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乙兩位同學(xué)進行百米賽跑,假如把他們的運動近似為勻速直線運動來處理,他們同時從起跑線起跑,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他們的位置如圖所示,在下圖中分別作出在這段時間內(nèi)兩人運動的位移x、速度v與時間t的關(guān)系圖象,正確的是( ).
ABCD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2
2.一個以初速度v0沿直線運動的物體,t秒末的速度為v,其v-t圖象如圖所示,則關(guān)于t秒內(nèi)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BCD無法確定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3
3.一物體做直線運動,其加速度隨時間變化的a-t圖象如圖所示.下列v-t圖象中,可能正確描述此物體運動的是( )
ABCD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4
4.P、Q、R三點在同一條直線上,一物體從P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經(jīng)過Q 點的速度為v,到R點的速度為3v,則PQ∶QR等于 ( )
Al∶8Bl∶6Cl∶5D1∶3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5
5.三共點力大小分別是F1、F2、F3,關(guān)于它們的合力F的大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F大小的取值范圍一定是0≤F≤F1+F2+F3
BF至少比F1、F2、F3中的某一個大
C若F1∶F2∶F3=3∶6∶8,只要適當(dāng)調(diào)整它們之間的夾角,一定能使合力為零
D若F1∶F2∶F3=3∶6∶2,只要適當(dāng)調(diào)整它們之間的夾角,一定能使合力為零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6
6. 使用自卸式貨車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如圖所示,在車廂由水平位置逐漸抬起的過程中,有關(guān)貨物所受車廂的支持力FN和摩擦力Ff,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支持力FN逐漸減小
B支持力FN先減小后不變
C摩擦力Ff 逐漸增大
D摩擦力Ff 先增大后不變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7
7.如圖為一攀巖運動員正沿豎直巖壁緩慢攀登,由于身背較重的行囊,重心上移至肩部的0點,總質(zhì)量為60kg。此時手臂與身體垂直,手臂與巖壁夾角為53。。則手受到的拉力和腳受到的作用力分別為(設(shè)手、腳受到的作用力均通過重心O,g取10m/s2, sin53。=0.8,cos53。=0.6) ( )
A360N 480NB480N 360NC450N 800ND800N 450N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8
8.如圖所示,輕繩一端系在質(zhì)量為m的物體A上,另一端與套在粗糙豎直桿MN上的輕圓環(huán)B相連接.用水平力F拉住繩子上一點O,使物體A及圓環(huán)B靜止在圖中虛線所在的位置.現(xiàn)稍微增加力F使O點緩慢地移到實線所示的位置,這一過程中圓環(huán)B仍保持在原來位置不動.則此過程中,圓環(huán)對桿的摩擦力F1和圓環(huán)對桿的彈力F2的變化情況是( )
AF1保持不變,F(xiàn)2逐漸增大
BF1逐漸增大,F(xiàn)2保持不變
CF1逐漸減小,F(xiàn)2保持不變
DF1保持不變,F(xiàn)2逐漸減小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9
9.如圖所示,質(zhì)量均為m的物體A、B通過一勁度系數(shù)為k的彈簧相連,開始時B放在地面上,A、B均處于靜止?fàn)顟B(tài),現(xiàn)通過細繩將A向上拉起,當(dāng)B剛要離開地面時,A上升距離為L,假設(shè)彈簧一直在彈性限度內(nèi),則( )
AL=BL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0
10.在粗糙水平面上放著一個三角形木塊abc,在它的兩個粗糙斜面上分別放有質(zhì)量為m1和m2的兩個物體,m1>m2,β>α,若兩物體分別以v1和v2沿斜面向下做勻速運動,且v1>v2,三角形木塊保持靜止?fàn)顟B(tài),則粗糙水平面對三角形木塊( )
A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B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C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確定
D以上結(jié)論都不對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1
11.如圖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實驗示意圖,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墊一張白紙,把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P點,另一端栓兩根細線,通過細線同時用兩個彈簧秤互成角度的拉橡皮條,使結(jié)點達到某一個位置O點,此時細線Ob與橡皮條PO垂直?,F(xiàn)使b彈簧秤從圖示位置開始緩慢的沿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900的過程中,保持O點的位置和a彈簧秤的拉伸方向不變,則在此過程中,關(guān)于ab兩彈簧秤示數(shù)的變化情況,正確的是( )
Aa的示數(shù)增大,b示數(shù)先增大后減小
Ba的示數(shù)減小,b示數(shù)先減小后增大
Ca的示數(shù)增大,b示數(shù)增大
Da的示數(shù)減小,b示數(shù)減小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2
12.如圖所示,一個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物塊,其左側(cè)面是斜面AB,右側(cè)面是曲面AC,已知AB和AC的長度相同.兩個小球p、q同時從A點分別沿AB和AC由靜止開始下滑,比較它們到達水平面所用的時間( ).
