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試頻道為大家推出【2017年司法考試課程!】考生可點擊以下入口進入免費試聽頁面!足不出戶就可以邊聽課邊學習,為大家的取證夢想助力!
【手機用戶】→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電腦用戶】→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在民事訴訟中,當事人處分的權利分為兩大類:一是對民事實體權利的處分;二是對民事訴訟權利的處分。
對實體權利的處分主要表現(xiàn)為:原告起訴時可以依法自主確定請求司法保護的范圍;在訴訟中,原告可全部放棄其訴訟請求,被告可部分或全部承認原告的訴訟請求;當事人雙方可以達成或拒絕達成調解協(xié)議;在判決未執(zhí)行完畢之前,雙方當事人可就實體問題自行和解。
對訴訟權利的處分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訴訟發(fā)生后,當事人可依自己的意愿決定是否行使起訴權。只有在當事人起訴的情況下,訴訟程序才能開始。法院既不能強令當事人起訴,更不能在當事人不起訴的情況下主動審理“案件”。(2)在訴訟過程中,雙方當事人都有權決定是否對法律賦予的權利決定是否行使,這些權利包括:原告的申請撤回起訴權、雙方當事人的申請回避權、委托他人代理訴訟權、請求調解權、辯論權、上訴權、申請再審權、申請執(zhí)行權等。
需要注意的是,我國民事訴訟中當事人的處分權不是絕對的。我國法律在賦予當事人處分權的同時,也要求當事人不得違反法律規(guī)定,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和公民個人的利益;否則,法院將代表國家實行干預,即通過司法審判確認當事人某種不當?shù)奶幏中袨闊o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