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議論文如何用好事例論據(jù)

字號:


    本文《高中議論文如何用好事例論據(jù)》由高中作文頻道整理,僅供參考。如果覺得很不錯,歡迎點評和分享~感謝你的閱讀與支持!
    舉例論證: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通過列舉典型事例,具體有力地證明中心論點,增強說服力。作文中事實論據(jù)的作用很大。例如古希臘學(xué)者亞里士多德認(rèn)為:“重的東西比輕的東西落地快?!辟だ詤s手持輕重不同的兩個鐵球登上比薩斜塔。兩個鐵球同時落地的鏗然巨響粉碎了禁錮人們頭腦一千八百年的謬誤。這就是事實的威力,可見事例的雄辯作用。
    事實論據(jù)從哪里來呢?主要途徑有三:一是取自生活(把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真切感受融進作品);二是取自歷史(閱讀中獲取的名人名事);三是取自文學(xué)(文學(xué)作品中的人和事)。
    要用好既典型又生動的論據(jù),必須做到敘述事例時要高度概括,圍繞中心、精選典型、分類列舉、著意詳略、敘中有議。不能為敘述而敘述,敘述應(yīng)為議論服務(wù);事例敘述完后要對所敘述的事例進行分析,要用簡潔的語言提煉出所選取的意思,使得事例與論點之間建立起聯(lián)系。同學(xué)們常犯的錯誤是:只敘述事例,不進行分析,形成“論據(jù)十論據(jù)=觀點”的錯誤形式。其實應(yīng)用事實論據(jù)寫作文好比用磚壘墻,事例是磚,而分析議論則是磚與磚之間的泥,離開這些“泥”,墻就不牢固。用好事實論據(jù)有如下兩個方面:
    一、如何敘述論據(jù)
    1、正反對比
    一個正面的例子,一個反面的例子放在一起,接下來要對這個例子從正反兩方面進行對照分析。
    例如:試想,從古至今,有多少帝王因為選賢用能,“兼聽”,而開創(chuàng)了一個個太平盛世。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劉備三顧茅廬求賢才,終有三國鼎立;蕭何月下追韓信,方有后來劉邦的強兵壯馬。而又有多少帝王因為輕信讒言,“偏聽”,而使國家走向衰落、滅亡。楚懷王親小人遠(yuǎn)賢能,怒疏屈原,楚國不久就走上了亡國之途。這樣的例子俯拾皆是。
    畫線句子從正反兩方面列舉事例,使事例由前面的句子一線貫穿。
    2、化用事例
    即用一兩句話對所選事例進行高度概括,然后再運用到議論的行文中。這樣的前提是,所選事例必須是眾所周知的。
    如:伯牙對知音的追求使高山流水一曲成絕唱,蘇秦、孫敬對知識的追求讓懸梁刺股一言成警訓(xùn);賈島對詩的意境的追求而使“推敲”流傳千古;只有追求,才會有收獲。
    又如:幾百年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早已蕩滌了風(fēng)波亭上的點點殘血;幾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沒了零丁洋里的聲聲嘆息。然而,岳武穆的滿腔熱血,文天樣的一顆丹心,早已深深地印在了歷史的書頁中,化做了民族的魂。
    這兩段文字分別化用了四個和兩個事例,都沒有展開,而使得整個句子緊湊、生動。
    3.一線串珠,高度凝練。
    即把很多具有共同主題思想的事例高度錘煉,使之成為一組句式整齊的排比句或排比段,憑句子結(jié)構(gòu)的整齊、事例的豐富去征服閱卷老師。
    簡·愛放棄了自卑,選擇了幸福;卡秋莎放棄了墮落,選擇了重生;安吉爾·克萊放棄了自傲,選擇了苔絲;斐迪南放棄了富貴,選擇了愛情;保爾放棄了茍全,選擇了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牛虻放棄了生命,選擇了革命。是的,選擇可能平凡而又樸實,但其意義卻偉大而又深遠(yuǎn)。正是這次心靈的選擇洗掉了人類這個物種因物欲而蒙上的惡名,鑄就了你堅韌而又脫俗的性格,塑造了你高貴而又圣潔的靈魂,堆砌了你生命的一段段高度!
