哲學思想方法是
    ①認識事物不能忽視次要矛盾
    ②要堅持從局部人手認識整體
    ③從事物的個性中把握其共性
    ④解決復雜問題時要突出重點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 作為一種廣泛存在的有機化合物,小分子硫醇一直以來被視為消除生命體有害物質的“清道夫”。日前,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發(fā)現,它們除了具有 清除毒害的保護性功能,還具備“導演”抗生素精密合成的建設性功能。該發(fā)現揭示了以硫醇化學為核心的林可霉素生物合成機制,改變了人類對于小分子硫醇的傳 統(tǒng)認識,為設計和創(chuàng)造新型人造“生命細胞”并在“細胞工廠”中實現含糖單元的新型生物基化學品的“生物制造”提供了理論依據。這說明了
    ①人類對于小分子硫醇的傳統(tǒng)認識被*
    ②人類對于小分子硫醇的認識在不斷反復的過程中獲得發(fā)展
    ③人類對于小分子硫醇的新認識為設計和創(chuàng)造“生命細胞”奠定了物質基礎
    ④人類可以在對小分子硫醇的新認識的指導下創(chuàng)造出新的具體的物質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2.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強調:“有一種唯物主義學說,認為人是環(huán)境和教育的產物,因而認為改變了的人是另一種環(huán)境和改變了的教育的產物——這種學說忘記了:環(huán)境正是由人來改變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這種學說必然會把社會分成兩部分,其中一部分高出于社會之上?!边@種唯物主義學說
    ①否定了實踐活動是形成人與環(huán)境對立統(tǒng)一關系的物質基礎
    ②肯定了人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長期發(fā)展的產物
    ③在自然觀上是唯物主義,在歷史觀上是唯心主義
    ④肯定了環(huán)境是人的思想觀念形成和變化的客觀前提,否定了環(huán)境對人的精神面貌和倫理道德觀念起著決定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23.在當前,中國社會收入分配體制改革勢在必行。如果改革成功,中國不但會進入更均衡的增長軌道,還能夠維持社會的長期穩(wěn)定;如果不成功,則會面臨
    全面的社會危機。收入分配體制的改革
    ①調整了上層建筑,以適應經濟基礎的發(fā)展
    ②調整了生產關系,以適應生產力的發(fā)展
    ③是我國實現和諧社會目標的根本動力
    ④是解決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必然要求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24.“春水滿泗澤,夏云多奇峰。秋月揚明輝,冬嶺秀孤松。”下列語句中蘊含的哲理與之相符的是
    A.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B.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C.世上豈無千里馬,人中難得九方皋
    D.深處種菱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
    25.學者周國平說“人生有兩大快樂,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于是你可以去尋求和創(chuàng)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體驗”;作家蕭伯納則說“人生有兩大悲劇,一是沒得到你心愛的東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從哲學角度看,兩個觀點存在差異表明
    ①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因人而異
    ②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③真理與謬誤沒有界限
    ④人的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II卷(非選擇題)
    26.(26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 料一:2015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大會上,習近平主席以“亞洲新未來:邁向命運共同體”為主旨發(fā)表演講,全面闡述了中國的亞洲合作政策,并特別強調要 推進“一帶一路”的建設。習近平主席指出:“‘一帶一路’建設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舉措,將給地區(qū)國家?guī)韺崒嵲谠诘睦??!?BR>    “一帶一路”是指“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這是習近平主席在2013年9月和10月提出的戰(zhàn)略構想,強調相關各國要打造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和共同發(fā)展繁榮的“命運共同體”。 回顧歷史,兩千多年前,各國人民就通過海陸兩條絲綢之路開展商貿往來。從2100多年前張騫出使西域到600多年前鄭和下西洋,海陸兩條絲綢之路把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等等輸往沿途各國,帶去了文明和友好,贏得了各國人民的贊譽和喜愛。兩千多年的交往歷史證明,只要堅持團結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鑒、合作共贏,不同種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發(fā)展。
    材料二:秉承“講信修睦”、“協(xié)和萬邦”的哲學理念,中國積極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經濟帶的建設必須把握以下特性:一是發(fā)展性。經濟帶建設著眼于沿途各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不要求合作國家的主權讓渡,重要的是基礎設施互連互通,促進沿線的經濟和社會發(fā)展。二是共贏性。沿線各民族都要從交流中獲益,不是一方得,一方失的零和交易,而是雙贏的。
    (1)結合材料一,運用“文化多樣性和文化傳播”的知識,說明實施“一帶一路”戰(zhàn)略對于當代文化交流的意義。(8分)
    (2)結合材料一,運用“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的有關知識,說明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依據。(8分)
    (3)結合材料二,試用“當代國際社會”的知識,說明我國應如何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12分)
