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近了,作別昔日的紛紛擾擾,還自己一個微笑;了卻電話那頭的牽掛,還親人一個擁抱;放下做不完的工作,給身心一個倚靠;找回迷路的幸福,讓時間在快樂里浸泡;重溫久違的情誼,只愿你過得很好。以下是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關于五一勞動節(jié)的400字作文,供大家參考。
篇一: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碼頭中心廣場”游玩。
廣場旁有一個綠樹成蔭,鮮花遍地的小山坡,上坡下有許多人在釣魚。我滿懷好奇地走近一位拿著長長的魚竿的老伯伯,只見他身旁的桶里裝著十幾條大大小小的魚兒,它們在裝滿水的桶里游來游去,還不時濺出水花。只見老伯伯提起了魚竿,拿起一團魚餌,輕輕地取出一部分,在手里揉成一個小團掛在魚鉤上,然后用力一拋,魚線飛得遠遠的,就這樣老伯伯靜靜地等著。過了一會兒,旁邊的釣魚的人們都釣到了不同的魚兒,有鯽魚、貓魚、竄條魚,還有許多不知名的小魚也紛紛上鉤,可這位老伯伯這里還沒有魚,我看著有點不耐煩了,突然魚竿抖動起來,那是充滿希望的抖動,也許是一條饞嘴的大魚被鉤住了,也許是一條倒霉的小魚在拼命掙扎。魚兒被提上來了,啊!這條魚有語文書那么大,我為老伯伯而高興,可老伯伯卻不感到驚喜繼續(xù)釣魚。
我沉思起來:釣魚不是和學習一樣嗎?學習要有耐心,不能看見別人成功而不耐煩就這樣放棄,堅持到底才是勝利;學習要不斷去追求,不能學到一點點知識就自滿,要知道:生命世代續(xù),知識無盡頭。只有不斷釣到“大魚”才能讓自己有更多的經驗。也許是出于無意,我發(fā)現如果每個人都這樣去學習,就沒有什么知識學不好了。
篇二:
這個五一我過得很愉快,你想知道嗎?告訴你吧!我去保利?凱旋公館看了獸首,而且是和張子奧、胡譽耀一起去的哦!
一到,進場的人就排起了長龍,就像一條長龍在騰云駕霧。我們也排上了“長龍”的隊伍。張子奧他們一會就來了。我們一起蹦蹦跳跳地進了展覽區(qū),那里是人山人海,有虎獸、牛首、猴首、豬首。有一個小姐姐告訴我們:以前這些獸首是在北京的圓明園,1860年,英法聯軍占領了圓明園,搶走了十二個獸首,燒了圓明園。虎獸銅像擁有著中西合璧的意義,獅子一般的鬃毛造型與額頭上的“王”字標識,呈現出兇猛霸氣的意味;牛首銅像,結合西方斗牛的特點,兩眼圓瞪,雙角彎曲向前,威風凜凜,展現出奮發(fā)昂揚的斗志;猴首銅像是以家喻戶曉的“美猴王”的形象為造型模板,更多體現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風格;豬首銅像尖嘴長吻,獠牙外凸的西方趣味與蒲扇般伏貼大耳的中國傳統(tǒng)審美結合,完美融合了東西方造型的藝術。
離開了人山人海的展區(qū),我們來到了后花園里,那兒風景如畫,因為有霧,后花園就像童話中的仙境,嫩綠嫩綠的小草像綠油油的地毯,桃花笑紅了臉,還有一些不知名的花在競相開放。
到了門口,門口有一串串噴泉,像在水中開放的花兒。我們見了,趕快跑過去,打起了水仗,一會兒我們都成了“水孩子”,一直等到我們全身濕透,我才依依不舍地離開了。
這次參觀讓我知道了有關獸首的知識,這個五一我過得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