Ap小球先到Bq小球先到C兩小球同時到D無法確定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3
13.右圖所示為A和B兩質(zhì)點的位移—時間圖象,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當(dāng)t=0時,A、B兩質(zhì)點的速度均不為零.
B. 在運動過程中,A質(zhì)點運動得比B快.
B當(dāng)t=t1時,兩質(zhì)點的位移相等.
D. 當(dāng)t=t1時,兩質(zhì)點的速度大小相等.
分值: 4分 查看題目解析 >
多選題 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4分,共1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對得4分,選對但不全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
14
14.t=0時,甲、乙兩汽車從相距70 km的兩地開始相向行駛,它們的v-t圖象如圖所示.忽略汽車掉頭所需時間,下列對汽車運動狀況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在第1小時末,乙車改變運動方向
B在第2小時末,甲乙兩車相距10 km
C在前4小時內(nèi),乙車運動加速度的大小總比甲車的大
D在第4小時末,甲、乙兩車相遇
分值: 4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5
15.如圖所示,小球從豎直磚墻某位置由靜止釋放,用頻閃照相機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圖中1、2、3、4、5…所示小球運動過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連續(xù)兩次曝光的時間間隔均為T,每塊磚的厚度為d,根據(jù)圖中的信息,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位置“1”是小球釋放的初始位置
B小球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為
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為
分值: 4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6
16.水平地面上的物體A,在斜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向右做勻速運動,由此可以判斷( )
A物體A可能只受到三個力的作用
B物體A一定受到了四個力的作用
C物體A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Fcosα
D物體A對水平地面的壓力大小一定為Fsinα
分值: 4分 查看題目解析 >
簡答題(綜合題) 本大題共68分。簡答應(yīng)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7
17.某同學(xué)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的實驗中,電火花計時器接220V、50Hz交流電源。用電火花計時器記錄了被小車拖動的紙帶的運動情況,在紙帶上確定出A、B、C、D、E、F、G共7個計數(shù)點。其相鄰點間的距離(可依次用字母x1、x2、x3、x4、x5、x6表示)如圖所示,每兩個相鄰的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4個點未畫出。
(1)試根據(jù)紙帶上各個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計算出打下B、F兩個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并將這兩個速度值填入下表(要求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2)將B、C、D、E、F各個時刻的瞬時速度標在直角坐標系中,并畫出小車的瞬時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圖線。
(3)可由所畫v—t圖像求出小車加速度為 ▲ m/s2(計算結(jié)果要求:保留小數(shù)點后面二位數(shù)字)。
(4)亦可不利用v—t圖像求小車加速度,請寫出計算小車加速度的表達式: ▲
(用字母x1、x2、x3、x4、x5、x6和交流電頻率f表示)。
分值: 15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8
18.某同學(xué)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豎直放置鋪有白紙的木板上固定有兩個輕質(zhì)小滑輪,細線AB和OC連接于。點,細線AB繞過兩滑輪,D、E是細線與滑輪的兩個接觸點。在細線末端A、B、C三處分別掛有不同數(shù)量的相同鉤碼,設(shè)所掛鉤碼數(shù)分別用Nl、N2、N3表示.掛上適當(dāng)數(shù)量的鉤碼,當(dāng)系統(tǒng)平衡時進行相關(guān)記錄.改變所掛鉤碼的數(shù)量,重復(fù)進行多次實驗.
