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課文下面注釋:
1、選自《全唐文》。陋室,簡陋的屋子。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叫“銘”,后來就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2、有仙則名: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3、有龍則靈:有了龍就成為靈異的(水)了。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斯:這。惟,只。吾,我,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馨,香氣,這里指品德高尚。
5、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眼簾。
6、鴻儒():博學(xué)的人。鴻,大。儒,舊指讀書人。
7、白?。浩矫瘛_@里指沒有什么學(xué)問的人。
8、調(diào)素琴:調(diào),調(diào)弄,這里指彈(琴)。素琴:不加裝飾的琴。
9、金經(jīng):指佛經(jīng)。
10、絲竹:琴瑟、簫管等樂器,這里指奏樂的聲音。
11、案牘():官府的公文。
12、勞形:使身體勞累。形,形體,身體。
13、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這句話是說,諸葛廬和子云亭都很簡陋,但因為主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們的景仰。
14、何陋之有:有什么簡陋的呢?
15、選自《周元公集》,周敦頤,字茂叔,北宋哲學(xué)家。
16、蕃():多。
17、晉陶淵明獨愛菊:晉朝陶淵明只喜愛菊花。
18、染:沾染(污*)。
19、濯()清漣()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滌過,而不顯得妖媚。濯:洗滌。清漣,水清而有微波,這里指清水。妖,美麗而不端莊。
20、不蔓不枝:不生枝蔓,不長枝節(jié)。
21、亭亭凈植:筆直的潔凈地立在那里。亭亭,聳立的樣子,植,立。
22、褻()玩:玩弄。褻,親近而不莊重。
23、焉:助詞。
24、隱逸:指隱居的人。在封建社會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統(tǒng)治者同流合污,就隱居避世。
25、牡丹,花之富貴者也:牡丹是花中富貴的(花)。
26、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27、噫():嘆詞,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的“唉”。
28、菊之愛:對于菊花的喜愛。
29、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
30、宜乎眾矣:人該是很多了。宜,應(yīng)當(dāng)。
文后練習(xí):
下面幾句話都有言外之意,試做分析。
1、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2、牡丹,花之富貴者也……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之”有時相當(dāng)于“他(她、它)”“這(那)”,有時相當(dāng)于“的”,有時卻只有表示語氣的作用,沒有實際意義——這后一種用法往往憑語感就可以察覺到。試用此法辨析下列各句中的“之”字哪些屬于這種用法。
1、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2、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3、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4、孔子云:何陋之有?
5、漁人甚異之。復(fù)前行,欲窮其林
《陋室銘》、《愛蓮說》兩文附加練習(xí)
1.本文開頭用類比方法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寫環(huán)境清幽寧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寫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寫超凡脫俗的生活情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舉古人實例,證明“陋”室不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用孔子的話回應(yīng)_________________,點明全文主旨并含蓄作結(ji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這個句子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
3.作者在本文結(jié)尾引用孔子的話“何陋之有”有什么含義?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趣和節(jié)操?
答:
4.閱讀理解。
①作者稱蓮是花中君子,賦予蓮象征意義。其中象征君子身處污濁環(huán)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隨俗沉浮的品質(zh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象征君子莊重、質(zhì)樸、不嘩眾取寵、不炫耀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象征君子特立獨行、正直不茍、豁達(dá)大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象征君子美好資質(zh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文自始至終采用襯托寫法,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襯托_____________,從而表現(xiàn)了作者_(d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說說“牡丹之愛,宜乎眾矣”的言外之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蓮,花之君子者也。”試根據(jù)課文說說作者心目中的君子應(yīng)當(dāng)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質(zhì)?
7.在物質(zhì)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如何看待作者的道德情操?(《陋室銘》)
8.本文意在說明每個人都應(yīng)有自己高尚的情操,讀完本文后你有何感想?(《陋室銘》)
9.《愛蓮說》中滲透著幾種人生觀?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談?wù)勀愕娜松^。
10、作者認(rèn)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與孟子認(rèn)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種觀點,談?wù)勀愕目捶ā?BR> 11、你喜歡哪一種花?它寄托了你怎么樣的志趣?簡要談一談。
答案: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惟吾德馨孔子云:何陋之有
2.作者對官僚士大夫階層不以國事為念、只顧尋歡作樂的腐敗生活鄙棄、對官府公事厭倦
3.“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表現(xiàn)了作者安貧樂道的情趣和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
4.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
②菊花牡丹蓮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和對追逐富貴、趨炎附勢的惡濁世風(fēng)的鄙視
5.追逐富貴、趨炎附勢已經(jīng)形成了惡濁的社會夫風(fēng)氣
6.潔身自好,堅持自己的操守,不與惡濁勢力同流合污,正直大度,鄙薄名利,不炫耀自己,等等
7.作者的道德情操是“惟吾德馨”。在今天,物質(zhì)生活再豐富,也需要高尚的精神生活,如果持否定態(tài)度,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給分
8.每個人都應(yīng)該有自己的“信仰”都應(yīng)有自己高尚的情操,不應(yīng)因外界因素的改變而改變自己的信仰和高尚情操,我們應(yīng)該讓自己的生活充滿情趣。
9.三種:隱逸的人生觀;貪圖富貴的人生觀;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潔身自好的人生觀。談自己的人生觀,只要積極向上,聯(lián)系實際,言之有理即可。
10、答案不一,選擇一種觀點,只要有道理就可。
11、開放性試題,符合題意即可。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課文下面注釋:
1、選自《全唐文》。陋室,簡陋的屋子。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叫“銘”,后來就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2、有仙則名: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3、有龍則靈:有了龍就成為靈異的(水)了。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斯:這。惟,只。吾,我,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馨,香氣,這里指品德高尚。
5、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眼簾。
6、鴻儒():博學(xué)的人。鴻,大。儒,舊指讀書人。
7、白?。浩矫瘛_@里指沒有什么學(xué)問的人。
8、調(diào)素琴:調(diào),調(diào)弄,這里指彈(琴)。素琴:不加裝飾的琴。
9、金經(jīng):指佛經(jīng)。
10、絲竹:琴瑟、簫管等樂器,這里指奏樂的聲音。
11、案牘():官府的公文。
12、勞形:使身體勞累。形,形體,身體。
13、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這句話是說,諸葛廬和子云亭都很簡陋,但因為主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們的景仰。
14、何陋之有:有什么簡陋的呢?
