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考前必做試題及答案(1)

字號:


    熱門推薦:
    2016年成人高考作文范文大全
    2016年成人高考考前預測試題及答案匯總
    全國2016年成人高考準考證打印時間及入口專題
    全國2016年成人高考真題及答案專題
    全國2016年成人高考成績查詢時間及入口專題
    全國2016年成人高考錄取分數線專題
    環(huán)球網校課程推薦:2016年成人高考考前沖刺班,不能錯過的得分秘籍??!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5個小題,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第1題單選 人類基本的社會實踐活動是( )
    A.精神生產活動
    B.物質資料的生產活動
    C.階級斗爭活動
    D.科學研究活動
    參考答案:B
    第2題單選 唯心史觀的根本缺陷是(  )
    A.只看到人的思想動機的作用,不懂得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
    B.宣揚英雄史觀
    C.宣揚上帝創(chuàng)世說,否定進化論
    D.不了解社會中存在著階級
    參考答案:A
    第3題單選 經濟基礎是指(  )
    A.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有機統(tǒng)一
    B.同生產力的一定發(fā)展階段相適應的生產關系的總和
    C.同生產力的一定發(fā)展階段相適應的占統(tǒng)治地位的生產關系
    D.同生產力的一定發(fā)展階段相適應的占統(tǒng)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總和
    參考答案:D
    第4題單選 任何科學理論都不是終極真理,而是實踐中不斷發(fā)展的。這說明(  )
    A.真理具有客觀性
    B.真理具有絕對性
    C.真理具有相對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參考答案:C
    第5題單選 事物的內容是(  )
    A.事物的一切內在要素的總和
    B.事物的內部聯系和根本性質
    C.人們對事物的一種規(guī)定性
    D.事物內在的必然性和規(guī)律性
    參考答案:A
    第6題單選 中國共產黨的思想路線是( )
    A.獨立自主
    B.自力更生理論聯系實際
    C.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D.堅持民主集中制
    參考答案:C
    第7題單選 孫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是(  )
    A.興中會
    B.中國同盟會
    C.光復會
    D.華興會
    參考答案:A
    第8題單選 在中國人民面前第明確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的大會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四大
    D.******一大
    參考答案:B
    第9題單選 1995年******發(fā)表題為《為促進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的完成而繼續(xù)奮斗》的重要講話,提出了推動祖國和平統(tǒng)一進程的(  )
    A.兩套方案
    B.四項原則
    C.六點建議
    D.八項主張
    參考答案:D
    第10題單選 在社會主義階段,解放生產力的正確途徑是( )
    A.革命
    B.政治運動
    C.改革
    D.階級斗爭
    參考答案:C
    第11題單選 第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這一概念是在(  )
    A.黨的十二大
    B.黨的十三大
    C.黨的十四大
    D.黨的十五大
    參考答案:A
    第12題單選 中國共產黨各方面建設的基礎是(  )
    A.組織建設
    B.思想建設
    C.作風建設
    D.政治建設
    參考答案:B
    第13題單選 中國共產黨基本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是( )
    A.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B.一切為了群眾
    C.一切依靠群眾
    D.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參考答案:D
    第14題單選 依法治國的主體是(  )
    A.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B.廣大人民群眾
    C.國家事務、經濟文化事業(yè)和社會事務
    D.憲法和法律
    參考答案:B
    第15題單選 鄧小平指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這個論斷( )
    A.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的要求
    B.指明了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C.概括了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
    D.明確了社會主義的發(fā)展方向
    參考答案:A
    第16題單選 1951~1952年三反運動開展的領域是(  )
    A.國營企業(yè)
    B.私營工商業(yè)
    C.黨政機關
    D.合作社
    參考答案:C
    第17題單選 毛澤東第明確提出"馬克思主義的:本本'是要學習的,但是必須同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觀點的著作是( )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改造我們的學習》
    C.《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
    D.《反對本本主義》
    參考答案:D
    第18題單選 資產階級共和國道路在中國行不通的根本原因是(  )