    畫線句子內(nèi)涵豐富,各方舉例,顯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學(xué)底蘊,為后面的議論張本。
    選擇文學(xué),我也就選擇了與文學(xué)家們一同散步……在那里,我會讓朱自清先生帶我去尋找那七十年前清華園的舊跡,讓余秋雨領(lǐng)我去探尋那敦煌的奧秘,讓三毛帶我一路穿過西班牙和德意志,迎著撒哈拉的熱風(fēng)去聆聽駱駝那悲慘的哭泣,讓張愛玲點燃一炷沉香,在香煙繚繞中把我?guī)У狡炫蹟[動、人力車穿行的舊上?!刮以诠蕡@中得到啟發(fā),靈魂為之升華。
    畫線句子把幾位作家的事例緊湊凝練地排列在一起,表達出選擇文學(xué)的情蘊。
    4.由點到面,層次分明。
    在引用事例時,可先比較概括地引述幾件相關(guān)事例,再由點到面,概述事實論據(jù),然后再展開相關(guān)的議論或評析。
    例如:面對鴉片泛濫,長此下去,全中國將無御敵之兵且無充餉之銀的危難境況,林則徐毅然挺身而出,虎門銷煙壯舉威懾中外;面對元人的種種威逼利誘,文天祥決然赴義,“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敝两褡x到這震撼人心的詩句,仍讓人激動不已。(具體事例,即“點”)從古至今,有多少豪杰,多少壯士為了心中的高尚情操,為了祖國的尊嚴(yán),面對生與死的激烈碰撞,他們拋頭顱、灑熱血,蹈死不顧,至死不悔。(概括事例,即“面”)這不悔正是他們心中做出的正確的選擇,他們的豪言壯語、英勇事跡激勵著一代代成長中的青年,他們的選擇已在我們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他們的舉動直可驚天地、泣鬼神。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后展開議論)
    二、例證后如何分析
    l、例后假設(shè)
    即用假設(shè)性的語言,把事物之間的因果關(guān)系講出來,如:前蘇聯(lián)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文學(xué)的奠基人高爾基,青年時代一度希望成為一名歌唱家。他曾去報考一個的合唱團,竟被錄取了??墒牵?jīng)過再三考慮,終放棄了歌唱事業(yè)拿起了戰(zhàn)斗的筆,成為一代文學(xué)大師??梢娬_的選擇使他的青春無悔,人生無悔。
    敘述完一個事例之后,就得出了上面文字中畫橫線部分這樣的結(jié)論,使事例和結(jié)論之間銜接不緊湊,結(jié)論也顯得太突兀。此時,在得出結(jié)論之前要進行假設(shè)性分析:
    如果高爾基沒有做出這樣的選擇,也許幾十年后,世界上只會增加一名平庸的歌唱家而失去一位文學(xué)巨匠了。可見正確的選擇使他的青春無憾,人生無悔。
    進行假設(shè)性的分析,有一個基本的要求,就是你舉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你就從反面來假設(shè)分析;你舉的例子是反面的,你就從正面來進行假設(shè)。常用引導(dǎo)詞:“假如不這樣”“試想”“如果……那么”、“假如(倘若)……怎能”、“假使…那就……”。
    2、例后評論
    在敘述完事例后,為了密切所舉例子和觀點的關(guān)系,或為了突出事例所蘊涵的意義,要對其進行評論。如:舍棄應(yīng)該舍棄的,你便是智者。世界文豪高爾基在他的房間失火時,他沒有顧及衣物、家具、財產(chǎn),甚至沒有顧及生命,從熊熊大火中救出的是幾箱書。他舍棄了凡夫俗子眼中的財富,守住的是啟迪心志、凈化心靈的真正的財富。正確的舍棄,使他的人格獨具魅力。
    再如:安徽桐城有一條:“六尺巷”,起因是張、葉兩家爭地。張家主人乃當(dāng)朝宰相,張老夫人致信給他,他回信卻說“千里家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dāng)年秦始皇”。于是張家讓出三尺。葉家深感慚愧,也讓出三尺,便成了現(xiàn)在的“六尺巷”。那位宰相舍棄了自己面子上的威嚴(yán),以寬容禮讓的胸襟,大度能容之氣概,化干戈為玉帛,止?fàn)幎酚谖雌?。如果沒有超出常人的高風(fēng)亮節(jié),怎會做出如此的舍棄?
    畫線部分就是對事例的評論。因為有了這段評論,事例所蘊涵的意義得以充分揭示,使事例和觀點關(guān)系更加密切。
    3、例后比較
    在敘述完事例之后,對所敘事例進行比較,找出相同,發(fā)現(xiàn)不同,能夠使讀者深刻理解所舉事例的內(nèi)涵,強化所論述的觀點;或拿所敘事例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某些現(xiàn)象進行比較,突顯寫作的目的。
    (1)列舉相同的例子進行比較分析。如下:
    左思為寫《三都賦》閉門謝客,數(shù)載耕耘。三九嚴(yán)冬,筆耕不輟;三伏酷暑,意興猶酣。多少白日,三餐忘食;多少夜晚,獨對孤燈。“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執(zhí)著,換來了豐碩的成果,《三都賦》轟動全城,一時洛陽紙貴。英國物理學(xué)家法拉第,為了揭示電和磁的奧秘整整奮斗了10年,10年中,他不懈地努力,卻不斷地失?。徊粩嗟厥?,卻又不懈地努力。10年之后,他成為揭示電磁奧秘的第一人。