(1)下列能滿足系統(tǒng)平衡的Nl、N2、N3的取值可能為:_______
(A)N1=N2=3,N3=4
(B)N1=N2=3,N3=6
(C) N1=N2=N3=3
(D)N1=3,N2=4,N3=8
(2)下列關(guān)于本實驗操作的描述,正確的有:________
(A)需要利用天平測出鉤碼的質(zhì)量
(B)∠EOD不宜過大
(C)兩滑輪的軸心不必處于同一條水平線上
(D)每次實驗都應(yīng)使細線的結(jié)點D處于同一位置
(3)每次實驗結(jié)束后,需要記錄的項目有Nl、N2、N3的數(shù)值和_____▲______:
(4)該同學(xué)利用某次實驗結(jié)果在白紙上繪制了如題圖所示的實驗結(jié)果處理圖,則根據(jù)你對本實驗的理解,拉力FOD和FOE的合力的測量值應(yīng)是圖中的____▲_____(選填“F”或“F′”);
分值: 12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9
19.一物體在與初速度方向相反的恒力作用下做勻減速直線運動,v0=20 m/s,加速度大小為5 m/s2,求:
(1)前兩秒的位移.
(2)由開始運動算起,6 s末物體的速度.
(3)物體經(jīng)多少秒后回到出發(fā)點?
分值: 12分 查看題目解析 >
20
20.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直角三棱柱A放在水平地面上,三棱柱的斜面是光滑的,且斜面傾角為θ.質(zhì)量為m的光滑球放在三棱柱和光滑豎直墻壁之間,A和B都處于靜止?fàn)顟B(tài),求:
(1)A對B的支持力.
(2)地面對三棱柱的支持力.
(3)地面對三棱柱的摩擦力.
分值: 12分 查看題目解析 >
21
21.我國ETC(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tǒng))已實現(xiàn)全國聯(lián)網(wǎng),大大縮短了車輛通過收費站的時間。假設(shè)一輛汽車以10m/s的速度駛向收費站,若進入人工收費通道,它從距收費窗口20m處開始減速,至窗口處恰好停止,再用10s時間完成交費:若進入ETC通道,它從某位置開始減速,當(dāng)速度減至5m后,再以此速度勻速行駛5m即可完成交費。兩種情況下,汽車減速時加速度相同。求:
(1)汽車減速運動時加速度的大小:
(2)汽車進入人工收費通道,從開始減速到交費完成所需的時間;
(3)汽車從開始減速到交費完成,從ETC通道比從人工收費通道通行節(jié)省的時間。
21 正確答案及相關(guān)解析
正確答案
(1) 2.5m/s2(2)14s(3)11s
解析
(1)根據(jù)速度位移公式得,勻減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2.5m/s2
(2)過人工收費通道,勻減速直線運動的時間為:,
汽車進入人工收費通道,從開始減速到交費完成所需的時間t=4+10s=14s.
(3)汽車在ETC收費通道,勻減速運動的時間為:,
勻減速運動的位移為:,
勻速行駛的時間為:,
從開始減速到交費完成所需的時間為:t=t1+t2=3s.
經(jīng)過人工收費通道,勻減速直線運動的時間為
勻減速直線運動的位移為:
因為經(jīng)過ETC通道勻減速運動的位移和勻速運動的位移之和等于經(jīng)過人工收費通道的位移,
可知節(jié)省的時間為:△t=t3+10﹣t=(4+10﹣3)s=11s.
