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小學教師資格證面試題預測之桃花心木

字號: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學會本課6個生字,正確讀寫“鍛煉、枯萎、插秧”等詞語。
    【過程與方法】
    通過反復閱讀,體會文中“不確定”等含義,理解種樹人隔三差五澆水的原因,了解借物喻人的手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所要闡釋的:只有經(jīng)歷磨練才能更好地適應生活的道理。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通過理解重點詞語和句子,知道并理解生活中的不易對于我們成長的作用。
    【教學難點】
    領(lǐng)會作者所要闡釋的道理,并能夠?qū)⑦@些道理和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探究討論法
    四、教學手段
    PPT展示關(guān)于桃花新木的圖片
    五、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
    師展示關(guān)于桃花心木的圖片
    導入語:同學們,大屏幕上展示出這樣一棵樹,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勇敢地站起向大家描繪一下這棵樹的外形特點。你能猜到它的名字嗎?
    結(jié)合學生回答,引出課題——桃花心木
    過渡語:大家對于這棵樹的外形特點總結(jié)的很好,可以看到很多同學在課前已經(jīng)做了充分的預習工作。那么我們今天就來聽聽發(fā)生在這棵樹上的故事。
    (二)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師強調(diào)易錯字:“鍛、萎”。
    2.學生簡要概述文中講了怎樣的一件事——種樹人是怎樣種樹的?
    過渡語,同學們,通過閱讀課文以及剛才我們這兩位同學的簡要概述,大家知道種樹人是如何種樹的嗎?他與別的種樹人有什么不同之處呢?(板書:隔三差五、不規(guī)律)
    (三)研讀詞句,深入體會
    1.請同學們在文中找一找,在剛看到種樹人總是隔三差五的來澆水時,“我”是怎么想的?
    2.當“我”了解到種樹人如此種樹的原因之后,“我”為什么會感動?(小組討論,代表發(fā)言)。
    3.文中的“不確定”是什么意思?(學生討論,自由發(fā)言,師總結(jié))。
    4.請同學自由討論“桃花心木為什么不枯萎了呢”。并請代表發(fā)言。(師總結(jié):因為它已經(jīng)學會適應不同的環(huán)境了)。
    (四)有感情朗讀,談感受
    過渡語,現(xiàn)在文中“我”的疑惑終于解開了,種樹人如此種樹的目的是為讓樹木更健康、更堅強的成長。那么,同學們,你們通過種樹人種樹這個故事得到了什么啟示呢?
    師引導,分小組討論,組內(nèi)代表發(fā)言。
    預設:⑴我們要正確看待生活學習中的坎坷;⑵應該理解父母和老師對我們的教育;⑶我們要向桃花心木一樣,在磨練中養(yǎng)成無論在任何條件下都能夠存活的堅強品質(zhì)。
    (五)遷移拓展
    說說這篇文章用了什么樣的寫作手法?(借物喻人)
    (六)作業(yè)小結(jié)
    寫一篇有關(guān)植物文章,運用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不限字數(shù)。

    

    

    

    點擊免費試聽>>>
    

    點擊免費試聽>>>
    

    點擊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