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藝術欣賞

字號:


    1、芭蕾是規(guī)范的藝術
    世界上任何一門藝術都有它自己的規(guī)律。比如,你要簡單地了解什么叫角球、越位、點球等才能大致看明白現(xiàn)代足球的比賽??炊嗔耍瑦劭戳?,就會逐漸從外行變?yōu)閮?nèi)行,甚至變成一個真正的球迷了。
    這里我們可以把芭蕾的基本特征簡單地歸納為開、繃、直、立、輕、準、穩(wěn)、美八個字。
    開——是指腿的外開性,也就是要把腿從大腿根處向外轉(zhuǎn)開到大限度。這既是芭蕾的基本美學特征,也是人們從人體構造出發(fā)逐步研究出來的科學成果。人的腿向外轉(zhuǎn)開后可以大大增加它的空間活動范圍,能做出在正常情況下根本做不出來的許多動作。比如,在上身保持與地面垂直的情況下把腿向旁抬到180°,而在正常情況下腿只能抬到90°,芭蕾中有五個腳的基本位置,它們都是以上開為前提的。因此許多芭蕾演員“染上”了一種職業(yè)病,走路有點像卓別林,腳向外撇,呈大八字。
    繃——是指要繃腳,好使腳面能凸出來,以增加腳形的美和腳的表現(xiàn)力。同時繃腳的練習能增加腳腕關節(jié)的力量和靈活性。比如在跳躍動作中兩只腳在離開地面時都要繃得非常直,非常尖,使整條腿的線條顯得非常漂亮,非常流暢。這與體操和跳水運動員的腳的要求是一樣的。
    直——是指主立的腿(支撐腿)和伸出的腿(動力腿)的膝蓋要伸直。換句話說是把兩條腿的肌肉拉長到大的限度。以芭蕾常見的舞姿——第一阿拉貝斯克為例,右腿支撐腿要盡量向外轉(zhuǎn)開,膝蓋伸直,左腿抬到后面90°,也要盡量向外轉(zhuǎn)開,膝蓋伸直,伸直膝蓋主要是為了使芭蕾中的許多舞姿達到舒展、長線條、完美的視覺造型。這里所說的伸直。
    立——是指身體要直立、挺拔,并把身體重心準確地放在兩條腿或一條腿的重心上。要求演員收腹、展胸,絕對不能撅臀部或駝背。演員身體形態(tài)或身體重心的不正確都會影響各種舞蹈動作和技巧的準確完成。
    輕——是指跳舞要輕盈、自如。比如在做跳躍動作時,推地和落地好不要聽到什么聲音。同時舞起來要輕松自如,即使演員很用力、很累,也盡量不要讓觀眾看到和感覺到。
    準——是指準確完成每個動作和舞姿的規(guī)格要求。比如芭蕾中手臂的移動是有嚴格規(guī)定的路線的。即使在做高難度的技巧時也要求演員的手臂嚴格按規(guī)定的路線走動,絕不能亂了方寸,亂動胡揮。又如芭蕾男演員經(jīng)常做的空中轉(zhuǎn)兩圈(720°)的技巧,它要求演員從準確的五位起跳,完成空中720°轉(zhuǎn)體后又要準確地落到五位上。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做動作要干凈、準確。
    穩(wěn)——是指動作要做得穩(wěn)健扎賣。比如芭蕾中有許多旋轉(zhuǎn)動作要求演員在旋轉(zhuǎn)時保持好穩(wěn)定性,結束旋轉(zhuǎn)時也要穩(wěn)穩(wěn)地停在一個舞姿上。如果演員轉(zhuǎn)動時東倒西歪,停的時候也沒有停穩(wěn),那這個旋轉(zhuǎn)動作不但不是美的,而且是失敗的。又如女演員需要經(jīng)常在單腿腳夾舞姿上停一會兒,那么如果她還沒有停穩(wěn)就掉下來,也會破壞觀眾美好的印象。
    美——是指跳舞要美,一舉一動,每個舞姿造型,每個動作的過程都要美。芭蕾是時間和空間的藝術。它既像時間藝術——音樂那樣受時間的制約,又像空間藝術——雕塑那樣占有一定的空間。同時它又是一種視覺藝術,有很強的觀賞性。因此可以毫不夸張地說芭蕾是一門對美要求高的藝術,也是人類迄今所創(chuàng)造的美的藝術。
    要在美的藝術中達到比較高的境界當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芭蕾也是一門非常殘酷的藝術。人們一般都認為跳舞很開心,蹦蹦跳跳,輕松快活,實際卻不然。由于芭蕾對演員的身體要求很高,所以選材非常嚴格。我國的芭蕾專門學校一般招收9~11歲的孩子入學,要求他們身體勻稱、細長、頭小、頸長,軟度好,外開性好,腳面高,四肢長,腿形漂亮,臀部小,外貌可愛,漂亮等等。甚至要了解他們的父母身材高矮、胖瘦來作為預測學生今后成長的參考。即使每年在全國范圍內(nèi)的招生也很難找到20個理想的苗子。