15、選自《周元公集》,周敦頤,字茂叔,北宋哲學(xué)家。
16、蕃():多。
17、晉陶淵明獨愛菊:晉朝陶淵明只喜愛菊花。
18、染:沾染(污*)。
19、濯()清漣()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滌過,而不顯得妖媚。濯:洗滌。清漣,水清而有微波,這里指清水。妖,美麗而不端莊。
20、不蔓不枝:不生枝蔓,不長枝節(jié)。
21、亭亭凈植:筆直的潔凈地立在那里。亭亭,聳立的樣子,植,立。
22、褻()玩:玩弄。褻,親近而不莊重。
23、焉:助詞。
24、隱逸:指隱居的人。在封建社會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統(tǒng)治者同流合污,就隱居避世。
25、牡丹,花之富貴者也:牡丹是花中富貴的(花)。
26、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27、噫():嘆詞,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的“唉”。
28、菊之愛:對于菊花的喜愛。
29、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
30、宜乎眾矣:人該是很多了。宜,應(yīng)當(dāng)。
文后練習(xí):
下面幾句話都有言外之意,試做分析。
1、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2、牡丹,花之富貴者也……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之”有時相當(dāng)于“他(她、它)”“這(那)”,有時相當(dāng)于“的”,有時卻只有表示語氣的作用,沒有實際意義——這后一種用法往往憑語感就可以察覺到。試用此法辨析下列各句中的“之”字哪些屬于這種用法。
1、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2、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3、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4、孔子云:何陋之有?
5、漁人甚異之。復(fù)前行,欲窮其林
《陋室銘》、《愛蓮說》兩文附加練習(xí)
1.本文開頭用類比方法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寫環(huán)境清幽寧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寫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寫超凡脫俗的生活情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舉古人實例,證明“陋”室不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用孔子的話回應(yīng)_________________,點明全文主旨并含蓄作結(ji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這個句子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
3.作者在本文結(jié)尾引用孔子的話“何陋之有”有什么含義?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趣和節(jié)操?
答:
4.閱讀理解。
①作者稱蓮是花中君子,賦予蓮象征意義。其中象征君子身處污濁環(huán)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隨俗沉浮的品質(zh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象征君子莊重、質(zhì)樸、不嘩眾取寵、不炫耀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象征君子特立獨行、正直不茍、豁達(dá)大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象征君子美好資質(zh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文自始至終采用襯托寫法,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襯托_____________,從而表現(xiàn)了作者_(d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說說“牡丹之愛,宜乎眾矣”的言外之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蓮,花之君子者也。”試根據(jù)課文說說作者心目中的君子應(yīng)當(dāng)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質(zhì)?
7.在物質(zhì)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如何看待作者的道德情操?(《陋室銘》)
8.本文意在說明每個人都應(yīng)有自己高尚的情操,讀完本文后你有何感想?(《陋室銘》)
9.《愛蓮說》中滲透著幾種人生觀?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談?wù)勀愕娜松^。
10、作者認(rèn)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與孟子認(rèn)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種觀點,談?wù)勀愕目捶ā?BR> 11、你喜歡哪一種花?它寄托了你怎么樣的志趣?簡要談一談。
答案: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惟吾德馨孔子云:何陋之有
2.作者對官僚士大夫階層不以國事為念、只顧尋歡作樂的腐敗生活鄙棄、對官府公事厭倦
3.“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表現(xiàn)了作者安貧樂道的情趣和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
4.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
②菊花牡丹蓮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和對追逐富貴、趨炎附勢的惡濁世風(fēng)的鄙視
5.追逐富貴、趨炎附勢已經(jīng)形成了惡濁的社會夫風(fēng)氣
6.潔身自好,堅持自己的操守,不與惡濁勢力同流合污,正直大度,鄙薄名利,不炫耀自己,等等
7.作者的道德情操是“惟吾德馨”。在今天,物質(zhì)生活再豐富,也需要高尚的精神生活,如果持否定態(tài)度,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給分
8.每個人都應(yīng)該有自己的“信仰”都應(yīng)有自己高尚的情操,不應(yīng)因外界因素的改變而改變自己的信仰和高尚情操,我們應(yīng)該讓自己的生活充滿情趣。
9.三種:隱逸的人生觀;貪圖富貴的人生觀;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潔身自好的人生觀。談自己的人生觀,只要積極向上,聯(lián)系實際,言之有理即可。
10、答案不一,選擇一種觀點,只要有道理就可。
11、開放性試題,符合題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