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基礎入門:和弦的練習與放松

字號:

一、教你和弦練習與放松
    練習準確地彈奏和弦,是應用和弦沖擊的第一步。讓我們練習上述的 CEG 和弦。利用手臂的重量,是達到準確彈奏與放松的方法。這個方法在參考書目中(Fink, Sandor)有很詳盡的解說,所以在這里只作簡短的討論。
    把手指正確地放置在琴鍵上。手臂放松(事實上是整個身體都要放松),保持手腕柔軟,然后將手抬高離開鍵盤5至20公分(開始時用較短的距離),讓手自然放下。手與手指應同時落下,手指不要移動。
    整個手在落下的過程中要完全放松,在手指觸鍵的瞬間,把手指與手腕置于彈奏姿勢,讓手腕稍微彎曲,接受落下的沖擊力道,并將琴鍵按下。讓手自然放下,就是把你的力氣或靈敏度交給永恒不變的地心引力。
    二、手自然放下
    一個體重不足的6歲兒童與巨大的相撲選手,從相同的距離讓手自然放下,所產(chǎn)生的音量是一樣的。乍聽之下,這實在是難以置信的。原因是,自然落下的速度跟質(zhì)量是無關的,當弦槌下的滾軸離開頂槌器時,在擊弦前最后的幾個厘米,弦槌是呈自由飛行狀態(tài)的。物理系的學生應該知道彈性碰撞(如撞球的碰撞),動能是被保存下來,因此上述說法并不成立。在這種彈性碰撞的情形下,琴鍵應該以高速飛離指尖,有點像彈奏跳音一樣。
    但這里的情況是,因為手指是放松的,指尖是柔軟的(非彈性碰撞),動能沒有被保存下來。此時,小質(zhì)量的部分(琴鍵)與大質(zhì)量的部分(手指-手-手臂)并駕齊驅(qū),導致一種受約束的下鍵。因此,如果鋼琴本身是有正常的調(diào)校,而下鍵的有效質(zhì)量遠小于6歲小孩的手指-手-手臂的質(zhì)量,那么上述說法是成立的了。在觸鍵時,手要撐緊,以確保整個手的重量都傳遞到琴鍵上。
    否則,就當然不可能產(chǎn)生自然放下應有的音量。要注意的是,在手撐緊時,不要多加施力。因此要產(chǎn)生純粹的自然放下是需要練習的,而且當手抬得越高時,這會變得越困難。對于相撲選手來說,不再施力特別困難,因為他需要更多的力氣來停止手臂的動力。適當?shù)膿尉o力度,是從音量與音質(zhì)來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