    學生進校后要經(jīng)過7~8年的嚴格訓練才能初步成才。其中優(yōu)秀的再繼續(xù)上2~4年的大專或本科課程才能成為獨舞演員。在這10年中他們不知要流多少汗水和眼淚,甚至付出血的代價(練腳尖時經(jīng)常要磨破而出血),穿破多少雙練功鞋,幾千次、幾萬次地重復做同樣的基本動作才能展翅飛翔,把芭蕾的美奉獻給廣大觀眾。因此芭蕾藝術是繁重的體力勞動與高度腦力勞動的結晶。
    2、芭蕾是技術性很強的藝術
    任何藝術都有它自己的技術、技巧,然而芭蕾的技術、技巧被世人公認為難度高,也是難練的。比如芭蕾女主角經(jīng)常要完成的原地32個揮鞭轉(zhuǎn)。她在單腿腳尖上要連續(xù)轉(zhuǎn)32圈,另一條腿要連續(xù)做32次揮鞭似的動作。在轉(zhuǎn)的過程中腳尖著地面積只比5分的硬幣稍大一點,而且一點也不能移動地方,還要做得很規(guī)格,很美。這個技巧的難度之大可想而知了。
    芭蕾的技術、技巧包括旋轉(zhuǎn)技術、跳躍技術、腳尖技術、控制技術、雙人舞托舉技術等。一個出色的芭蕾舞蹈家要全面掌握這些技術,同時還須具備很高的藝術素質(zhì),如音樂感、舞蹈感、表演感,不能只顧技術而忘了藝術,也不能強調(diào)藝術而沒有技術,在完成高難度技巧時還不能留有緊張的痕跡,這實在是很難很難的。我們在欣賞芭蕾舞時也可以注意到演員完成技術、技巧的熟練程度和水平,并依此來評價他們技術和藝術素質(zhì)的高低。很顯然,如果演員做動作失誤多,那么他的技術水平不過硬,或者演員動作完成得很好,但跳得很木,又不會表演,那么他的藝術素質(zhì)就比較差,缺乏藝術細胞。這些問題一般觀眾在欣賞中是比較容易發(fā)現(xiàn)并做出正確的判斷的。
    3、芭蕾是一門多媒體和綜合性的藝術
    芭蕾藝術是集舞蹈、音樂、文學、戲劇、美術等于一身的綜合性藝術。這在很大程度上能幫助我們欣賞和理解它。許多芭蕾舞劇是根據(jù)文學名著或神話故事、傳說改編的,而這些文學名著或故事大家也都比較熟悉。因此觀眾較容易看懂這些舞劇的戲劇情節(jié)。即使是自己不甚熟悉的舞劇,演出之前在劇場一般都可以買到節(jié)目單或說明書,我們只需花三五分鐘看看說明書也就可以大致了解舞劇的內(nèi)容。另外,舞劇的布景和燈光也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劇情發(fā)生的環(huán)境和時間。比如,劇情是發(fā)生在茂密的森林中還是在美麗的花軒里,是在舒適的家中還是在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上,是在清晨還是在深夜,是現(xiàn)代還是古代等等。演員的服裝和化妝也能提示我們?nèi)宋镄蜗笫侵袊诉€是外國人,是王子還是農(nóng)民,是黛玉還是鳴鳳等等。而舞劇音樂中各種人物的主題旋律和情緒變化,更是能為我們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啟示我們更深刻地理解劇情的發(fā)展、人物的情緒起伏變化和他們之間的關系?!短禊Z湖》中的王子有他自己的音樂主題旋律,白天鵝奧杰塔也有她自己的音樂主題旋律。當我們聽到這些旋律時就會知道他們即將出場。而這些主題旋律時而溫柔抒情,時而焦急不安,時而高亢悲壯。通過這些變化我們就能捕捉住主人翁內(nèi)心情緒的變化,把握住戲劇情節(jié)的脈絡。又如《天鵝湖》第四幕中有一場叫《風暴》。作曲家通過急速起伏的音樂創(chuàng)造出風暴的氛圍,舞臺上的布景和燈光更增添了這種危急的氣氛,有如我們置身于天鵝湖畔的暴風雨之中與王子和奧杰塔一起經(jīng)受一場嚴峻的考驗。這樣通過視覺和聽覺的各種感受,我們便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和體會這一悲劇性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