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是語文的學習重點,在高考語文的考試中,會考到默寫,這就要求學生需要背誦并且熟記,下面將為大家?guī)砀咧姓Z文詩歌鑒賞常用的術(shù)語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表達方式:①描寫(正面—側(cè)面,實寫—虛寫,動景—靜景,近景—遠景)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用“蟬噪”“鳥鳴”—動景,寫山林的“幽靜”;漢樂府《陌上桑》對秦羅敷的描寫“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行者見羅敷,下?lián)埙陧殹I倌暌娏_敷,脫帽著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鼻八木涫钦婷鑼?,寫羅敷的服飾美;后八句是側(cè)面描寫,寫周圍的人為羅敷所吸引的神態(tài)?!锻麖]山瀑布》,前三句寫眼前所見,是實寫;第四句“疑是銀河落九天”,以銀河來比喻廬山瀑布,為虛寫。②議論③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2)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對比、借代、夸張、排比、襯托、用典、設(shè)問、反問)
如:“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用“綠”和“紅”良種顏色分別代替(借代)葉和花,寫葉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用的是反襯。
(3)抒情方式:①直抒胸臆?!鞍兹找郎奖M,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前兩句寫景,后兩句直接抒發(fā)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產(chǎn)生的情懷。②借景抒情?!肮路h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故人的身影越來越遠,最后完全消失,滾滾的江水有如對友人的不斷思念。③托物言志(象征)?!恫匪阕釉伱贰?陸游)“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用“梅花”象征著不隨俗,出類拔萃、性格堅強的人,是詩人自己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寫照。④借古諷今(用典)“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春風十里”引用杜牧的詩句,表現(xiàn)往日揚州繁華景象,是虛寫;“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凄涼情景,是實寫,寄予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⑤借形象說理(寓道理于形象之中)《琴詩》(蘇軾)“若言弦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詩人從“琴”與“指”這兩個形象入手,通過兩個假設(shè)句和兩個反問句,揭示了“天下事物的完成都有賴于主、客體的緊密配合”這樣一個深刻的哲理。
(4)描寫手法
①襯托?!按蠼瓥|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古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边@首詞主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卻從“千古風流人物”寫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戰(zhàn)時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的地位——正襯?!儿o橋仙》(陸游)“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日夜常啼杜鵑?!币浴办o”突出杜鵑悲切的叫聲——反襯。②虛實相生?!昂s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鄙掀澳?闊”外,寫的都是眼前的實景實事,寫詞人和心愛的人不忍分離又不得不分離的心情,是實寫;下片寫對別后生活的設(shè)想,是虛寫,著意描繪詞人孤獨寂寞的心情。③抑揚?!堕|怨》(王昌齡)“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先寫少婦“不知愁”,后寫“毀”——先揚后抑。通過對少婦情緒變化的刻畫,深刻表現(xiàn)少婦因觸景而產(chǎn)生的感傷和哀怨的情緒,突出了“閨怨”的主題。④渲染。本是國畫得一種畫法:在需要強調(diào)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畫面,顯出物象陰陽項背,以加強藝術(shù)效果。這種加強形象的手法,就是渲染。詩歌中則是指對環(huán)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寫形容以突出形象。
如白居易地《問劉十九》:“綠蟻醅新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詩地前三句,詩人盡情渲染:自己釀造的米就,為呈黃綠色,面上還浮有一些懸浮物,細如蟻;那酒正放在紅泥抹的小火爐上溫著,火爐是新的,紅的色澤;這時天快黑了,看來要下雪了。經(jīng)過這一番渲染,最后一句的法問“能飲一杯無?”也就水到渠成,得到了突出。⑤動靜結(jié)合
(1)表達方式:①描寫(正面—側(cè)面,實寫—虛寫,動景—靜景,近景—遠景)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用“蟬噪”“鳥鳴”—動景,寫山林的“幽靜”;漢樂府《陌上桑》對秦羅敷的描寫“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行者見羅敷,下?lián)埙陧殹I倌暌娏_敷,脫帽著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鼻八木涫钦婷鑼?,寫羅敷的服飾美;后八句是側(cè)面描寫,寫周圍的人為羅敷所吸引的神態(tài)?!锻麖]山瀑布》,前三句寫眼前所見,是實寫;第四句“疑是銀河落九天”,以銀河來比喻廬山瀑布,為虛寫。②議論③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2)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對比、借代、夸張、排比、襯托、用典、設(shè)問、反問)
如:“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用“綠”和“紅”良種顏色分別代替(借代)葉和花,寫葉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用的是反襯。
(3)抒情方式:①直抒胸臆?!鞍兹找郎奖M,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前兩句寫景,后兩句直接抒發(fā)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產(chǎn)生的情懷。②借景抒情?!肮路h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故人的身影越來越遠,最后完全消失,滾滾的江水有如對友人的不斷思念。③托物言志(象征)?!恫匪阕釉伱贰?陸游)“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用“梅花”象征著不隨俗,出類拔萃、性格堅強的人,是詩人自己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寫照。④借古諷今(用典)“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春風十里”引用杜牧的詩句,表現(xiàn)往日揚州繁華景象,是虛寫;“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凄涼情景,是實寫,寄予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⑤借形象說理(寓道理于形象之中)《琴詩》(蘇軾)“若言弦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詩人從“琴”與“指”這兩個形象入手,通過兩個假設(shè)句和兩個反問句,揭示了“天下事物的完成都有賴于主、客體的緊密配合”這樣一個深刻的哲理。
(4)描寫手法
①襯托?!按蠼瓥|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古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边@首詞主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卻從“千古風流人物”寫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戰(zhàn)時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的地位——正襯?!儿o橋仙》(陸游)“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日夜常啼杜鵑?!币浴办o”突出杜鵑悲切的叫聲——反襯。②虛實相生?!昂s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鄙掀澳?闊”外,寫的都是眼前的實景實事,寫詞人和心愛的人不忍分離又不得不分離的心情,是實寫;下片寫對別后生活的設(shè)想,是虛寫,著意描繪詞人孤獨寂寞的心情。③抑揚?!堕|怨》(王昌齡)“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先寫少婦“不知愁”,后寫“毀”——先揚后抑。通過對少婦情緒變化的刻畫,深刻表現(xiàn)少婦因觸景而產(chǎn)生的感傷和哀怨的情緒,突出了“閨怨”的主題。④渲染。本是國畫得一種畫法:在需要強調(diào)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畫面,顯出物象陰陽項背,以加強藝術(shù)效果。這種加強形象的手法,就是渲染。詩歌中則是指對環(huán)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寫形容以突出形象。
如白居易地《問劉十九》:“綠蟻醅新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詩地前三句,詩人盡情渲染:自己釀造的米就,為呈黃綠色,面上還浮有一些懸浮物,細如蟻;那酒正放在紅泥抹的小火爐上溫著,火爐是新的,紅的色澤;這時天快黑了,看來要下雪了。經(jīng)過這一番渲染,最后一句的法問“能飲一杯無?”也就水到渠成,得到了突出。⑤動靜結(ji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