考查方向
本題考查了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與時間的關(guān)系勻變速直線運動速度與時間的關(guān)系知識點,在近幾年的各省高考題出現(xiàn)的頻率較高,常與牛頓第二定律知識點交匯命題。
解題思路
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速度位移公式求出加速度,根據(jù)速度公式求出減速到零所用的時間,求出減速到完成繳費時間。
易錯點
沒有理清汽車在兩種通道的運動規(guī)律。
ABCD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2
2.一個以初速度v0沿直線運動的物體,t秒末的速度為v,其v-t圖象如圖所示,則關(guān)于t秒內(nèi)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BCD無法確定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3
3.一物體做直線運動,其加速度隨時間變化的a-t圖象如圖所示.下列v-t圖象中,可能正確描述此物體運動的是( )
ABCD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4
4.P、Q、R三點在同一條直線上,一物體從P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經(jīng)過Q 點的速度為v,到R點的速度為3v,則PQ∶QR等于 ( )
Al∶8Bl∶6Cl∶5D1∶3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5
5.三共點力大小分別是F1、F2、F3,關(guān)于它們的合力F的大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F大小的取值范圍一定是0≤F≤F1+F2+F3
BF至少比F1、F2、F3中的某一個大
C若F1∶F2∶F3=3∶6∶8,只要適當(dāng)調(diào)整它們之間的夾角,一定能使合力為零
D若F1∶F2∶F3=3∶6∶2,只要適當(dāng)調(diào)整它們之間的夾角,一定能使合力為零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6
6. 使用自卸式貨車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如圖所示,在車廂由水平位置逐漸抬起的過程中,有關(guān)貨物所受車廂的支持力FN和摩擦力Ff,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支持力FN逐漸減小
B支持力FN先減小后不變
C摩擦力Ff 逐漸增大
D摩擦力Ff 先增大后不變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7
7.如圖為一攀巖運動員正沿豎直巖壁緩慢攀登,由于身背較重的行囊,重心上移至肩部的0點,總質(zhì)量為60kg。此時手臂與身體垂直,手臂與巖壁夾角為53。。則手受到的拉力和腳受到的作用力分別為(設(shè)手、腳受到的作用力均通過重心O,g取10m/s2, sin53。=0.8,cos53。=0.6) ( )
A360N 480NB480N 360NC450N 800ND800N 450N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8
8.如圖所示,輕繩一端系在質(zhì)量為m的物體A上,另一端與套在粗糙豎直桿MN上的輕圓環(huán)B相連接.用水平力F拉住繩子上一點O,使物體A及圓環(huán)B靜止在圖中虛線所在的位置.現(xiàn)稍微增加力F使O點緩慢地移到實線所示的位置,這一過程中圓環(huán)B仍保持在原來位置不動.則此過程中,圓環(huán)對桿的摩擦力F1和圓環(huán)對桿的彈力F2的變化情況是( )
AF1保持不變,F(xiàn)2逐漸增大
BF1逐漸增大,F(xiàn)2保持不變
CF1逐漸減小,F(xiàn)2保持不變
DF1保持不變,F(xiàn)2逐漸減小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9
9.如圖所示,質(zhì)量均為m的物體A、B通過一勁度系數(shù)為k的彈簧相連,開始時B放在地面上,A、B均處于靜止?fàn)顟B(tài),現(xiàn)通過細繩將A向上拉起,當(dāng)B剛要離開地面時,A上升距離為L,假設(shè)彈簧一直在彈性限度內(nèi),則( )
AL=BL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0
10.在粗糙水平面上放著一個三角形木塊abc,在它的兩個粗糙斜面上分別放有質(zhì)量為m1和m2的兩個物體,m1>m2,β>α,若兩物體分別以v1和v2沿斜面向下做勻速運動,且v1>v2,三角形木塊保持靜止?fàn)顟B(tài),則粗糙水平面對三角形木塊( )
A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B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C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確定
D以上結(jié)論都不對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1
11.如圖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實驗示意圖,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墊一張白紙,把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P點,另一端栓兩根細線,通過細線同時用兩個彈簧秤互成角度的拉橡皮條,使結(jié)點達到某一個位置O點,此時細線Ob與橡皮條PO垂直?,F(xiàn)使b彈簧秤從圖示位置開始緩慢的沿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900的過程中,保持O點的位置和a彈簧秤的拉伸方向不變,則在此過程中,關(guān)于ab兩彈簧秤示數(shù)的變化情況,正確的是( )
Aa的示數(shù)增大,b示數(shù)先增大后減小
Ba的示數(shù)減小,b示數(shù)先減小后增大
Ca的示數(shù)增大,b示數(shù)增大
Da的示數(shù)減小,b示數(shù)減小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2
12.如圖所示,一個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物塊,其左側(cè)面是斜面AB,右側(cè)面是曲面AC,已知AB和AC的長度相同.兩個小球p、q同時從A點分別沿AB和AC由靜止開始下滑,比較它們到達水平面所用的時間( ).
