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心理咨詢師三級考前模擬題5

字號:

2016年11月心理咨詢師三級考前模擬題5
    1、 關于測量,說法正確的是( )。
    A.測量就是心理測量
    B.就是依據一定的法則用數字對事物加以確定
    C.就是用數字來描述事物的法則
    D.就是用一些題目或數字來描述事物的屬性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測量是依據一定的法則用數字對事物加以確定。
    心理測量是依據心理學理論,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過觀察人的少數有代表性行為,對于貫穿在人的全部行為活動中心的心理特點做出推論和數量化分析的一種科學手段。測量包括心理測量。
    測量主要包括三個主要元素:事物、數字以及法則,C選項并沒有包括測量要素中的“法則”要素;D項并沒有完全包括這三個要素,不能算是測量。故選B。
    2、 注意屬于( )。
    A.認知過程
    B.情感過程
    C.意志過程
    D.心理狀態(tài)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注意的性質0。注意是心理活動或意識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只是心理活動或意識活動的一個特點,是心理過程的一種 狀態(tài),并不是一種心理過程,它并不反映任何事物,也不反映事物的任何屬性。題中的A、B、C項都屬于心理過程,不符合題意,故選D。
    3、 信度只受( )的影響。
    A.系統誤差
    B.隨機誤差
    C.恒定效應
    D.實驗誤差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信度是指同一受測者在不同時間內用同一測驗重復測量,所得結果的一致程度。信度只受隨機誤差的影響。系統誤差產生恒定效應,不影響信度。故選8。
    4、 對外部世界情緒化的應對,稱為( )。
    A.理性反應
    B.悟性反應
    C.感性反應
    D.超性反應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人對外部事物情緒化的應對是感性反應,這是一種兒童式的應對行為;理性反應是用概念和事物之間的客觀邏輯去應對外部事物,這是一個人心理發(fā)展成熟的表現;悟性反應是另一類超現實的反應形式。故選C。
    5、 健康心理學的工作領域不包括( )。
    A.疾病預防和治療中的心理學問題
    B.促進健康服務和健康服務政策的制定
    C.生活方式及心理活動與疾病的關系
    D.心身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健康心理學的工作領域大致有三個方面:①軀體疾病的預防、治療和康復過程中的心理學問題;②防御壓力和治療反應性心理障礙中的心理學 問題;③培養(yǎng)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中的心理學問題。此題意在考查健康心理學與心身醫(yī)學的差別。D項是心身醫(yī)學研究的重點。故選D。
    6、 嚴重的角色失調是( )。
    A.角色不清
    B.角色失敗
    C.角色中斷
    D.角色沖突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人們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常常會產生矛盾、障礙,甚至遭遇失敗,這就是角色失調。常見的角色失調有四種形式:角色沖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斷、角色失敗。角色失敗是嚴重的角色失調。角色承擔者不得不退出舞臺,放棄原有角色。故選B。
    7、 感覺閾限病理性降低,在臨床上的表現是( )。
    A.感覺減退
    B.感覺過敏
    C.感覺適應
    D.感覺不適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覺閾限降低而對外界低強度刺激思維過強反應是感覺過敏,多見于神經癥或感染后虛弱狀態(tài);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覺 閾限增高而對外界刺激的感受遲鈍是感覺減退,多見于抑郁狀態(tài)、木僵狀態(tài)和意識障礙患者,神經系統氣質性疾病也常有感覺減退。故選B。
    8、 適應障礙的病程特點是( )。
    A.一般不超過1個月
    B.遭遇生活事件后數小時起病
    C.一般不超過6個月
    D.遭遇生活事件后一周內起病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適應障礙通常在遭遇生活事件后的1個月內起病,病程一般不超過6個月。故選C。
    9、 我們通常將學生的考試結果按名次排列,這些名次屬于( )變量。
    A.命名
    B.順序
    C.等距
    D.等比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命名量表是測量量表中低級的一種量表形式,只能用數字來代表事物或把事物歸類,而不能進行數量化分析,不能做加減乘除;順序量袁中 的數字不僅指明類別,同時還指明類別的大小等級或含有某種屬性的程度,如學生的考試名次、工資級別、能力等級、對某種事物的喜好程度;等距量表不但有大小 關系,而且還具有相等的單位,數值可以做加減運算,但沒有絕對零點,比如攝氏溫度;等比量表既有相等單位又有絕對零點,比如長度、重量、時間。因此,故選 B。
    10、 錯誤的測驗觀不包括( )。
    A.測驗萬能論
    B.測驗無用論
    C.心理測驗即智力測驗
    D.測驗是輔助工具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錯誤的測驗觀包括:測驗萬能論、測驗無用論、心理測驗即智力測驗。
    正確的測驗觀:心理測驗是重要的心理學研究方法之一,是決策的輔助工具;心理測驗作為研究方法和測量工具尚不完善。故選D。