    A.帝國主義破壞
    B.封建主義的根深蒂固
    C.無產階級不允許
    D.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妥協(xié)性
    參考答案:D
    第19題單選 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 )
    A.在社會總資產中占有量的優(yōu)勢
    B.對非公有制經濟的領導
    C.在所有制結構中占主體地位
    D.對國民經濟發(fā)展的控制力上
    參考答案:D
    第20題單選 在社會結構中居基礎地位的是( )
    A.階級結構
    B.政治結構
    C.經濟結構
    D.觀念結構
    參考答案:C
    第21題單選 中國共產黨全面闡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是在(  )
    A.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鄧小平講話中
    B.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
    C.黨的十二大報告中
    D.黨的十三大報告中
    參考答案:D
    第22題單選 自然科學是一種社會意識形式,它(  )
    A.不屬于上層建筑
    B.屬于思想上層建筑
    C.屬于特定社會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筑
    D.屬于上層建筑中沒有階級性的社會意識形式
    參考答案:A
    第23題單選 我國改革的實質是(  )
    A.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
    B.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C.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
    D.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參考答案:A
    第24題單選 一切政策及其實踐的好壞,歸根到底要看它是(  )
    A.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
    B.唯物主義的還是唯心主義的
    C.馬克思主義的還是修正主義的
    D.束縛生產力還是解放生產力
    參考答案:D
    第25題單選 對外開放是對(  )
    A.社會主義國家開放
    B.資本主義國家開放
    C.發(fā)展中國家開放
    D.全世界開放
    參考答案:D
    第26題單選 我國在發(fā)展對外經濟的各種形式中,基本和重要的是(  )
    A.對外貿易
    B.對外技術交流
    C.對外資金交流
    D.承包國外工程
    參考答案:A
    第27題單選 社會主義社會實行按勞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
    A.社會主義的生產資料公有制
    B.舊的社會分工的存在和勞動還是人們謀生的手段
    C.社會生產力發(fā)展的水平
    D.社會成員中存在著不同的階層
    參考答案:B
    第28題單選 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鮮明的特征是(  )
    A.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B.改革開放
    C.實行家庭承包經營
    D.建立經濟特區(qū)
    參考答案:B
    第29題單選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chuàng)立意味著( )
    A.結束了作為"科學之科學"的哲學
    B.人類哲學思想的發(fā)展達到了頂峰
    C.結束了一切唯心主義哲學
    D.科學的哲學體系的終完成
    參考答案:A
    第30題單選 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關鍵是堅持( )
    A.四項基本原則不動搖
    B.改革開放不動搖
    C.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不動搖
    D.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
    參考答案:D
    第31題單選 在自由與必然的關系闊題上,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自由是指(  )
    A.人們根據自己的愿望自由地刨造一切
    B.對必然的認識和對客觀世界的改造
    C.人的意志絕對自由
    D.完全擺脫了必然的制約
    參考答案:B
    第32題單選 毛澤東思想萌芽的標志是(  )
    A.新民主主義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
    B.中國革命道路理論的形成
    C.統(tǒng)一戰(zhàn)線理論的形成
    D.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完善
    參考答案:A
    第33題單選 假象是(  )
    A.不直接表現本質的現象
    B.不存在于客觀事物之中的現象
    C.和本質沒有直接同一性的現象
    D.從反面歪曲地表現本質的現象
    參考答案:D
    第34題單選 國民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起義中,先從城市向農村轉移的是()
    A.八一南昌起義
    B.湘贛邊界秋收起義
    C.廣州起義
    D.百色起義
    參考答案:B
    第35題單選 辯證法和形而上學根本對立的焦點在于(  )
    A.是否整體性地看問題
    B.是否承認事物在運動
    C.是否承認事物的內部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動力
    D.是否承認事物的變化不僅有量的增減而且有質的變化
    參考答案:C
    二、辨析題:本大題共2個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首先判斷正確或錯誤,然后說明理由。
    第36題簡答 共同富裕就意味著社會全體成員的同時富裕和同等富裕。
    參考答案: 錯誤。
