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guān)于孔子的名言佳句

字號(hào):

1、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2、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3、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4、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5、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7、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8、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9、是可忍,孰不可忍?
    10、好仁不好學(xué),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xué),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xué),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xué),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xué),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xué),其蔽也狂。
    11、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12、生而知之者,上也;學(xué)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xué)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xué),民斯為下矣。
    13、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
    14、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5、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16、朽木不可雕也。
    17、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18、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
    1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0、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21、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22、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
    23、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dá)而達(dá)人。
    24、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dú)也。
    2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是故,古者,建國君民,教學(xué)為先。
    26、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27、性相近也,習(xí)相遠(yuǎn)也。
    28、學(xué)如不及,猶恐失之。
    29、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xué)也。
    30、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31、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32、仕則優(yōu)則學(xué),學(xué)而優(yōu)則仕。
    33、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3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35、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36、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謂之“文”也。
    37、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xué)也已矣。
    38、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39、不學(xué)禮,無以立。
    40、有教無類。
    41、博學(xué)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2、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43、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44、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45、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46、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47、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xué),吾謂之學(xué)矣。
    48、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49、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50、禮之用,和為貴。
    51、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52、往昔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5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4、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55、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遠(yuǎn)乎?
    56、君子有諸已,而后求諸人。
    5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58、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59、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yuǎn)之事君;多識(shí)于鳥獸草木之名。
    60、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dòng),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