    左思和法拉第,不同時代,不同國籍,不同的研究領(lǐng)域,而他們成功的道路卻是相同的——付出,無悔地付出。付出心血和汗水,付出精力和智慧。
    畫線句子在敘述完事例之后,對所敘事例進行比較,找出相同點,使讀者深刻理解所舉事例的內(nèi)涵,強化所論述的觀點。
    (2)列舉古今的事例分別對比分析。如下:
    站在歷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歷史溝渠:楚大夫沉吟澤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揚鞭東指壯心不已;陶淵明悠然南山,飲酒采菊……他們選擇了永恒??v然諂媚污蔑蒙蔽視聽,也不隨其流揚其波是執(zhí)著的選擇,縱然馬革裹尸魂歸關(guān)西,也要揚聲邊塞盡掃狼煙,這是豪壯的選擇;縱然一身清苦終日難飽,也愿怡然自樂、躬耕隴畝,這是高雅的選擇。在一番番選擇中,帝王將相成其蓋世偉業(yè),賢士遷客成其千古文章。(先對應(yīng)所敘事例展開議論)
    而今天呢,有多少人在溫柔富貴鄉(xiāng)中疲軟筋骨麻木神經(jīng)?有多少人愿選擇清貧,選擇質(zhì)樸,選擇剛健?物欲橫流流盡了血汗,歌舞升平平息了壯志,阿諛逢迎迎合了庸人,追名逐利害苦了百姓。千百年民族精魂大氣磅礴還有誰唱?五千年傳統(tǒng)美德源遠(yuǎn)流長還有誰傳?選擇永恒,不是要我們抖落千年文明摔碎道德瓷罐,選擇永恒,不是讓我們漠視生命麻木不仁?。ㄔ俾?lián)系現(xiàn)實進行對比)
    (3)亦可列舉兩個正反不同的例子,進行正反對比個例分析。如下:
    曾經(jīng),馳騁戰(zhàn)場,震懾歐洲大陸的拿破侖對身邊的人說“我的一生從沒有過快樂的一天?!倍杂咨钤诤诎档臒o聲世界里的海倫·凱勒卻說“我熱愛這個世界,生活是如此美好?!币晃粦?zhàn)功赫赫的君主他不曾幸??鞓罚置@又啞的盲人凱勒卻如此幸福,為何?原因在于前者他雖然取得了輝煌,但他忘記了太多人性的溫暖,而是將敵人的傷害,戰(zhàn)爭的苦痛銘記于心,所以他背負(fù)著太多怨氣和怒火去奴役他的臣服者,終被流放孤島;而海倫·凱勒忘記了命運給她的苦痛和不公待遇,在短暫的生命里,她銘記住身邊的鳥語花香,銘記了父母老師給予她的愛和溫暖,因而她是幸福的。(正反對比)
    4、例后設(shè)問
    例后設(shè)問就是在敘述完事例之后,對所述事例中存在的矛盾進行發(fā)問,然后再分析產(chǎn)生矛盾的原因。如:法國數(shù)學(xué)家費爾馬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陪伴著會議廳,研究數(shù)學(xué)只是他的業(yè)余愛好。但他卻在數(shù)論、概率論、解析幾何等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所留下的“費爾馬定理”至今還沒有任何人能夠證明。為什么費爾馬在政壇勤奮一生,卻沒能結(jié)出碩果,而在數(shù)學(xué)方面成績斐然呢?這是由于他沒有搞政治的天賦和特長,在數(shù)學(xué)方面卻具備非凡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由此看來,門捷列夫所說“終生努力,便成天才”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zhǔn)的。
    其中的畫線部分,引領(lǐng)出對事例的分析,既對門捷列夫所說提出疑問,又揭示了費爾馬矛盾產(chǎn)生的原因,常用引導(dǎo)詞:“為什么”
    “正是因為”“因為……所以……””正因為如此……所以……
    ”“之所以……是因為……”等。
    5.例后歸納
    即收光聚焦,點材成金。將所有材料的共同特點歸結(jié)在一起,凝煉成一個鮮明的觀點或發(fā)人深省的問題,進而深化全文的意旨,使文章進入一個新的、更高的境界。一篇文章如僅僅局限于某一事物或某幾個材料的界定之內(nèi),就象課堂上端坐的小學(xué)生,那表達效果一定不好,相反,如果考生能夠?qū)⑽恼碌牟牧暇劢乖谝粋€深刻的道理上,就會平添文章深邃的內(nèi)涵,使閱卷人折服。
    例如:中國有句古語:“蚌病成珠?!眱r值昂貴的珍珠,恰是牡蠣體內(nèi)病痛的產(chǎn)物。德國詩人海涅曾發(fā)問:“詩之于人是否如珠子之于牡蠣?”而法國作家福樓拜則用更鮮明的語言展示了他的理解:珠子是牡蠣體內(nèi)生病的產(chǎn)物,而作家的文筆同是作者內(nèi)心深處沉痛感情的流露。失戀的痛苦催生了歌德的千古力作《少年維特之煩惱》,更使瑪麗·居里遠(yuǎn)走他鄉(xiāng),發(fā)憤攻讀,矢志成才,一生兩次榮獲諾貝爾獎。中國歷,“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梢娡纯嘀胁粌H有快樂,而且有創(chuàng)造。
    總之,議論文寫作的過程中,事實論據(jù)與道理闡述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綜合運用并恰當(dāng)分析,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