    11、在有人陪同的活動中,個體會感到社會比較的壓力,從而提高工作或活動效率,這是社會促進中的( )。
    A.結伴效應
    B.觀眾效應
    C.比較效應
    D.競爭效應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幾種效應的比較。社會促進也稱社會助長,指個體完成某種活動時,由于他人在場而提高了績效的現象。社會促進有兩種 效應:結伴效應和觀眾效應。在結伴活動中,個體會感到某種社會比較的壓力,從而提高工作或活動效率,此為結伴效應;而個體從事活動時,是否有觀眾在場,觀 眾多少及觀眾的表現對其活動效率有明顯影響。故選A。
    12、我們往往用“禍不單行”來形容( )。
    A.單一性壓力
    B.同時性疊加壓力
    C.繼時性疊加壓力
    D.破壞性壓力
    參考答案:C參考解析:繼時性疊加壓力,指兩個以上能構成壓力的事件相繼發(fā)生,后繼的壓力恰恰發(fā)生在第一個壓力的第二階段或第三階段,這時,當事者體驗到的壓力稱為繼時性疊加壓力。用“四面楚歌”來形容同時性疊加壓力。故選C。
    13、可控性原因表明個體通過主觀努力可以改變行為及其后果。對可控性因素的歸因,使人們更可能對行為做出( )的預測。
    A.準確
    B.變化
    C.穩(wěn)定
    D.系統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歸因。歸因,指個體根據有關信息.線索對自己和他人的行為原因進行推測與判斷能力的過程。對于行為原因有以下幾 種:內因與外因.穩(wěn)定性原因與易變性原因以及可控性原因與不可控性原因。其中可控性原因表明個體通過主觀努力可以改變行為及其后果。對可控性因素的歸因, 人們更可能對行為做出變化預測。而對不可控因素的歸因,人們較可能對未來的行為做出準確的預測。故選B。
    多選題
    14、愛情與喜歡的區(qū)別主要體現在( )等方面。
    A.親密
    B.依戀
    C.服從
    D.利他
    參考答案:ABD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愛情別。選ABD。
    15、關于夢,正確的說法包括( )。
    A.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心理現象
    B.多出現在快速眼動期
    C.做夢會影響人休息
    D.夢境總是連續(xù)的
    參考答案:AB
    參考解析:此題考查的是關于夢的心理學知識。睡眠中人人都做夢,且多出現在快速眼動期;夢有許多特點,如夢境的不連續(xù)性.不協調性和認知的不確定性等;而且夢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和心理現象,做夢不會妨礙人的休息。故選AB。
    16、關于性別認同,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性別是生物學的概念
    B.性別認同偏離會導致性心理障礙
    C.受后天教育的影響
    D.指生物.心理和社會學方面的“性”協調一致
    參考答案:BCD
    參考解析:性是生物學的概念;性別是心理學的概念;性角色是社會學的概念,所以不選A。選BCD。
    17、第二反抗期的主要表現形式包括( )。
    A.硬抵抗
    B.軟抵抗
    C.不抵抗
    D.反抗的遷移
    參考答案:ABD
    參考解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第二反抗期。由于生理.心理發(fā)展的不平衡,在青春期階段,出現第二反抗期,主要的表現形式有:一是硬抵抗;二是軟 抵抗;三是反抗的遷移。值得對比的是出現在三四歲幼兒期的第一反抗期。反抗期的出現是兒童心理發(fā)展中的正?,F象,在某種意義上說,也是發(fā)展的必經途徑。故 選ABD。
    18、從眾行為的原因包括( )。
    A.尋求行為參照
    B.群體凝聚力
    C.遺傳素質
    D.對偏離的恐懼
    參考答案:ABD
    參考解析:此題考查的是從眾的原因。從眾是在群體壓力下,個體在認知.判斷.信念與行為等方面自愿地與群體中的多數人保持一致的現象。從眾行為的原因包括尋求行為參照;對偏離的恐懼;群體凝聚力。故選ABD。
    19、“原發(fā)性妄想”的主要特點有( )。
    A.突然發(fā)生,內容不可理解
    B.與既往經歷和當前處境無關
    C.不是起源于其他精神異常的一種病態(tài)信念
    D.找不到任何心理學上的解釋
    參考答案:ABCD
    參考解析:原發(fā)性妄想,是突然發(fā)生的,內容不可理解,與既往經歷和當前處境無關,也不是起源于其他精神異常的一種病態(tài)信念。原發(fā)性妄想以突發(fā)性 妄想(妄想的產生非常突然,找不到任何心理學上的解釋)為常見。例如,患者在路上看到一條狗,當即說:“我要被提拔了,文件很快就下來了”。原發(fā)性妄想 是精神分裂癥的特征性癥狀,對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有重大診斷價值。故選ABCD。
    20、認知系統在壓力應對中的作用是( )。
    A.建立親切和可信任的關系
    B.評估壓力的性質及可控度
    C.對人格特征進行重新塑造
    D.影響人對行為的自我控制
    參考答案:BD
    參考解析:壓力作用于個體后,并不直接表現為臨床癥狀,而是進入壓力系統,經過中介系統的增益或消解,事件的相對強度和性質可以產生某些改變。 中介系統的三個子系統,即認知系統.社會支持系統和免疫系統。其中,認知系統的具體作用有認知.評估作用.調節(jié)控制作用.人格的影響作用。人格特征具有相 對穩(wěn)定性,當人面對壓力時,如何對待理解處理壓力事件,都會受到人格特征的影響。A項屬于社會支持系統,不屬于認知系統,故選BD。
    相關推薦:報名時間 | 報考條件 | 考試時間 | 成績查詢 | 真題 | 答案 | 模擬試題
    【點擊進入課程報名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