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的同學是非常的關心,全國卷語文的萬能答題模板是什么的,整理了相關信息,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全國卷語文答題技巧
答題技巧、答題模板(一)話題作文的審題:
話題作文一般由“引入性材料+闡釋性話語+話題核心詞+寫作要求”構成?!安牧稀敝饕脕硪鲈掝},同時對話題的走向起導向和提示作用;“提示語”主要是啟發(fā)審題立意,打開寫作思路;“要求”則是寫作時注意的事項,寫作時不可輕視。話題作文審題包括:審材料,審提示,審話題,審要求。最關鍵的是審話題,包括審準話題的寫作范圍與寫作重點。
⑴單個詞語型話題:其話題本身是一個字或詞語。名詞要注意其本義,引申義和比喻義。如:“臉”本義“人臉部”,引申義“表情,情感”(媽媽的臉指媽媽的關愛),比喻義“面貌”(城市的臉)。形容詞與動詞話題,寫作時根據立意,補出主語或賓語后,按后面的主謂短語和動賓短語的方法確定寫作范圍與重點。
⑵偏正短語型話題:正部是寫作的重點,偏部限定寫作范圍。如:生存的智慧,“智慧”是寫作的重點,“生存”限定寫作范圍,即“智慧”只能是“生存”方面的“智慧”。
⑶動賓短語型話題:動詞是寫作的重點,賓語是論述的對象范圍。如:戰(zhàn)勝誘惑,“戰(zhàn)勝”是寫作的重點(為什么要戰(zhàn)勝,怎么樣戰(zhàn)勝),“誘惑”限定戰(zhàn)勝的對象只能是“誘惑”而不是別的。
⑷主謂短語型話題:謂語是寫作的重點,主語表示謂語論述的對象。如:答案豐富多彩,“豐富多彩”是寫作的重點,“答案”則限制豐富多彩的對象只能是“答案”,而不是別的事物。
⑸并列短語型話題:主要是關系型話題,寫作時以一者為主,兩個方面對比貫穿全文。關系型話題的主要關系有:①依存關系,如《看到自己與看到別人》;②主次關系《自我認識與他人期望》;③取舍關系,如《材與非材》;④條件關系,如《人文素養(yǎng)與自我發(fā)展》。
⑹完整句子型話題:以謂語為寫作重點,同時注意主語,賓語和修飾語對對象和范圍的限制。如:細節(jié)決定成敗,謂語“決定”是寫作重點(為什么決定,怎么樣決定),“細節(jié)”“成敗”則表示“決定”的范圍對象。
特別強調:審題時,要注意話題中的詞語的本義、比喻義、引伸義或其它特殊意義。深入準確地挖掘這些含義,往往會適使文章立意深遠深刻。
答題技巧、答題模板(二)命題作文審題與話題作文的比較:
命題作文和話題作文雖然不是同一概念,但二者有交叉的地方。有些命題本身就是話題,如“安”(05北京)、“愿景”(06天津)、“談意氣”(06湖南)等等,這樣的命題與話題作文,二者立意完全相同。而有些命題就不能僅僅把它看作話題,因為它已經是作者的觀點或主張了,如“我想握住你的手”(06上海),“今年花勝去年紅”(05年遼寧)等,這樣的命題作文,立意必須嚴格服從題目的指向(作文的標題也不得改變)。
值得指出的是,如以“一枝一葉一世界”(05年浙江),“雕琢心中的天使”(06廣東)為話題作文,盡管話題即觀點,但也可以反過來立意,“一枝一葉未必一世界”“心中的天使不需雕琢”(保持人的本真美)。廣東省作文評分標準中對這樣的立意是認可的(05年“紀念”也可以立意為“無須紀念”),因為它符合“在話題范圍內”的要求。
答題技巧、答題模板(三)材料作文審題與話題作文的比較:
請比較下面兩則材料并加以區(qū)別:
材料1:“一只老鳥指著開著門的鳥籠對它的幾個孩子說“進去吧,我早就為你們準備好了家。”“不,我們要上天!”它的孩子回答說。請根據以上材料,寫一篇議論文。
材料2:有人說當代中學生常常是矛盾的。一方面,帶有個性的臉頰,他們開始認識到自我,自信“我就是我”;另一方面,在繽紛炫目、而且必須面對的生活面前,他們有時也迷茫,常常會問:“誰能告訴我,我是誰?”請你結合成長中的親身經歷,以“我的故事”為話題,講出一段真實的體驗和感受。
通過比較,我們很容易發(fā)現,由于材料的“功用”不同,二者的區(qū)別是明顯的。前一則材料,是文章立意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點,同學們必須找準材料的“焦點”,審清“自立”這個題旨后才能構思寫作;而后一則材料,僅僅為我們提示了一個內容指向,其寫作范圍也要比前者大得多。
