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象棋基礎(chǔ):拿破侖的象棋歷史

字號:

拿破侖加冕稱帝后,他開始在國際象棋上轉(zhuǎn)敗為勝。這倒并不是因為他的棋藝水平提高了,而是因為他的對手變得更有策略了。只有外交大臣泰萊侖仍經(jīng)常擊敗皇帝,使皇帝惱羞成怒,出言*污,罵泰萊侖“灌滿大糞的絲襪子”?;实圯斊逡院螅0l(fā)脾氣,當(dāng)一架被稱為“梅爾澤爾”的自動弈棋機戰(zhàn)勝拿破侖以后,他暴跳如雷,把棋子都扔在地上。另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是拿破侖常常不愿受國際象棋規(guī)則的束縛,而只用棋規(guī)來束縛對手。當(dāng)他落子要悔棋時,真像一個“朕即國家”的皇帝。
    1928年,倫敦《晨報》上有篇關(guān)于拿破侖遺物展覽的文章。文章說,有位軍官曾被派往圣赫勒那島,并攜帶一副象牙和珍珠鑲嵌的國際象棋。他的使命是去通知拿破侖,這副棋子中有一枚的底部是可以脫卸的,為拿破侖潛逃而擬訂的詳細計劃正藏于該棋子中。可是那位肩負使命的軍官在途中的船上意外被落下的圓木擊斃。拿破侖收到這副棋,雖然每天愛不釋手地玩賞它,由它陪伴他度過孤獨的流放生活,但是可惜這位不走運的皇帝和他的隨從們,卻都不知道棋子中竟埋藏著絕對重要的機密,直到拿破侖的末日來臨,仍未能識破個中玄機。這副棋子后來數(shù)易其主,最后一位新主人發(fā)現(xiàn)了暗藏的機關(guān),知其來歷后,把他送到拿破侖遺物展覽處。
    拿破侖對于“但說它是游戲,卻又太難了”的國際象棋會終生迷戀。不僅拿破侖,而且不少軍事家都與國際象棋結(jié)下不解之緣,他們把棋盤上的爭斗,看做是一場“袖珍戰(zhàn)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