    27.(28分)2015年8月25日,首屆“互聯網+”與新經濟發(fā)展論壇在北京舉行?;ヂ摼W戰(zhàn)略上升到國家戰(zhàn)略層面,而“互聯網+”在社會各領域的滲透也倍受關注。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互聯網+”的模式可以拓展復制到更廣闊的非經濟領域,“互聯網+政治”“互聯網+文化”也在相應領域起到提質增效的作用?;ヂ摼W給公民參與政治生活提供了廣闊的平臺,也給政府治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帶來了新的機遇。公民通過社交網絡為交管部門提供道路擁堵信息;民間環(huán)保組織依據政府公開的環(huán)境數據繪制“污染地圖”,幫助政府監(jiān)管污染企業(yè);市政府通過門戶網站向市民征集建議;域管部門請商戶和市民通過網絡平臺為執(zhí)法人員的工作打分……公民與政府在越來越多的社會公共領域中形成合力。
    (1)結合材料一,運用政治生活知識,分析如何利用“互聯網+”使公民和政府形成合力。(8分)
    材料二:近年來, 依托于互聯網平臺而迅速成長起來的“微公益”備受關注,微博打拐、免費午餐、衣加衣溫暖行動、冰桶挑戰(zhàn)……。中國正大步流星跨向公益新時代。只要有愛心, 每個人都有機會投入公益,讓社會充滿愛,充滿善,更讓自己獲得快樂和尊嚴。微公益,毋寧說是微革命,中國更多是微觀的,正如一位智者所言:“你怎么樣,中 國便怎么樣;你是什么,中國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國便不黑暗:你不停努力,中國便會更好”。
    (2)結合材料二,運用文化作用的相關知識,說明開展微公益活動的重要意義。(8分)
    (3)運用唯物辯證法總特征的知識,分析材料三中智者的觀點。(6分)
    江西南昌大學附中2016屆高三11月月考政治答案
    1-5CCCAA6-10CBACD11-15DDCAD16-20CACAD21-25CDBDA
    26.
    (1)①商業(yè)貿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實施“一帶一路”戰(zhàn)略有利于沿途各國文化的交流與傳播;(2分)
    ②有利于尊重文化多樣性,推動多民族文化平等交流,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2分)
    ③有利于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2分)
    ④有利于中華文化吸收各國優(yōu)秀文明成果,促進中華文化的發(fā)展和進步,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2分)
    (2)①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經濟聯系日益密切,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是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客觀要求。(2分)
    ②有利于促進生產要素在沿途各國間的流動、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各國生產力的發(fā)展,為各國經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fā)展空間。(2分)
    ③是我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的要求。(2分)
    ④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有利于我國與中亞各國之間的相互開放、互利合作,把“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起來。(2分)
    (3)①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沿線各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不干涉別國內政,走和平發(fā)展之路。(3分)
    ②和平和發(fā)展是當今時代主題,要致力于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保障各國共同發(fā)展的權利,促進各國的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3分)
    ③國家利益決定國際關系,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經濟帶的建設要在謀求本國發(fā)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fā)展,不做零和交易,實現雙贏。(3分)
    ④樹立負責任大國形象,承擔國際責任,著眼于沿途各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需要。(3分)
    (學生如果從“多極化趨勢”、“主權國家的權利和義務”、“ 聯合國的宗旨和原則”、“當今國際競爭的實質”角度回答,只要論證合理。也可得分)。
    27.(1)公民:①通過互聯網問政激發(fā)公民的參與熱情,豐富公民行使權利的渠道,②維護公民權益,方便公民依法、有序參與公共事務的決策、執(zhí)行、監(jiān)督。(4分)
    政府:①政府借助互聯網更加便捷地與公民溝通,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科學民主決策;②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更好的履行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利用互聯網實現政務公開,提高透明度,自覺接受公民監(jiān)督。 通過上述舉措做到為人們服務、對人民負責。(4分)
    (2)(8分)
    ①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fā)展和個人成長產生深刻的影響。
    ②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并反作用于經濟、政治。開展微公益活動,有利于推動經濟發(fā)展、政治穩(wěn)定,構建和諧社會。
    ③文化影響人,對人的認識活動、實踐活動和思維方式產生影響。開展微公益活動,有利于提高全體公民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
    ④文化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源泉,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微公益的開展,凝聚了社會力量,使中國更美好。(每點2分)
    (3)(6分)①整體與部分相互聯系,部分處于被支配地位,但關鍵部分的功能及變化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重視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發(fā)展推動整體的發(fā)展。每個人作為國家的一份子,關注社會奉獻社會,才能使作為整體的國家更和諧更強大。(3分)
    ②事物的發(fā)展總是從量變開始,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要做好量的積累。通過每個人的不停的努力,持續(xù)的積累,國家才能實現新的跨躍。(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