在寫法上,以往的材料作文很容易套用“三段論”、“四步法”。引述材料、分析材料、聯系材料、歸結材料幾乎成了這類作文固定的寫作模式(并不是說這種模式完全要不得,作為基礎訓練它是可以的,但在選拔考試中,這種模式作文肯定占不了什么優(yōu)勢)。而話題式材料作文,除了明確限定性內容外,同學們在寫作時,完全可以從簡審題,突破傳統材料作文所形成的種種程式,在它為同學們提供的最廣闊的思維空間里,大膽地發(fā)表對事物的高見,不拘一格地寫出社會生活的五彩繽紛,寫出自己的最精彩的故事。
高考語文答題整體技巧
1、[書寫]
這個不多說了,硬件。先求工整,再求美觀。
兩個高手,答得都對,字差的130,字好的140。你看著辦吧。
2、[題量]
比較理想的應該是:(假設本題6分,答題紙上4行)
(1)4行你要答4點,而不是3點。
因為你無法保證你寫的3點全對,4點更安全。
(2)每點答案控制在一行以內,別寫到下面一行去,也不要空行。
(3)每行前面標上序號,清晰利落。
(4)關鍵詞寫在前面,如“擬人。詩人運用擬人修辭……”。
3、[時間]
以2017年的全國卷為例,列出我的時間安排,考試時間2小時30分鐘。
(1)現代文閱讀:3選擇,15分鐘
(2)文言文閱讀:3選擇2翻譯,20分鐘
(3)詩歌鑒賞:2簡答,20分鐘
(4)古詩文默寫:6填空,5分鐘
以上共計1小時。
(5)大閱讀:1多選3簡答,25分鐘
(6)語言文字運用:5道題,15分鐘
給作文留50分鐘正合適。
(7)作文:50分鐘
寫完作文還有3分鐘左右考試結束。千萬別在成語病句上浪費時間,平時多做題感受,考試時糾結基礎知識是大忌。答完卷還有半個小時?八成是考砸了!瞄準了寫,千萬別寫串了題號,別涂抹,一下也別涂!平時真的別光顧著刷題(除了成語病句系列),沒多大用的。
高考語文答題時間分配
一、總體原則
總共150分,考試時間150分種,平均每分鐘得1分。默寫題、選擇題稍快一些,要給作文留足60分鐘的時間。
二、各個題型時間分配
(一)現代文閱讀,3個選擇題,共9分,大約需要10分鐘。
(二)文言文,3個選擇題,2個翻譯題,共19分,大約需要15—20分鐘。
(三)詩歌閱讀題,2個小題,大約需要10分鐘。
(四)默寫題,6個空,共6分,控制在2分鐘左右。
(五)大閱讀題(文學類文本閱讀或實用類文本閱讀),4個小題,大約需要25分鐘。
(六)語言文字運用,大約需要15分鐘。
(七)作文,共60分,最少需要60分鐘,這是底線。即使時間不夠,也有一個提綱,再動筆。
全國卷語文答題技巧
答題技巧、答題模板(一)話題作文的審題:
話題作文一般由“引入性材料+闡釋性話語+話題核心詞+寫作要求”構成?!安牧稀敝饕脕硪鲈掝},同時對話題的走向起導向和提示作用;“提示語”主要是啟發(fā)審題立意,打開寫作思路;“要求”則是寫作時注意的事項,寫作時不可輕視。話題作文審題包括:審材料,審提示,審話題,審要求。最關鍵的是審話題,包括審準話題的寫作范圍與寫作重點。
⑴單個詞語型話題:其話題本身是一個字或詞語。名詞要注意其本義,引申義和比喻義。如:“臉”本義“人臉部”,引申義“表情,情感”(媽媽的臉指媽媽的關愛),比喻義“面貌”(城市的臉)。形容詞與動詞話題,寫作時根據立意,補出主語或賓語后,按后面的主謂短語和動賓短語的方法確定寫作范圍與重點。
⑵偏正短語型話題:正部是寫作的重點,偏部限定寫作范圍。如:生存的智慧,“智慧”是寫作的重點,“生存”限定寫作范圍,即“智慧”只能是“生存”方面的“智慧”。
⑶動賓短語型話題:動詞是寫作的重點,賓語是論述的對象范圍。如:戰(zhàn)勝誘惑,“戰(zhàn)勝”是寫作的重點(為什么要戰(zhàn)勝,怎么樣戰(zhàn)勝),“誘惑”限定戰(zhàn)勝的對象只能是“誘惑”而不是別的。
⑷主謂短語型話題:謂語是寫作的重點,主語表示謂語論述的對象。如:答案豐富多彩,“豐富多彩”是寫作的重點,“答案”則限制豐富多彩的對象只能是“答案”,而不是別的事物。
⑸并列短語型話題:主要是關系型話題,寫作時以一者為主,兩個方面對比貫穿全文。關系型話題的主要關系有:①依存關系,如《看到自己與看到別人》;②主次關系《自我認識與他人期望》;③取舍關系,如《材與非材》;④條件關系,如《人文素養(yǎng)與自我發(fā)展》。
⑹完整句子型話題:以謂語為寫作重點,同時注意主語,賓語和修飾語對對象和范圍的限制。如:細節(jié)決定成敗,謂語“決定”是寫作重點(為什么決定,怎么樣決定),“細節(jié)”“成敗”則表示“決定”的范圍對象。
特別強調:審題時,要注意話題中的詞語的本義、比喻義、引伸義或其它特殊意義。深入準確地挖掘這些含義,往往會適使文章立意深遠深刻。
