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廣東會計從業(yè)資格考試知識點《財經(jīng)法規(guī)》:稅務行政復議

字號:


    會計從業(yè)資格頻道為大家推出【2017年會計從業(yè)資格考試課程!】考生可點擊以下入口進入免費試聽頁面!足不出戶就可以邊聽課邊學習,為大家的夢想助力!
    【手機用戶】→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電腦用戶】→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稅務行政復議
    【大綱要求】熟悉
    (一)概念(補)
    稅務行政復議,是指納稅人和其他稅務當事人對稅務機關的稅務行政行為不服,依法向 上級稅務機關提出申訴, 請求上一級稅務機關對原具體行政行為的合理性、合法性作出審議;復議機關依法對原行政行為的合理性、合法性作出裁決的行政司法活動。
    【案例】甲市A縣國稅局認定XYZ公司逃避繳納企業(yè)所得稅稅款5萬元,責令其補交稅款及滯納金并處以5萬元的罰款,XYZ公司認為處罰過重,則其可以向甲市國稅局申請行政復議。
    其中:XYZ公司為行政復議“申請人”
    A縣國稅局為行政復議的“被申請人”
    甲市國稅局為被申請人的“上級機關——行政復議機關”
    (二)復議范圍
    1.可以申請行政復議的事項(12項)
    【注意】能夠申請稅務行政復議的事項僅限于稅務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
    【理解】抽象行政行為不可議。
    2.稅務行政復議程序類型
    (1)必經(jīng)復議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及納稅擔保人對稅務機關作出的“征稅行為”不服的,應當先向復議機關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可以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征稅行為”包括:確認納稅主體、征稅對象、征稅范圍、減稅、免稅、退稅、抵扣稅款、適用稅率、計稅依據(jù)、納稅環(huán)節(jié)、納稅期限、納稅地點以及稅款征收方式等具體行政行為和征收稅款、加收滯納金及扣繳義務人、受稅務機關委托征收的單位和個人作出的代扣代繳、代收代繳、代征行為等。
    【記憶提示】“稅收實體法的構成要素”+稅款征收方式+滯納金
    【注意】申請人按規(guī)定申請行政復議的,必須先交納或者解繳稅款及滯納金,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
    (2)選擇復議
    當事人對稅務機關的處罰決定、強制執(zhí)行措施或者稅收保全措施等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三)復議機關
    【注意】對(國家稅務總局的)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申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也可以向國務院申請裁決,國務院的裁決為終局裁決。
    (四)復議決定
    1.行政復議作出決定的時間
    受理申請之日起60日
    2.決定種類
    (1)具體行政行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jù)確鑿,適用依據(jù)正確,程序合法,內容適當?shù)?,決定維持。
    (2)被申請人不履行法定職責的,決定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
    (3)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決定撤銷、變更或者確認該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決定撤銷或者確認違法的,可以責令被申請人在一定期限內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5點)
    ①主要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的;
    ②適用依據(jù)錯誤的;
    ③違反法定程序的;
    ④超越或者濫用職權的;
    ⑤具體行政行為明顯不當?shù)摹?BR>    【注意】申請人在申請行政復議時可以一并提出行政賠償請求,復議機關對符合國家賠償法的規(guī)定應當賠償?shù)模跊Q定撤銷、變更具體行政行為或者確認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時,應當同時決定被申請人依法給予賠償。
    3.生效
    復議決定書一經(jīng)“送達”即發(fā)生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