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三篇】

字號:

教材是死的,不能隨意更改。小編整理了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三篇】,希望對你有幫助!
    苯耗子的故事
    目標(biāo):
    1、感受由于語氣、語調(diào)、音韻節(jié)奏的不同,使語言產(chǎn)生優(yōu)美而動聽的效果,從而激發(fā)幼兒欣賞文學(xué)作品的興趣。
    2、在仔細傾聽詞句的基礎(chǔ)上,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主要情節(jié)、角色形象,感知滑稽、評批之情。
    3、理解詞:細、爭吵、單調(diào)、迷迷糊糊。
    準備:
    與詩相應(yīng)背景圖與插入角色。
    過程:
    一、引題。
    1、(出示背景圖)猜猜,這是誰的家?你怎么知道是老鼠的家?
    2、你喜歡耗子嗎,為什么?
    二、欣賞理解詩歌的第一自然段。(事情發(fā)生的原由)
    1、欣賞詩歌第一自然段。
    2、欣賞后提問:耗子媽媽是怎樣哄耗子睡覺的?
    三、欣賞、感知童話詩,初步理解角色的形象和主要情節(jié)。
    1、朗誦。(體現(xiàn)不同角色,不同語調(diào)、音高,以使功兒體會詩歌意境與角色形象)
    2、朗誦后提問:
    (1)聽了這首詩你感受怎么樣?哪些話很好聽、很有趣?
    (2)耗子媽媽請了哪些動物媽媽來哄寶寶睡覺?
    四、再次欣賞詩,理解詩歌的情節(jié)發(fā)展順序。
    1、教師邊朗誦邊出示相應(yīng)的角色。
    2、朗誦后提問:
    (1)小耗子到哪去啦?你從哪些話是可以感覺到耗子是給貓吃了呢?
    (2)小耗子為什么不要動物媽媽哄它睡覺呢?
    根據(jù)幼兒的信息反饋隨機指導(dǎo)。(輔助問題:什么樣的聲音叫“細”?為什么小耗子說鴨子的聲音像“爭吵”?什么叫“單調(diào)”?迷迷糊糊是什么意思?
    五、討論分析,理解詩歌的主題。
    1、聽了童話詩,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耗子?它笨在哪里?
    2、耗子媽媽明明知道貓要吃耗子,為什么要請貓來哄寶寶呢?
    六、假設(shè)性思考。
    1、如果你是耗子媽媽,你會用什么方法哄寶寶睡覺呢?
    2、如果你是聰明的小耗子,你會怎么做呢?
    附童話詩:笨耗子的故事
    耗子媽媽搖它的小寶寶,“吱吱吱,快睡覺,蠟燭頭給你吃個飽?!?BR>    小耗子說:“不要你搖,不要你搖,你的聲音細得不得了。”
    請來鴨子搖那小寶寶,“呷呷呷,快睡覺,小蟲給你吃個飽?!?BR>    小耗子說:“不要你搖,不要你搖,你的聲音像爭吵?!?BR>    請來青蛙搖那小寶寶,“呱呱呱,快睡覺,蚊子給你吃個飽?!?BR>    小耗子說:“不要你搖,不要你搖,你的聲音太單調(diào)?!?BR>    請來魚兒搖那小寶寶,只見魚嘴一張又一張——什么也沒聽到。小耗子說:“不要你搖,不要你搖,你的聲音實在小。”
    請來大貓搖那小寶寶,“喵喵喵,快睡覺,妙……妙……妙……”
    小耗子迷迷糊糊地說:“你的嗓子真正好,甜得……不……得了……。”
    耗子媽媽回到家,床上瞧瞧,床下找找,耗子呢,沒找著。
    (根據(jù)馬爾夏克原作改寫)
     我長大啦
    活動目標(biāo):
    1、能圍繞自己長大的話題用較清楚、連貫的語句表達自己的見解.
    2、欣賞自己的成長,樹立自信心。
    重點:通過多種方式發(fā)現(xiàn)自己的變化。
    難點:從多方面進行討論了解自己學(xué)會的新本領(lǐng)。
    活動準備:請家長幫助收集小時候的照片、衣服、用品;教室環(huán)境布置(每個幼兒小時候的照片、小時候用過的物品、現(xiàn)在的美術(shù)作品等)。
    活動過程:
    1、猜照片,發(fā)現(xiàn)自己的變化:
    (1)教師出示自己小時候的照片:“照片上的人是誰?”
    (2)幼兒看看、猜猜四周墻上照片中的孩子是誰(不能告訴別人哪一張是自己的照片):“為什么你們會猜不著呢?”
    (3)每個人自己指出哪一張照片是自己的,一起議論為什么別人猜不著,從而發(fā)現(xiàn)自己的變化。
    2、小時候用品展覽:
    (1)幼兒自由參觀展覽:
    看一看,試一試,比一比自己小時候用過的物品。
    (2)自由交流:看了這些物品后,你們有什么感受?
    3、集體分享交流:
    (1)比較過去與現(xiàn)在,進行討論:
    “現(xiàn)在與小時候比,自己有什么變化?你現(xiàn)在學(xué)會了哪些新本領(lǐng)?”(引導(dǎo)幼兒從多方面進行比較,必要時讓幼兒表演一下。
    (2)教師小結(jié),引出討論話題:“你還會變嗎?將來會變成什么樣?”
    說說我的老師
    活動目標(biāo):
    1、了解喜歡自己的老師。
    2、能比較清楚地講述一件事并學(xué)會向其他人提問。
    活動準備:
    有關(guān)反應(yīng)老師個人、家庭以及生活的各種資料。
    活動過程:
    1、看看有關(guān)老師的圖片資料:
    (1)幼兒看有關(guān)老師的圖片資料:
    ——“你們想知道老師的秘密嗎?你可以和你的朋友一起看看、說說老師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也可以來問問我?!?BR>    (2)幼兒自由結(jié)伴,聊聊自己的老師。
    2、問問有關(guān)老師的趣事:
    (1)教師引疑:
    ——“看了老師的這些照片后,你們還想知道什么?可以問問我?!?BR>    (2)幼兒提問,教師回答。
    3、說說老師的優(yōu)缺點:
    (1)教師啟發(fā)引導(dǎo):
    ——“你們和老師在一起已經(jīng)有很長一段時間了,能不能說說喜歡老師的地方和不喜歡老師的地方?”
    (2)幼兒發(fā)表自己的想法,教師記錄幼兒的意見和建議。
    (3)教師對幼兒誠懇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