Ap小球先到Bq小球先到C兩小球同時到D無法確定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3
13.右圖所示為A和B兩質(zhì)點的位移—時間圖象,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當(dāng)t=0時,A、B兩質(zhì)點的速度均不為零.
B. 在運動過程中,A質(zhì)點運動得比B快.
B當(dāng)t=t1時,兩質(zhì)點的位移相等.
D. 當(dāng)t=t1時,兩質(zhì)點的速度大小相等.
分值: 4分 查看題目解析 >
多選題 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4分,共1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對得4分,選對但不全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
14
14.t=0時,甲、乙兩汽車從相距70 km的兩地開始相向行駛,它們的v-t圖象如圖所示.忽略汽車掉頭所需時間,下列對汽車運動狀況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在第1小時末,乙車改變運動方向
B在第2小時末,甲乙兩車相距10 km
C在前4小時內(nèi),乙車運動加速度的大小總比甲車的大
D在第4小時末,甲、乙兩車相遇
分值: 4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5
15.如圖所示,小球從豎直磚墻某位置由靜止釋放,用頻閃照相機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圖中1、2、3、4、5…所示小球運動過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連續(xù)兩次曝光的時間間隔均為T,每塊磚的厚度為d,根據(jù)圖中的信息,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位置“1”是小球釋放的初始位置
B小球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為
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為
分值: 4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6
16.水平地面上的物體A,在斜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向右做勻速運動,由此可以判斷( )
A物體A可能只受到三個力的作用
B物體A一定受到了四個力的作用
C物體A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Fcosα
D物體A對水平地面的壓力大小一定為Fsinα
分值: 4分 查看題目解析 >
簡答題(綜合題) 本大題共68分。簡答應(yīng)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7
17.某同學(xué)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的實驗中,電火花計時器接220V、50Hz交流電源。用電火花計時器記錄了被小車拖動的紙帶的運動情況,在紙帶上確定出A、B、C、D、E、F、G共7個計數(shù)點。其相鄰點間的距離(可依次用字母x1、x2、x3、x4、x5、x6表示)如圖所示,每兩個相鄰的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4個點未畫出。
(1)試根據(jù)紙帶上各個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計算出打下B、F兩個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并將這兩個速度值填入下表(要求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2)將B、C、D、E、F各個時刻的瞬時速度標在直角坐標系中,并畫出小車的瞬時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圖線。
(3)可由所畫v—t圖像求出小車加速度為 ▲ m/s2(計算結(jié)果要求:保留小數(shù)點后面二位數(shù)字)。
(4)亦可不利用v—t圖像求小車加速度,請寫出計算小車加速度的表達式: ▲
(用字母x1、x2、x3、x4、x5、x6和交流電頻率f表示)。
分值: 15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8
18.某同學(xué)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豎直放置鋪有白紙的木板上固定有兩個輕質(zhì)小滑輪,細線AB和OC連接于。點,細線AB繞過兩滑輪,D、E是細線與滑輪的兩個接觸點。在細線末端A、B、C三處分別掛有不同數(shù)量的相同鉤碼,設(shè)所掛鉤碼數(shù)分別用Nl、N2、N3表示.掛上適當(dāng)數(shù)量的鉤碼,當(dāng)系統(tǒng)平衡時進行相關(guān)記錄.改變所掛鉤碼的數(shù)量,重復(fù)進行多次實驗.