答題技巧、答題模板(二)命題作文審題與話題作文的比較:
命題作文和話題作文雖然不是同一概念,但二者有交叉的地方。有些命題本身就是話題,如“安”(05北京)、“愿景”(06天津)、“談意氣”(06湖南)等等,這樣的命題與話題作文,二者立意完全相同。而有些命題就不能僅僅把它看作話題,因為它已經是作者的觀點或主張了,如“我想握住你的手”(06上海),“今年花勝去年紅”(05年遼寧)等,這樣的命題作文,立意必須嚴格服從題目的指向(作文的標題也不得改變)。
值得指出的是,如以“一枝一葉一世界”(05年浙江),“雕琢心中的天使”(06廣東)為話題作文,盡管話題即觀點,但也可以反過來立意,“一枝一葉未必一世界”“心中的天使不需雕琢”(保持人的本真美)。廣東省作文評分標準中對這樣的立意是認可的(05年“紀念”也可以立意為“無須紀念”),因為它符合“在話題范圍內”的要求。
答題技巧、答題模板(三)材料作文審題與話題作文的比較:
請比較下面兩則材料并加以區(qū)別:
材料1:“一只老鳥指著開著門的鳥籠對它的幾個孩子說“進去吧,我早就為你們準備好了家。”“不,我們要上天!”它的孩子回答說。請根據以上材料,寫一篇議論文。
材料2:有人說當代中學生常常是矛盾的。一方面,帶有個性的臉頰,他們開始認識到自我,自信“我就是我”;另一方面,在繽紛炫目、而且必須面對的生活面前,他們有時也迷茫,常常會問:“誰能告訴我,我是誰?”請你結合成長中的親身經歷,以“我的故事”為話題,講出一段真實的體驗和感受。
通過比較,我們很容易發(fā)現,由于材料的“功用”不同,二者的區(qū)別是明顯的。前一則材料,是文章立意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點,同學們必須找準材料的“焦點”,審清“自立”這個題旨后才能構思寫作;而后一則材料,僅僅為我們提示了一個內容指向,其寫作范圍也要比前者大得多。
在寫法上,以往的材料作文很容易套用“三段論”、“四步法”。引述材料、分析材料、聯系材料、歸結材料幾乎成了這類作文固定的寫作模式(并不是說這種模式完全要不得,作為基礎訓練它是可以的,但在選拔考試中,這種模式作文肯定占不了什么優(yōu)勢)。而話題式材料作文,除了明確限定性內容外,同學們在寫作時,完全可以從簡審題,突破傳統材料作文所形成的種種程式,在它為同學們提供的最廣闊的思維空間里,大膽地發(fā)表對事物的高見,不拘一格地寫出社會生活的五彩繽紛,寫出自己的最精彩的故事。
高考語文答題整體技巧
1、[書寫]
這個不多說了,硬件。先求工整,再求美觀。
兩個高手,答得都對,字差的130,字好的140。你看著辦吧。
2、[題量]
比較理想的應該是:(假設本題6分,答題紙上4行)
(1)4行你要答4點,而不是3點。
因為你無法保證你寫的3點全對,4點更安全。
(2)每點答案控制在一行以內,別寫到下面一行去,也不要空行。
(3)每行前面標上序號,清晰利落。
(4)關鍵詞寫在前面,如“擬人。詩人運用擬人修辭……”。
3、[時間]
以2017年的全國卷為例,列出我的時間安排,考試時間2小時30分鐘。
(1)現代文閱讀:3選擇,15分鐘
(2)文言文閱讀:3選擇2翻譯,20分鐘
(3)詩歌鑒賞:2簡答,20分鐘
(4)古詩文默寫:6填空,5分鐘
以上共計1小時。
(5)大閱讀:1多選3簡答,25分鐘
(6)語言文字運用:5道題,15分鐘
給作文留50分鐘正合適。
(7)作文:50分鐘
寫完作文還有3分鐘左右考試結束。千萬別在成語病句上浪費時間,平時多做題感受,考試時糾結基礎知識是大忌。答完卷還有半個小時?八成是考砸了!瞄準了寫,千萬別寫串了題號,別涂抹,一下也別涂!平時真的別光顧著刷題(除了成語病句系列),沒多大用的。
高考語文答題時間分配
一、總體原則
總共150分,考試時間150分種,平均每分鐘得1分。默寫題、選擇題稍快一些,要給作文留足60分鐘的時間。
二、各個題型時間分配
(一)現代文閱讀,3個選擇題,共9分,大約需要10分鐘。
(二)文言文,3個選擇題,2個翻譯題,共19分,大約需要15—20分鐘。
(三)詩歌閱讀題,2個小題,大約需要10分鐘。
(四)默寫題,6個空,共6分,控制在2分鐘左右。
(五)大閱讀題(文學類文本閱讀或實用類文本閱讀),4個小題,大約需要25分鐘。
(六)語言文字運用,大約需要15分鐘。
(七)作文,共60分,最少需要60分鐘,這是底線。即使時間不夠,也有一個提綱,再動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