    它違背了共同富裕與部分先富的辯證關系原則。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目標和根本原則,而共同富裕絕不等于社會全體成員的同時富裕和同等富裕。
    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允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qū)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具有客觀必然性,這主要是由于:①它是事物發(fā)展的不平衡規(guī)律作用的結果;②它是貫徹按勞分配原則的必然結果;③它是實行多種所有制經濟的必然結果;④它是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結果。
    部分先富是終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這是因為一部分先富,它可以起到示范作用、帶動作用和幫助作用,幫助人們走向共同富裕。
    因此,部分先富和共同富裕是途徑與目的的關系。而題目中的說法只是一種平均主義的空想,它只能導致共同貧窮。
    第37題簡答 “一國兩制”構想是實現祖國完全統(tǒng)一的佳方案。
    參考答案: 正確。
    理由:(1)鄧小平的“一國兩制”構想是馬克思主義關于原則的堅定性和策略的靈活性相結合的光輝典范,它既堅持了以社會主義為主體這一根本原則,又高度靈活地允許在一個主權國家內兩種社會制度并存,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全新視野和思維,是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賦有想象力的答案。它不僅是中國實現國家統(tǒng)一的佳方案,并為解決國際爭端提供了很好的典范。
    (2)“一國兩制”構想和現實符合臺灣、香港、澳門的歷史和現狀,符合內地的實際,符合中華民族盼望祖國完全統(tǒng)一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是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它充分照顧了美國、英國、葡萄牙及其他國家在這些地區(qū)的利益。
    (3)實踐證明,“一國兩制”方案,是正確的,是一條不傷民心和不損國力的方案。它有利于保持各自的穩(wěn)定和繁榮,為各自的發(fā)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港、澳、臺同胞與大陸人民一樣共享祖國在國際上的尊嚴和榮譽。香港、澳門回歸后的實踐為兩岸統(tǒng)一樹立了典范。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第38題簡答 中國共產黨進行自身建設的特殊困難有哪些?
    參考答案: 第一,黨的理論準備不足。黨誕生后,馬克思列寧主義傳人中國時間很短;馬列主義著作中說到中國的事情不多;黨成立后立即投入實際斗爭,無暇系統(tǒng)研究馬列主義理論,不能及時總結斗爭經驗。
    第二,黨內非無產階級思想影響比較嚴重。一是農民和小資產階級思想的影響比較嚴重。因為近代中國是一個農民和小資產階級群眾極多的國家,他們占絕大多數,對黨制定和執(zhí)行正確路線和政策妨礙極大。另一是封建主義思想影響比較嚴重。中國是一個封建歷史很長的國家,它的思想對黨的侵蝕和影響比較嚴重。
    第三,中國共產黨是在同資產階級又聯合又斗爭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如何保持共產黨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的獨立性,堅持無產階級的革命領導權;如何處理黨的建設與統(tǒng)一戰(zhàn)線、武裝斗爭的關系,制定和實行正確的政治路線;如何抵制資產階級思想對黨的肌體的侵蝕,維護黨自身的團結和統(tǒng)一,是中國共產黨建設必須解決的又一重大問題。
    第四,共產國際在較長一段時間里的教條的教條主義傾向和對中國共產黨的不適當干預,也給中國共產黨的建設帶來特殊困難。黨的建設是在同黨內教條主義的斗爭中進行的。
    第39題簡答 簡述新時期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意義。
    參考答案: 答:第一,是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重大舉措。
    第二,是確保我國現代化建設順利推進的必然要求。
    第三,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任務。
    第四,是保持國民經濟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的持久動力。
    第五,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
    第40題簡答 簡述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及其主要表現。
    參考答案:答:社會意識有相對獨立性。即社會意識在反映社會存在、被社會存在決定的同時,還有自身獨特的發(fā)展規(guī)律,社會意識的發(fā)展變化不總是和社會存在的發(fā)展變化相一致。
    ①社會意識與社會存在的發(fā)展變化不完全一致。有的社會意識落后于社會存在的變化,有的社會意識超越社會存在的發(fā)展變化。
    ②社會意識與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不一致。經濟水平較高的國家或階段,其社會意識水平不一定先進;經濟水平較低的國家或階段,其社會意識的水平不一定落后。
    ③社會意識的發(fā)展具有歷史繼承性。任何時代的社會意識都是對以前思想成果的繼承,馬克思主義者對待文化遺產是辯證地否定。
    ④各種社會意識形式之間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其中政治法律思想對其他的影響大,哲學對其他社會意識形式影響深刻,科學對其他社會意識影響越來越明顯。
    ⑤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有巨大的能動作用,是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突出的表現。先進的社會意識促進社會的發(fā)展,落后的社會意識阻礙社會的進步。
    夸大社會意識的能動作用是唯史觀;否定社會意識的能動作用是歷史機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