(1)下列能滿足系統(tǒng)平衡的Nl、N2、N3的取值可能為:_______
(A)N1=N2=3,N3=4
(B)N1=N2=3,N3=6
(C) N1=N2=N3=3
(D)N1=3,N2=4,N3=8
(2)下列關(guān)于本實驗操作的描述,正確的有:________
(A)需要利用天平測出鉤碼的質(zhì)量
(B)∠EOD不宜過大
(C)兩滑輪的軸心不必處于同一條水平線上
(D)每次實驗都應(yīng)使細線的結(jié)點D處于同一位置
(3)每次實驗結(jié)束后,需要記錄的項目有Nl、N2、N3的數(shù)值和_____▲______:
(4)該同學(xué)利用某次實驗結(jié)果在白紙上繪制了如題圖所示的實驗結(jié)果處理圖,則根據(jù)你對本實驗的理解,拉力FOD和FOE的合力的測量值應(yīng)是圖中的____▲_____(選填“F”或“F′”);
分值: 12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9
19.一物體在與初速度方向相反的恒力作用下做勻減速直線運動,v0=20 m/s,加速度大小為5 m/s2,求:
(1)前兩秒的位移.
(2)由開始運動算起,6 s末物體的速度.
(3)物體經(jīng)多少秒后回到出發(fā)點?
分值: 12分 查看題目解析 >
20
20.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直角三棱柱A放在水平地面上,三棱柱的斜面是光滑的,且斜面傾角為θ.質(zhì)量為m的光滑球放在三棱柱和光滑豎直墻壁之間,A和B都處于靜止?fàn)顟B(tài),求:
(1)A對B的支持力.
(2)地面對三棱柱的支持力.
(3)地面對三棱柱的摩擦力.
分值: 12分 查看題目解析 >
21
21.我國ETC(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tǒng))已實現(xiàn)全國聯(lián)網(wǎng),大大縮短了車輛通過收費站的時間。假設(shè)一輛汽車以10m/s的速度駛向收費站,若進入人工收費通道,它從距收費窗口20m處開始減速,至窗口處恰好停止,再用10s時間完成交費:若進入ETC通道,它從某位置開始減速,當(dāng)速度減至5m后,再以此速度勻速行駛5m即可完成交費。兩種情況下,汽車減速時加速度相同。求:
(1)汽車減速運動時加速度的大小:
(2)汽車進入人工收費通道,從開始減速到交費完成所需的時間;
(3)汽車從開始減速到交費完成,從ETC通道比從人工收費通道通行節(jié)省的時間。
21 正確答案及相關(guān)解析
正確答案
(1) 2.5m/s2(2)14s(3)11s
解析
(1)根據(jù)速度位移公式得,勻減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2.5m/s2
(2)過人工收費通道,勻減速直線運動的時間為:,
汽車進入人工收費通道,從開始減速到交費完成所需的時間t=4+10s=14s.
(3)汽車在ETC收費通道,勻減速運動的時間為:,
勻減速運動的位移為:,
勻速行駛的時間為:,
從開始減速到交費完成所需的時間為:t=t1+t2=3s.
經(jīng)過人工收費通道,勻減速直線運動的時間為
勻減速直線運動的位移為:
因為經(jīng)過ETC通道勻減速運動的位移和勻速運動的位移之和等于經(jīng)過人工收費通道的位移,
可知節(jié)省的時間為:△t=t3+10﹣t=(4+10﹣3)s=11s.
考查方向
本題考查了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與時間的關(guān)系勻變速直線運動速度與時間的關(guān)系知識點,在近幾年的各省高考題出現(xiàn)的頻率較高,常與牛頓第二定律知識點交匯命題。
解題思路
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速度位移公式求出加速度,根據(jù)速度公式求出減速到零所用的時間,求出減速到完成繳費時間。
易錯點
沒有理清汽車在兩種通道的運動規(guī)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